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红尘的意思
1、可见,佛法所谓的六尘是指身心所处的环境。繁华的富贵生涯固然是属于六尘,隐退的自然生涯也没有离开六尘,因此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于山林”,也就是说,心有所执,身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不自在。山野的狂风、暴雨、恶兽、猛禽、毒虫,或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都会引起你的烦恼;如果心无挂碍,处于皇宫、华厦和居于洞窟、茅舍是一样的,何必要去分别。
2、对于友情,古人自有“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义气,也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迈。这些描述友情的故事,让我们对友情充满了期待和赞赏。但是,真正看破红尘的人,知道真正的友情,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庄子·山木》:“谓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而这样的一种淡如水的情谊,看似“薄情”,其实,却是“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的淡淡如水,是深深如海的知己之情啊。
3、佛教所说的“尘”,系译自梵语pajas,意为污染,谓能污染人的真性。“尘”又与“境”同义,指外部一切感知认识的事物。佛教认为,尘境是一心所变现的,并非真正的客观实在,属于虚妄的“似外境现”。后因以红尘指虚幻的尘世间。
4、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其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造恶业下堕地狱、饿鬼、畜牲的三恶道;造善业则还生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福报。但是不论下堕或上升,都是在世间的轮回生死苦海之中。
5、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把出家、信佛,与“看破红尘”联系在一起,认为出家、信佛的人,大抵都是因为“看破红尘”的缘故。
6、新时代的青年不应有看破红尘的消极厌世态度。
7、第看破红尘的人,对待朋友懂得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看破红尘的意思)。
8、(解释)参:检验,察看。机关:阴谋或秘密所在。看透了阴谋和秘密。
9、(出自):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10、《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看穿人世间的一切,指对生活不再有所追求。
11、“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12、 所谓看破红尘而出家,并非消极遁世的想法,而是指能够看破世间诸有,不再贪恋造罪的意思。也就是进学佛法,以了解证实诸苦的原因,以及脱离世间诸苦的真理。
13、 如果非要从“看破红尘”中找到佛教的正知正见,则是:
14、 尘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看破红尘的浮躁,看破自己的狭隘,看破对社会的误解,看破烦恼的不真实,让自己具有幸福感快乐感去走人生的道路。
15、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戏赠看花诸君》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16、 “看破红尘”这个词出自哪里,究竟是什么意思,又是否可以代表佛教的思想呢?
17、 我们应该看清,这世俗世界中人们物欲驰逐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无常,都是一场虚空,甚至都是带给我们无边烦恼、无尽痛苦的东西。
18、 总之能观破世间的诸种情境,一切欲尘,能够澈知,致不会受害,这才是真正的看破红尘的智慧。
19、是一种自我思维突破的过程,在行为上一般采取消极逃避的策略和行为,例如遁入空门、隐居等行为方式,通常把看破红尘理解为认识万物皆空的道理后,放下对金钱、权利、名利、美色等欲望的追求和执着,对生活中的事和物采取置之度外的态度和行为。
20、 「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21、 钱,若是争取不舍,便会拘使人,害死人,使人痛苦,引发无有退缩的争执,如飞蛾之扑火,终而伤身害命。反之,也可以用以行善,造一切的功德,如建造寺庙,装塑金身,供养三宝。如此之理,要明白地识穿,清明地了解。
22、(解释):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23、 如此观悟,称为看破。从此之后,绝不会一意争取,专志挣赚,乃至祸死其中也不自知。
24、“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25、现代汉语中的看破红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看穿人世间的一切,指对生活不再有所追求。
26、佛教中的看破红尘:“红尘”,原指繁华热闹的所在。
27、 而“红尘”一词与佛教扯上关系,可能就要拜后世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世俗小说作品所赐了。
28、“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29、(示例):这时父亲如果能够保持着相当丰裕的收入,家中当然充满一片~。◎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
30、人活到一定的年龄,往往会懂得放下和舍得的意义。而真正看破红尘的人,自然也懂得了无谓的权钱利益,只是一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所以,他们在面对一些利益圈子的诱惑,一些拉帮结派的怂恿时,即使是身边的熟人或者好友的拉拢,他们也会变现得不念情义,很“无情”地予以拒绝。这样的人看似很“薄情”,其实,是他们懂得了做人有“度”,不该得的东西,自己就会果断地拒绝。
31、 实际上,出家与否,完全在于是否能够真正了解、体悟世间的诸欲,能伤慧命也能保护慧命的分际,这才是重要之处。若是徒然执着于出家与不出家;则看不看破红尘,恐怕只是拘执名相而已,必然徒受其害而不自知。
32、(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出家为僧
33、热闹喧嚣人流扬起的尘土,从四方合拢,充满全城,尘土与烟云都连在一起。
34、“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35、也许是看破红尘吧!他从职场退下后,半路出家,皈依了佛门。
36、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37、 首先,作为佛弟子,学佛的意义在于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从受戒皈依那一刻起,佛弟子们便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普度众生,精进修学,这是何其积极的一种人生状态?
38、 有古德言:「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这说明:在人生旅途之中,欲求得事事如意,实在是艰难稀有!因而有人在历经诸苦众难后,每感叹地说:「看破红尘,出家去吧!」
39、其次,看破红尘的人,往往放下了无谓的权钱利益欲望。
40、《镜花缘》第四十回:“到了次日,并不约我,却一人独往,岂非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索么?”
41、 佛教不是消极避世,也不是遇到困难的避难场所,而是教会你更好的了解人生,了解生命的真相,用佛法指导你,怎么在现实中很好的生活,怎么才能得到究竟的解脱。并且不是单纯自己解脱,要帮助更多的人,帮助众生获得解脱。
42、(近义词)参透机关、与世无争、四大皆空、超然物外
43、《镜花缘》第四十回:“到了次日,并不约我,却一人独往,岂非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索么?”
44、红尘是由两个字组成:红与尘。红色是传统中国的最爱,新年佳节或是一般喜庆都少不了以红色挂彩。红色代表世间的种种诱惑,象征着生命的追求和世人的欲望;经过源远文化意识熏陶,红色已涵盖了世间的特色,红色即是世间。
45、(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那知孙寡妇已先参透机关,将个假货送来。”
46、 如果以看破红尘的本意而言,是属于消极的,而学佛却是积极的。我们可以把人间的生活形态和心态,分为三类:第绝对的多数是属于恋世型的,对于任何事物都放不下,争名夺利、饮食男女、醉生梦死,苦恼终生而不知生为何来,死向何去?活著的时候放不下,要死的时候舍不得,所以佛称他们为可怜愍者。第二类人是厌世者,他们或是愤世嫉俗,或怀才不遇;或是消极、悲观,对于生命抱著无可奈何的态度。因此,前者会变成玩世不恭,或退出人间社会的大舞台,而过隐遁的生活;后者若不自杀而死,也会逃避现实,抑郁以终。第三类,是属于放得下、提得起的人。他们见到人间的疾苦,世事的危脆,以悲天悯人的怀抱,拯救世间众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使跋山涉水,乃至于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这就是被后世称为贤者和圣人的型范。
47、 包括真正的佛教本身,出家、学佛的真义,并不是世俗所理解的悲观消极、逃避现实。事实上,真正的佛教反而是最积极的。
48、可见,佛法所谓的六尘是指身心所处的环境。繁华的富贵生涯固然是属于六尘,隐退的自然生涯也没有离开六尘,因此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于山林”,也就是说,心有所执,身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不自在。山野的狂风、暴雨、恶兽、猛禽、毒虫,或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都会引起你的烦恼;如果心无挂碍,处于皇宫、华厦和居于洞窟、茅舍是一样的,何必要去分别。
49、看破红尘,保持自我内心安宁是有用的,但其消极的行为不利于国家、社会、家庭的发展和个人责任的担当。
50、永远要记住,看破红尘淡泊名利永远是成功者的专利,对小人物而言,欲望才是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
51、看破、彻悟这些词看起来高端,其实没什么意思,透着悲凉的惨劲儿。看破红尘,终究不如干破红尘;你大彻大悟你的,我偏执迷不悟。
52、(出自):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53、 其实红尘看破,并不一定就此放弃名利,离去诸有。例如:看破茶的害处,并不一定就不喝茶,只是识破何种茶是不伤肠胃,可以清心利尿的好茶;何种茶苦涩伤胃,不宜饮用而已。「以智慧明观,清净无碍,知所抉择,谓之看破」。
54、小小年纪,就好像看破红尘,缺少年轻人应有的进取心。
55、 通过佛法修行,拭去我们内心的尘蒙,看到万事万物的本真,看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从而更好地在这世间生活。这才是佛教真正所倡导的。
56、 历来,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红尘”都被用来形容繁华的世俗世界。“红尘”一词最早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出现,略早于佛教传入中国,更早于佛教真正在中土兴盛。况且后世的佛教典籍里,也并未使用“红尘”这个词。
57、(示例):这时父亲如果能够保持着相当丰裕的收入,家中当然充满一片~。◎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
58、 尘”,在佛教中系译自梵语(pajas),意为污染,谓能污染人的真性。“尘”又与“境”同义,指外部一切感知认识的事物。佛教认为,尘境是一心所变现的,并非真正的客观实在,属于虚妄的“似外境现”。后因以红尘指虚幻的尘世间。
59、 佛教在中国常常受到误会,一般人常把逃避现实,隐遁于山林的风气和现象,归之于佛教的信仰以及学佛的结果。其实佛法中,不讲红尘,也没有讲看破红尘,只有讲到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其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造恶业下堕地狱、饿鬼、畜牲的三恶道;造善业则还生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福报。但是不论下堕或上升,都是在世间的轮回生死苦海之中。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60、《红楼梦》第一回:“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
61、看破红尘不把自己的荣辱得失和世界变化放在眼里。
62、(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泛指家庭的乐趣
63、 若是识破名,则能如同佛之行德修净,以名闻四海,天人皆敬。因为佛能以德扬名,令众生皆敬重其慈善、功德。佛的妙慧发用,能救渡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苦海。此类名气,方才值得欣慕赞叹。
64、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65、(近义词)参透机关、与世无争、四大皆空、超然物外
66、你以为真的能看破红尘吗?那只是逃避的借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