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柱鼓瑟
1、两军对敌;对抗。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同“旗鼓相当”。
2、我父亲曾在茶余饭后褒贬过:“你曹叔喜欢古诗古词,有点艺术家的作派,但未免胶柱鼓瑟,给女儿取名字选字过于生僻拗口了!
3、擂鼓:急击鼓。筛锣:敲锣。敲锣打鼓。形容大声吵闹。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
4、赵孝成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最怕马服君的儿子赵括担任将军。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蔺相如劝阻说:大王凭名声用赵括,就像是把胶把瑟上的弦柱粘住来弹瑟,音调不能变通一样,他不懂得随机应变。赵王不听。结果,赵军被秦军打败,40万大军被活埋。赵国几乎灭亡。
5、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赵武灵王之孙)和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平阳君主张不接受上d郡,他认为冯亭不将上d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议,二人劝赵孝成王接受冯亭的上d郡,他们说:“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胶柱鼓瑟)。
6、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胶柱鼓瑟”的原义是鼓瑟时胶住瑟上的弦柱,就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的人。
7、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8、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同“鼓唇摇舌”。
9、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10、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d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于是,韩国的国君韩桓惠王让上d郡郡守冯亭把上d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冯亭不愿降秦,同上d郡的百姓谋划之后决定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d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于是,冯亭便派遣使者通报赵国。
11、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
12、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比喻战乱不止。
13、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14、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
15、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16、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17、腰鼓:古乐器,两头粗,中间细。比喻兄弟辈里居中的的那一个较差。
18、当刚刚入学的孩子,向你炫耀他新学到的成语时,你是否很想向他解释成语背后的故事,从而让他体会学习的快乐?
19、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20、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21、成语正音胶,不能读作“jiǎo”;瑟,不能读作“bì”。
22、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23、我父亲曾在茶余饭后褒贬过:“你曹叔喜欢古诗古词,有点艺术家的作派,但未免胶柱鼓瑟,给女儿取名字选字过于生僻拗口了!
24、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25、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同“暮鼓晨钟”。
26、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27、于是赵孝成王派兵接收并占领了韩国上d郡。韩国的这一做法让秦国非常生气。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秦国与赵国军队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对抗作战,这时赵国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已患重病,赵王派遣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多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应战。秦军多次挑战,廉颇也不理睬。赵王听信秦国间谍散布之谣言。秦国间谍说:“秦国害怕的,就只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将军。”赵孝成王因此用赵括为将,代替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凭名声使用赵括,象是用胶水胶粘瑟上的弦柱来弹瑟,音调不能变通一样。赵括只会死读他父亲的书,不能随机应变。”
28、鼓:拨动,振动。振动嘴唇,拨弄舌头。形容凭口舌挑拨、煽动或进行游说。
29、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30、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
31、第二空,由“甚至”可知,横线处词语与“替代”构成递进,程度较轻,C项“削减”指削弱减少,符合文意,当选。B项“剥夺”指用强制的方法夺去或依照法律取消,与“替代”程度相近,不能构成递进,排除。
32、(小知识)“半老徐娘”的“徐娘”指的是谁?
33、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34、布鼓:布蒙的鼓;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名。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