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名言
1、从学情来看,十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最应该去背诵记忆的应该是那些能为一生起到重要作用的经典著作,《论语》无疑是公认的!
2、Whatthesuperiormanseeksisinhimself;whatthesmallmanseeksisinothers.
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 (2)
5、有一天,孔子把伯鱼叫到身边,问他说:”《诗经》中的《周南》、《召南》这两部分你学过了吗?如果不学这两部分,就如同面抵墙壁时走路,根本迈不开步子!”伯鱼连连称是。
6、 不耻下问;学海无涯苦作舟;坚持容易变通难。
7、 一个人要张开耳目,会发现处处皆是学问;学习时要确认消息是真实的吗、确认消息是善意的吗、确认消息是真的这么重要吗?
8、 道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但表达方式很重要;最近的人最伤不得。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孔子的故事名言)。
10、误解:“三十而立”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全文是"吾十有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般人都将文中的“立”理解为成家立业。十一长假又要到了,想必不少父母要拿出这句话来说事儿,下面小史来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1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2、 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13、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该咋办咋办,以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解决。
14、真相:此句原话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大意是说:“年幼时不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长,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年老了还迟迟不死,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世上的祸害。”
15、所以以后再有人用这句话逼婚,你都可以噎回去了。
16、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17、误解:“愚不可及”出自《论语·公冶长》,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愚蠢到了极点,别人都赶不上。但孔子口中的“愚不可及”却并非是这个意思。
18、孔子的一生,一直在以保守的形态进取,以圆润的方式变通,以小心翼翼达成他的野心勃勃。他自命不凡,却脚步缓慢,他坚定有力,永远向前。
19、 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2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21、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这样如果再有人落水,那么也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敕。相反,如果人们救人之后,不收钱,那么所有的人也就会认为救人是必须的义务,其实这并不是必须的义务,甚至还有人会因此讹诈那些做好事的人,也会给落水之人的一些歪的想法,所以我们要看客观的效果。
22、 “恕”——善待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4、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5、“优”指的是悠闲,学有余力。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习”不是复习,而是演习,实习的意思。出仕就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所以这句话讲的是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26、(《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
27、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2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9、(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3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1、君子处世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警惕贪恋美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盛,要警惕争斗好胜;等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退了,要警惕贪得无厌。
32、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很多不愿赡养老人的不孝子女会说出这种话来,也有人用这种话去形容一些精明奸诈的老人。那么,孔子的意思是什么呢?
33、 真正的经典从来都不是一种宗教性指导,而是在思维方式上对后人永远保有启发。
34、 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3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
36、(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37、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3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9、孔子语录: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40、其实孔子恰好是不赞成这样做的。《论语•公冶长》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说:再,斯可矣。就是说,考虑两次就行了,不必太谨慎。
4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42、这是中国谚语?小编只想说:超纲题!不会答,告辞告辞……
43、当然,老师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在上课前每周都有教师的集体备课,李文君老师主讲《论语》经句的内涵,大家交流用什么方式更好地让学生接受,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把《论语》中的思想和道理逐渐与生活、学习相结合,慢慢做到“知行合一”。
44、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45、 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46、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多数人将这句话作为君子之道,尤其是商人之道,但其实与孔子的想法相左。这句话字面上的理解一般都没有错误,但大家却都不知道这句话还有下半句:“硁硁然小人哉”。
47、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48、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9、⑩《论语•阳货》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50、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51、真相:这句其实是互文见义。其实原意是:“仁智者乐山水,仁智者动静相融,仁智者乐而寿。”多少人还在洋洋得意:我喜欢看海,所以我是智者咯?
52、真相:后半句的意思就是:固执的庸士就是这样子。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义。“硁硁然”形容浅薄而固执。因此孟子同学直接就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只要合乎道义。
53、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54、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请示当时鲁国的国君。得到鲁国国君的批准后。排遣一辆二马拉的马车,一个书童,一个车夫,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东周。
55、又过了很多天,孔子庄重地向远处眺望,说:“我现在知道作曲者是什么人了。这人长得黑,身材魁梧,胸怀大志,要统一四方,一定是周文王。”师襄子听后,立即离席行礼,说:“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啊!”
56、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57、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58、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59、 以诚待人、言而有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0、孔子的父母之邦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然而自从鲁懿公以后,鲁国公室内部经历了多次争权夺利的自相残杀,元气大伤。
6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62、(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63、“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64、同样被人误解的名句还有“相濡以沫”,多少人借这个词表达情感,却不知原句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真可谓是南辕北辙。
65、 慎于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言寡尤、行寡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67、孔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上一篇:精选婆娑起舞造句(29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