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1、明朝万历年间,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教,在他出发之前,他身边的欧洲人按照他们观念认为明朝如此强盛迟早会来攻打欧洲的,利玛窦来到中国后,为这件事整整考察了三十年,在他临死前写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指出,在结识了朝野各界的中国文人和官员后,发现他们压根没有想过要派军队去占领遥远的国土,他们不是装模作样地说我们不打,而是他们心中一点也不想打。
2、冬天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大脑氧气的供应量,增强血管的弹性。这能消除大脑因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感,还能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3、 旧屋所在,是地道的农村,惟一的热闹去处是一华里之外的桥头镇,但那只是一截临河的窄街,一座普通的石桥,几家小小的店铺,每天清晨有一点买卖农产品的集市,走几步就完了。
4、那条因为不纯净而变得越来越开阔的大道,有两座雄伟的石窟门廊。如果站在石窟前回首遥望,大兴安岭北部东麓还有一个不大的鲜卑石室。
5、 像要安慰什么,西天还留下一抹柔艳的淡彩,在山岩背脊上抚摸,而沙漠的明月,已朗朗在天。
6、冬季锻炼前应先做些简单的四肢运动“预热”身体。由于受冷空气的刺激,常使肌肉、韧带的弹性及伸展性明显降低,若锻炼前不做准备运动,则易引起肌肉、韧带拉伤或扭伤,致使锻炼无法正常进行。
7、 楼上南间,也就是我出生的房间。房间中央是一张精致的宁式大床,上面镶有象牙的楷书和篆书对联,楷书的对联为:
8、因此,云冈石窟,经由凉州中转,沉淀着一层层悠远的异类文化,简直深不可测。
9、 除了写信、读信,还要记工分、算账,这对我稍稍有点障碍。因为,每天晚饭后本来是我们这些小男孩钻在草堆、树丛里玩耍的时间,突然呼唤声响起,大多是祖母的声音,其它小男孩一听便立即笑我:又要去记工分了!
10、 村民不管隐私不隐私的,全村基本上又都算本家,一家有信全村听,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无上的消遣。我相信,从小习惯了上海思维的妈妈要在那么多人面前诵读一家私信,一开始一定很不习惯。她会用眼色询问上门来求她读信的那个妇人,要不要请别人离开一下。
11、为什么有时我们会觉得欧洲的文明很优秀?原因就是它经过一群非常聪明的智者和非常了不起的传媒不断地在进行调查、设计、选择和更正。遗憾的是,我们总认为交通是交通部门的事,旅馆电梯的装修是装修队的事,智者们完全不考虑这些问题,这是中华文化一大缺漏。
12、再回到刚才的话题上,《千年一叹》是一本旅行日记,卷首语是这样的:执笔于最恐怖地区;问道于数万里荒原;反思于尼泊尔山麓;惊悚于古文明遗言。表面上看到的是各大文明遗迹现存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状况,深层的含义的则是探索几大文明发生、发展、延续直至灭亡的前因后果,终极的意义则是对人类文明的哲学式探究。在这里我立刻想到了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的油画家高更的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这一千古哲学难题是无解的,苏格拉底、黑格尔、孔子,甚至当代的霍金都思索过尝试过,但全人类也的的确确在这道难题的引诱下成千上万年的生活着,人类积极向上的天性总是在西西弗斯般的无限循环中不断赋予生活各种意义,并且居然能生活的爽歪歪。。
13、几米说过,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最美的风景。
14、轻叩牙齿,可使牙根和牙龈活血,卷舌可使舌活动自如,增加其灵敏度。
15、近来,在日系影视剧和日系网红中,女角普遍流行“温泉妆”、“宿醉妆”。简单来说,就是“雾面粉底”、“加重腮红”的妆容。实际上,这种妆容和我国唐代的“酒晕妆”以及前蜀时期的“醉妆”大有渊源。
16、●散文欣赏|毕淑敏《你的第一责任是使自己幸福》
17、 听课回来的路上,妈妈对我说:“如果你读书读上去,最后变成了这种学问,那宁肯不要读了。我听你舅舅说过,过去英国人为了把印度人搞傻,便于统治,就给他们编了一套特别复杂的英文语法书,一学就傻……”
18、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听说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的山麓上发现了一个俗称“嘎仙洞”的所在,一位考古学女教授刮去洞壁上的一片泥苔,露出石碑,惊喜地发现这正是《魏书》上记载的“鲜卑石室”——鲜卑族先祖的祭坛所在,也可以说是鲜卑族的起始圣地。闻讯后我曾三次前往,每次都因交通、气候方面的原因未能最终抵达。当地的朋友奇怪我为什么对一个不大的石洞如此痴迷,我说,那里有大唐的基因。
19、代表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
20、 说干就干,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先把储藏室做了一番大扫除,把简易小床搬进去,在北窗口放一张书桌,书桌边有一个谷仓,我拿起毛笔在仓壁上先写了“学习室”三字,接着又用美术体写了“身体好”、“学习好”、“时刻准备着”三行。写完,看窗外,一片灿烂的油菜地,直通吴山脚下。
21、 我受宠若惊。不仅是受妈妈之“宠”,而且是受全村之“宠”。从此以后,这间屋子的主角和中心,全是我。每天夜晚那些村民热切的目光依然穿过腾腾烟雾落到小油灯前,灯光映照着的已不是那位年轻妇女,而是她的儿子。
22、 我一直记得一个堪称美丽的场景,可惜说出来旁人很难相信。
23、全世界最聪明的人同时产生以后都在水边思考,希腊的哲学家在水边思考人和物的关系,印度的哲学家在恒河边上思考着人与神的关系,中国哲学家在黄河边上思考着人和人的关系,他们思考的结果不太一样,希腊哲学家思考的结果是人要在物面前取得精神自由,印度哲学家思考的结果是要获得灵魂解脱,中国哲学家思考的结果是要社会管理。
24、双手拇指上下揉鼻50次,可开肺窍,对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甚至对心脏病、动脉硬化有防治功效。
25、在这一点上有点像写古诗。五四以降,能把古诗写得足以与古人比肩的大有人在,但不管如何提倡张扬,唐诗宋词的时代已绝对不可能复现。诗人自己可以写得非常得心应手(如柳亚子、郁达夫他们),但社会接纳这些诗作却并不那么热情和从容了。久而久之,敏感的诗人也会因寂寞而陷入某种不自然。他们的艺术人格,或许就会因社会的这种选择而悄悄地重新调整。这里遇到的,首先不是技能技巧的问题。
26、 妈妈在这间屋子里还作过一个胆大的决定,与我有关。
27、 借桌椅的事搅动了全村,有两个女孩子忽发奇想,觉得我家西边邻屋楼上孝宏爷爷那个疯了的前妻屋里,一定有一些空置不用的桌椅,也就壮着胆子蹑手蹑脚上去了。
28、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动30次,可提神醒目,可以强化眼肌,防治慢性角膜炎、近视等功能。
29、如果把正确的做到过于纯粹,那么就走到极端主义去了。佛教中有一种思想,如果用极端主义的话来说就是:离佛一尺即是魔。而用中国的中庸之道的话来说就是:离魔一尺就是佛。
30、一个仍然处于原始游牧状态的民族——鲜卑族,其中拓跋氏一支渐有起色。当匈奴在汉武帝的征战下西迁和南移之后,鲜卑拓跋氏来到匈奴故地,以强势与匈奴余部联盟,战胜其他部落,称雄北方,建立王朝,于公元四世纪后期定都于今天的山西大同,当时叫平城。根据一位汉族士人的提议,正式改国号为“魏”,表明已经承接三国魏氏政权而进入中华正统,史称北魏。此后,又经过半个世纪的征战,北魏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31、 正是在这间储藏室里,我找到了早逝的伯伯余志云先生留下的书籍。由此,我开始翻阅一直读不下去的《石头记》,终于读下去了的巴金的《家》、《春》、《秋》,以及高语罕编的《世界名作选》。最有趣的是《芥子园画谱》,一有空就临摹;最难懂的是《史记菁华录》,连妈妈也说不明白,只得等外公来的时候问,但外公说出来的话也突然变得听不懂。书箱里还有一本署有林语堂名字的《开明英文读本》和一部林语堂题词的英汉词典,在我看来是天书,没去多翻。
32、第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自己的籍贯定为“河南洛阳”,死后葬于洛阳北边的邙山。第改鲜卑部落的名号为汉语单姓。
33、余秋雨散文读者众多,好评如潮,这当然有诸多因素,其中语言的多姿多彩、丰富厚实,不能不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他的散文语言还有好多特色,比如警世深刻的哲理、华美凝重的修辞,等等。语言的运用与一个人思想水平的高低,对生活的感悟程度深刻与否相互辅佐,相得益彰,可以说,余秋雨的散文语言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34、中年人的坚守,应该从观点上升到人格,而人格难以言表。在中年人眼前,大批的对峙消解了,早年的对手失踪了,昨天的敌人无恨了,更多的是把老老少少各色人等照顾在自己身边。
35、简介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2011年被授予甘肃联合大学荣誉教授。2010年起担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36、 散课之后,妈妈把自己刚刚作出的决定告诉王逸琴:识字班到祠堂里开,那里桌椅很多,地方很大,只须叫两个学员去打扫一下就成。
37、余秋雨对语言有一种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得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平淡无味,而富有文采和张力。总之,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熔铸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他突破传统的散文观念,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中的文化意蕴,表现出丰厚的美学内涵。
38、唐代宫廷之中,最美不过杨贵妃醉酒。所以,当时的妆容都以杨贵妃醉酒之际的模样为标准,时称“宿醉妆”。“宿醉妆”的妆容和杨贵妃沐浴之时的妆容大同小异,所以也称“温泉妆”。
39、 妈妈问我的意思,我说,让我装成傻瓜留级,听过去全都听过的课,脑子纔会坏。
40、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正是北魏的两个首都所在地。北魏的迁都之路,由这两座石窟作为标志。
41、老普林尼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又是当时意大利的一位重要官员,庞贝灾难发生时他担任意大利西海岸司令又称地中海舰队司令。真不知道他长达三十七卷的巨着《自然史》和其他百余卷的着作是怎么抽空完成的。
42、从《清明上河图》上可以知道,开封当时的商业比前面讲到的唐代长安有很大的发展,长安的商业活动是在城市的一个个坊里举行,而宋朝的整个街道都成为一个商业区;长安晚上是宵禁的,不准大家出来玩,而宋代的开封和南宋的临安是通宵达旦;宋代的农业耕作面积超过了唐代两倍;中华民族人口过亿就是从宋代开始。当然还有一些我们非常喜欢的大文豪,比如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朱熹、辛弃疾、李清照等人。
43、再比如,“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文化苦旅•五城记•南京》)南京,作为六朝故都,经历过风雨洗礼,饱受过沧桑苦难,创造过灿烂辉煌。从古到今,多少墨客骚人搜肠刮肚为文赋诗尽情讴歌,但作家余秋雨却用如椽之笔高度浓缩了南京一千多年的历史,把它作为第一节,使文章开头先声夺人、气势恢宏,给读者强烈的震撼、深刻的思考和无尽的遐想,也为后文打下了基础。
44、康德说:“知识分子的最高标准是什么?敢于在一切公共空间运用理性。”勇于在公共空间运用理性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缺乏的,一是不善于了解和运用公共空间,不善于在公共空间当中表述自己的意见;二是不善于运用理性,大多数都是情绪化的表达。
45、第把首都从山西大同(平城)南迁到河南洛阳。理由是北方的故土更适合游牧式的“武功”,而南方的中原大地更适合“文治”。而所谓“文治”,也就是全面采用汉人的社会管理模式。
46、 在妈妈还没有嫁到余家时,王逸琴已经嫁到朱家村了。妈妈一直说王逸琴比自己漂亮,但大家都说妈妈的气度更大一点。妈妈出嫁前与王逸琴谈过两次话,彼此印象都好,妈妈也由此知道她文化不低。
47、余秋雨先生是一位有着多方面艺术建树的当代学者,今天单说他的文化历史散文,无论最早的《文化苦旅》,还是后来的《借我一生》,余秋雨先生的思维触须始终贯穿在人类“蒙昧——野蛮——文明”这一亘古永存的进程中,始终贯穿着对文化、历史的一系列思索和对人文精神的追问中,他始终以哲人的眼光穿越烟波浩渺的人类历史长河,探寻文明战胜蒙昧和野蛮的艰难历程。
48、我很想对它们做一点描写,好让那些过于沉醉于汉族传统文化的人士有一点震动。但是我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放弃,因为在云冈和龙门之前,文字是不太有用的。手边有一个证据,女作家冰心年轻时曾与友人一起风尘仆仆地去瞻仰过一次云冈石窟,执笔描写时几乎用尽激动的词,差点绕不出来了,最后还是承认文字之无用。
49、什么叫实证呢?就是实实在在地证明一件事情。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翻阅了明代的皇家档案,发现有关经济数字的记录很多都是乱写的,但是无论是阅读者还是校对、审查者都没有看出来,对这种实证完全没有兴趣。皇帝决定要不要打这场战争,完全看大臣声泪俱下陈述忠奸,却不考虑国库里有多少钱,到底有多少武器。这是中国文化非常大的一个特点,只讲忠和奸,只讲孝和不孝,只讲是和非,却不太重视真和假。
50、要么不改革,让中原沃土废耕为牧,一起走回原始时代;要么改革,让被战胜者的文化来战胜自己,共同走向文明。
51、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烘托书法艺术的社会气氛和人文趋向。我听过当代几位大科学家的演讲,他们写在黑板上的中文字实在很不像样,但丝毫没有改变人们对他们的尊敬。如果他们在微积分算式边上写出了几行优雅流丽的粉笔行书,反而会使人们惊讶,甚至感到不协调。当代许多着名人物用毛笔写下的各种题词,恕我不敬,从书法角度看也大多功力不济,但不会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鄙弃。这种情景,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里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信号系统和生命信号系统。
52、 有人为各大文明的终于枯萎疑惑不解,其实,真正值得疑惑的是它们中的某一个异数何以能够持续,而枯萎则属于正常。
53、 妈妈笑了,说:“也有很厉害的老师。明天是星期天,县里会来一位很有学问的人给老师讲课,那是老师的老师,你也跟我进去听听吧。”妈妈当时与小学老师们已经很熟,是老师们来通知她的。
54、 昨天在克诺撒斯,我一个人在遗址反复徘徊。同去的朋友也同样觉得这里的一切过于神奇,散在各个角落发呆,结果引起我们临时请来的一位导游的强烈不满。这位叫曼仑娜的中年女子对着我大声嚷嚷:你们怎么啦,一个也不过来?我会给你们讲每一个房间的故事。我是这里最好的导游,你看我的同事,每一个都带着一大队人在讲解,而你们一个人也不听我讲,真让我害羞!"
55、 她原来以为自己是一对对夫妻间惟一的“传话者”,因此尽量把妻子们的委婉心语细致表述,谁知,这种表述仍然不能直接抵达。对方找到的读信者一定是男人,他们能传达这些哀怨村妇的隐隐心曲吗?
56、寒冷的天气也使心脏在分配整个身体的血液时要负载更多。为了对抗心脏问题,以管理额外的压力,这个过程可能会加剧疾病或伤害。但随着心血管耐力的定期锻炼,可以使心肌功能变强,即使是在这样寒冷的天气,准备在未来更加艰苦的训练——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的其他非运动应力。
57、游牧文明是哪里的水草丰美就往哪里走,对他们来说就是马蹄到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地方。海洋文明产生了此岸和彼岸的关系,此岸在这里,彼岸在哪里不太清楚,只要扬帆远航,彼岸就可能是新大陆,彼岸就可能是新的王国。
58、于是,北魏孝文帝决定实行汉化政策,他认真学习汉文化的方式有点让人感动,一是禁止再说鲜卑话,30岁以上的人偶尔说说要批评,30岁以下的官员再说一句鲜卑话就撤职;二是不准穿鲜卑服,全部穿汉服,曾经在北魏首都有一个官员穿了鲜卑服走过,被孝文帝看到,就命令史官在史书上写几月几日有一个官员穿鲜卑服招摇过市;三是首都从现在的山西大同迁到河南洛阳,所有的鲜卑族官员的籍贯全部填洛阳,不能填大兴安岭的某某地方;四是尽量与汉族通婚,进行血缘的交流。这些命令当然一开始会遇到很多反叛,他们的贵族恨不得把他杀了。孝文帝其实只活了32年,但在我看来他做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59、 结婚那天下轿,穿的是织锦缎旗袍,酒红色中盘旋着宝蓝色,让村里人眼前一亮。但村里人更注意的是新娘子的容貌。而且,乡下人历来把大户人家小姐的嫁妆看成又高又远的事,即使从眼前擦过,也只当戏文传奇,不会用寻常目光评判。美丽的婚服穿过一次也就压到箱底去了,没有机会再穿,成了一个缥缈而匆忙的回忆。
60、中国游客经常被外面的人说没有公德,其实主要原因是对公共空间缺少了解。儒家文化中也有关于看到自己的父亲和孩子就应当想到关爱其他人的父亲和孩子的论述,但这些论述的中心坐标还是自己的父亲和孩子,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是从家庭坐标推演出去的。
61、古城堡气势雄伟,居高临海,显然是守扼要地。罗马时代就在了,后来一再成为兵家必争的目标。它最近一次辉煌纪录,就是圣乔治王子一五八O年在这里领导抗击西班牙入侵者。抗击很英勇,在其他地方已经失守的情况下,这个城堡还固守了半年之久。
62、 路上没有人认得这几个字,那么,妈妈是写给上天看的了。这就像是土地爷通过童男童女给上天带去一个小小信息:我们这里全是文盲的年代,已经结束。
63、愤怒的反弹可想而知。所有的反弹都是连续的、充满激情的、关及民族尊严的。而且,还会裹卷孝文帝的家人,如太子。孝文帝拓跋宏对这种反弹的惩罚十分冷峻,完全不留余地。
64、 “脚”和“手”对仗,说出口之后妈妈自己笑了,王逸琴也笑了。
65、因此,庞贝废墟中这位抱肩蹲地的工人,仿佛是又一座《思考者》雕塑,思考着人类如何异化为劳动对象,然后以身作则。
66、余秋雨先生每次到台湾演讲,都在社会上激发起新一波的人文省思。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变成了余先生诠释中华文化的读者与听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荣誉教授高希均评)
67、 妈妈对王逸琴更敬重了。倒不是因为知道了她美貌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原因,而是因为她在父亲还非常得势的时代居然没有让大家知道她是谁的女儿。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十分困难,必须由王尧辉本人作出决定和安排,因此,妈妈对王尧辉先生也产生了几分尊敬。
68、我在石碑背风的一面躲了一会儿风,眯眼看着大西洋,身心立即移到五百年前,全然理解了当年葡萄牙航海家们的心思。海的诱惑太大了,对“结束”和“开始”说法的怀疑太大了,对破解怀疑的渴望太大了。
69、余秋雨是文化学者,也是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读者喜爱。他善于将睿智和学识在“人文山水”间遨游,使他的历史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又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
70、余秋雨的散文文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我们不妨来粗略地探讨一下他的语言特色:
71、 妈妈改穿长裤的第三天,孝宏爷爷又在草垛边的石墩上把她叫住了,说:“你这长裤也不对,太瘦,这里的裤子要宽大。也不能长到脚背,只能到膝盖下面。”
72、文化是个大词,其实内容很简单,文化就是一群人的共识和做法,比如对世界的理解、对道德的判断、对饮食的做法、对器物的工艺、对生活的仪式,对文字的创造、乃至沟通的方式、音乐的风格、处事的态度等等,都可以称之为文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