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德川家康家训(56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德川家康家训 1、此外,德川家康还从佛教、儒学及神道上寻求思想控制,宣传、灌输阶级观念,并要求人们无条件遵守;他还以圣人自居,垂教后人,在此情况下,人们逐渐思想麻木...

德川家康家训

1、此外,德川家康还从佛教、儒学及神道上寻求思想控制,宣传、灌输阶级观念,并要求人们无条件遵守;他还以圣人自居,垂教后人,在此情况下,人们逐渐思想麻木,接受其统治。

2、此后丰臣秀吉步步推进国内的统不久当上了关白和太政大臣,名副其实地掌握了全国政权。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之间也很自然地变成了近似于主从关系的一种关系。

3、四子松平忠吉(1580年~ 1607年),日本战国时代武将,出生于日本的滨松城,母西乡局。

4、织田信行的失败除去了统一尾张最大的障碍。接着还剩下两位织田先生,一位是信长的庶兄织田三郎五郎信广,他曾经担任安祥城城主。弘治二年(1556)他勾结美浓的斋藤义龙图谋夺取清洲城。计划被信长所获悉,他伪装出征美浓,引蛇出洞后漂亮地杀了一个回马枪,挫败了信广的反叛计划,信广在失败以后立刻请罪投降,从此就成为信长忠实的家臣。而另一位是尾张上四郡守护代织田信安,他和儿子织田信贤控制着上四郡,与控制下四郡的信长分庭抗礼。

5、这一时期德川家康也很重视发展内的工商业。早在三河国时他就把三河的小山新市作为“乐市”,免除各种税役。迁入滨松后,他又整顿了各种工商业团体。征服甲斐后,统一了通过甲斐全境的度量衡,招揽外地商人到三河、远江进行贸易。通过这些措施,德川家康不仅稳定了对新 地的控制,而且增强了经济实力。

6、  传说信长儿子出生时,信长觉得很奇妙,于是叫他“奇妙丸”,而生于3月7日的儿子,就叫“三七丸”。

7、从《了凡四训》中就可看出,中国的家训多出自名门巨室、殷实书香之家,其内容亦多为儒家饱学之士用经典之言推衍而成,主要是为了门荫绵延,富贵长久而定立的。前些天在网上聊天,江大杨教授告诉我:(德川家康家训)。

8、天妇罗并非是名贵食材,无非是面炸小鱼虾而已,奈何德川家康七十多岁了,吃了一段时间,向来肚子没多少油水的他,竟然受不了油腻食物了,不久后竟然一命呜呼。

9、人生有如负重前行,戒急用忍  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  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时  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  视怒如敌  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10、还有一点,日本的《社训》一般简洁易懂,更富有可操作性,很少艰涩难懂的道德理论,“实用”大概就是日本“社训”的特点,所以迄今还被各大公司奉为圭臬。

11、怨天尤人者终难成大器,在残酷的环境中,你只能依靠自己。这一点在血雨腥风中,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的德川十分的明白,所以他才会强调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主观能动性: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影响作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人的能动性与无机物、有机生命体、高等动物的能动性有别,称为主观能动性。其特点是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德川家康家训)。

12、十三代 德川家定 正一位 征夷大将军 右大将 德川家庆四男 1853年-1858年

13、与跟他并称为日本战国四大名将的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比起来,德川家康非常明白久战必亡的道理,因此他并不迷信武力,而是巧妙的利用各种手段保存和壮大自己的实力,在其它的英雄都拼倒后,他轻而易举的取得了天下。(这条是本人最为推崇和受益的一条,久战必伤,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交易中少犯错误永远比正确更重要,更别说致命的错误;超额收益是实战交易中最大的谎言;交易中一定要顺势而为,顺大势,取平均收益。我罗列的这几条是交易中最精致的智慧,但做到却极为困难)

14、解决了信行,信长的内部就达到了空前团结,织田信安和织田信贤父子就成了秋后的蚂蚱。信长攻打上四郡的理由非常充足——“谁让你支持我弟弟来着?”永禄元年(1558)信长与信安父子在浮野合战,信长获胜,次年信长包围信安父子所住的岩仓城并迫使信安父子投降,尾张宣告统一。

15、在德川家康之前,丰臣秀吉已经完成了统一日本的大业,本来秀吉是完全有可能开辟幕府,建立自己的基业的。可惜膨胀的欲望让他忘乎所以,将魔爪伸向了朝鲜,进而妄想图谋中国。数年的朝鲜战争严重的消耗了日本的国力,也直接造成了丰臣家族的垮台。看在眼里的德川深知欲望是魔鬼,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的道理,因此他告诫子孙们应时时小心注意。(如果你关注期货交易史中曾经创造诸多神话的明星,成也欲望,败也欲望,更不用说还没有众多来不及创造神话的欲望者。重仓、高杠杆、不止损是破产灭亡三大法宝。)

16、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三雄。日本人非常喜欢用(不啼的杜鹃)的故事来形容三人的性格。

17、幕末时期,由于幕藩至武士财政每况愈下,幕府的威信受到打击,幕府以农村为基础,但因不满封建的压迫和榨取,常发生暴乱,即所指百姓一揆。此外,又加上外国要求通商,幕府虽力事迁就,但大势所趋,使整个幕府体制发生动摇,雄藩群起讨幕,终于迫使幕府走向衰亡之路。 德川幕府历任将军结城右近卫权少将

18、家族统领者必须仔细地了解整个家族的大小事情。

19、1584年,小牧长久手之战,击败羽柴秀吉的偷袭一军,羽柴家大将池田恒兴战死. 其后,与秀吉言和,更归顺丰臣秀吉,成为丰臣家五大老之一。

20、三代 德川家光 正一位 征夷大将军 右大将 德川秀忠次男 1623年-1651年

21、八代 德川吉宗 正一位 征夷大将军 右大将 纪伊和歌山藩主德川光贞三男 1716年-1745年

22、 此上八条,是德川家康的家训。德川家康在日本历史上是公认的日本战国时代将忍字领悟得最透彻的人。就跟中国历史上的司马懿类似,他忍过了今川义元,忍过了织田信长,也忍过了丰臣秀吉。他曾说过,“如果想要想听到鸟的啼叫声,最好的办法莫若等待它啼”。

23、1547年松平广忠与尾张的织田信秀作战,为请骏河的今川义元援助,将六岁的家康送作今川氏的人质,但中途被织田氏所夺,监护在热田有两年之久,一说被扣在那古屋 。在此期间,其父广忠被自己的近臣暗杀。1549年松平氏与织田氏讲和,德川家康返回冈崎,仅十日又作了今川氏的人质。八岁至十九岁这十二年间,德川家康作为人质住在骏河。

24、但德川家康的《家训》并非是他一家的《宪章》,可以说这是他整个幕府都必须遵从的信条。在日本“家”的概念与中国是不尽相同的,正是由于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国“家训”到了近代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境界。即是说日本《家训》已逐渐演变成为了《社训》,将树人育才从“家教”转换成了“社教”。故而它一直存在于日本各学校、大大小小的企业、老店及艺人团队之中;而中国的《家训》仍以家族为中心,它随着豪门贵族、家学殷实之家相继衰落或因无正统血缘的传承,“家训”也跟着家族的衰亡而淡出了历史。导致这种差异的可能就是因为两国文化和发展的差异形成的南辕北辙的不同的走向。

25、做小买卖的不算,即使在寻常百姓家,哪家的女子学会一手好厨艺,也会被争相婚聘:

26、在家翻阅《了凡四训》,对中国古人能够持续有恒地严以治家这点深有感触。袁了凡是明朝时期的学者,他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将自己毕生所学所悟,写下了这部人生必读的智慧之书。

27、二战后,日本实行政教分离,日本对神社无偿让予土地。在此背景下,浅间神社又重新夺回了山顶的所有权。

28、同族的少主,在学习期内应和店员一般对待,让他在掌柜和大伙手下做苦工,不得享有主人待遇。

29、因此在日本历史上无论任何一个阶层(上至君王下至百姓)所谓的“家”,始终都是以家业(事业)作为立家根本,没有传子不传女一说,只要认为优秀,异姓也无所谓。这一点是有别于中国对“家”的含义的。

30、首先,采取新办法配置家臣。德川家康在靠近江户的武藏、相模等地,集中了直辖地和封地在一万石以下的下级家臣。万石以上的高级家臣配置得尽量远些,分布的密度是关东的西南部略稀,东部与敌对性大名接壤的边境地带较密。显然,这样配置是一种临战体制。而且他在进入关东的同时,便决定将封地换算成产量发给家臣。这些措施对进一步控制家臣,巩固关东新地起了很大作用。

31、日本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大名之间争夺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实现国家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德川家康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必须对统一的大局有清醒的认识,因时、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政策和策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他是顺应了时势,举措得宜的。

32、严格的“身份统治”却又不乏灵活性,这就牢牢地将各阶层控制在将军周围。

33、在企业内部只有经营者与从业员之别,而无资本家与工人之分。雇主与雇员之间也是一种终生关系,职工一旦被雇佣,如果没有严重地损害公司的名誉和利益,即使在经济衰退时期或开工不足的情况下,也不会被企业解雇。同样,职工即使对企业如何不满,社会习惯也迫使他们不能随便辞职。

34、日本人见了之后,不由惊叹说:大唐实在是太富裕了,我们比不了。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说呢?其实在古代的日本,物资匮乏,饮食文化也非常落后。一般的平民百姓,能够吃上白米饭就不错了,至于配饭的菜肴,是肯定没有的,这就是日本古代史上著名的“吃米饭不配菜”的习俗来源。

35、1568年德川家康的同盟者织田信长进入京都,迈出了统一全国的第一步。这时已在三河打下了坚实基础的德川家康开始采取东进政策。1570年他联合织田信长在妹川打败浅井氏、朝仓氏,将治所迁往滨松。但这时武田信玄也想夺取全国政权,为扫清进军道路上的 碍,屡次出兵远江和三河。

36、(当时长崎是“德川幕府”闭关锁国时开放的四个口岸之意思是不得“内卷”,要扩大生意就必须面向海外扩张。)

37、十四代 德川家茂 正一位 征夷大将军 右大将 纪伊和歌山藩主德川齐顺二男,本名庆福,叙任将军位后更名为家茂 1858年-1866年

38、当然,作为有谋略的政治家,德川家康为使统治具有合法性,他在关原之战获胜后,主动去拜见天皇,从而获赐“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有着天皇的御赐,便代表天皇治理天下,也就无人敢质疑。

39、解除高松之围的秀吉立即向京都前进:1582年6月6日秀吉引军离开高松,次日夜间回到姬路城。秀吉将城内所有钱财军粮全部犒赏部下。9日晨秀吉将姬路城交给浅野长政和小出秀政守备,自己则亲率万余大军自姬路城出发,夜晚抵达明石;10日早上自明石出发,夜晚抵达兵库;11日早上自兵库出发,下午抵达尼崎;12日早上自尼崎出发,夜晚抵达摄津富田。一路上伊丹城主池田恒兴。茨木城主高山重友、高概城主中川清秀以及神户信孝、丹羽长秀等织田家名将纷纷加入秀吉的阵营。

40、“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都是在志得意满之时,出现了失误,一个在即将统一日本之时,死于叛乱。一个在已经平定日本之后,贸然进军朝鲜,最终失去了一切。看在眼里的德川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因此告诫子孙其实缺憾才是一种圆满。

41、1573年,武田信玄率大军来袭,苦战。三方原之战,家康大败,幸武田信玄病重退兵。

42、十二代 德川家庆 正一位 征夷大将军 右大将 德川家齐二男 1837年-1853年

43、五子武田信吉(1583年~1603年)出生于滨松城,母於都摩。

44、故而在社会上如一旦碰到不肖子弟,就会被人暗骂一句:“这个有娘养没娘教的!”他是个“没有家教的野种!”这就算是被骂得很重的一句话了。日本骂人的话中就有“野郎”(音:牙路)一词,就是没家教的野孩子的意思,也是很重的骂人话。

45、信长到达战场后首先组织一次对柴田胜家的冲锋,但初战不利,被迫退回名砦。这时信长得到了一支援军:前田利家的父亲前田利昌从荒子城带上农民兵赶来加入,有了“群众支持”的信长得到了信心,再次发动攻击。他一声大喝,率军果断冲击敌人的核心--柴田胜家本阵,名扬尾张的猛将“鬼柴田”被信长的气势所惊,草草招架了几下就败退下去。柴田一退,林美作守的军队就完全暴露在信长两路军队的攻击下,被迫撤退,林美作守也遇见伏兵战死。稻生合战的结局决定了信行的失败。信行的末森城被包围。惊慌失措的信行搬出母亲土田夫人向信长求情。信长看在母亲的面上,同意信行投降。又将信行派的主要人物林秀贞和柴田胜家纳入麾下,宣布不追究他们过去的行为。

46、我以为,投资者亦应时时用这个《家训》来警示自己,特别是第6条。

47、所以中国人从古至今,素来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宏伟的目标。在对子孙教育方面重点都是放在“家教”之上,只要“根正”了,到学校中无论学文科、理科,在红尘社会里摸爬滚打,都能“独善其身”。

48、以上诸战,胜多败少。不过,即便反之,家康也不会像项羽一样,自以为无言江东父老,不肯过江。哪怕吓得大小便失禁,狼狈不堪也要逃回来。大丈夫安惧死乎?奈何事业未成,宏图未展,此时扑到,岂不惜哉? 

49、责人宜宽,责己宜苛,怨天尤人者终难成大器,在各种残酷的环境中,你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这一点在血雨腥风中,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的德川十分的明白,所以他才会强调主观能动性的重要。

50、天文十五年(1546)织田吉法师举行了成年元服礼,取名信长。许多家臣认为成年后的信长会更成熟一点,更像一个继承人。但信长的表现实在让许多人失望。他延续着童年时候的发疯行为,光着上身,腰上挂着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骑着马,继续和一些同龄的大孩子在野外疯玩。家臣们对他们将来的主人完全不看好。于是,信长得到了一个光辉的称号:“尾张的大傻瓜”。更多的家臣开始酝酿支持信秀另一个孩子作为继承人,织田氏的其他族人也开始对家督之位虎视眈眈。信长还没有成为尾张之主,家中已经埋伏下了危机。

51、具体做法是,按照士农工商原则,从将军到底层民众呈金字塔形排列,将军拥有至高无上的的权力,大名、天皇、武士、农民、工匠及商人全要听命于将军。

52、人生有如负重前行,戒急用忍。 德川家康所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日本的战国时期,同时代的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人都是日本历史上公认的英雄,与这些人物相比家康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在时运上都有不如,因此等待与忍耐甚至是俯首称臣都是必须要做的。人生不只要负重,更应致远。父辈早亡的他,承载着太多松平家的希望。尤其是父亲和祖父皆是死得不明不白,家康和秦始皇一样,也当过人质。正是经历了这些艰难,他才告诫子孙们:人生的道路是泥泞的,任何的急躁和不冷静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 公元1547年,只有6岁的德川家康被父亲作为人质交给今川家,谁知半路被织田家劫到了尾张国,此后直到他成年的十多年时间里,家康一直作为人质被软禁着。长期失去自由甚至生命保障的生活让他明白人生来就是不自由的,那些成就大事的人是一定要能够容忍种种约束的。 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时。 在德川家康之前,丰臣秀吉已经完成了统一日本的大业,本来秀吉是完全有可能开辟幕府,建立自己的基业的。可惜膨胀的欲望让他忘乎所以,将魔爪伸向了朝鲜,进而妄想图谋中国。数年的朝鲜战争严重的消耗了日本的国力,也直接造成了丰臣家族的垮台。看在眼里的德川深知欲望是魔鬼,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的道理,因此他告诫子孙们应时时小心注意。 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 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与争斗有多少都因偏狭与嫉恨而来,若能心胸开阔,又何会有如此多的杀伐呢?家康被誉为“战国第一忍者”,不是指其忍数高明,而是说他最能忍,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与织田信长结成同盟之后的天正七年(1579年)七月,织田信长写给家康一封信,命令家康很有出息的大儿子松平信康切腹。信康的妻子是织田信长之女德姬,织田德川清州同盟时为表示友好而成就了两家子女的婚姻,结婚十二年后的此时信康21岁,风华正茂,信长命其切腹,一是以防家康有优秀的继承人,二是考验家康对自己的忠诚。信长的借口就是信康的诸般“暴行”以及其母筑山殿里通武田事件。随后,筑山殿被赐死。9月15日信康在二俣城剖腹。对于家康来说,这是沉重的打击。然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奋斗的目标,有担负的使命,在构建自己人生的过程中,有的需要获取,有的必须捐弃。这样的决择有的非常紧迫,甚至决定了胜败与生死,为了首要的而不得不舍弃次要的,甚至是爱情与亲情。可以想见,信康的切腹,家康悲伤到了极点,但是他也明白在武田信玄、朝仓义景、浅井长政相继灭亡之后,织田信长对波多野家、荒木村重一族的残酷虐杀是要向天下表示其威势,为了排除异己不择残酷的手段。此时,要保全德川的领国,保全德川家的家臣,牺牲妻子和儿子是迫不得已。此二人的死再次磨练了家康的意志,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在后来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家康能够做出更加敏锐和严峻的判断。大阪之阵后丰臣方彻底灭亡,为斩草除根连秀赖与自己孙女千姬所生的遗子也一并处死。于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狡智酷薄”,但家康在做出这种决定时应该也是像考虑筑山殿与信康之死时一样,他的心也是肉做的,也曾受到过深刻的伤害。而他日后城府之深,概也因受挫无数所致。视怒为敌。 《孙子兵法》云:“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可见恼怒会让人失去理智,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德川家康之所以能够最终夺得天下,正是因为他处处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时刻保持头脑冷静,因此才没有在重大问题上犯过原则性的错误。 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与跟他并称为日本战国四大名将的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比起来,德川家康非常明白久战必亡的道理,因此他并不迷信武力,而是巧妙的利用各种手段保存和壮大自己的实力,在其它的英雄都拼倒后,他轻而易举的取得了天下。 责人不如责己。 怨天尤人者终难成大器,在残酷的环境中,你只能依靠自己。这一点在血雨腥风中,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的德川十分的明白,所以他才会强调主观能动性的重要。 不及胜于过之。 过犹不及。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都是在志得意满之时出现了失误,一个在即将统一日本之时,死于叛乱。一个在已经平定日本之后贸然进军朝鲜,最终失去了一切。看在眼里的德川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因此告诫子孙:缺憾才是一种圆满。最好的状态时花未全开月未圆。 

53、将 军 官位·通称 出自(生父、嫡出关系) 在任时间

54、 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 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时, 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视怒如敌.《战国无双》中的德川家康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责人不如责己,不及胜于过之。

55、永禄九年(1566年)在多次进攻斋藤义龙失利后织田信长决定修筑墨俣城,但猛将柴田胜家与佐久间信盛先后失利。出身平民的木下藤吉郎改变了之前柴田胜家与佐久间信盛从当地强征百姓筑城的办法,转而采取以重赏激励当地百姓参与到筑城行动中并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竞赛以确定各自的赏金。结果一夜之间筑起了城池,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日本古代的城池比中国的小得多,这是因为当时日本的战争规模小得多,所以中国的城池大多是城市——在军事工事之内包括有庞大的人口聚居的市场;而日本的城池更类似于欧洲的城堡——只是单独孤立的建筑,所以一夜竣工的确是比较迅速,但并非不可能之事。

上一篇:精选川流不息打一生肖(53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