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去哪了
1、其实对于她的言论,很多人都曾指出来过,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这句话,大多数人的理解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对于这句话,于丹的理解是宽恕,要宽豁大度地对待别人,这样也是放过自己。
2、在民间你常能在酒桌宴席上听到大师二字,说者也并非揶揄,听者也坦然受之,术有专攻,强人一等,皆是民间大师,我们也不必太较真!再者人家就是打心里崇拜那个丹,由衷地喜欢她的表演与观点,自认她是国学大师,那也是他的自由啊!毕竟他也不代表学术界,大家跟着急眼实属不该!
3、于丹当时在百家讲坛上给大家讲论语的时候,当时人们非常的感兴趣,都想认真学习一下论语,但是后来随着事情不断的发展,有人对于丹的这种讲法感觉到怀疑,就连老娘也直接批评说于丹的论语没有什么用处,因为老梁在当时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可以说直接就给于丹讲的这个论语定性了,告诉大众说就是没有什么真正价值的一种心灵鸡汤,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普通大众的判断,如果说要深入研究的话,于丹所讲的论语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于丹去哪了)。
4、·《诗意的陨落》,《电影艺术》,2003/05
5、悉数从一介文化大师到被学子轰下台跌落神坛的原因,无非是因为这几点:
6、这就是于丹的这本书,她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忙碌之下,用一颗闲适的心去体验生活情趣,就会在生活中不会迷失自我。无论有多么忙,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要在路途中品味生活,这不仅是一种情趣,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7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自己的事业忙碌着,每天看着相同的景物,走着相同的路线,到达相同的目的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碌变成习惯,人们惭惭忘了自己要去哪,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7、因为《百家讲坛》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而是社会各界人士,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她用幽默的语言,将历史知识传播开来,让大家耳目一新。
8、大概在这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城市里,没有多少人会在其他人都向著名利、财富狂奔的时候,一个人远离尘嚣,纵情于山水之间,品茶之味,琴之趣再或小酌一两杯。
9、听于丹,让我恍惚间回到了少年时代,那个时候有一个诗人名叫汪国真,据说他要拿诺贝尔文学奖。后来,他成了一个笑柄,现在,他死逑了。
10、于丹北师大任职教授,工作繁忙。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一天繁忙工作之余,那天还是周末,于丹的女儿母亲同时生病。于丹的老公先行陪她的母亲去医院,她只能让自己的2个女博士带着闺女去医院打针。她闺女那时候才上幼儿园,发高烧还是肺炎,当爹妈的都知道小孩子发烧可不是小毛病。然而,于丹是独生子女只能先去陪母亲。于丹与先生苦等一夜,手术做好后,老太太对她说明天周你还要给学生上课。
11、于丹选取了茶、酒、自然山水等每个人都能够触摸到的载体。这些载体无关物质财富,又十足中国式,自成一套仪式,能够让每个人找到一种心灵寄托。
12、让人实在是无法想象,昔日的于丹跌落神坛的速度居然这么的快,在北大演讲的时候还被下面的学生攻击,不让她在台上说话,难道真是盛极必衰的道理吗?那样一个被人尊敬的国学大师于丹,是怎么一步步的让自己变成别人讨厌的样子?她究竟经历了什么呢?小编下面就来给大家讲一下关于于丹的事情。
13、在这本书中,于丹讲述了古代名士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用各种事例告诉我们,高品质的生活并不是有钱人、有闲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古代名士般悠闲舒适的生活。于丹认为,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一种乐趣,悠闲是生命的一个节奏。
14、在这本书中,于丹讲述了古代名士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用各种事例告诉我们,高品质的生活并不是有钱人、有闲人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古代名士般悠闲舒适的生活。于丹认为,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一种乐趣,悠闲是生命的一个节奏。
15、作为普通受众我觉得于丹讲的不错,最起码让本来对论语不感兴趣的人产生了兴趣。作为个体研究出现错点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她让很多人对传统文化有了想要了解和学习的兴致,这就够了。
16、于丹老师和蒙曼老师,对文化的解读,没有太大问题,可能是她们的名气太大了,大家对她们的期望太高了,不允许她们有一点瑕疵。当她们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无法容忍,最终她们跌落神坛。
17、据说她在英国讲座的时候表现得十分无理,一晚上竟然要求人给她换了3间房,和她在台上的表现完全是两个人。这件事在网上的影响非常大。刚开始大家还不相信,结果没过多久,她又被北大学子赶下了台,这让她彻底跌落神坛。
18、作为一个文人,素质应该很高,不应该有如此不雅的行为。看看郭德纲,他被传与王梦婷有关系,虽然这个事情被王梦婷辟谣了,但郭德纲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在社交网络上写了一幅字:大年初捏小人嘴。
19、这个感觉就跟《明朝那些事》的作者一样,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古籍典章,让人感觉很有趣,也很愿意品读下去。
20、不管怎么说,于丹的家庭氛围相当的好,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大家庭。于丹从小接触的就是优良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父亲的影响。于老先生对女儿的培养都是身体力行,无论工作多么的繁忙,都会给孩子尽可能地提供优良的读书环境。于老先生自从于丹识字开始,就让于丹看中外名著,读不懂没关系只要你读,以后会慢慢懂得。于丹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1、如果你对春晚还残存一丢丢的期望,那我提醒你注意春晚的一个细节。
22、·《于丹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23、于丹老师是一位文化人,但她的行为却没有文化。可能当时很生气,但这样做的结果却让自己的形象受损。于丹老师没有在公众场合解释这个事情,可能还会在大学里教书育人,但她的做法,与《论语》中的谨言慎行相违背。
24、由于她的影响非常大,大家把她称为“国学大师”。谁知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被北大学子轰下讲台,落得晚年凄凉的境地。
25、就是这种朴实、勤奋和别样的毅力,打动了于丹,再加上两人兴趣相投,爱好一致,纵然家教严苛,但是于丹不顾父母的反对,二人相爱了,虽是门不当户不对,但是两人最终携手步入了婚姻。他们有一位漂亮的女儿,于丹虽然是一个事业型女人,但是她回家从不谈工作,一心一意地投入家庭,陪女儿陪丈夫。夫妻二人志同道合,有着说不完的话。
26、可以看出,于丹在国外的嚣张跋扈,恰好是在国内受到的待遇太好,走到哪都是高级酒店,豪车、然后身边围着一堆给她鲜花和掌声的人,在国外突然不像国内这么享受,这个文化大师就受不了。而另外一件事的发生就将她之前的光环一夜之间仿佛消失了一样,就是被北大学子哄下讲台。
27、读上一篇:吸毒艺人柯震东砸7000万求复出,缉毒警察妻子痛哭:“我的丈夫再也回不来了...”
28、于丹跌落神坛的第四个原因:于丹是一个言行不一致的人,嘴里宣讲着真善美,可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却不能做到与人为善、恪守己德。在一次出外宣讲时,她与她的助理同行,当晚需要预订酒店,酒店预定更换了4次都没能令她满意,受不了的她向助理破口大骂,她对于生活的要求高这没什么,但是这样的公众人物在外面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宽容别人、善待下属,她的好口才在她的实际言行下也要大打折扣了!
29、然而意外就这样来了,于丹被网友拍到她摆架子,甚至出现过一些不合适的言论和行为,随后又有人批评她的作品,并且认为于丹的解读存在着偏颇,于是在这一刻她成了众矢之的。在这个时刻她的丈夫把自己的肩膀给了于丹依靠,这让于丹心里有着莫大欣慰。
30、对一个学者为什么要这样,她的初心没错啊,宽容一些不好吗?我就不明白了,有很多事情只是看法不不是提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吗?学术的问题可以探讨的啊。为什么非要一棒子打死?
31、蒙曼老师的父母是大学老师,她从小也颇有文化修为,每年都给自己开了个50本书的书单,对于经典的书籍,也不会放过。
32、大家对蒙曼老师的崇敬之情减少了,觉得她对诗词的解读,口水化了。文化解读,是不是可以口语化?可以的,但是过于口语化了,就有点烂俗了。
33、今天我们说的就是,当年被学生轰下台,遭万人唾弃的国学大师于丹如今过得怎么样呢?
34、随着于丹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她的讲座也被非常多人看到,她每次讲座的内容都会被观众们去解读研究,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对于当时很出名的于丹来说,她已经没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在去翻阅一些书籍,她已经没有了像以前那样可以静下心的去看书,只顾着去参加各种讲座,所以大家对她的质疑也是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却还有很多反对她的意见,大家对她讲的《论语》解读其实是她自己的看法,根本没有客观上的去分析这些,更没有深度的去了解。
35、毒鸡汤,于丹成名以后,经常自己发表一些文章,看似语言温婉可亲,但是读过的人可能会感觉得到,文章大多是来教育女性的,看似是心灵鸡汤的言论,其实并不能经过如今人们的仔细考量,人们对毒鸡汤的辨识度早已提高,她的理论不再被人们接受。
36、而且父亲关注的也是她的学习,慢慢长大的她也有点害怕父亲,父亲在她眼中也越来越严肃,甚至对她也非常严厉。于丹小的时候也不常出门,因此也没什么朋友,所以她非常羡慕那些能出去玩的孩子。
37、在荧幕上,她侃侃而谈。对于女学者,众人见得非常少,于丹一下子吸引到了众人的目光,连易中天都夸赞她。后来她还出了书,里面讲的就是于丹对于论语的心得。
38、网上有个说法,北有于丹,南有陈果,简称”果丹皮“。
39、而且于丹的作文水平真的不如一个普通初中生。因为她的论据都在反驳她的论点。她的论据原材多是现代和外国。以现代证古代,以外国证中国。这是不是反了。从于的论据看,现代好,外国好。那还学什么孔孟。自己就把自己否了。
40、看了趣品人生>这本书,我有了以下感悟:事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但不是全部,我们需要事业以外的兴趣爱好与朋友,这是不矛盾的,有益的;很多事欲速则不达,持续好的心态,把基础工作做扎实,量力而行;有时候放慢脚步,做个调整,会有利于接下去跑得更快;心里平静有利于个人健康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4于丹在与读者阔别三年之后,推出了新作《于丹趣品人生》。在书中,她传达给我们一个理念:用休闲的方式找回淡定幸福的自己,也是一种生活的方法。
41、昨天,陈果更火了,因为她的“道德无用论”和“与黑暗和解”说。
42、于丹用清代大戏剧家李渔的“且停亭”的故事阐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亭子的“亭”加一个单立人,就是“停”,人进了亭子就“停”下脚步。亭子原本是空,有了人以后就有了意义。我想,《于丹趣品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于丹想在忙碌生活里给大家搭几个小亭子,让匆忙的脚步有停歇的时间。
43、作为一位中国当代的的知名文化学者,她在研究和推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思路与见解。她用轻松、趣味的知识解读《论语》、《庄子》,引领大众回归古代先贤提供给世人的生存智慧,其中包括生命价值、人生态度、道德理想、境界情操等方面的诠释与领悟。引领目标盲目、心情浮躁的现代人,用心灵的宁静与精神皈依来寻求内心的安定与满足。
44、·《于丹心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45、现代人想学、好学,但却沉不下心来自己看书学习。于是,像于丹、樊登这样的人就出现了,他(她)来讲给你听,当然,他(她)讲的一定是他(她)所理解的,为了商业推广,一定会研究听众的心理,进行语言包装,达到听众愿意听。听众大多是小白,一听就迷。至于他(她)们的水平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46、此时,业内一些学者指出,于丹对汉学的解释只是基于这本书。20于丹参加了北京大学的文学讲座,遭到北京大学学生的抵制。从此,这位汉学大师被逐出讲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无独有偶,继丹之后,又有一位来自“百家论坛”的汉学大师,这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并质疑她是否能够担当汉学大师的头衔。汉学大师,名叫蒙特曼。孟满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19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她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当然,蒙曼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与她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她的家人都是老师。她的父亲教中文,母亲教英语,哥哥教政治。在蒙特曼的印象中,他的父母是非常喜欢读书的知识分子。
上一篇:精选书名言名句(36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