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中山大学校训出处(57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中山大学校训出处 1、校训本身具有巨大的召力,鼓动力,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实事求是”,自身就是一个号角,具有很大的感染作用,都能很大程度上激励人们。因此,校训无论是内...

中山大学校训出处

1、校训本身具有巨大的召力,鼓动力,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实事求是”,自身就是一个号角,具有很大的感染作用,都能很大程度上激励人们。因此,校训无论是内化为一种自在的评价标准,还是内化为一种自在的引导,最终都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激励行为上来。

2、“求”追求、探究;“是”,真也。(《说文》)引申为真谛、规律、本质。“求是”在这里,即指探究自然、社会和人本身运动(活动)的奥秘、规律,更指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d一向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今天,做人、做学问、做事情求真求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无论学校整体,还是学校中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求真求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育天下之英才”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复旦人对母校校训的解释是“我们的校训典出《论语》。意思是说,学习要广

5、同济大学的校训很现代。简简单单八个字,其实说出了新时代人才应该有的四种品格。(中山大学校训出处)。

6、南京农业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7、由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书写。“博学慎思”仍出于《礼记·中庸》第20章。“参天尽物”出于《礼记·中庸》第22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行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8、至诚之人,能完成天赋的使命,帮他人完成天赋的使命,进而替上天化育万物,天地人三者合一。扩展资料:校训的作用

9、校训:英文Light&Truth(光与真理)

10、empiricalstudy 实证研究;经验研究

11、20世纪上半期是新、旧两种传统、文化相互激发、交流、碰撞的时期,体现在校训上,既有民主、科学等现代思潮的影响,更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校训大都从四书五经等典籍中选取,形式一般为偶句、对仗,在遣词用字上,“勤、敬、诚、朴、俭、德、公、信”等传统道德范畴用字较多,有的直接选取古籍中的成句。

12、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13、1998年,云南大学将原有的校训“会泽百家、致公天下”改为“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创一等事业”,看似不如以前厚重,但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人格养成,更有指导意义。

14、中山大学坚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大科研平台、大科研团队、大科研项目“三大”建设,推动各学科“入主流、立潮头、走出去”,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打造“精品文科、优质医科、扎实理科、务实工科”。“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类项目4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

15、  由此可见,孙中山把造就振兴中华置于自己肩上的人才学校,作为“好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为社会服务崇高理想的人,育的是合格人才,这对于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启示的意义。

16、 孙中山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五者作为有机统一体给予新释,他所指的“博学”是指学生要学习“古近中外的知识”,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乃至社会实践,更值得重视的是,孙中山的“博学”而识,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远大志向而又有广大文化知识的人才。

17、张作霖于1923年组建了以“兴邦御侮”为办学初衷的东北大学。这两句校训,也与张氏家族有一些关系:

18、《中国教会大学史》,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6月版;

19、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6人、青年学者14人,“973”首席科学家(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8人。

20、 孙中山反对死读书的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他告诫青年,学、问、思、辨的关键在于独立思考,学科学、发展科学,首要在于要明白任何科学的创造发明,不是靠书本知识,而是由于科学家长期考察心得贡献到人类的记录。可见孙中山的问、思、辨,是指人的学习认识方法,把“观察”和“判断”这两种近代科学思维方法运用到教学方法上,这显然也是创新的方法。

2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八个字语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寓意要像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水一样的胸襟宽广,以容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

22、民国二十三年孙中山先生手书赠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由时任中大的邹鲁校长请人刻于石,作为中大校训,搬迁后,这块校训石就留在了华工。

23、“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我校30年代校训“明诚弘毅”就含此一词。 “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拓新:开拓创新,应该没有明确出处。

24、中国古代没有西方大学那样的高等教育机构,但是有各种书院,其性质与欧美的大学有共通和相似之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书院都有自己办学宗旨的揭示,与今天的大学校训名异实同。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9年),朱熹到岳麓书院拜访张栻,亲书“忠孝廉洁”四字于讲堂,可以看做岳麓书院的校训。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朱熹为白鹿洞书院撰写了《白鹿洞书院学规》(又称《白鹿洞书院揭示》,对学生提出了“为学、修身、处事、接物”等方面的要求,对后世影响深远,虽无校训之名,却有校训之实。明代无锡的东林书院,对学生有“依德之行、庸言之谨”的要求,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校训。

25、“海纳百川”最早出自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言包含广也。”“有容乃大”则出自《尚书·君陈》:“有容,德乃大。”

26、weigh,consider,study,contemplate,ponder这组词都有“考虑、思考、估量”的意思,其区别是:

27、“含弘光大”,语出《周易》第二章《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含”是无所不包,“弘”是无所不有,“光”是无所不作,“大”是无所不备.“继往开来”,语出宋代朱熹的《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

28、  科学地发展学、问、思、辨和行的教育认识规律,孙中山强调在立大志的前提下发挥学、问、思、辨和行五者的辨证关系,表达了对教育认识规律的合理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

29、中南大学d委书记高文兵,曾表示“知行合经世致用”,远承先秦诸子“备物致用”的为学之道和宋明理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志向,近效湖湘学派务实践行的优良传统。

30、西安交大: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

31、    孙中山则处于伟大民主革命的时代,为了革命的需要,他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一代振兴中华,再造文明的人才。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四年,他倡议在广东设立两所学校,一是黄埔军校,一是广东大学,以一文一武的学校模式,为造就“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服务”的人才。十字训词是他继承传统的教育形式而赋予时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针和内容。可以说是近代思想创新的里程碑。

32、1938年11月1日,竺可桢在广西宜山的开学典礼上,作了《王阳明与大学生的典范》的演讲。在演讲中,他以王阳明的求是精神、遇险不畏精神、艰苦卓绝精神和公忠报国精神,激励浙大师生在艰危中奋发进取,并提出要以“求是”两字为校训,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求是”的优良传统,贯彻治学的精义。

33、由校长张伯苓提出。允,即文言语首助词,这种用法源自《诗经》。允公允能,意思就是“既有公德,又有能力”。本意是要使南开学生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

34、截至2019年12月,广州大学学校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将近2/3的本科专业进入国家和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35、山东大学的校训对仗工整。气有浩然,出自《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6、“精勤”指专心勤勉,《后汉书冯勤传》中有言:“以图议军粮,在事精勤,遂见亲识。”“忠恕”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出自《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即尽己为人;恕,即推己及人。

37、“致公”取法于《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出自《管子·形势解》的“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此处“至”与“致”通),意为要大公无私、公平公正,有仁爱亲民、服务公众的社会责任感。

38、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

39、   1924年11月11日,在作为中山大学前身的国立广东大学成立典礼上,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十字训词,是为中山大学校训之由来。十字训词语出儒家经典《礼•中庸》,要求学子按“至诚”之本性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养成君子品格。孙中山先生赋予十字训词新的内涵,强调学子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学习古今中外各门科学知识;要善于独立思考,明辨道理,学习并发展科学;要立志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为国富强专心做事,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

40、敏行:孔子的《论语》中曾多次出现"敏"和"行"二字。例如:"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敏"即敏捷,"行"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所谓"敏行"即勇于实践,快捷,抢抓机遇,善抓机遇。

4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乾卦·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中《坤卦·象传》

42、交大37周年校庆时,又有校友念及母校培育之恩,建造了一座以校徽为中心的喷水池,并立一石碑,上刻“饮水思源”。

43、名校校训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立校精神的凝练表达,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

44、“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卦》的《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刚劲有力地不停运转,君子应当效法天地,奋发努力,永不停息。“厚德载物”出于《周易·坤卦》的《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当增厚美德,包容万物。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大学演讲,以《周易》的两个象辞激励学子,后作为清华校训。

45、“厚积薄发”来自于宋代苏轼《杂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要不断地在知识和道德上积累,“薄发”就是指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不断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46、199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迁入新楼,启功先生为出版社写了“师垂典则,范示群伦”八个大字。

4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训:团结,简朴,唯实,创新。

48、抗大四组、八字的校训风格对当时及后来影响很大,根据地内其他学校纷纷模仿这种形式制定了自己的校训,如陕北公学确定校训为“忠诚、团结、紧张、活泼”,华北大学的校训为“忠诚、团结、朴实、虚心”,鲁迅艺术学院校训为“紧张、严肃、刻苦、虚心”,这些校训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接近和相似,以政治激励为主,开启了新中国成立后政治激励式校训的先河。

49、至诚之人,能完成天赋的使命,帮他人完成天赋的使命,进而替上天化育万物,天地人三者合一。扩展资料:校训的作用

50、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进取。

51、清华大学的校训来头很大,出自《周易》。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分别出自乾卦和坤卦,也概括了《周易》乾卦和坤卦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国古人最看重的两种品质。

5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53、然而,中大牌坊自建成至今的80多年时间里,曾几度搬迁、拆卸和重建,牌坊上的字也被涂来改去。

54、康奈尔大学: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

55、“自强不息”出于《周易·乾卦》的《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上天的运动刚劲有力,君子因此努力向上,永不停歇。

56、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大学演讲,当时的讲题是《致君子》,梁先生以《周易》的两个象辞激励学子,希望大家能够规正内心,砥砺前进,后来,清华大学便将这两句话定做了校训。

上一篇:精选孔子的教育思想名言(53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