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朱熹的诗歌(57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朱熹的诗歌 1、译文: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

朱熹的诗歌

1、译文: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2、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前两句借水中的倒影写景。这两句诗实际上化用了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诗的意境。因为清溪不可能流过碧山头,所流过的只能是碧山头在水中的倒影。清亮的溪水绕着碧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碧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浑然一体。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诗人就不能在秋夜中欣赏水之清,山之碧,水之澄鲜了。

3、《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5、朱熹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之理,又是指道德伦理,两者合而为一。在他看来,道德伦理也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自然之理,反过来说,自然万物之理又是“物我一体”的仁爱之心的推扩。所谓“格物穷理”,遂成为一个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过程。“学至圣人”是理学修养的最高目标,就是在道德修养、精神境界、人格理想及其智慧能力以及气质、风范等方面都具备圣贤气象。二程评论“仲尼浑然,乃天地也。颜子粹然,犹如和风庆云也。孟子然,犹泰山、北斗也。”(49)朱熹的老师李侗为“学至圣人”谢绝世故,退居养心达四十余年,饮食或不充腹而怡然自适,他自言其心得说:“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若是,虽一毫人欲之私亦退听矣。”李侗对于黄庭坚评论周敦颐“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之语极为称道,认为黄语“形容有道者气象绝佳”。李桐的思想对其弟子朱熹影响很深。朱熹说:“洒落二字,本是黄太史语,后来延平先生拈出,亦是且要学者识个深造自得底气象,以自考其所得之浅深。”(50)“大抵此个地位,乃是见识分明,涵养纯熟之效,从真实积累功用中来,不是一旦牵强著力做得。”(51)     涵养气象是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程颢有首谈修养的《秋日》非常有名:“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52)“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53)可以说,朱熹的这首《泛舟》程颢的《秋日》异曲同工。在程颢与朱熹看来,自然与社会的秩序都是天理的自然流布,学者能将“自家意见”与天地之道相沟通,便会胸襟开阔,气象和平。朱熹就认为,体认、涵泳“圣贤气象”,是变化气质、修养德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如其窄狭,则当涵泳广大气象;颓惰,则当涵泳振作气象。”(54)他又教人“看公时一般气象如何,私时一般气象如何。”(55)王景仁问仁,朱熹的回答是:“无以为。须是试去屏叠了私欲,然后仔细体验本心之德是甚气象,无徒讲其文义而已也。”(56)

6、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7、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8、(内容提要)朱熹在其诗词中强调初心使命的重要性,将能否以“良知”与“立志”作为修养与学问的立足点、出发点视为决定一个人能否清正廉明的关键;认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发扬光大自然、社会与人心中固有的规律与规则即“天理”,摈弃偏离、悖离“天理”的私心、贪念即“人欲”;主张涵养气象、勤学苦读是砥砺品格、净化心灵的重要途径。研究、发掘朱熹诗词中蕴涵的廉政理念,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9、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10、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11、〔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13、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魏晋)-《杂诗》

14、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15、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16、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17、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18、多情蜂蝶早飞来。菩萨蛮——朱熹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19、朱熹的诗词有很多,但大都很长,列举部分如下: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1、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宋代·朱熹

22、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朱熹的诗句关于读书朱熹写过两首关于读书的诗,《观书有感》两首:

23、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24、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25、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

26、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27、“辛勤尽作求闻计,沽得过情声誉来。自外而观为可喜,此心已失实堪哀。”(58)儒家典籍《大学》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语句,都适合用于对朱熹的人生加以描述。朱熹的读书学习不是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提升自我,所谓“明其道不计其功”。他说:“百学须先立志”“立志不坚,终不济事。”(59)又说:“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60)孔子在《论语》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按这样的划分,朱熹当属于“为己”型的学者,主张学习不是为了外在的目的,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自己生命的充实、思想的提升。他说:“程子曰:‘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61)“欲见知于人”是为追求名誉而为学,则“终至于丧己”;“欲得之于己”为求自得而为学,则“终至于成物”。

28、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29、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朱熹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九月,朱熹于行宫便殿奏事。第一札要宋宁宗正心诚意,第二札要宋宁宗读经穷理。十月十四日,朱熹奉诏进讲《大学》,反复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

3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1、少年的时候正是应该要做学问,而这个时候才更容易做好学问,等到老了之后,那么就难以学成,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定要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第一秒,所以每一分钟都不应该浪费,要用于做学问,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好学问。朱熹在这开篇的第一二句中,便是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是劝慰了世人,不要浪漫时间,要把有限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32、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33、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3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诗经.卫风.淇奥》

35、解析: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36、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37、“十年湖海一身轻,归对黎涡却有情。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41)人,尤其是公职人员,一旦打开贪欲的闸门,贪财、贪色、贪名、贪图享受等各种贪欲必将如洪水猛兽,汹涌而至,不可收拾。就像读书人读书会上瘾一样,贪官在贪上更容易上瘾。“万丈深渊终有底,唯有人心不可量”,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意思。

38、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39、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绾,逗落到“春日”上。

40、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41、10,南屏晚钟。王洧《南屏晚钟》“涑水崖碑半绿苔,春游谁向此山来。晚烟深处蒲牢响,僧自城中应供回。”

42、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43、〔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44、这首诗歌读来满眼春光,如身临其境,竟不知是在说理,其构思运笔之妙,实在让人叹服。

45、朱熹以“仁”作为道德修行为立足点与出发点。“仁义之心”在《孟子》中又被称作“良心”:“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13)传统儒家学者主张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之性,而“仁”是其余四德的统领。对此,朱熹高度赞同:“义兼礼智由仁出,接物当先主在仁。方由四端随用发,譬之四序始于春。”(14)他还强调真诚的重要性,认为“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15)

46、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47、〔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48、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

4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0、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51、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52、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青玉案——朱熹雪消春水东风猛。

53、在中国历史上,写春天的诗人实在太多太多,但要说让我们记忆最深刻的,一定离不开苏轼、白居易、杜牧、韩愈、杜甫、朱熹等几位诗人。今天我们就来读读朱熹这首《春日》。这首诗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这真的是一首写景的诗歌吗?

54、“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66)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求知是一个不畏劳苦沿着陡峭道路攀登的过程,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67)要趁年轻珍惜时间发奋向上。“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6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69)

55、该诗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全诗为:

56、“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问渠〔渠:它,指水塘。

上一篇:精选用老生常谈造句(98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