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谭嗣同的诗潼关(18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谭嗣同的诗潼关 1、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览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

谭嗣同的诗潼关

1、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览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谭嗣同的诗潼关)。

2、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古诗词考点解析

3、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4、  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马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马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5、作者简介: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

6、随之一句:“秋风吹散马蹄声”,它既是写诗人在萧飒秋风中驰马来到关前的情景,又似乎蕴含着一种历史的悲凉感:在这座古城堡之前,往昔的金戈铁马之声已被秋风吹散了,时间的流水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谭嗣同(1865-1898),中国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他擅长作诗,风格雄健,富有爱国精神。有《谭嗣同全集》。

8、“终古高云簇此城”,看,那高天的浮云似乎终古不散地簇拥着这座半山腰的历史名城。“高云簇城”,就形象地突出了潼关居高临下的险峻地势。一“簇”字,写高云密布城关的情景,很富有动感。而“终古高云”,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无比辽远的时空深处,“终古”意味着时间的邈远;“高云”,意味着空间的开阔。潼关,当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是从洛阳进入长安必经的咽喉重镇,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它不由使人联想起这座雄关曾经历多少历史风云变幻。

9、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10、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11、此诗是诗人十八岁时所作,为光绪八年(1882)。此年春,诗人从浏阳起身,往其父亲谭继洵任职地甘肃兰州。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由衷写出了这首赞美之诗。

12、第四句写潼关的环境:南依秦岭,北临黄河。用“河”与“山”来表现其险要。“河流大野犹嫌束”有两层意思:黄河在潼关脚下流向了广袤的原野;河床变宽了,而河水却还嫌其不够宽广,奋力冲击着河岸,丝毫不减其咆哮奔腾的气势。

13、千年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

14、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15、诗意:此诗以雄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潼关一带山河的雄伟壮阔,折射出诗人一种冲决一切罗网、昂扬进取的心态。

16、谭嗣同在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于南京“闲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衍绎南海之宗旨,成《仁学》一书”,《仁学》是一部将哲学、宗教、科学冶为一炉,自成一体的学术著作,汇聚了谭嗣同短暂一生的学术研究成果。

17、谭嗣同英才天纵、诗格高标的艺术精神,在《潼关》中表现出鲜明的特征,即以山水之形抒发胸中奔腾汹涌的豪情,借自然风光寄寓奋发有为的心志,“察视风土,物色豪杰”(《梁启超文集》)。谭嗣同一生以“冲决罗网”(《仁学》)为己任,这种壮志豪情在《潼关》一诗中初显锋芒,诗中喷涌而出的不羁情怀正是其日后“冲决罗网”的体现。《潼关》中用“河流大野”和“山入潼关”等客观景物来隐喻诗人冲决束缚、一往直前的主观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