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语录原文
1、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3、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4、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佛教经典语录原文)。
5、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6、悦读经典|诸葛亮《诫子书》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7、 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8、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9、9)与愚同住苦,如与敌同居。与智者同住,乐如亲族。贤者智者多闻者,持戒虔诚与圣者,从斯善人贤慧游,犹如月从于星道。(佛教经典语录原文)。
10、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11、 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12、9)我们的心有很多种作用,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一半利己利人。净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识作用,不令恶质的作用生出来。
13、美女在前,则以为一枝花,其实,迷魂鬼子就是她。
14、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包容。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察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而不会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认他人,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在包容的背后,蕴含的是爱心和坚强,是挺直的脊梁,是博大的胸怀。
15、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16、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17、漫漫长路无声无息,或许我们一生也在追寻,那又怎样,打破的宁静换回一生的威名,哪怕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千山暮雪天涯远,万古流长的亘古情怀,学智者接纳红尘纷扰,却置身事外,博得一份淡然。尽避曲终影自单,冷月残照孤星夜,沧海连天堑,南辕北辙的沦陷,不自觉反省饼往。
18、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9、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20、南怀瑾: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21、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22、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23、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24、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25、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
26、季节变迁,人事沉浮,在微凉的夜晚,静坐室内,一卷卷散发着浓浓墨香的书籍,在手中慢慢翻阅,时间仿佛过得很快,任思绪在不停漂浮,那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古韵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如同一壶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无穷。天空飘飞的雨丝,如同弥漫的思绪,袅袅翩跹,畅游于天地,寻找安静,让心静谧。
27、很久以前,有一位年长者的儿子,到海中打捞沉香这种木料。过了一年,才打捞了一车,并把它运回家。他把沉香木拿到市场上去卖,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过了许多天,他都没能卖出去,感到很疲劳厌烦,十分苦恼。他看到卖木炭的,都很快地将木炭卖了出去,便想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这样就可以很快卖出去了于是就把沉香木烧成木炭,运到市场卖掉,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世间上的愚人也是这样,本来按照佛教里的各种修行方法,努力精勤地修行,希望得到佛的果位,因为难以达到,便退失菩提心,想不如去修声闻乘法了生死,证
2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9、所求的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杀害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
30、18)于求乐有情,刀杖加恼害,但求自己乐,后世乐难得。于求乐有情,不加刀杖害,欲求自己乐,后世乐可得。
31、一个人几十年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太少,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用智能探讨人生真谛,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
32、有一种伤叫悲伤,是睫毛再也承受不住泪球的重,轻轻碰到就会滴落。
33、梵音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4、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5、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36、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37、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38、“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39、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观心、观相。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40、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41、22)不诽与不害,严持于戒律,饮食知节量,远处而独居,勤修增上定,是为诸佛教。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淫欲,乐少而苦多!
42、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43、名望就意味着孤独。名望仿佛商店橱窗里陈列的水晶,你被安置在那里展览,供人欣赏,马路上所有的过客都瞅着你,可是任何人都不能接触你,你同样也无法接触任何人。
44、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45、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46、《爱上经典文学艺术》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营造最美精神家园。欣赏本文前,新朋友请先点击标题下的蓝色字“爱上经典文学艺术”,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经典文学艺术资讯。
47、要坦诚,要做你认为对的事,有人活着,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于是盲目地羡慕,盲目地追求,往往却总是与幸福擦身而过。其实,每个人不论在任何处境下,只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学会把握、学会满足、学会感恩,生活就会幸福。
48、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49、勇於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50、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51、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返,是故至心稽首礼。——源自:《无量寿经》
52、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53、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54、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宽容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55、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56、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57、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58、南怀瑾: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59、冰山之所以瑰丽雄奇,是因为它有3/4埋在水下。若欲写好人生的传奇,就要学会冰山的深藏与厚重。别有点成绩就写在脸上,谁一生没有几处得意?你炫耀的只是自己的无知与浅薄。别稍有哀怨就到处示人,谁的心坎上还缺少几道伤口?你展现的只是自己的羞愧与卑微。当你能把得失深藏于心,人生自然变得厚重。
60、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61、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62、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63、佛国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64、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65、经典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遶身
66、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67、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68、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69、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70、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71、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72、“要知今日之人,未能进步者,病在说食数宝,废弃因果律仪,此通弊也。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功夫来念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见弥陀?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心来参禅,如斯参禅,何愁不悟?总宜深究一门,一门如是,门门如是。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那怕业根浓厚,有甚习气不顿脱乎?此外倘更有他术能过此者,是则非吾所能知也。”
73、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非物,则物可物。以物非物,则物非物。
74、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75、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76、心善自然美丽,心真自然诚挚,心慈自然柔和,心净自然庄严;澹泊寡欲可以养神,宁静致远可以养志,怡情适性可以养和,观空自在可以养心。种下一个善念,收获一种良知;种下一种良知,收获一种道德;种下一种道德,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个人生。
77、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78、4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六祖坛经》
79、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80、只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达到生死自在。
81、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82、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将淫念立消磨。
83、四种往生正念往生、狂乱往生、无记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得往生;狂乱往生是人在生时作恶多端,临终时见到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苦逼,于狂乱中,忽然遇到善知识教他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即得往生;无记往生是人于平日发心皈命于佛,到临终时,虽然心神衰弱而成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但是乘著他以前念佛的功德而得往生;意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虽然不能出声念佛,但中意念阿弥陀佛,一样可以往生。
84、3)修行者进入尘世,应该要像蜜蜂采蜜一样,不损伤花的色与香,轻盈地采取蜜汁,无害于花本体。我们一生所需如果只是为了达到维生所需,其实需要的并不多,就像一只鸟、一条虫,天地提供的其实足以满足它们的需求。
85、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86、心安,是活着的最美。哪怕平凡普通一无是处,哪怕身无分文处境窘迫,哪怕负重跋涉苟延残喘,可我们毕竟活着,白日能够经历风雨,夜晚可以编织梦幻,还有爱你的人陪伴,还能寻找那些零星的快乐。所以,淡看世间浮云,淡薄是非得失,简单、坦荡、真切、平静、透彻、无争,这就是福。
87、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懔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证?今言修者,盖因迷悟之异,情习之浓,谬成十界区分。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尽力行持,消除惑业,习病若除,自然药不需要。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故修学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转凡成圣也。
88、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89、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90、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91、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92、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93、若干年前,我实现了人生理想,似乎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我所从事的建筑事业正如日方升,生活舒适,有精致的住宅和两辆新车子,还有一艘帆船,婚姻幸福,家庭美满。可是突然有一天,我遭遇了人生中难以想象的打击,股票市场瞬间崩溃,我所建造的楼房一夜之间便无人问津。为了偿付巨额利息,我很快花光了所有储蓄。在我以为情况不可能再坏的时候,妻子却说要和我离婚。我感到万念俱灰,不知如何是好,绝望之下,我乘着我的帆船南下前往佛罗里达州。当我到达新泽西州海岸时,我突然转向正东航行,直接朝大海奔去。
94、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95、13)我们要像一只大象一样,在战场上能承受箭的毒害而继续奋战不已。我们也能忍受别人对我们的侮辱和敌视,而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安详寂静。
96、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97、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为菩提心,无论修何种法,没有菩提心,无法获得解脱,根本没有成就的可能,若发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够成佛。
98、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