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故事趣谈
1、“传说中爷爷吃掉一个宇宙,外加一个太阳做甜点”(2026)他又说,“太阳会过来把地球吞掉”(2017)在顶顶心目中,宇宙就是一种想象。谁都没见过宇宙,宇宙是什么样子,可以随便去想。既然太阳可以吞掉地球,而爷爷可以吞掉宇宙,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想象的呢?其实科学家研究宇宙也主要靠想象。
2、拿林语堂作结时的话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苏东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气,必当永存。苏东坡传读后感5今年国庆七天长假,奉老师之命借来厚厚一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本是是想草草读完草草了事,可不想自己被苏轼命运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对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3、这就是说,符合常态、常识、常理,就是“正常”,就真实;不符合就是不正常、不真实。顶顶说“宇宙不正常”,实际上是说关于宇宙的哪些想象不正常、不真实。
4、A:对,也许之后会越来越复杂,在《审问》当中出现的参加纪委面试的年轻人应该是起点。而在我的作品里,经常会有一个和知识分子相关的象征物——书,当这个象征物出现的时候,知识分子的形象才开始慢慢呼之欲出,而阅读则成为了一个被抽象化了的动作。在《奠飨赋》里,书是隐形的,而阅读的动作是显性的。好像第一次书作为可见的重要道具出现就是从《烟火》开始的,而后好几个作品里的主要叙述大多都是通过以被阅读出来的方式呈现,而少有是意识流的。读书可能是我们日常能经历到的最平常的“出神”体验了,作品中人鬼的隔空对话也是阅读的另一种映照。除了读书,“焚书”也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不断出现在作品里。读书和焚书就是知识分子对待自己状况的一种隐喻,如同活着和自尽,是这个身份或者状态的一体两面。
5、《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最新版本是第六版,第六版总主编是韩启德。
6、顶顶8岁半,在他即将离开童年生活时,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我发现了相对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17)这句话的意思可用一个字概括:亲,全家人相亲相爱,亲如一人。这是他同家人在一起生活几年的人生最初的感悟。
7、Q:近年来的“东北四部曲”,包括你在一些论坛和讲座中谈论的“东北”成了许多人给你的一个标签,对此,你怎么看?
8、范仲淹 勤奋读书 幼时家贫,没有饭吃,喝只能粥,冬天煮好粥,让它结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天只能吃一块,他朋友知道后,给他送来吃的,他就随食物腐坏,也不碰,他跟朋友说不能让自己学会享受,最后终于有所作为。
9、南哲专栏|林德宏:孩子们在世界哲学日的提问
10、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11、《灰尘的旅行》(又名《细菌世界历险记》)是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作品精选集。全书分为科学趣谈、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三个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讲得形象生动、明白晓畅,彻底揭去了科学神秘的面纱,带领青少年轻松进入神奇的科学世界。
12、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苏东坡传读后感9《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在林语堂笔下,讲千年前的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是一位豁达乐观的智者,天才横溢,是乐天达观随遇而安的伟人,随着林语堂的笔触,一个生动形象的苏东坡向我们走来。
13、在他关于爷爷吃掉宇宙的“传说”中,爷爷说:“我吃掉了宇宙,那把你也吃掉了,因为你在宇宙里。”他说:“我不在宇宙里。”“那你在哪里?”“我在第二个宇宙里。”爷爷:“第二宇宙在哪里?”他说:“哪里都有第二宇宙。”“你什么时候去过第二宇宙?”“5017年去过。”(2026)他说他三千年就已去过第二宇宙,想想看著名宇宙学家泰格马克认为宇宙的数量无限。他曾说:我过去去过另一个宇宙,是搞时光转换器的时候,时光转换器就是另一个宇宙。”连电子游戏都是一种宇宙,那顶顶的这句戏言,就不足为奇了。“这是另外一个宇宙,我的脚进去了,然后整个身子都进去了。”(2010)在他看来,进入另一个宇宙,如同从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
14、更进一步,他把小玩具车看作是自己和爸爸。“他把一大一小两辆挖土机放在一起,对爸爸说:‘大的是爸爸,小的是顶顶,爸爸带顶顶出来了。’”(203)
15、哲学类:《人》(美国)彼得·史比尔著,李威译
16、妈妈到家:妈妈、爸爸、奶奶、爷爷。(爸爸同妈妈关系密切。)
17、5岁半的顶顶在拼装乐高积木时说:“只要妈妈喜欢,我可以拼出地球,拼装出宇宙。”(202)用乐高积木能拼装出宇宙,这是典型的儿童的随意想象。
18、Q:“东北四部曲”的四个影像如何成为闭环?
19、A:我这几年创作有几个大的线索,“东北四部曲”的四个影像形成了一个闭环;早期的创作《角色扮演》是讨论人的身份与角色的转换,后来的《审问》也是在这一议题上的延续;2018年开始因为一直以来的兴趣做了和建筑理论以及精神分析有关的作品《漩涡》和《痴迷录》;然后还有一个线索就是《共谋失忆症》和《奠飨赋》,和历史伤痕以及文献有关,也是和作家这一人物有关。所以除了东北这个线索是整体呈现来讲,其他每个线索各拿了一个作品。
20、传说、故事、科幻、电子游戏、电影,在顶顶看来,都有真假问题,实际上就是想象与现实的问题。
21、《看看我们的地球》是李四光先生以文学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但这本书也可以被称作是一本地质地理学的科普类读物,其中不乏专业性的知识以及一些李四光先生对于一些地质地理的观点。全书生动有趣,不是死板的知识堆砌,字里行间展露出其才华横溢,文情并茂兼具学术性、趣味性以及可读性。
22、“爷爷没有用,我又换一个新的林德宏爷爷,把旧的林德宏爷爷放在家里。”(201)旧的林德宏爷爷虽然没有用,但还是舍不得扔掉,爷爷听了觉得特别亲切。
23、《四海有奇闻》将这些内容按照南、西、北、东四个方向,根据“由近及远”的原则,依次讲述了发生在海内、海外和大荒的故事,包括这些区域中的奇人异国和风土人情,为孩子理解《山海经》提供帮助。
24、这个故事充分说明,要取得事情的成功,关键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25、他开玩笑说:“上帝创造了宇宙。我信上帝,上帝无所不在。上帝会在林德宏的肚子里,又会跑出来。上帝就是林德宏,林德宏就是上帝。”(205)
26、他多次听说过“宇宙大爆炸”。顶顶喜欢坦克枪炮,所以对“大爆炸”有浓厚兴趣。他说:“什么是宇宙大爆炸?为什么宇宙会大爆炸?宇宙是不是膨胀、膨胀、膨胀到后来膨胀不下去了,就爆炸了。“(209)他把宇宙想象成一个不断膨胀的大气球。他若知道宇宙膨胀假说,自然不会反对。
27、苏轼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28、在惠州的松风阁流连漫步时,他想到的是“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能放下的是个人恩怨以及功名利禄。而百姓万民之忧乐却总是挂在他的心间。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减免租税、为民请命……每到一地,苏东坡总是造福一方。所以,林语堂称他是“百姓之友”。他把任何一个流放地都当作文化传播的场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因东坡而灵动,而“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首。他把长江边的荒僻之地黄州打造成一座文化高地,“东坡赤壁”由此名扬天下。惠州的“玉塔微澜”、徐州的“放鹤亭”、扬州“三过平山堂”,莫不浸润着苏东坡的旷世情怀。苏东坡传读后感1064年人生,稍顺即逝,为官44年,对于苏东坡来说,这一路却是坎坷的,3次贬官,心态依旧,这是难得可贵的。
29、“‘顶顶,你最喜欢谁?’面对这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小顶顶有自己的小算盘:你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他便作出不同的回答。奶奶问:‘顶顶你最喜欢谁?’‘奶奶。’‘然后呢?’‘爷爷爸爸妈妈。’‘要是妈妈回来了,你最喜欢谁?’‘妈妈,第二是爸爸,第三是奶奶,第四是爷爷。’‘要是爷爷陪你玩呢?’‘最喜欢爷爷,然后是奶奶爸爸妈妈。’‘要是奶奶烧饭给你吃呢?’‘最喜欢奶奶,然后是妈妈爸爸,最后是爷爷。’哈哈!”(2027)
30、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当当,官职也扶摇直上,最终也能够安享晚年。说到底,在于苏轼面对邪恶,面对错误,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评的态度。也许富贵荣华、安宠荣辱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己的私欲,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奋斗目标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双眼,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愉悦或是疾苦。只要他认为变法脱离了实际,与救百姓于水火发生了抵触,他就要反对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辖的州府里,这些所谓的强国措施他概不搭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