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1、对四句教,阳明认为“此是彻上彻下语”其意思不是说第一句仅仅针对上根人,后三句仅仅针对中根以下人,四句加起来涵盖了所有人的情形,满足了所有人的需要。而是说,四句既适合上根,也适合中下,四句都具有普遍适用性。以无善无恶为核心的四无之进路,不仅没有否定以有善有恶为核心的四有之进路,而且作为无善无恶根本含义的好善恶恶,也保证了其和四有的进路一样,可以免于落入工夫的虚无。
2、单选题:良知一词最早出自:选项:A:《传习录》B:《大学》C:《孟子》D:《论语》答案:(《孟子》)
3、内容提要:四句教在阳明学史上的表述,如果以当事人及其同时代的知情人为范围,可辑出9种文献:《传习录下》;《(阳明)年谱三》;《天泉证道纪》;《钱绪山行状》;《龙溪会语·东游问答》;《讣告同门》;《青原赠处》;《宵练匣·稽山承语》;《龙溪王先生传》。前六种属于当事人系列,后三种属于知情人系列。有三种辑自《王阳明全集》,四种辑自《王畿集》,显示出钱德洪、王畿在四句教的成立及其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作者”从尊孔孟、辟佛老的角度议论四句教,但超越正统、异端之争的“抽象作者”更值得人们期待。
4、(1)《顾端文公遗书》,清光绪三年泾里顾氏宗祠刻本。
5、多选题:实事求是原指()选项:A:经世致用B:求是学风C:科学态度D:科学方法答案:(求是学风;科学态度;科学方法)
6、综上,王畿在对无善无恶内涵的理解上和阳明是一致的。他无善无恶不能称为善的观点,则直接违背了阳明将无善无恶称为善的观点。在无善无恶何以得名这一问题上,他的解释也与阳明不同。这一差异反映出,他虽然赞同并宣扬阳明在发用上谈本体、离发用无本体的主张,但他有关工夫之无的一些表述却不免落在未发之本体上讲,与阳明在已发之意念上讲的观点发生偏离。另外,他虽然敏锐注意到四句教中蕴含两条为学进路,但又认为唯有其中的四无才是究竟。至于初学阶段有善有恶工夫的本体动力和积极作用,他都没有看到。他对四无的推崇和对四有的贬低,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将无善无恶引向本体上讲的倾向,都影响了后世对阳明四句教意旨的准确理解。
7、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8、 前文过录的六种文献之中,不计辑自《王畿集》的三种,仅从《传习录下》、《(阳明)年谱三》两种看,均是王畿提起王阳明有四句教的话头。在并非当事人的邹守益写的《青原赠处》文中,四句教则由钱德洪提出,请教地点也由绍兴的天泉桥变成了富阳。基于这一区别,黄宗羲指出:第“至善无恶者心,有善有恶者意,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乃钱德洪说的四有句,并不是王阳明立下的教法;第《传习录》未尝径说“无善无恶是心体”,不能拿《天泉证道纪》的“无善无恶”来议论王阳明。陈来则认为:“邹东廓这里所述钱德洪的观点正是‘四有’说。这正足以说明四有说不是阳明四句教的观点,而只是钱德洪的观点,阳明则要求把四无、四有‘打并为一’。”(3)(P201)(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9、作者简介:傅锡洪,1986年生,福建上杭人,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研究员,曾任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非常勤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宋明儒学、东亚儒学、儒学宗教性问题。
10、 另外,凤凰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阳明后学文献丛书》,有《钱德洪语录诗文辑佚》一种,并入《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编校整理者钱明从《王阳明全集》辑出《(阳明)年谱三》、《传习录下》,连同辑自《王龙溪先生全集》卷1的《天泉证道纪》,作为钱德洪《语录》的第94条(8)(P135-1145-1146-148)。对此,本文不再单独作为辑考对象。
11、选项:A:知B:礼C:仁D:义答案:(仁)
12、(4)《王阳明全集》,2014年,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3、问题:本讲中认为天的含义包括( )选项:A:自然义B:神性义C:道德义D:宗教义答案:(自然义,神性义,道德义)
14、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15、1然须指出的是,镜喻其实不足以准确表达阳明所欲表达的思想。这是因为镜本身不仅对呈现于镜中之物的美丑无裁断,作出裁断的是作为观察者的人,而且对何物呈现于镜中也不能宰制,因为只要置于其前的物体均可呈现于其中,这些特征都与心体殊为不类。阳明弟子季本便有“无所裁制”(《明儒学案》卷第308页)之说,其说极为精切,对此有待另文探讨。(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16、 《(阳明)年谱三》也是学术界最常引用的文献。把天泉证道的时间具体到嘉靖六年九月初是它与《传习录下》的细微区别之一。但是,《王阳明全集》卷14《赴任谢恩遂陈肤见疏(六年十二月初一日)》有云:“已于九月初八日扶病起程……”(2)(P462)陈来据此推断:“阳明当于八日发越中,而天泉证道即在七日矣。”(3)(P195)奏疏乃王明阳亲笔,其可信度值得重视。
17、 综上所述,我们以当事人及其同时代的知情人为范围,辑出9种叙述四句教的文献:(1)《传习录下》;(2)《(阳明)年谱三》;(3)《天泉证道纪》;(4)《钱绪山行状》;(5)《龙溪会语·东游问答》;(6)《讣告同门》;(7)《青原赠处》;(8)《宵练匣·稽山承语》;(9)《龙溪王先生传》。其中,前6种属于当事人系列,后3种属于知情人系列。这一辑考充分吸纳了学术界既有的研究成果,并在全面性以及《宵练匣·稽山承语》等个别文献的考释上有所突破。
18、 杨文澄问:“意有善恶,诚之将何稽?”阳明先生曰:“无善无恶者,格物也。”曰:“意固有善恶乎?”曰:“意者心之发,本自有善而无恶,惟动于私欲而后有恶也。惟良知自知之,故学问之要,曰‘致良知’。”(7)(P586)
19、选项:A: 良知B:气C:原子D:天理答案:( 良知)
20、 《王畿集》卷1首篇为《天泉证道纪》③,全文如下:
21、由上可知,无善无恶指的是完全出于良知地好善恶恶,或说好善恶恶却不刻意、不执着。2重要的是,构成其语义的好善恶恶和不刻意、不执着这两个方面的分量并不等同。尽管无善无恶在表述上突出的是不刻意、不执着,并且不刻意、不执着确实构成其显著特征,然而唯有在意念已经能完全出于良知之动力以好善恶恶的情况下,才可以强调不刻意、不执着。如果意念尚且受到私欲牵累,必须有所刻意、执着,才能做到好善恶恶,那此时就不能强调不刻意、不执着。由此说明,相比于不刻意、不执着,意念根据良知以好善恶恶,才是无善无恶语义的重点。吴震先生便已指出这一点:“良知的‘发用’在特征上是‘自然’的,然在本性上则是一种‘好善恶恶’的能力;‘好恶’能力虽是一种道德情感,但它取决于良知本体,是决定‘良知本无知’之所以能转向‘无知无不知’的依据。”(吴震,第196页)
22、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28个字。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23、0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2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25、选项:A:有善有恶意之动B:为善去恶是格物C:无善无恶心之体D:知善知恶是良知答案:(有善有恶意之动;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
26、单选题: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选项:A:克己复礼B: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C:其言也訒D:爱人答案:(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
27、问题: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选项:A:儒道互补B:儒、释、道三家并列C:“易”、“道”答案:(“易”、“道”)
28、 《王阳明全集》卷3《语录三》为《传习录下》,其辞云:
29、知善知恶是良知:阳明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只有当我们用良知来对反映到我们心上的客观事物进行认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这样的善才是至善,恶才是真恶。那什么是良知?良知就是心体的灵明昭觉处,是心体的本来状态,无私欲之蔽,无个人得失之考量,此时之良知即是天理。以此指导我们的行为,自然无误,自然是天理之体现,自然是符合事物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30、诚然,阳明的表述是不够准确的,他这句话引起误解的原因是,无是无非和无善无恶一样,字面意思不能涵盖其实质含义。他不过是为了指出知是知非不是刻意、执着为之的结果,而是完全出于良知固有的能力。因为完全出于良知固有的能力,所以不必刻意、执着。因为不必刻意、执着,所以称为无是无非。阳明这一说法强调的,不过是良知本有知是知非的能力而已。原本,唯其本有知是知非的能力,所以在意念上才不必刻意、执着。然而,其所谓无是无非字面上却仅仅突出不刻意、不执着之无这一衍生含义,反而把知是知非这一根本含义遗漏了。这一表述引发知是知非被无是无非所否定的误解,也就不奇怪了。
31、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即是“怡神养性以游于造物”,“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穴冥。道在险夷随地乐,心意鱼鸟自流形”的“真乐”或“真吾”状态。这种境界是超凡脱俗,摆脱个人名利毁誉贫富穷达束缚的自由状态。在这种“至乐”境界之中,人与“大化”流行,“逍遥”于“人生山水”之间,实现了社会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美与善相统达到了一种活泼泼的怡悦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32、 人之心体一也,指名曰善可也,曰至善无恶亦可也,曰无善无恶亦可也。曰善、曰至善,人皆信而无疑矣,又为无善无恶之说者,何也?至善之体,恶固非其所有,善亦不得而有也。至善之体,虚灵也,犹目之明、耳之聪也。虚灵之体不可先有乎善,犹明之不可先有乎色,聪之不可先有乎声也。目无一色,故能尽万物之色;耳无一声,故能尽万物之声;心无一善,故能尽天下万事之善。今之论至善者,乃索之于事事物物之中,先求其所谓定理者,以为应事宰物之则,是虚灵之内先有乎善也。虚灵之内先有乎善,是耳未听而先有乎声,目未视而先有乎色也。塞其聪明之用,而窒其虚灵之体,非至善之谓矣。今人乍见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恻隐是谓善矣,然未见孺子之前,皆加讲求之功,预有此善以为之则耶?抑虚灵触发其机,自不容已耶?赤子将入井,自圣人与涂人并而视之,其所谓怵惕恻隐者,圣人不能加而涂人未尝减也。但涂人拟议于乍见之后,已洊入于内交要誉之私矣。然则涂人之学圣人也,果忧怵惕恻隐之不足耶?抑去其蔽,以还乍见之初心也?虚灵之蔽,不但邪思恶念,虽至美之念,先横于中,积而不化,已落将迎意必之私,而非时止、时行之用矣。故先师曰“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是对后世格物穷理之学先有乎善者立言也。因时设法,不得已之辞焉耳。(《复杨斛山》)(7)(P234-235)
33、0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34、 日本东北大学现藏封面题为“阳明先生遗言录二卷稽山承语一卷”的手抄本一册,实为《阳明先生遗言录》、《稽山承语》两书。据陈来介绍,《稽山承语》篇首题“虚生子朱得之述”,凡45条,“当皆为阳明晚年语录”(13)(P616)。其第25条为:
35、多选题: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选项:A:无善无恶心之体B:知善知恶是良知C:为善去恶是格物D:有善有恶意之动答案:(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有善有恶意之动)
36、选项:A:“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B: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C:“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D: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答案:(“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37、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38、接下来王畿说的“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进一步以未发本体之无善,来解释已发感应之所以无善的根本原因。其思路是,因为本体粹然至善,所以毫无疑问是没有恶的,既然没有恶,那么也就没有与之相对的善。既然本体是无善的,那么已发之感应上也应该是无善的,因为体与用无疑是相互对应的关系。
39、问题:实践理性包括( )选项:A:经世致用B:身体力行C:经验理性D:纯粹理性答案:(经世致用,身体力行,经验理性)
40、判断题:天是人事活动的范围和底线。选项:A:对B:错答案:(对)
41、对阳明来说,无善无恶与为善去恶并不矛盾。为善去恶基于好善恶恶,而无善无恶的含义中恰恰包含了好善恶恶,并以其为根本。无善无恶与有善有恶分别是人心本体不受私欲和受到私欲牵累条件下,达致好善恶恶的进路。
42、不过,尽管良知离不开见闻,良知必体现于见闻之中,然而见闻不能留滞良知,良知本可超越见闻之牵绊,当机发出新的好善恶恶的意念。阳明将具备这一能力的良知和太虚(即天道)相提并论。良知运用见闻,犹如太虚运化万物。良知不受见闻的留滞,能当机发出好善恶恶的念头,就像太虚不受万物的阻碍,能自然、恰当地让万物生息。就太虚的这一特点,以及良知与其的同质性,阳明说:“太虚之中……何物不有?而又何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2)此处的“有”,指太虚中的万物。正因为良知不受见闻留滞,所以阳明说:“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全集》卷第121页)这句话等同于良知“不滞于见闻”(《全集》卷第80页)。
上一篇:精选励志美文美句(64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