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洲
1、所以,统算下来,在19世纪到来之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将近8万吨白银,可能还通过太平洋方向,从美洲直接获得了1万吨甚至更多的白银,再加上从东南亚、中亚地区等地区零星获得的一些白银,全部加起来,中国大概在两个半世纪里获得了6万吨白银,这占全世界同期白银产量的一半左右。
2、那么,欧洲人到底从美洲掠夺了多少白银呢?又有多少流向中国呢?
3、 果然,11日夜里10点多,哥伦布发现前面有隐隐的火光。12日拂晓,水手们终于看到了一片黑压压的陆地,全船发出了欢呼声!(发现美洲)。
4、以上证明了在技术上,早期的中国人是足可以到达美洲的,我们继续从文化上证明,1863年,在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历史档案馆里,发现了300年前记载的玛雅人自称从“海上神路”而来,中美洲尤卡坦半岛上居住着玛雅人,他们自称是“三千年前由天国乘涕竹舟经天之浮桥诸岛而来。”
5、中国错过了对美洲大陆的开发,而西方通过访问中国明朝的一些传教士,获取了中国在世界航行上的地理大发现的资料,甚至获得了世界地图,如获至宝。这些传教士返回欧洲之后,将世界地图献给皇室,皇室开始筹集资金,寻找美洲大陆,并且启动对美洲,澳大利亚等大陆的殖民与掠夺。
6、实际上,郑和大宝船船队的足迹,远远不是局限于到达非洲红海,而是更远的穿过好望角,跨过大西洋,到达了美洲。
7、哥伦布远航被视为“卡斯蒂利亚的事业”,因而船员大都是卡斯蒂利亚人,没有阿拉贡人。委托哥伦布探航美洲的是卡斯蒂利亚王国,所以阿拉贡人无权染指美洲贸易。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欧洲人并未意识到新大陆的价值,而伊莎贝拉女王看到了这种价值,她坚定地支持哥伦布四次到美洲探险,其最大的动力是向新世界传播天主教。发现美洲后,她将未来的远征体制化,并向美洲殖民,大量卡斯蒂利亚人和美洲人血统融合从而形成新的民族。
8、 范毓周,殷人东渡美洲新证,寻根,2011年02期
9、确实,这美洲的地理在1600年代,对中国似乎是个盲区。按照当前普遍的历史观点,中国人航海走的最远的是明代永乐年间的郑和,他率领的船队的最西记录是东非洲,所以在1602年之前,中国人对于美洲是没有任何认知的。而美洲就是前面叙述过的哥伦布于1492年误打误撞首先发现的。这个观点在中国有海权意识以来,已经笼盖国人近二百年。
10、 回来以后,哥伦布成了英雄,受到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隆重接待。哥伦布高兴地向人们报告:他到达了“印度群岛”,到达了“日本”。
11、哥伦布第一次返航后在巴塞罗那受到了双王的接见。天主教双王仔细了解探险的细节。随后的几次探险,无论兴衰浮沉,女王始终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1494年6月,伊莎贝拉与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达成协议,即《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从而平分了新大陆。伊莎贝拉在教皇的支持下,将西班牙独特的混合思想传播到新大陆,即对知识的追求与开明思想,以及对宗教异己的不宽容。
12、不过这些还只是一时之见,未成体系;到了1969年,一本《中国人发现美洲》的学术著作在香港出版,作者是正儿八经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卫聚贤。卫聚贤先生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二期学生,王国维的关门弟子,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着有《中国考古学史》,《十三经概论》等。
13、第三:旅程完成,一起 寅虎回纠InyearofTiger,returntogether.
14、1983年北京大学邹衡教授到美洲讲学,在会上,一位当地的印第安人就亲切的对他说,他们也是来自中国,而且是“殷人”。邹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说是汉人或者唐人,那印第安人告诉他,他们的祖上就一直这么传下来的!大量的出土文物证明了美洲大陆曾经有过中国物品,因为这些出土物品中发现了类似甲骨文、金文的字符,1975年从加利福利亚海底捞出一个重达152公斤的石锚,经过年代鉴定已有3000年的历史,经过地质学家的鉴定,该石锚的质地和中国台湾的灰岩一样,而在中国也曾经出土了同样造型的石锚!
15、1983年,北京大学邹衡教授赴美洲讲学。他说:有一次应邀参加一年一度的印第安人节日晚会。会上,邂逅一位印第安人,他亲切地对邹教授说,他的祖先是殷人。邹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说是汉人或唐人,而单说是殷人?他回答:“我们是世代相传的。”
16、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17、这些论述对解决这个历史悬案大大前进了一步。当然,目前世界上还有不同的看法,争论还在继续。
18、而美国俄克拉玛中央州立大学的华人教授许辉同时也认为美洲文明之母“奥尔梅克文明”是源于中国的商代文明,因此,他在奥尔梅克文明的遗迹中共寻找到200多个玉圭,带着其中的146个字模,先后两次来中国请教中国古文字专家,得到了明确的这些文字属于先秦古文字字体的鉴定答复!因此,很多学者都认定这种推论是成立的!
19、因为性别偏见,伊莎贝拉女王的功绩长期被欧洲史学家归为她的丈夫、斐迪南国王。1837年,美国史学家威廉•希克林•普雷斯科特(WilliamH.Prescott)撰写《天主教斐迪南和伊莎贝拉统治下的历史》(TheHistoryoftheReignofFerdinandandIsabellatheCatholic),这本著作展现出伊莎贝拉女王传奇的一生,震惊了欧洲学界,也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位传奇的女性。
20、 奇怪的是,哥伦布并不承认被发现的是美洲,而认为自己是来到了亚洲。
21、这些在亚利桑那州发现的象形文字也属于中国古文字。
22、 早期对印第安人的素描,你觉得像商朝人吗?!
23、1492年是西班牙历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奠定了西班牙的历史走向,也决定了日后欧洲,美洲和非洲这三块大陆的命运。
24、哥伦布误认为他到的地方就是印度。后来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证实这是一块“新大陆”,于是“新大陆”就以他的名字而被称为“亚美利加”洲。
25、 哥伦布在美洲游历了一番。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26、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班牙语:CristóbalColón;意大利语:CristoforoColombo),1450/1451年秋天-1506年5月20日),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今意大利西北部)。
27、罗荣渠,论所谓中国人发现美洲的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62年08期
28、只有中国的文明,有极其大量的代代接续的历史记载与文物佐证。四大文明古国的其他三个,出图的文物几乎都是孤证,毫无说服力。
29、而另一条路线上,18世纪,从美洲运到欧洲的1万吨白银,其中有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流向了亚洲,当然,大部分也流向了生产制造能力最强的中国。另外,除了美洲之外,日本也是一个主要的白银产地,日本那两个世纪生产了9000吨白银,也被中国吸收。
30、当然了,有一种观点认为,白银到了欧洲被用来投资,搞资本主义扩张,但是白银到了亚洲,只不过是为贵族服务,被做成了珠宝首饰、装饰品,这决定了两个地方的未来差距越拉越大。
31、不管争论结果如何,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哥伦布是开辟由欧洲到美洲航路的第一个人,促进了商业、航海业的发展,使旧大陆文明的地理视野扩大到整个地球。
32、 哥伦布诞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他从小最爱读《马可·波罗行纪》,从那里得知,中国、印度这些东方国家十分富有,简直是“黄金遍地,香料盈野”,于是便幻想着能够远游,去那诱人的东方世界。
33、至于李先生如何论证1602年的《坤舆万国全图》是基于约2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测绘成果,而不是从利玛窦的西方所来,只要不先入为主地盲从,逻辑很是简单明晰,可以归结于以下几个要点:
34、三幅图与解析的文字全部联系在一起,大概的意识便是:一晃我们同行至此已经十年,这趟远行也总算完成了,现在让我们没事儿聊聊宋都,稍带点儿伴手礼,就在虎年踏上回家的路吧。
35、 海上的生活非常单调,水天茫茫,无垠无际。过了一周又一周,水手们沉不住气了,吵着要返航。
36、提出中国人发现全世界的观点,并不仅仅是大国崛起新时期的自大妄想症。早在民国时期已经有“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的说法,提出的还是鼎鼎大名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他认为东晋时着有《佛国记》的法显和尚,在南海航行遇上飓风到达的“耶婆提国”,就是南美洲厄瓜多尔,是发现美洲的第一个中国人。
37、依赖于互联网新媒体强大的辐射力,这才一石激起了千层浪,这个颠覆既往认知的新观点,在网络上马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进而引发很激烈、深远的讨论。有人支持、认同并称好,也有人斥之为“民科”;因为李先生毕竟不是一个历史学家,也非地理学的专业人士。随后,不光在中国的互联网媒体,在西方荷兰一家权威的专门讨论世界地图历史网站(MapHist.nl),也为这个主题引发了一次中西方的论战式辩论;长时间辩论的最后结果是:西方代表自认为其最先引起争论的帖子“都有原发性错误,永久关闭,不留存档。”,以李兆良为代表的中方以充足的史实和证据,基本说服了对方,西方参与者最后自嘲,称《坤舆万国全图》是“不可能的黑郁金香”(ImpossibleBlackTulip),并因此而在2015年1月关闭了这个权威的知识性网站。
38、 意大利航海家。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 Valladolid。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1493~141498~1500,1502~1504)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39、张虎生,石锚物证与殷人东渡辨析——与房仲甫同志商榷,拉丁美洲丛刊,1982年03期
40、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41、早在1939年,中国学者陈志良就提出了殷人逃美的断想。70年代,香港学者卫聚贤在《中国古代美洲交通考》中撰文说:“殷人亡国后,逃亡到了美洲,公元前656年,齐桓公曾到阿拉斯加的科达克岛去寻找美洲虎皮,后来,殷人后裔曾派人回到中原,带回六只美洲特有的蜂鸟。蜂鸟体小而美丽,是唯一在飞行中可停可退的鸟。
42、警者斯言,本书里所有质疑的,很多是明显有违常理的逻辑问题,而我们一直都选择了盲信盲从。所以,对近现代的历史过程有一个新的检讨,形成对中学、西学一个真正理性、独立的思辨能力,是摘掉心理暗枷、增强国人自信的开始,是摆在我们民族复兴路上的当务大事。
43、大约在11世纪时,一些普通的北欧商人和农人,曾乘坐圆形单桅船只在纽芬兰北部某地登陆,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殖民地,但由于当地印第安人的敌意与北部海水的威胁,仅在两三年后就被迫放弃回国。
44、与此相对比,西方的古希腊文明是近代伪造的,苏美尔文明是伪造,古埃及文明是伪造的,古代巴比伦是伪造的、古代印度文明也是伪造的。
45、事实上,这不仅是维护女王个人的权力,更是维护大贵族们的权益,唯此伊莎贝拉才可能在争夺王位的道路上最大限度地获得他们的支持。斐迪南十分乐意地支持妻子以卡斯蒂利亚为主体来构建未来的新国家。后世学者们指出,这就是绝对主义王权的肇始。而绝对主义王权正是欧洲通往民族国家的过渡形式,这正是伊莎贝拉和斐迪南天主教双王走在那个时代最前列的证明。
46、对于美洲印第安人是华人后裔的说法在学术界早已有之,从古代的历史文献记载中,就能捕捉到许多的踪迹。
47、这就很怪了,外部输入了这么多货币,中国怎么没有恶性通货膨胀呢?很简单,还是回到费雪方程式,货币供应量M增加了,结果商品价格P没增加,那这个等式要成立,就一定是交易量T增加了,也就是说,社会上生产和销售出了更多的商品,社会经济也在迅速发展,所以能把这么多多出来的货币消化掉,就没有形成通货膨胀。
48、 哥伦布虽然踏上了新大陆——美洲,可是,他却认为这是亚洲。因为那时人们根本不知道在欧洲与亚洲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美洲——哥伦布压根儿连想都没想到过。
49、郑和下西洋建立了东亚政治经济秩序,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东南亚,留下了光辉篇章。
50、 1506年5月20日,哥伦布在贫病中默默死去。临死,哥伦布仍然认为,他远航所到的是亚洲。(LiShiJinTian.com)
51、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凌晨发现了美洲,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52、当年远赴北美的中原人,言语不通,无亲无故,终于能够踏上回家的路,想想都觉得心酸。几幅图里,最多的文字便是‘回’了。
53、1949年,卫聚贤来到了香港,曾在联合书院和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任教和研究。为了证明汉代已经有中国人到过美洲,1975年他从香港出发,乘坐仿制的汉代木船,横跨太平洋前往美国,可惜离美洲大陆海岸尚余百里遭遇海难,差点死掉。
54、关于中原人如何会去到北美洲,比较主流的参考史实是牧野之战。也就是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讨伐纣王,纣王落败,自焚而死,但当时殷军统帅悠侯喜在条的主力军十万人及各方余部十五万人全部失踪,下落不明。这是殷商历史的遗案,遂有观点认为当时这些余部是逃难乘船去往了北美洲。先不去计较考量当时殷人的造船航海技术,若真如此,那印第安纳文明或与殷商文明或应有传承相似之处。据了解,在奥尔梅克遗址拉文塔的祭祀中心地下曾出土六块玉圭板,圭板上刻有类似商殷甲骨文和金文的字迹。
55、这些都是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但是随着各种佐证旁证以及出土文物的出现,美洲印第安人起源于中国的说法也越来越让人信服!
56、哥伦布并不是文艺复兴开始以来第一个从理性的角度提出西航到东方的人,但他是把西航设想付诸实践的第一个航海家、探险家。远航探险耗资巨大,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上层的资助。由于哥伦布当时侨居葡萄牙,葡萄牙又是西欧当时航海探险的中心,哥伦布自然首先向葡萄牙政府和提出西航建议和计划,时间分别是1483年下半年和1488年,但都没有被接纳。
57、那么,亚洲是什么情况呢?毕竟大部分美洲产的白银最后又转移到了亚洲,尤其是中国,按理说,应该也会有很严重的通货膨胀吧?
58、以欧洲为世界市场中心地的雏形开始显现,经贸开始繁荣茂盛。
59、关于美洲大陆的发现者,世人普遍认为是意大利探险家克里斯汀哥伦布,但是遍北美岩石上的古代甲骨文篆刻可能会重新改写历史,因为这些被证实属于中国古代篆刻的象形文字很可能表明古代中国人比欧洲人更早到达美洲大陆。发现这个现象并且提出观点的这个美国人叫JohnRuskamp(后简称约翰),他是一位来自伊利诺伊州的退休化学家。
60、他表示这些篆刻显示古代亚洲人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出现在美洲大陆上,这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整整提前了将近2800年。
61、更有人对哥伦布及其西班牙征服者对待土著人的方式进行猛烈的抨击,认为纪念哥伦布,就是纪念西班牙人的统治和屠杀,使得人们可以轻易地不对自己及其政府的行为承担责任。美属维尔京群岛就把这一天叫作“波多黎各—维尔京群岛友谊节”。
62、另外,在印第安人的语言中,很多发音都和中国话类似,比如你、我、他的发音与中国古语“宁”内“伊”非常相近,比如管孩子也叫“娃”,比如称呼人发音“银”,还有把“花”称为“发”,称“河流”为“河”等等,看看现在印第安土著的照片,你会认为他们和中国人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吗?
63、海军的经历让他对航海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退役之后他环游世界,并且着手对历史资料的研究,结果找到惊人发现,经过大量历史资料佐证,他写出了一本书《1421:中国发现世界》。
64、(摘自非子著作《大回环-中华文明的辉煌、迷失与复兴》)
65、 一直以来,这幅堪称时代巨制的历史地图,被认为是李之藻在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的帮助下绘制的,特别是其中涉及的欧洲、美洲地理部分,并说《利玛窦中国札记》书中有所谓的记载,说其“母图”是基于1570年的《奥特里乌斯世界地图》;甚至还有一种声音,说这图压根就是利玛窦的作品,利氏在自己所携带来的欧洲地图的基础上,翻译一下,把中国移到中央,再细化、添加点中国的地方而已。
66、退一步讲,即便当时大家都知道郑和发现了美洲,朝廷对于美洲也不可能重视,因为美洲不过是化外之地,只有一群一群的野人,对于郑和航海的三个目的毫无帮助,一是寻找建文帝,二是宣扬大明国威,三是发展国际贸易,建立以大明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因为大明此时缺少白银,朱棣试图以瓷器为硬通货来建立新型国际贸易体系,只可惜其子孙未能明白朱棣的宏图大业以及国际视野,直到后来,哥伦布也发现了美洲,西班牙开采了美洲大量的白银,日本也发现了白银矿山,西日两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成为了硬通货,从此朱棣的梦想则再无可能实现。
67、1981年又有两位美国的海洋地质学家在相同的地点找到了五块石锚、三块压舱石,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同中国实验室合作,最终得出结论,这五块岩石样品相同,均与中国福建、台湾的灰岩相同,这种岩石并不产于美洲。同年,美国四大报纸之一的《华盛顿邮报》在第一版的显著位置刊登了这一研究结果,大大的标题上写着“再见吧,哥伦布”,我国的《人民日报》为此也发表了一篇短评。
68、这也就反驳了欧洲特殊论,如果欧洲人拿白银用来资本主义生产,而中国人只会拿来做金银首饰,那结果就该是反过来的,应该是欧洲没有通货膨胀,而亚洲有严重的通货膨胀。因为假如欧洲人拿白银去搞生产了,那就会促进社会产品和服务的增加,经济规模扩大,最后消化掉这些多余的白银,而中国如果是囤积金银,不让它们进入生产领域,那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69、1961年邓拓在《燕山夜话》写到:《梁书·东夷列传》中记载,齐永元元年(499年)沙门慧深,去过“扶桑国”传播佛法,这扶桑国‘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叶似桐,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作板屋,无城廓,有文字,以扶桑皮为纸……有牛,角甚长,以角载物。车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以乳为酪。’这扶桑国的物产和风貌,不似是日本,应是古代的墨西哥。
70、 安太庠,石锚古生物学的研究与新大陆的发现,世界历史,1992年04期
71、凡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今王”二十年为止。 《竹书纪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魏国史官所记之史书,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它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皆在古代经史之上。此书开篇是以君主纪年为纲目,上下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
72、《坤舆万国全图》首先标注的澳洲为“南方之地”,而1602年《坤舆万国全图》已绘成时,澳洲还不被西方所知,西方是于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发现的澳洲;“南方之地”后被拉丁文翻译为Australis(南方),再后来翻成英文Australia。从这个地名就可以看出地图之先后、源流。
73、诚者斯言,曾几何时,至少1840年以前,我们的先祖对自己的文化是目空一切地自信,经过半个多世纪被“崛起”的列强们联合起来蹂躏,再经过一系列的国变和政变,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不破不立地对否定,我们的国人变成了对自我文化目无一切的自卑。这种“在社会或文化转型期里最易发生的因补偏救弊而矫枉过正”,非常鲜明地体现在我们的国民性上。现在是时候进行文化上的拨乱反正,从一个多世纪的自损、自戕、自卑的“殖民后”心态下恢复到自尊、自强、自信。即使有强大的经济,而没有强大的文化自信与之相匹,国则始终不稳,陷入内耗或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一样,空有能买遍美国的财富,却始终是一个随时可被宰割的二流国家。
74、细想一下,如果明朝政府与郑和能够像西方那样开发殖民地,可能日不落帝国的另外一个名字叫中国。
75、“石锚”之说很快受到了质疑。由于在同一水域中发现的这类遗物愈来愈多,这么多石器就难以用偶然遇难的沉船遗物来解释。美国学者费・弗罗斯特加(F.Frost)认为,在加利福尼亚附近发现的石锚,是不到一百年前居住在那里的华工丢弃的,而且这种石材是加利福尼亚南部最常见的岩石之一。于是,这场由“石锚”引起的争论,也不了了之。
76、 哥伦布和水手们在茫茫大海之中度过了两个多月。1492年10月11日,哥伦布看见海上漂来一根芦苇,高兴得跳了起来!——有芦苇,就说明附近有陆地!
77、1492年,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说服了伊莎贝尓,同意资助他向西航行,绕过地球一周,以到达东印度群岛。伊莎贝拉相信这位热情洋溢的探险家会给她的国家带来源源不断的财产。女王最终批准了哥伦布的远航计划,给予他200万马拉维迪和三艘船的资助。
78、在1922年中华民国驻智利大使欧阳庚看到公使馆房后有涕竹很奇怪,因为涕竹是产于中国福建等地的植物,传说“截其二节剖为两半即可成舟”,欧阳庚看见大为奇怪,便问其印第安仆人从何而来,印第安仆人回答“涕竹是印第安人祖传的伤药,是三千年前hosi王带来的,现在的hosi医师治疗外伤瘰病,更可用针灸治疗内科百病”。
79、其实早在400多年前,西方的一些学者就注意到了美洲大陆的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的相似性,但是他们普遍认为早在两万年前亚洲人通过白令海峡到达了美洲,因此发展出了玛雅文明,也因此而和中国文明具有某些相似性。
80、伊莎贝拉的刚柔相济是双王“平起平坐”、相互支持又保持相对独立的基础。天主教女王不到20岁就对自己的政治地位有了很强的自觉,知道自己这一生最大的责任是“统治者”,而不是“妻子”和“母亲”——据说她给自己的孩子们写信,落款从来不是“母亲”,而是“我,女王”。
81、 哥伦布诞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他从小最爱读《马可·波罗行纪》,从那里得知,中国、印度这些东方国家十分富有,简直是“黄金遍地,香料盈野”,于是便幻想着能够远游,去那诱人的东方世界。
82、而15世纪80年代初期他已成为当时见识最广,航海范围最大,经验最丰富的欧洲航海家之一。在葡萄牙期间 哥伦布还广泛阅读了各种地理、历史、航海、游记、天文之类的书籍并受他的同胞托斯堪内里的影响和启发制定了西航的设想和探险计划。
83、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随后又到古巴和海地。在以后几次西航中又发现牙买加、波多黎各诸岛以及中、南美洲大陆沿岸地带。
84、他认为,地图上标注的地点,应该是15世纪郑和远航时曾经到过的地方。
85、中国几千年的统治经验告诉明成祖朱棣,边境地区如果不能达成有效的管制,会经常反叛极其闹心,所以跨洋殖民,得不偿失。所以,明成祖朱棣并没有重视郑和船队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地理大发现,甚至有意无意的隐藏这一发现。
86、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远航探险,比哥伦布还早了八十七年,郑和团队不仅完成了环球航行,并且绘制了世界地图。
87、(看看照相术刚发明的时候拍摄的印第安人照片,有没有觉得亲切?)
88、美洲对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来说并不是新大陆,他们早在一万八千年前就已经到达美洲大陆,大约是在一万八千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
89、莱夫是在挪威长大的,信奉基督教(当时古挪威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后来他回到格陵兰时,他决心追随他父亲的精神,探索格陵兰的蛮荒,于是他买了船并航向一名船主比雅尼·何尔约夫森(BjarniHerjólfsson)曾探险过的区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