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读书的方法与艺术(93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 1、本书编者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我国权威的图书评测机构。 2、(发布人)高明华(北京师范大学...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

1、本书编者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我国权威的图书评测机构。

2、(发布人)高明华(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3、因为无知,我向有对读书和读书人的膜拜。由这膜拜,又有了对读书和读书人的恐惧。

4、有许多读者永不曾堕入情网,正如许多青年男女只会卖弄风情,而不能钟情于一个人。随便那个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一切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他们是不会有甚么成就的。

5、乙:我们班级建立了自己的图书角,让小小图书管理员为我们介绍一下吧!

6、  读书是有方法的。读书的首要问题是读什么书的问题。《读书的方法与艺术》一书中撷取了多位名家大师,且看他们怎么说。楼宇烈先生认为,我们现在读书,如果从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来讲,那就是经史子集都要读一点,不能只读这个不读那个,总的来讲是通过这样一些阅读来开阔我们的眼界,改变我们的性情,增长我们的智慧。陈平原先生认为,读书一要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二要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三是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不至于读死书,死读书。张炜先生认为要看“老书”,“老书”是当家的书,是能够传之久远的书,是时间留下来的金块。由此观之,读书要尽量广博,要读经典作品,要关注现实生活,要结合自身的社会阅历与人生体验,精挑细选。

7、(主题)寻找自己的闪光点—109只动物的马拉松大赛

8、(3)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朱熹

9、(地点)三联韬奋书店二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10、(时间)2019年1月11日(周六)10:14-10:45

11、苏东坡说,当他第一次读庄子的文章时,他觉得他自从幼年时代起似乎就一直在想着同样的事情,抱着同样的观念。

12、(简介)黄加佳将颠覆以往儿童历史读物的讲述方式,以《甲骨文学校》《丝绸之路历险记》的故事为依托,带领孩子从跌宕起伏的冒险故事中,发现历史中有趣的真实细节。此外,还从厚重的历史素材和鲜活的现实文化热点中,寻找写作的平衡,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和写作力,让孩子真正享受阅读的快乐,同时建立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助力大语文下的通识学习。

13、(时间)2020年1月13日(周一)10:00-11:30

14、一个青年认识这个作家,是不必经他的教师的指导的。这个作家是恰合他的心意的;他的风格,他的趣味,他的观念,他的思想方法,都是恰到好处的。

15、(主讲)Prof.KennethChurch

16、《读书的方法与艺术》一书是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论述读书重要性,分享读书的方法、体会和感受的书籍。书中集中收录了鲁迅、邓拓、老舍、冯友兰、杨绛、顾颉刚、汤一介、张炜、楼宇烈、陈平原以及王安忆等24位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美文,其内容或论述读书的重要性,或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或谈论读书的方法,或分享读书的感受与体会,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有助于广大读者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17、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在我看来,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报纸,并不是读书,因为一般阅报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发生或经过的情形的报告,完全没有沉思默想的价值。

18、明白了书的这四种划分以后,我们就知道如果想提升个人素质和修养,应该以主食和美食阅读为主,因为当你阅读这两个书的种类,解决掉一个又一个问题后,你的大脑神经结构会得到改变,思维方式也会得到改变,下次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你就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意外答案,当你的数量足够大的时候,你的思维方式与不看书的人会有一个很大的差距,例如:面对同样一件事情,其他人特别生气,你却一点都不生气,因为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生气,以及你能看到他们看不到的东西

19、(地点)北京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2FSKP-SRENDEZ-VOUS

20、由此观之,读书要尽量广博,要读经典作品,要关注现实生活,要结合自身的社会阅历与人身体验,精挑细选,不能太功利。

21、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师生讲述古今名人爱读书、爱学习的故事,提出思考问题,明白道理,积累名言,指导实践。

22、(时间)2020年1月11日(周六)14:30-16:00

23、甲:通过读书我们能结识童话故事里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七个小矮人、聪明的阿凡提。

24、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也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这跟一见倾心一样。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

25、由兴趣相近者人手。“就兴味与程度相近的书选读,未有不可五师自通,或者偶有疑难,未能遽然了解,涉猎既久,自可融会贯通。”“一人找到一种有趣的书,必定由一问题引起其他问题,由一本书而不能不去找关系的十几种书,如此循序渐进,自然可以升堂入室,研磨既久,门径自熟;或是发现问题,发明新义,更可触类旁通,广求博引,以:证己说,如此一步—步地深入,自可成名。”

26、(主讲)黄加佳(作家、《北京日报》首席记者)

27、(地点)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魏公村,理工科技大厦1101室(11层)

28、女主持人:的确,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好老师,我们应该多读书,苦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增长知识。但并不是“开卷”都有益。

29、(地点)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化大厦三层第一会议室

30、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读书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也可以找到答案。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谈到他的四弟拟入京读较好的学校时说:“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有些人在要读书的时候,在书台前装腔作势,埋怨说他们读不下去,因为房间太冷,板凳太硬,或光线太强。也有些作家埋怨说他们写不出东西来,因为蚊子太多,稿纸发光,或马路上的声响太嘈杂。宋代大学者欧阳修说他的好文章都在“三上”得之,即枕上,马上,和厕上。有一个清代的著名学者顾千里据说在夏天有“裸体读经”的习惯。在另一方面,一个人不好读书,那么,一年四季都有不读书的正当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   

31、(主题)周末故事会—《老鼠娶新娘》《躲猫猫大王》

32、读书的本旨。“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称为清高……所以读书向称雅事乐事。”倘若“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账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

33、(时间)2020年1月12日(周日)14:00

34、(主题)“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系列讲座第十一季丨第一讲长征的故事和真实记录

35、甲乙:最后,我们一起喊亮我们的口号——读书快乐,快乐读书!(学生集体高呼)

36、所以,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黄氏所说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体上的丑陋。丑陋的脸孔有时也会有动人之美,而美丽的脸孔有时也会令人看来讨厌。我有一个中国朋友,头颅的形状像一颗炸弹,可是看到他却使人欢喜。据我在图画上所看见的西洋作家,脸孔最漂亮的当推吉斯透顿。他的髭须,眼镜,又粗又厚的眉毛,和两眉间的皱纹,合组而成一个恶魔似的容貌。我们只觉得那个头额中有许许多多的思念在转动着,随时会由那对古怪而锐利的眼睛里迸发出来。那就是黄氏所谓美丽的脸孔,一个不是脂粉装扮起来的脸孔,而是纯然由思想的力量创造起来的脸孔。讲到谈吐的风味,那完全要看一个人读书的方法如何。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

37、读书会|《我与新中国70年》读书分享会在京举办

38、(主讲)解虓虓(北京书香东城读书会会长、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北京结核病研究所等15个单位阅读导师顾问)

39、(简介)本讲将根据近年来搜集到的史料,重新讲述解放战争。从来没有预先决定胜负的事情,从战争初期的敌强我弱的形势,我们来看毛泽东如何把握全局,在初期战略退却,转战陕北,鼓舞士气,实现转折。在三大战役中,毛泽东运筹帷幄,把握主动权,蒋介石虽然有正确的对策,但是将领的执行出现各种异常,终于导致失败。这些历史对我们今天的管理决策,依然有深刻的启示。

40、(地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西区10层报告厅

41、(时间)2020年1月11日(周六)15:00-17:00

42、在谈到校园阅读时,解虓虓表明了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此类问题的担忧与关切,并与现场书友围绕“教育考试类图书与传统文化经典在校园的传播比例”这一议题进行讨论互动。

43、(时间)2020年1月11日(周六)15:00

44、作家刘堂江曾经研究过巴金、夏丏尊以及秦牧的读书方法,巴金的读书方法是“回忆法”,即静坐在那里回忆自己曾经读过的书,属于读书而无书;夏丏尊的读书方法是“蔓延法”,即以精读的文章或者书籍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蔓延,将内容相关的书联系起来读;秦牧的读书方法是“鲸吞牛食法”,“鲸吞”指的是泛读,“牛食”指的是精读,两者互相结合,调配得当。

45、(时间)2020年1月12日(周日)10:00

46、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为凝聚推动全民阅读的力量,倡导全民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气,特联合东城区第一图书馆邀请北京书香东城读书会会长解虓虓做客《读书的方法与艺术》读书分享会,带领所有热爱图书、喜爱读书的读者朋友一同探究读书的方法与艺术。

47、主持人: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确,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一本好书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快乐,还有慰藉;不仅能让我们大开眼界,还能给我们以心灵的启示。热爱书吧,你将受益无穷。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吧,世界读书日主题班会到此结束。以读书为主题的班会方案3教育目标

48、师生互动,讲故事,突出爱读书、爱学习的思想。

49、师:孔子每事问,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孙康映雪读书,司马光警枕励志,这些古人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读书,有的成为儒学大师,有的称为的学者。那么,同学们能讲一讲现代名人读书的故事吗?

50、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一个古代的作家使读者随一个久远的死者交通;当他读下去的时候,他开始想象那个古代的作家相貌如何,是哪一类的人。孟子和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都表现过同样的观念。一个人在十二小时之中,能够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二小时,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这当然是那些禁锢在他们的身体监狱里的人所妒羡的权利。这么一种环境的改变,由心理上的影响说来,是和旅行一样的。  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纵使那是一本关于现实事情的书,亲眼看见那些事情或亲历其境,和在书中读到那些事情,其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在书本里所叙述的事情往往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也变成一个冷眼旁观的人。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我认为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报纸,并不是读书,因为一般阅报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发生或经过的情形的报告,完全没有沉思默想的价值。  据我看来,关于读书的目的,宋代的诗人和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他对自己说:“我非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我非读索福客俪(Sophoclee)的作品不可,我非读伊里奥特博士(Dr·Eliot)的《哈佛世界杰作集》不可,使我能够成为有教育的人。”我敢说那个人永远不能成为有教育的人。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读毕好象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所以,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黄氏所说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体上的丑陋。丑陋的脸孔有时也会有动人之美,而美丽的脸孔有时也会令人看来讨厌。我有一个中国朋友,头颅的形状像一颗炸弹,可是看到他却使人欢喜。据我在图画上所看见的西洋作家,脸孔最漂亮的当推吉斯透顿。他的髭须,眼镜,又粗又厚的眉毛,和两眉间的皱纹,合组而成一个恶魔似的容貌。我们只觉得那个头额中有许许多多的思念在转动着,随时会由那对古怪而锐利的眼睛里迸发出来。那就是黄氏所谓美丽的脸孔,一个不是脂粉装扮起来的脸孔,而是纯然由思想的力量创造起来的脸孔。讲到谈吐的风味,那完全要看一个人读书的方法如何。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  所以,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袁中郎曰:“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  所以,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因为我们智能上的趣味像一棵树那样地生长着,或像河水那样地流着。只要有适当的树液,树便会生长起来,只要泉中有新鲜的泉水涌出来,水便会流着。当水流碰到一个花岗岩石时,它便由岩石的旁边绕过去;当水流涌到一片低洼的溪谷时,它便在那边曲曲折折地流着一会儿;当水流涌到一个深山的池塘时,它便恬然停驻在那边;当水流冲下急流时,它便赶快向前涌去。这么一来,虽则它没有费什么气力,也没有一定的目标,可是它终究有一天会到达大海。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纵使某一本书,如《圣经》之类,是人人必读的,读这种书也有一定的时候。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孔子曰:“五十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候尚不可读《易经》。孔子在《论语》中的训言的冲淡温和的味道,以及他的成熟的智慧,非到读者自己成熟的时候是不能欣赏的。  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我在大学的时代被学校强迫去读《西行记》(“WestwardHo!”)和《亨利埃士蒙》(“HenryEsmond”),可是我在十余岁时候虽能欣赏《西行记》的好处,《亨利埃士蒙》的真滋味却完全体会不到,后来渐渐回想起来,才疑心该书中的风味一定比我当时所能欣赏的还要丰富得多。  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对于所得的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份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宋儒程伊川先生谈到孔子的《论语》时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也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这跟一见倾心一样。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关于这种发现作家的事情,我们可以提出一些着名的例证。有许多学者似乎生活于不同的时代里,相距多年,然而他们思想的方法和他们的情感却那么相似,使人在一本书里读到他们的文字时,好象看见自己的肖像一样。以中国人的语法说来,我们说这些相似的心灵是同一条灵魂的化身,例如有人说苏东坡是庄子或陶渊明转世的,袁中郎是苏东坡转世的。苏东坡说,当他第一次读庄子的文章时,他觉得他自从幼年时代起似乎就一直在想着同样的事情,抱着同样的观念。当袁中郎有一晚在一本小诗集里,发见一个名叫徐文长的同代无名作家时,他由床上跳起,向他的朋友呼叫起来,他的朋友开始拿那本诗集来读,也叫起来,于是两人叫复读,读复叫,弄得他们的仆人疑惑不解。伊里奥特(GeorgeEliot)说她第一次读到卢骚的作品时,好象受了电流的震击一样。尼采(Nietzsche)对于叔本华(Schopenhauer)也有同样的感觉,可是叔本华是一个乖张易怒的老师,而尼采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弟子,所以这个弟子后来反叛老师,是很自然的事情。  只有这种读书方法,只有这种发见自己所爱好的作家的读书方法,才有益处可言。像一个男子和他的情人一见倾心一样,什么都没有问题了。她的高度,她的脸孔,她的头发的颜色,她的声调,和她的言笑,都是恰到好处的。一个青年认识这个作家,是不必经他的教师的指导的。这个作家是恰合他的心意的;他的风格,他的趣味,他的观念,他的思想方法,都是恰到好处的。于是读者开始把这个作家所写的东西全都拿来读了,因为他们之间有一种心灵上的联系,所以他把什么东西都吸收进去,毫不费力地消化了。这个作家自会有魔力吸引他,而他也乐自为所吸;过了相当的时候,他自己的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便渐与那个作家相似。这么一来,他真的浸润在他的文学情人的怀抱中,而由这些书籍中获得他的灵魂的食粮。过了几年之后,这种魔力消失了,他对这个情人有点感到厌倦,开始寻找一些新的文学情人;到他已经有过三四个情人,而把他们吃掉之后,他自己也成为一个作家了。有许多读者永不曾堕入情网,正如许多青年男女只会卖弄风情,而不能钟情于一个人。随便那个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一切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他们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这么一种读书艺术的观念,把那种视读书为责任或义务的见解完全打破了。在中国,常常有人鼓励学生“苦学”。有一个实行苦学的着名学者,有一次在夜间读书的时候打盹,便拿锥子在股上一刺。又有一个学者在夜间读书的时候,叫一个丫头站在他的旁边,看见他打盹便唤醒他。这真是荒谬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把书本排在面前,而在古代智慧的作家向他说话的时候打盹,那么,他应该干脆地上床去睡觉。把大针刺进小腿或叫丫头推醒他,对他都没有一点好处。这么一种人已经失掉一切读书的趣味了。有价值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炼”,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读书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也可以找到答案。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谈到他的四弟拟入京读较好的学校时说:“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有些人在要读书的时候,在书台前装腔作势,埋怨说他们读不下去,因为房间太冷,板凳太硬,或光线太强。也有些作家埋怨说他们写不出东西来,因为蚊子太多,稿纸发光,或马路上的声响太嘈杂。宋代大学者欧阳修说他的好文章都在“三上”得之,即枕上,马上,和厕上。有一个清代的着名学者顾千里据说在夏天有“裸体读经”的习惯。在另一方面,一个人不好读书,那么,一年四季都有不读书的正当理由: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  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  那么,什么是读书的真艺术呢?简单的答案就是有那种心情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他可以拿一本《离骚》或奥玛开俨(OmarKhayyam,波斯诗人)的作品,牵着他的爱人的手到河边去读。如果天上有可爱的白云,那么,让他们读白云而忘掉书本吧,或同时读书本和白云吧。在休憩的时候,吸一筒烟或喝一杯好茶则更妙不过。或许在一个雪夜,坐在炉前,炉上的水壶铿铿作响,身边放一盒淡巴菰,一个人拿了十数本哲学,经济学,诗歌,传记的书,堆在长椅上,然后闲逸地拿起几本来翻一翻,找到一本爱读的书时,便轻轻点起烟来吸着。金圣叹认为雪夜闭户读禁书,是人生最大的乐趣。陈继儒(眉公)描写读书的情调,最为美妙:“古人称书画为丛笺软卷,故读书开卷以闲适为尚。”在这种心境中,一个人对什么东西都能够容忍了。此位作家又曰:“真学士不以鲁鱼亥豕为意,好旅客登山不以路恶难行为意,看雪景者不以桥不固为意,卜居乡间者不以俗人为意,爱看花者不以酒劣为意。”  关于读书的乐趣,我在中国最伟大的女诗人李清照(易安,1081—1141年)的自传里,找到一段最佳的描写。她的丈夫在太学作学生,每月领到生活费的时候,他们夫妻总立刻跑到相国寺去买碑文水果,回来夫妻相对展玩咀嚼,一面剥水果,一面赏碑帖,或者一面品佳茗,一面校勘各种不同的板本。她在《金石录后序》这篇自传小记里写道: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外忧患困穷而志不屈。……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这篇小记是她晚年丈夫已死的时候写的。当时她是个孤独的女人,因金兵侵入华北,只好避乱南方,到处漂泊。  (内容来源于《林语堂文集》)

51、(2)要求全体同学,回忆自己读过的有意义的课外书,小组内交流。

52、“庄子与西厢同等看待。韩(愈)文与《宇宙风》同等看待,而且在我看来,宁可少读韩文,不可少读现代通行文章。”“学问之事,是与看《红楼梦》、《水浒》相同,完全是个人享乐的一件事……若不能用看《红楼梦》、《水浒》的方法去看哲学史、经济学,就是不懂得读书之乐。”

53、乙:从书中我们还交到许多好朋友,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呢!

54、(主讲)陈德琴(京津冀书画研究院会员,剪纸艺术家)

55、全民阅读活动能否开展好,一方面离不开品种丰富、质量上乘的各类优秀出版物,这是阅读的客体、基础与前提;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与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的工具与武器。

56、地理书只看清地图,余者考前再念,及格则已。“而且看电影上各地风景就是地理。”

57、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事例,我们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优良的品质。让我们用知识作为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学习前人好学不倦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以读书为主题的班会方案4背景分析

58、这篇小记是她晚年丈夫已死的时候写的。当时她是个孤独的女人,因金兵侵入华北,只好避乱南方,到处漂泊。

59、甜食——休闲需求的阅读;与前面三种阅读不同之处在于没有一定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消遣。

60、在介绍“为什么要读书”时,解虓虓提到四个词语:学以致知、学以致用、学以致乐、知行合一。他引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向现场读者进一步解释读书的意义。他表示在日常读书中,“要读书”致力于实用知识,而“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

61、(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2会议室

62、(时间)2020年1月15日(周三)9:00-12:00

63、“把做人与读书合为一谈。”“因得其‘致’便知其味,不至开卷昏昏。”

64、随后,他向现场读者分享了他在阅读《读书的方法与艺术》时的所感所想。《读书的方法与艺术》一书中收录了24位名家大师的读书漫谈,涵盖了各位名家人生阅历、读书心得与感悟。解虓虓分别从楼宇烈谈中国传统文化书籍、流沙河的读书体会、周国平的阅读特点、陈平原的读书策略以及章太炎、杨绛、易中天、胡适等名家的读书心得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介绍。

65、(主讲)DavidKennedy(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

66、(主题)第十四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公司治理规范化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67、(主讲)孟凡龙副研究员(中科院理论物理所)

68、(主题)2020第三届有路全球地产互联网峰会

69、纵使某一本书,如《圣经》之类,是人人必读的,读这种书也一定应当在合适的时候。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

70、(报名方式)发送“姓名+学校+专业+年级”至ruc_icsat@1com报名。报名成功后,你将不定时收到研讨会相关信息及材料。

71、社会是个大学堂。“整个世界就是大学堂,在学校里能学到的东西不如从校外所见所闻能得到的知识;只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一部字典在手,凭自修,什么学问都能学到。”林语堂在教会学校读书读到大学,三十岁在北大教英文时忽然觉悟自己对中国文、史、哲各科的知识还不如他对西方同类学科了解,由而发愤自修,乃成大师。

72、(主题)“唐代文学研究新视角”系列研讨课丨第八讲:西方唐代文学研究历史回顾:优势与缺陷

73、(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会议室

74、(主题)乐不思“鼠”---鼠年新启春联活动

75、(报名)http://t.cn/AiD9NixN

76、  读书更是一门艺术。通过读书产生的美好的遐想、美妙的感觉,可以带给读书人一种优雅和风味。譬如,杨绛先生把读书比作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作家毕淑敏认为,读书的感觉有些像睡觉,读完名著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有些像搏斗,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我,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作家何永炎先生提到跟很多读书人一样,自己也有着枕边阅读的习惯。

77、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发言材料:名人读书故事、诵读古诗、我与书的故事、我的收获、读书好方法、精彩片段、推荐好书、读书格言

78、(时间)2020年1月13日(周一)10:00

79、(时间)2020年1月11日(周六)15:00-16:00

80、(主题)大咖云集的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时间)2020年1月11日14:00(地点)首都图书馆B座二层首图剧场(报名)http://t.cn/AisJd9MY

81、(时间)2020年1月14日(周二)10:30-11:00

82、24篇美文,或论述读书的重要性,或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或谈论读书的方法,或分享读书的感受与体会,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这些文章所具有的正能量、劝人向书的精神,无疑为当下社会增添了一抹醉人的新绿,又为当今读屏甚于读书的社会风气吹来一阵涤荡的新风。

83、刘丽说:“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繁荣,更强大,走在世界前列而学习。”赵凌说:“我也不清楚为什么学,没仔细想过。”

84、退旗,敬礼。以读书为主题的班会方案2活动目标

85、那么,什么是读书的真艺术呢?简单的答案就是有那种心情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

86、女主持人:历史从远古走来,走出洞穴,走出山林,走向平原,走向现代化的高度文明。无论从盘古开天、仓颉造字算起,还是以甲骨篆文,金石成篇开始,书籍似乎已经成了我们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87、所以,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

88、(3)能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不少于6000字。

89、“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这才叫真正的读书,这才不失读书之本意……读书时,须放开心胸,仰视浮云,无酒且过,有烟更佳……或在暮春之夕,与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经,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

90、无独有偶,朱光潜先生也曾说过:“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

91、甲:读书让我们眼界开阔。今天,就让我们与书相约,尽情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让书香伴随我们的成长!

92、甲:有的同学还写了读书的诗歌呢!请欣赏小诗《书》。

上一篇:精选老师对学生的寄语与期望(62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