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哲学及其含义
1、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其实也是有类似的意思,当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会更明白,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而这正是通向你人生意义的道路。
2、卡尔·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
3、与此不同,哲学的独特思想特质就在于通过反思批判性活动,揭示抽象观念和抽象力量无条件和绝对化外观下所蕴含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从而使这种外观所具有的幻象和欺骗性得到充分的显现。(什么是哲学及其含义)。
4、但是,对于这一说法,可能就连一位哲学的初学者都会发出嘲讽的微笑,并且高声地叫道:“天呐!这就是实验啊!”它和我们通常熟悉的科学家在实验室、在真正的田野所进行的实验的唯一的区别仅仅是,它诉诸了内省的经验,它运用了最简单的经验直观。在胡塞尔的上述思考中,他实际上在其思维中简单地做了一个实验,唤起了他对一般世界的经验,他对具体打交道的人的经验,甚至他对他的写字台、他的房间、房间外边的阳台、花园亭子里的孩童的经验,他可以说在“实地”进行了这样的一番“经验”,然后对其进行内省式地观察和分析。显然,这就是实验。它在方法上和科学家所进行的实验并无不同,所不同的仅仅是它是内省式的,它没有运用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而是运用感官感受和意识体验,它所处理的不是物理存在,而是意识对象,如此而已。
5、也就是说,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东西并不属于他自己,产品、生产过程都与他毫无关系,生产活动只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而劳动者本身也只是一种工具。
6、这段话所展示的显然是一个纯粹的“扶手椅哲学家”的思考,在其中,胡塞尔分别对一般意义上的“世界”、与自己直接打交道的人以及自己居室周围的环境进行了现象学的直观描述和呈现,并且对此作了初步的反思。人们会说,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哲学家在沉思,我们并没有看到他在做实验。
7、如果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了人类共同的幸福而奋斗”,那每个人的“诗和远方”就会变得没有意义。所以,如果人生有一个确定的终极的意义,那么其实我们所有人就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和无数的可能性,那这样的人生还真的有意义吗?
8、比方说一朵玫瑰花,在我们分析自己的认识过程时,它是不可再被继续分析的最终的东西了,但是,经过必要的考察后我们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我们有不同的感官知觉,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会有多种感官知觉参与进来。在上述例子中,我们的嗅觉会传达花的芳香,视觉和触觉会传达花的形状和颜色。感官知觉只向我们提供感觉,这些感觉则只是我们获得“玫瑰花”这个表象的原材料。在我们身上还有另外一种东西,它会整理我们获得的那些感觉,而且是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整理:在一种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中。个别表象并不是原始的材料,而是已经经过加工了的材料。在我们的思维中被整理过的那些东西,它们自身并不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什么是哲学及其含义)。
9、人的生命的“自由”和“丰富”:“批判”最根本的价值旨趣
10、哲学似乎离我们很远。要知道,谁会有事没事,想起来要解决“什么是人”“这个世界由什么组成”这类问题?但是不是有那么一个时刻,或有那么一件事,让你对一些理所当然的观念产生怀疑。仿佛生活突然有了道“裂缝”,你看到了这里面的不可靠和不确定。
11、哲学批判活动对思想自由及其丰富个性的辩护和捍卫,最集中地体现在它对形形色色的“绝对真理”,以及以“绝对真理”为根据的话语权力的揭示和解构,通过这种揭示和解构,使被支配和压制的思想向度和可能性从强制性的结构中获得解放,并因此释放出自我生发和成长的空间。
12、毫无疑问,一旦哲学把“批判”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方式,它已经内在地把它所执着的价值关怀蕴含于自身之中。没有价值关怀的支撑,哲学批判活动将成为任性而且任意的理性滥用和意气用事。
13、很多人在进入社会后发现,曾经通用的学习方法在工作中失效了,这是为什么?
14、最特立独行的哲学家,超越了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诗人等种种界限;其思想影响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世界格局,以及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白取春彦,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学习哲学、宗教与文学。在彻底研读尼采后推出的《尼采的心灵咒语》,销量突破105万部,在日本年轻人中掀起一阵“尼采热”。
15、自然形而上的思考是哲学发展的本质。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还不了解,打雷闪电、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激起了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认识,这便是宗教的早期雏形,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哲学解释宗教的形式存在。
16、这即是说,哲学的批判不是从某种先验原则出发批判现实和预测未来的“先知式”的宣判和裁决,而是通过深入到“旧世界”内在矛盾的分析和揭露,使之充分暴露其不可克服的限度,并从这种限度的自觉中形成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哲学想象。
17、今天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学科,都起源于西方,而西方科学的起源,又来自于希腊哲学,我们大多数知识的源头,都来自希腊哲学。
18、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这个世界会有一个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就是世界观。但这些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是自发形成的,把这些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自觉地用精密的逻辑,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就成为了哲学。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最高表现。
19、而那些看起来闲的没事干的希腊人,研究起了根本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哲学,去追问事物的第一起源,追问事物的之后的本源到底是什么,追问事物改变的逻辑。最终在希腊哲学这个源头上,成长出了现代科学这颗参天大树。
20、很明显,亚里士多德写这段话是要说明他的对于当时人来说还很新颖的动物学研究相较于另一些人们公认比较崇高的研究例如天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他用来论证这一点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尽管对于天体的研究可能更崇高、更可贵,但是由于“感觉可用的证据很稀少”,我们对于它们的知识事实上也是极其稀少的,但是对于植物和动物,我们却可以从中学习和知道很多,而原因仅仅是由于“我们生活在它们中间”,“任何一个愿意承受足够麻烦的人都能够就它们每一种了解许多”。这样,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经验证据、甚至实验对于哲学思考来说便是无比重要的,正是通过经验证据的搜集、对经验证据的分析和思考,我们不仅获得了关于这些具体的经验对象的专门知识,而且甚至获得了更为抽象和一般的形而上学的知识。因为,一个为研究者所公认的事实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论的思想、形式和质料的思想以及原因论的思想,所有这些在他的形而上学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的思想,都不仅在他对动物的实际的经验研究中得到了运用,而且反过来也从这一研究中获得了来自经验证据的支持。
21、《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
22、我们从自然生活中的人的角度开始思考,“以自然的态度”去想象、去判断、去感觉、去意愿。我们最好以单数第一人称进行的简单思考来阐明上述意思。
23、因此,哲学批判的功能不是为自身寻求某种思想特权,而是要成为人们自由的精神世界和丰富开放的生活世界的守护者。这即是说,哲学作为人类思想的一种特殊维度,它并不谋求其自身的利益,它的旨趣在于抵御抽象观念和抽象力量对于自由思想和丰富生活的侵蚀和殖民化,因此,哲学批判所显现的是一种真正“大公无私”的思想境界。
24、在劳动中,人创造一种异己的东西,他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这种异己的东西不仅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在,还会控制人并阻碍人实现其真正的使命。这个使命就是自由。这首先表现在国家现象中,国家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的当然目的。这与人类社会的真正理想是相矛盾的,因为国家不应该是一种与人相对立的陌生的官僚机构,而应该帮助人实现其自我价值并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马克思称之为“真正的民主”。
25、第三层则是动物。很明显,动物又比植物多了一层东西,叫做意识。我们能看出植物具有生命力,但是我们拉它,砍它或者把它推倒了,它都没有反应,只能被动的接受。但是动物不一样,它会有反应,比如备受铲屎官喜爱的宠物狗,它会意识到我们回家了,要吃饭了等等,而且如果我们要对狗狗做出伤害它的行为,它会躲避甚至攻击我们,这就是动物的意识。
26、哲学批判作为一种“厘定界限”的活动,所呈现的谦逊的内在超越精神,均最集中地体现了哲学最深层的价值归宿,那就是对生命的自由和丰富性的辩护,可以说,生命的“自由”与“丰富”,是哲学批判最为根本性的价值旨趣。
27、那么该如何对待形而上学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呢?康德自己就说:“因此我不得不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腾出位置。”这就是说,康德为我们的(理论上的)理性规定了界限。这个界限正好就位于可能的经验知识中止的地方。对于超出这个范围之外的事情,理性就无能为力了。这有两种含义:理性不能证明一般的形而上学的理念如上帝、自由和不朽——对康德来说,这一切正是他的研究的唯一目的,其他一切都只是达到此目的的手段而已——但是理性也不能反驳它。因此,这就为信仰留出了地盘。
28、假如你的回答是:“我不想死,是因为我还想到处旅游,享受生活”,“我不想死,是因为我不能让父母伤心”,“我不想死,是因为我还没有谈过恋爱”等等。那么,这些答案就是你现在的人生意义。
29、感性和知性在认识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就如同感性按照其先天的形式整理感觉一样,知性现在也开始继续整理感性所提供的材料。知性将这些材料提升为概念,并将这些概念结合为判断。
30、哲学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的意思。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31、为什么还要学哲学?这大约是我们要问自己的,我们的传统文化,曾经是追求实用到极致的,只追求实用,最后止于实用里走不出来。我们有过四大发明,却仅仅把它们当做简单的工具。没有再往前走一步,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
32、在阻碍人的自由思想和思想个性的敌人中,以“绝对真理”为名出现的话语权力是最为强大且最富欺骗性的,因为它自称代表着“真理”本身,具有普遍性的、无条件的有效性和客观性。
33、在这里,批判的主题是“理性批判”,“理性批判”的“批判性”体现在对理性的来源、范围及其限度进行厘定。
34、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com
35、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的哲学。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尽管在柏拉图之前,毕达哥拉斯等人已经开始讨论美学问题,但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
36、为了帮助我们绘制属于自己的,可以指导自己人生的“哲学地图”,舒马赫为我们介绍了四大地标。
37、对于这个问题,大哲学家康德的评价可谓是所有评价中最经典、最准确的:“哲学是哲学知识或来自概念的理性知识体系。就世界概念来说,哲学是关于人类理性的最后目的的科学。哲学是关于智慧–理性的立法者的学说···”。
38、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这个世界会有一个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就是世界观。但这些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是自发形成的,把这些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自觉地用精密的逻辑,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就成为了哲学。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最高表现。
39、作为药物公司最出色的销售人员,小刚可谓废寝忘食,为了提高公司研发新药的订货量,他没早没晚地往医院、药房跑,应酬更是家常便饭,即使生病了也不管不顾。终于,有一天,他晕倒在了医院的走廊。检查报告显示,晚期胃癌。公司只支付了部分医疗费,上司跟同事也来过几回,但就再也没消息了。此刻,他觉得,以前卖力拿到的那些大额订单,那些漂亮的业绩,其实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在生命的黄昏,小刚才突然醒悟过来,自己从来没好好思量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么,此前曾隐隐有些疑虑,却好像总有什么屏蔽了心眼。
40、本期小编特意推荐一套不可错过的哲学系列书!
41、希腊古哲人在追问宇宙世界本原时说,“水”是万物的本原,“水”是万物的始基。而中国古哲人在追问宇宙世界本原时说,“道”是万物的本原,“道”是万物的始基。进而,希腊古哲人与中国古哲人以理性的方式解释世界本原时,两者以不同的辩证思维方式所代表的形而上学,分别称之为古希腊哲学和中国哲学。
42、什么是人生最大的问题?对于现在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买房。
43、好了,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后面将继续分享这本书其他内容,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44、踏入真实的世界后,我们不可避免开始和各种人相遇,如何和这些人相处?如何和这个世界打交道?
45、然而,在哲学的视野里,究竟何谓“批判”?当我们使用“批判”这一话语时,其严肃和深层的哲学内涵和意蕴是什么?对此,人们却经常疏于考察和深究。这种状况是与“批判”在哲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不相称的。
46、双方论战的具体情况,以及社会心理学的这类实验究竟是否能够证伪性格、品质等等这些德性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引入这一理论论争正是要表明实验在当代哲学研究中日益凸显的重要意义,表明在哲学遭遇实验或者说引入实验后,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思考会受到怎样的冲击,并且产生怎样的变化。
47、对于这个偌大的世界而言,我们也是初来乍到的游客,对这个世界没有过多的了解。我们通过他人的讲解、书里的记载、课本的知识,对世界慢慢产生了解,但当我们真正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开始“自助旅行”的时候,你是否怀疑过,我们随身携带的这份现成的地图,值得信赖吗?
48、其次,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49、洛克曾说:没有感官经验,理智中就一片空白。这是彻底的经验主义。只有经验(包括外在的感官经验和内在的自我观察的意识活动)才是我们的认识的源泉,而且也是认识的界限。对于这种经验主义来说,因为经验不为超验提供任何根据,所以超验科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则是不可能的。
50、古哲人孔子的“道—德—仁”理论道德框架,与“仁—义—礼—智—诚”实践道德框架的伦理学说,代表着中国最高的伦理形而上学,也代表着中国“天人合一”伦理哲学的诞生。
51、所以,正是因为人生没有终极的意义,或者说统一的标准的答案,每个人的人生才具有意义,这和存在主义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拥有自由创造人生意义的权力,人拥有绝对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可以赋予我们的人生意义,这是存在主义思想积极的一面。
52、无论是肆虐的“权力”,还是无所不在的“资本”,它们作为“抽象力量”对人的控制,归根结底是剥夺个人选择自身生活方式和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自由。
53、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
54、因为在这些浏览中,没有力量促使我们变得更好,而且这些行为,它不区分本能的欲望与思考性的需求和欲望。
55、曾经的困惑变得简单清晰,曾经的犹豫不决变成果断坚定——内心强大的人,从来就是这样!《尼采的心灵咒语》由日本尼采研究专家白取春彦,采集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226句话,囊括尼采思想精髓,一经出版,便风靡日本,并以横扫之势席卷亚洲,令世人再次着迷于这个100多年前的伟大哲人。翻开《尼采的心灵咒语》,直抵人生的终极秘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