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历史如何评价丘吉尔(92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历史如何评价丘吉尔 1、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

历史如何评价丘吉尔

1、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

2、丘吉尔喜欢别出心裁地穿衣服包括不那么合体的怪异服装,汤普森毫不客气的认为他不管走到哪儿,都始终在设法把自己膨胀得像气球似的,他对丘吉尔在中东沙漠烈日下的模样说得更绝:“这时的他大概什么都是,而唯独不是真正的他,在绿色的遮阳伞下,他看上去像只被涂抹得极花哨的癞蛤蟆在慢慢自焚。”

3、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长篇小说《一九八四》的男主人公。大洋国公民,英社外围d员,在真理部记录司从事篡改历史的工作。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对所处的社会产生怀疑,并与外围d员裘莉亚恋爱,最终被思想警察逮捕并改造。

4、丘吉尔的父母也是受人尊重的贵族,父亲也曾是以为政治大佬,后在政治上失意,过早去世。

5、对于中英合作的缅甸战役,丘吉尔评价说:“在同日本人交战的军队中,中国军队算是最成功的。”可即便如此,内心充满着帝国骄傲的丘吉尔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中国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人是落后的。

6、不过汤普森等人的调侃丝毫未影响到丘吉尔作为一位历史人物的形象,即便自尊如汤普森,当他第一眼见到丘吉尔时,也能马上感受到丘吉尔的言谈“有一种威严的几乎是不朽的成份”,能立刻感觉到丘吉尔属于那种一眼就能看穿事物本质及主流的一类人。这是一种属于大人物特有的神秘天赋,亚历山大大帝把它看作自己的“希望”、恺撒称之为自己的“运气”、拿破仑则呼之为自己的“星宿”。

7、叔本华说:"波拿巴是人类意志最美的表征."

8、丘吉尔一生几乎都是在与极其险恶的外部强敌、内部对手和他自己的坏脾气做搏斗,有关这位英格兰老雄狮复杂的性格,西方心理学有个名词叫“丘吉尔的黑狗”。丘吉尔从初出茅庐开始,就持续用冒险、写作、演说、绘画、古怪的行为等各种方式把“黑狗”关在角落里,他尽管性情暴躁,但他的豁达、幽默也常常喜感十足。

9、而《至暗时刻》里的丘吉尔与以往不同。这部电影用很大篇幅来塑造一个『天降伟人』的不光辉形象。记录了丘吉尔上任一个月内信念转变的过程。从最初尽量减少恐慌的英国民众了解纳粹德国进攻进程,到最终下定决心团结全国民众共同抵抗纳粹,他在国王乔治六世、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伯爵的质疑和职责里,在不断自我拷问和纠结中,最终走向了坚定和成熟。

10、在1940年,恐怕没有人比丘吉尔更热切期待这场攸关命运的考验,而当危机终于爆发的时候他也做好了准备,因为经过毕生的努力他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丘吉尔更用他那超级顽强的政治生命验证了拿破仑时期法国外交大臣夏尔·塔列朗的一句名言,“一个人在战场上只能死一次,而在政治上下野则意味着东山再起。”(历史如何评价丘吉尔)。

11、因此,小丘吉尔对自己的父母并没有太深的感情,反而很依赖保姆。

12、美国原本就属于英帝国的殖民地,由于历史原因非常痛恨殖民统治,罗斯福除了在制度上策划如何取代殖民制度,还在实际行动中干涉英帝国的内政,继任的杜鲁门政府更是极力推进非殖民化,还借助联合国来讨论殖民地的政治问题。在美国主导的原则下,英国只能节节退守。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后,英国已经把世界的主导权交给了美国。在英帝国国力严重衰退、维护冷战大局、殖民地独立运动高涨等因素的助推下,英国只能全面撤退,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总面积达到335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帝国终于瓦解了。

13、好吧,这就是丘吉尔。一个充满争议的悖论者,一个有着数张面孔的伟大人物。

14、英联邦在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的规定下成立,其初衷是把白人统治下的自治领联合起来。在二战后的政治现实面前,英国人把从殖民地独立出来的国家安装在这种框架之内。1947年,首相艾德礼在下院大力赞美英联邦,认为“英联邦树立了一个将自由和独立完全融入更加伟大的体系的杰出范例”。在英国人看来,英联邦要比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组织更为高级和伟大,而且并非所有独立后的殖民地都能进入英联邦之内。

15、不得不说,在英帝国的终曲中,丘吉尔是一个极富悲剧性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都在为捍卫英帝国而战斗,青年时期步入政坛,他参与平息爱尔兰、埃及和印度等地的动荡并制定帝国和自治领政策,坚决反对印度自治法案,提醒国人纳粹德国对于帝国的威胁,直到二战时期,已步入花甲之年的丘吉尔才第一次出任英国首相,一个为了保全帝国而打赢战争的人,最终不得不面对帝国的终结,顺应非殖民地化的历史潮流,违心地成为了大英帝国的掘墓人。

16、我相信,即便在丘吉尔去世半个世纪之后,国际上对他的评价仍然是非常正面的。二战期间,在纳粹占领区,在电台上听丘吉尔的广播讲话是死罪,但有数百万人勇敢地坚持听他的讲话。其中之一安妮·弗兰克在藏身之处,位于阿姆斯特丹的秘密阁楼写道,“听到我们亲爱的温斯顿·丘吉尔的讲话”让她很高兴。今天,全世界人都承认他是启迪人心和坚定领导力的伟大典范,即便他的部分观点在他去世半个世纪之后已经不适用了。

17、历史上,对丘吉尔的评价有很多。但究竟哪个最接近真实的他我们难以揣测。好在,丘吉尔的曾孙强纳森‧桑迪斯(JonathanSandys)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丘吉尔。他发现,丘吉尔的魄力以及面对困境毫不妥协的坚定、乐观精神其实来源于丘吉尔的信仰——耶稣基督。

18、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很大程度上,是丘吉尔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领袖约瑟夫·斯大林纵横捭阖,三巨头一起决定了战争大势。美国、英国这两个强大的国家联手苏联,在欧洲和北非抗击纳粹德国及其轴心国伙伴。1942年1月,26个国家联合签署协定,保证为人类和平、正义而战。

19、 丘吉尔一生留下了超过530幅绘画作品,在他家中保存了160余幅,皇家美术院一致通过,选举丘吉尔为特别荣誉院士。1959年他接受了在皇家美术院Diploma画廊举办个展的荣誉,时年85岁。

20、1924年夏,刚刚成立了9个月的工d政府倒台,丘吉尔代表保守d参选以高票当选,并被任命为财政大臣,这也是他父亲曾经担任过的职务。

21、但丘吉尔天赋很高,1894年12月自桑赫斯特军校毕业时,他在130名毕业生中排名可谓“名列前茅”。尤其是丘吉尔的英语写作水平慢慢近乎化境,他的写作将极大的丰富今后几代英语读者的阅读生活。

22、寥寥数语就把人们无法言表的情绪表达出来。看起来像是输的很惨,但是却活出荣耀与伟大。虽然,最后是由苏联红军和美国大兵取了胜利,但事实上,丘吉尔在二战中,还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3、学校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他们排成一列长队,一个一个应声从点名的教师身边走过。

24、他在书中写道:“我刚12岁便走进冷酷的考试领域,这对我是一种很大的折磨。

25、(Neverinthefieldofhumanconflicthas)

26、丘吉尔的誓死抵抗、绝不放弃,使得英国人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然而有人这样评价丘吉尔:“他打赢了一场战争,却输掉了一个帝国。”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落幕,宣告着法西斯纳粹的灭亡,同样也为英帝国敲响了丧钟。钱乘旦在《丘吉尔与英帝国的非殖民化》序言中,提出这样一个悖论:“如果说纳粹的奴役是不可接受的,那么帝国的统治为何可以持续?”反法西斯战争和民族解放运动互相交织,帝国的理念难以维系,英国各自治领、殖民地纷纷独立,日不落帝国的余晖散尽,另一个时代已然到来。

27、丘吉尔先后担任过话就能,空军,陆军部长,参与过一战的军事行动,但因为其孤傲的性格以及政d之争被迫下野。

28、丘吉尔发表很多华丽的演讲,在1940年6月4日是最著名的的一段:

29、对于所谓“四强”之说,蒋介石认为,这只是一种“虚誉”,何况丘吉尔连这一种“虚名”也不肯给予中国,蒋介石强烈感到,丘吉尔无信。

30、丘吉尔21岁写出了第一本小说,24岁跻身世界最高报酬记者之列,一生笔耕不辍写就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并于1953年凭借《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此前他一直被认为是和平奖的热门人选)。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这样评价他:具有西塞罗文才的凯撒大帝!丘吉尔也因此成为历史上唯一一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国家首相。

31、此外,1941年丘吉尔在谈到道德问题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基督教伦理是建立道德的最好基石,切实遵循“登山宝训”的教导,我们在道德方面的努力就更容易取得成效。”

32、教授,历史学博士。在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多年,曾赴美国哈佛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作访问学者和学术研究。中国欧洲学会理事、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世界史学会理事。专著《20世纪的中英关系》、《南非──在黑白文化的撞击中》等近10部,论文“欧俄共同近邻地区的竞争与合作探析”、“英俄纷争问题探因”、“‘新冷战’问题探析”、“试论中英关系正常化问题”等数十篇,译著《中国的传统与变革》、《西方文明史》等多部。

33、对于英国人民的始乱终弃,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引用古希腊哲人普鲁塔克的名言说:“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强大民族的标志。”

34、历史学家们往往只关注丘吉尔的政治和军事领导力,而忽略他的精神层面。你们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35、而这位未来的首相也终于在两次名落孙山后考上了桑赫斯特军校的骑兵学科,(www.gs5000.cn)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36、“我们坚如磐石,拯救这个前途未卜的世界。”1943年,步履蹒跚的丘吉尔回答道。

37、我非常希望能见丘吉尔一面。如果能和他谈一个晚上,即便代价是失去自己右手的一根手指,我也会毫不犹豫。这是无疑的。有一个问题我一定会问他:“你在暂时退出政坛的‘荒野年代’曾承诺写一本拿破仑传记,后来为什么没写?”如果他写成了,那将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传记。

38、    一大早,我就在家里到处找一样东西,结果就是找不到。确切无疑,是被他藏起来了。电视机的遥控器!这是他昨天抱怨了一天后的报复性举动。“你人虽然在家里,思想肯定不在这里;我还没有你那些网友重要,我要跟你说话还得采取跟他们一样的打字的方式才行;问你什么都是‘哦’;成天就是关注疫情,你唯一跟我说话就是讨论疫情,积累了一堆负面情绪;blablabla”。这些都是他说的,这人好烦,成天唠叨。他不知道,疫情和网络里的信息已经快将我淹没,我需要安静,才能把自己的感受用清晰的文字表达出来。

39、或许瑞典文学院要等这本回忆录完全告一段落才肯颁奖给他。

40、罗斯福和丘吉尔初次见面,还是在一战期间,两人那时都是级别不高的政府官员,他们对这次会面印象都很模糊。然而,通过二战期间的合作,他们越来越彼此欣赏、信赖。

41、1929年至1939年,英国这段被后来史家称为“困惑岁月”的日子,也是丘吉尔从政生涯的低潮期,他曾说自己“没有官职、没有议席、没有政d、没有阑尾”。但是,丘吉尔却利用下野阶段的大量时间来勤奋写作、阅读和思考,这期间,他写下有关先祖的鸿篇巨制《马尔巴罗传》及《当代伟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

4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场尚在激战的尾声时,丘吉尔就已经开始了这部巨著的写作。这当然是因为保守d在1945年7月的英国大选中出人意料地败给工d,丘吉尔也丢掉首相之职而赋闲的缘故。他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写作班子,广泛搜求、整理各种有关材料,花了数年功夫由他本人口授(每天约8000-9000字),秘书记录整理再经他通审而成书。

43、除了我们在《神与丘吉尔》一书中提到的证据以外,曾祖父与为他时常执意身入险境而感到担忧的保镖沃尔特‧汤普森(WalterThompson)有过这样一番对话。1940年的一天晚上,当他们从圣杰姆斯公园(St.James’Park)向唐宁街走去的时候,德国空军突然发动空袭,巨大的爆炸声很近就可以听见。汤普森非常担心丘吉尔的安危,而曾祖父只是耸了耸肩。他指着天,对他信任的保镖说:“除了你,那儿也有人在看顾着我……我肩负着一个使命,而那看顾我的想让我完成它。”

44、丘吉尔从小调皮捣蛋,算是纨绔子弟,后进入军事学校。他虽在学业上不甚上心,并不十分突出优秀,却有自己的兴趣与志向,并表现出过人的勇气,有追求功名的强烈野心。通过对战争的随军报道,让丘吉尔在国内名声大噪,让丘吉尔获得了他想要的名誉与荣光,这是他一声都在追求的。

45、在1951年,不服老的丘吉尔又次拜相,有人问他:“你最喜欢哪一年?”丘吉尔毫不犹豫的答曰:“1940年,永远是1940年。”

46、在1940年夏天,德国已经入侵了波兰、占领了挪威、击败并羞辱了法国,还打的英伦三岛全面溃败,几乎毫无抵挡之力。当时,希特勒还与苏联结盟,看起来统治欧洲只是时间问题了,因为美国仍处于观望,此时的德国只差吹响胜利的号角。只有英国还在反抗这位独裁者。丘吉尔宣布,他只有一个目标:“胜利,不惜一切代价的胜利,不管道路会有多漫长和艰难。” 

47、悲观主义者从每个机遇中看到困难,乐观主义者从每个困难中看到机遇。

48、尽管降生在贵族家庭,丘吉尔的童年却并不愉快。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LordRandolphChurchill)曾担任过内阁中仅次于首相的财政大臣,整天热衷于政治活动。母亲珍妮·杰罗姆则是美国百万富翁、《纽约时报》股东之一的伦纳德·杰罗姆的女儿,沉湎于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以致于丘吉尔几乎是由保姆一手带大的。

49、历史学家的本职工作之一便是向世人讲述过去发生的历史真实。由于年代久远或材料缺失,很多历史真实被暂时掩埋,如何挖掘、利用和分析史料,成为历史学家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职责。潘兴明是英国研究的著名专家,他身上蕴含着那种雄浑深厚的学者风范,其作品非常注重史料,给人以真实感。诚如钱乘旦先生为本书所作的序中所言:“写作中运用了大量档案材料,读者们可从注释中看出所用史料之丰富,这在史学研究作品中,是难能可贵的。”

50、但英美两国跟苏联的关系就完全两样了,苏联与西方盟国的关系很复杂。一方面,希特勒的入侵,让斯大林必须把打败德国作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日后的矛盾在战时已能看出端倪。1943年,英国外交大臣、苏联外长和美国国务卿在莫斯科会面时,没有讨论分歧,他们求同存异,达成了包括成立联合国在内的若干项重建战后世界的协议。

51、1874年11月30日,丘吉尔诞生于英国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布伦海姆宫。他的祖上约翰·丘吉尔因在“光荣革命”中支持威廉三世,又在对西班牙和法国的战争中作为军队总司令取得胜利,于1702年被安妮女王封为马尔巴罗公爵(DukeofMalborough),并从牛津伍德斯托克地区得到数千英亩土地。

52、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一向对丘吉尔惺惺相惜,引为知己。他关于暮年丘吉尔的一段描叙,非常传神地表现出这位老政治家贯穿一生的倔强和不服输的个性,他走路得靠两个助手扶持才能行动,但是一旦出现在公众面前,老态龙钟的丘吉尔马上变成了另一幅模样,“打开前门,电视摄影机闪光灯的强烈灯光照得我们几乎无法睁开眼睛,但这在丘吉尔身上的反应却犹如电击般地迅速。他挺直身子,推开助手,一个人站在那里。”

53、1940年8月英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德军对英国南部机场实施了毁灭性攻击,英国空军顽强抵抗,最关键的战争还在持续。丘吉尔在8月20日又来了一段重要演讲,他赞扬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再次震撼人心:

54、丘吉尔在他著名的“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演说中提到上帝积极参与人们的生活。这是他的真心话?还是政治托辞?

55、对于中国人来说,熟知的“丘吉尔”是这位英国伟人的姓氏,他的全名为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LeonardSpencerChurchill),Winston才是他的名字。如果你也被他的一生、被《至暗时刻》打动,不如就取一个相同的没名字吧。

56、而就在丘吉尔发誓联合王国绝不投降之际,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的狂轰滥炸至少已造成4万多人死亡;美国离举国动员、全力以赴投入战争还遥遥无期(在1941年12月才参战)。

57、他认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如何以口才激起如此巨大的反响,或者感动如此多的人”。

58、二战结束后几年,他一再被提名,推荐他的几乎全都是瑞典的作家和历史学家。

59、为什么我们如此慎重地对待你和孩子取英文名的这件事?

60、《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说:“今天,温斯顿·丘吉尔不仅是英国精神的化身,而且是我们的坚强领袖。不仅英国人,整个自由世界都对他无比信任。”还值得注意的是,丘吉尔是有名的顽固反共人物。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在处理对苏关系问题上,他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高度灵活性,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本人政治生涯中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毫不犹豫地与苏联结为盟国,使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统一战线,从而保证了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斯大林称赞丘吉尔是“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人物”。

61、《丘吉尔传:与命运同行》,(全两册),(英)安德鲁·罗伯茨著,李晓霞译,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5月版。

62、卡莱尔说:"拿破仑具有根深蒂固的现实感."

63、丘吉尔的标志性手势“V”,象征胜利(Victory),体现了丘吉尔坚定的信念。

64、1896年在印度炎热的气候与动荡环境里,丘吉尔写出了他平生第一部著作《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紧接着,他出版了一部表现个人抱负的小说《萨伏罗拉》,及纪实描述苏丹战争的《河上之战》。

65、读完这本书,我对丘吉尔的认识是,在很多场景中,这个英雄人物会身不由己,会深感无奈。这种情形或许是英国制度造就的。在接掌英国之时,丘吉尔面临的是一个危机四伏、士气低落、准备投降的帝国。当这个英雄人物带领英国人取得大战胜利之时,他带领的保守d却在1945年7月的大选中惨败,而无缘主导英国在战后世界秩序中的各种布局安排。等丘吉尔在1951年10月的大选获胜回归后,留给他的却是正在进行中的、已经无法挽回的非殖民化进程。

66、丘吉尔基本上能够在全球战略层面把握二战进程,他有许多奇思妙想,有时差不多是异想天开、有时铸成错误。但他的想象力有不少在战略上以及具体的武器装备改进上都结出了有益果实。丘吉尔对二战中一些战场和战役都非常恰当的予以命名,比如不列颠之战、北非战役、大西洋战役等都来自丘吉尔的发明,这大大方便了后世学者。丘吉尔还创造了不少词汇,比如:峰会、冷战、铁幕等等。

67、强纳森‧桑迪斯:他坚定地相信,并多次毫不避讳地提到“天命”。我们在《神与丘吉尔》这本书的开篇引用了丘吉尔一个最不可能实现的宣言:“这个国家将遭受大规模的入侵…而我将拯救伦敦和英格兰。”

68、华勒斯‧亨利(WallaceHenley):1941年12月5日,珍珠港被袭的前两天,华勒斯·亨利出生于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他和妻子艾琳(Irene)结婚已经五十多年。他们有两个孩子,六个孙子和一个曾孙。1973年,美联社表彰了亨利对民权运动的报道。他曾在尼克松的总统任期内担任白宫助理,也在国会工作过。亨利是休斯顿拥有68,000名会众的第二浸信会的资深助理牧师,也是世界最大的基督教日报“基督教邮报”的专栏作家。亨利在22个国家举办过领导力大会。他是休斯顿浸会大学(HoustonBaptistUniversity)“基督教在商界”中心的董事,还是贝翰文大学(BelhavenUniversity)世界观研究学的客座教授,并于2014年获得“优秀课堂教学”的最高殊荣。他创作了包括《全球地震:当世界分崩离析,安居在不可摇动的国》在内的20多本书。

69、2018年8月22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专业的14位同学迎来了未来媒体暑期课程的第二堂课。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的AshleyJackson教授带来了题为《丘吉尔教育与领导力》的演讲。透过这位一代名相的家族基因、成长历程和历史机遇,AshleyJackson教授为同学们展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历史课本的、强硬而柔软、复杂又多元的丘吉尔形象。

70、读完此书,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帝国衰亡原因——美国意在毁坏大英帝国的谋略。二战虽然给美国带来了伤亡,但也使美国成为战后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极力主导建立战后的国际秩序,接替英帝国的世界主导权似乎也在美国的谋划范围之内。于是,如何瓦解庞大的大英帝国,美国早就想从非殖民化入手,而罗斯福正是推进非殖民化的主要舵手,其与英国合作是有长远眼光的。

71、丘吉尔在二战中居功甚伟,1940年的最困难时刻他领导英国孤军奋战,坚决抗击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德国,如果当年德国在不列颠之战中成功入侵英伦三岛,可能整个世界历史都要改写了。他还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一起促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制定《大西洋宪章》,对战后世界进行了最初的安排和设计。

72、强纳森‧桑迪斯:曾祖父写的摩西这篇文章支持我们的观点,即丘吉尔视圣经为真理本身:“我们认为,逐字阅读圣经,将一位伟人与人类历史上最具决定性的一次飞跃联系起来经得起最科学、最新潮的观点和理性的推敲”。“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所有事都是按着神的意旨发生的”。

73、1925年,丘吉尔试着送了一张画,去参加一个业余画家的竞赛。这类竞赛为了公正,规定比赛作品不得署名、在画面上也不可有任何表明作画人的提示。结果是:这次竞赛的三个评委都把一等奖的票,投给了丘吉尔的画。这等于对丘吉尔自学画画的才能做了点头认可,意想不到的成功给了他极大的鼓舞。

74、强纳森‧桑迪斯:证据强烈支持我们的结论——丘吉尔所言不虚。

75、对于丘吉尔的极受舆论推崇的《世界危机》,霍尔斯陶穆也认为它不是一部历史作品,不能算是文学作品。

76、通过运用丰富的史料和巧妙地进行分析,英国这段非殖民化历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不知不觉跟随作者的情节叙述进入到那个时代各方力量的交锋互动中去,深切体会这段动态鲜活的历史。

77、1900年10月,丘吉尔代表保守d参选,顺利当选议员,从此开始了长达61年的政治生涯。虽然身为保守d成员,他却毫不留情地抨击保守d政府的多项政策,最终,他被保守d取消了d员资格。不过四个月后,他就坐到了反对d(也就是“自由d”)的议席中。

78、丘吉尔在二战回忆录中说,他把写有百分比数字的一张纸递给斯大林,上面标明了英国、苏联在不同欧洲国家势力范围的百分比。“斯大林拿着蓝铅笔在上面划了一个大勾,然后把纸递还给我们。”

79、但在随后的具体讨论中,英国外相安东尼·艾登和苏联外交部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像集市里买地毯谈价钱那样,针对百分比协议展开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莫洛托夫成功地把丘吉尔的百分比作了修剪。

80、同时,丘吉尔十分留意长线的历史观。他借助英语传统支持自己的能力也证明,个人的得失对他来说并不那么重要。某种更重大的东西处于危急关头。这不仅是意见相左的问题,而是捍卫什么的问题,虽然此刻大英帝国已经日薄西山,美国将逐步撑起大旗。

81、1944年10月,丘吉尔和斯大林在第四次莫斯科会议期间讨论了战后东欧国家的势力范围划分问题,并达成闻名于世的“百分比协议”。代表美国总统罗斯福参会的美驻苏大使埃夫里尔·哈里曼竟然被排除在两人的密谈之外。

82、2002年BBC进行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调查中,温斯顿·丘吉尔位列榜首,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在英国人民心里,他的地位远远超越了达尔文、莎士比亚、牛顿、图灵、狄更斯和约翰·列侬。丘吉尔不仅是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家的作家,还是曾经改变了人类世界历史进程的政治家。

83、如果把电影《敦刻尔克》和《至暗时刻》结合起来看,我们大概能窥见二战中英国的轮廓,或者说,这个轮廓,愈看愈加模糊不清了,英帝国拿起武器,不再是为了“日不落”的荣耀而征战四野,不再是征服,而是抵御侵略,在战火中守住英吉利海峡,保卫英伦三岛。

84、希特勒崛起以后,丘吉尔很快就敏锐地觉察到这个留着小胡子的前德皇陆军下士是个魔鬼。他跟仔细研究过《凡尔赛条约》的法国元帅斐迪南·福熙同样相信一战之后的欧洲和平很脆弱,“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而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将是新一场大战的策源地。丘吉尔像希腊神话里失败的预言家卡珊德拉公主一样到处奔走呼号,警告英国要注意德国,重振军备。但和平主义与绥靖政策主导的英国及西方盟国高层没有人相信他的话,只是把丘吉尔看作一个不可救药的好战分子和军国主义分子。

85、英国要求在希腊拥有90%的控制,苏联被允许在罗马尼亚拥有90%的控制;在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双方各拥有50%的控制;在保加利亚,苏联的影响力为75%,英国为25%。

86、人们赶快把她扶到就近的一个临时女更衣室,丘吉尔就这样不寻常地来到了人间。

87、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丘吉尔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940年5月从辞职的张伯伦手上接过了组建战时内阁的重任,用“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带着英国挺过了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却在1945年德国投降之后不久,便经历了一次大选惨败,黯然下台。

88、丘吉尔在1945年就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那几年他刚在大选中被工d击败,在下野的6年中,他专心致志地撰写《二战回忆录》,最后一卷于1953年问世。

89、我相信,读者会惊讶地发现,他是个满怀激情和同情心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五十次在公开场合哭泣,比同时代的其他政治家都更容易受自己情感的驱动。他同情普通百姓,毕生都低调地扶助平民,这是他的“贵族理应行事高尚”信念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贵族既然享有特权,就对社会的其余部分负有义务。这是他的人生哲学的一个主要部分。

90、如果只看到丘吉尔的政治成就,是无法完全理解“伟大”二字之意义的。对丘吉尔来说,政治和文学是同一职业生涯的一体两面。甚至,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彼得·克拉克评价道:政治家只是丘吉尔的副业,写作才是他的正职。如果丘吉尔从未进过英国下议院,那么今天他仍然会以一个伟大作家的身份被人怀念。

91、在这片土地上,丘吉尔家族修建了修建一座雄伟豪华的宫殿、英国最大的私人花园、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丘吉尔庄园。

上一篇:精选一如既往造句子10个字(29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