素质教育的内涵
1、深度解读:该知识点作为综合素质的,通常出现的例子可以概括为正面:关注多样性、差异性、学生的特长、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反面词汇:只重视共性、忽视差异性、扼杀独特性、搞一刀切。
2、D.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4、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社会公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劳动观念教育;终生学习教育;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5、反例:只关注某一部分人(尖子生、男生、优等生、女生),老师按照成绩排座,拍照只拍优等生,好学生免除扫地等日常任务,违背公正施教,让差生退学,分重点班、非重点班,分重点校、非重点校。
6、这一内涵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即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7、最后,新时期教学观要求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材料中,王老师对小宏没有给予否定的评价,没有讽刺,而是不断地引导和帮助,体现了“关注人”的要求。
8、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什么?答:提高国民素质。
9、②反面表现:唯分数论;唯成绩论;主科与副科。
10、一的基础课程外,通过各种教育方式给予他们能发挥天赋和爱好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人不能如同用一个统一的模子,把不同形态的材料都压成一模一样的东西一样。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件事使我印象非常深刻。
11、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读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
12、(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1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关键词是“全体”,与“个体”相对,“个体”对应的是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之下,教育主要是面向那些少数的考试精英,而面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采取的态度基本是放任不理。“全体”对应的是在素质教育之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落下、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作为老师要关注后进生、学困生等。这个点在材料分析题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当材料中提及教师采用集体讨论、关注后进生等时就要想到这一点。
1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6、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17、深度解读:该知识点通常出现的例子,正面词汇:德智体美劳发展、课程均衡配置、学习、道德和能力,知识、思想、劳动等相结合等等;反面词汇:唯成绩论、唯分数论、升学率、主科与副科、重知识,轻能力等。
18、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9、反面:重视专业发展、均衡发展、平均发展、同步发展,占音体美等课给主科,单一评价,只看分数。
20、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21、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简括地说,就是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世界观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与创造精神,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等。简单地说也就是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素质的人才。
22、D选项说法错误,首先该教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可持续发展与题干无关。
23、(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4、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新课改、教学技能、教育写作等等。
25、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26、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2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的通知
28、班主任陈老师根据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类,并为三类学生分别建立综合成长档案。陈老师的做法()。
29、素质教育是以提高()的教育。答:国民素质。而选项中经常会出现“学生”这一词作为干扰,所以我们应牢记这里的关键词是国民素质。
30、李岚清: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d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31、两全--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
32、该知识点考查的频率较高。主要的考查形式包括:
33、第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体现在试卷上的知识结果。
34、②反面表现:扼杀学生想象力;照本宣科,只给标准答案。
35、“个性”是针对应试教育中的“共性”一词而提。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发展相辅相成,并不是一对矛盾体。学生的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该知识点在考查时主要是以例子反选的形式出现。
36、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什么?(答案: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什么?(答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是什么?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案:创新教育)
37、“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现行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与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有较大差距.教育实际也不尽如人意,一些教师甚至校长仍然认为素质教育不好具体操作,难落实,于是工作仍停留在喊口号、走过场、摆形式上;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许多学校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课业负担过重,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其他方面教育的问题;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
38、还有一次,在河南郑州的一个小学考察时,学校为我们举办了一次小音乐爱好者的节目表演。其中一个10岁的孩子,不但小提琴拉得好,还有“小音乐家”的风度。我问他将来想做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想当一个小提琴家。再问为什么不去读中央音乐学院的附中呢?他说去北京考过了,正好考试前把手指划伤了,差一分没考取。我和同去的其他领导同志都为他惋惜。后来,陈至立部长推荐他到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去应试,结果被录取了。我们衷心地希望他通过刻苦学习,能实现他的愿望,为祖国的音乐事业作出贡献。在河南省实验中学参观过程中,我给这个学校的小音乐爱好者们出了一个题目:音乐简谱是谁发明的?怎样传到中国来的?十二平均律是谁首先发明的?过了一个暑假,他们给我寄来一篇文章,经过查询,他们准确地叙述了法国卢梭发明音乐简谱和流传到东方的过程,以及十二平均律是明代朱载堉(1536—1611)于1581年首先在他所著的《律历融通》中提出的,比德国的巴赫还要早一百多年。这类事使我深深感到,如果我们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用沉重、统一的功课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不知要埋没多少有天赋和特殊爱好的人才呀!当然我们也有针对特长生的考试制度、专业高等院校、各种职业技术院校和培训学校。但是有些天赋和特长爱好,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时间去训练和提高,等不到接受高等教育,就会被埋没了。
39、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一定要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从维护群众切实利益、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高度,深刻认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大意义。
40、品德素养是指人的道德素质的核心道德修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
41、招教笔试内容一般为三类:教育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
42、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43、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存在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44、深度解读:在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的考察中,素质教育经常出现材料分析题,素质教育的概念可以作为答题依据。在单选题中也可能会考察到,重点记3个关键信息,依据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本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根本特征是尊重学生主体性好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这里可能虎考察单选。
45、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强调。
46、(2)人文情怀: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47、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个体潜能、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教育
48、考查方式:①正面表现:无偏见;关注所有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49、(3)勇于探究: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50、正例:教育公正,兼顾所有人,不忽视每一个人,不分重点班、非重点班,不分重点校、非重点校,教育资源要均衡。
51、第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今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与这一根本宗旨是一致的。
52、(答案)C。解析:素质教育要求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班主任陈老师依据数学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类,并建立成长档案,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53、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54、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借助口诀“提速个性创两全”进行记忆,对应如下:
55、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
56、(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57、材料中王老师的做法符合新时期教育观关于素质教育和教学观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58、“能力论”认为人的素质不是各种因素的静态总和,而是动态的,这些因素中任何一个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体素质的变化,认为素质就是能力(其实能力只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59、“要素论”,认为人的素质是由德、智、体等多种要素构成的;
60、再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因此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教育,允许学生发展特长。材料中,王老师没有否定小宏的音乐爱好,经常与小宏交流音乐心得,并鼓励小宏参加音乐比赛,体现了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61、内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不只是面对少数的学生,既然是面对全体学生,就没有偏见之分,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62、 素质教育立足于人的个性发展,在承认人人个性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其实质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63、(1)珍爱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64、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d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
65、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把加强道德教育和依法解决问题、健全制度保障结合起来。
66、素质教育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五方面: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67、二: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68、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69、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的通知
70、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过去的应试教育之下我们的老师常常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喜欢用同一个尺子衡量学生,学生也是喜欢人云亦云,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身的独特性。现在的素质教育提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求教师关注到个体差异性,鼓励学生有自身独特的想法,发展自己的特长。
71、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72、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