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朱熹的朱子家训(87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朱熹的朱子家训 1、我们发现了这部家训伟大的现世价值。我们觉得,这么好的东西决不能朱门一家独享,它应该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共享。所以我们把它公诸于世,通过各种途...

朱熹的朱子家训

1、我们发现了这部家训伟大的现世价值。我们觉得,这么好的东西决不能朱门一家独享,它应该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共享。所以我们把它公诸于世,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方法予以介绍、讲解、弘扬。稍微了解一点中华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国还有一篇很著名的《朱子家训》。

2、 三要有良好家风,勤读好书、言传身教。朱熹的后人,有大成就者众多,与朱氏家族注重家风、提倡耕读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家风家规、家庭教育对个人和家庭影响较大,建设好的家风极为重要,也很有必要。一是强调读书明理。d政干部首先要带头读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定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又要推荐家人多阅读、勤思考。其次要广闻博览,读古今中外的优秀图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做到言传身教。要像朱熹一样,以一言一行激励家人,严格约束自己和家人的言行,真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构建和谐的家庭,营造良好的家风。

3、二要有高洁修养,以身作则、清廉治家。朱熹在家训中辩证地处理了“天人”“义利”“善恶”“公私”等几种重要关系,给出明确的提示和劝诫。这种处理方式综合了古代中国的治国治家的优秀智慧,在今天仍富有启迪意义。广大d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做到“革命理想高于天”,时刻不忘修身奋进。要将“为人民服务”的“大义”放在首位,不去计较个人的蝇头小利,更不能夺取“不义之财”。要以d纪国法为准绳,分清是与非、辨清公与私,不以私法治家,更不能以私利祸国。同时,要心存善念、多做利国利民的善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宜未雨而绸缪(chóumóu修缮的意思),毋(Wù)临渴而掘井。最好未雨绸缪,不要到了渴了才想起来掘井。

5、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6、每期回顾关于台山的历史、华侨的出国史,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朱熹的朱子家训)。

7、宋代朱熹的《朱子家训》摘录自《紫阳朱氏宗谱》。《朱子家训》全文仅仅三百余字,精辟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被尊为千古“治家之经”。

8、《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为历代儒客尊崇。

9、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自己生活养身时定要勤俭节约,而请朋友的筵席上不要吝啬。

10、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是人生的起点,是情感的苗圃和爱心的归宿。不论你的社会地位高低,不论你的事业是否成功,建立一个和睦的家庭,营造一个温馨的爱巢,无论是古今中外,都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基本目标。

1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且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冤家宜解不宜结,神鬼可敬不可灭。

12、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13、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14、主要搜集台山地名的传奇和故事等。地名不仅是记录在行政区域档案中的文字,更是以其背后的意义,既是当地文化底蕴和精神厚度的见证,更是历久弥新的共同记忆。

15、《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作者为明朝学者朱用纯,其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16、朱熹对妻子的情感可谓感人至深。就在他临终前还抱着病体,咬紧牙关,握笔为亡妻刘清四写下一篇表达他至死不忘夫妻情的《墓祭文》:“岁序流易,雨露既濡,念尔音容,永隔泉壤。一觞之,病不能亲,谅尔有知,尚识予意”。可见真情挚爱溢于文中。

17、(译文):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18、对那些素行不端者,虽年纪比我大,我们也该离他远点。

19、其次,从学术思想看,《家训》从属于朱子思想体系。童蒙教育是朱子思想体系的重要构成。从束景南先生所说的“人本主义的四书学体系”来考量,可见朱熹将教“理”与教“事”相统认为“小学是事”,即教导依照规矩行事,而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故而,朱熹不仅对讲明德之道的《四书章句集注》着力甚深,还创作了以洒扫、应对、进退等日用涵养之道为主要内容的《小学》。据此,朱熹亦认为家庭教育中“理”与“事”皆不可偏废,《家训》侧重阐发义理,另有撰著《朱子家礼》《童蒙须知》等篇目则言明具体的行为规范,由此形成了完整的日用与义理相互补充的童蒙教育思想体系。

20、其朱氏之姓说。《治家格言》虽不以“家训”为名,但实际上是一部格言体家训。朱用纯因自谦而命名“格言”,似有引圣贤之言以自勉的意味。朱用纯的宗叔朱大满为《治家格言》题对联:“鹿洞谈经传千秋师表,柏庐继志垂一脉家规。”并制成匾额挂在墙上。这是出于对朱氏精英的褒扬,将朱用纯与曾在白鹿洞书院传道授业的圣贤朱熹并提。“朱子”的圣贤之名可增益《治家格言》的魅力,在传抄的过程中有人将错就错,称其为《朱子家训》。清代严可均为朱用纯作传时指出:“其最传者《治家格言》,江淮以南皆悬之壁,称‘朱子家训’,盖尊之若考亭焉。”(考亭亦朱熹别号)可见,有人出于赞扬,欲奉朱用纯为“今日之紫阳”,进而称其撰著为“朱子家训”。

21、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不要盖奢华的房屋,不要谋取肥沃的田地。

22、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

23、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24、跟随郑老师学习语言表达已经1000余天,受益匪浅,尤其是对小外孙的影响更是欣慰。

25、日常生活必须节俭,到别人家做客千万不要流连忘返。

26、朱熹在《家训》中特别强调,“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长”。不要随便揭人之短,也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若与人发生冲突,“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重报之”。因为黑暗消除不了黑暗,而光明可以,仇恨消除不了仇恨,可仁爱可以。所以,要做到“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等等,这些理解、宽容、以德报怨的胸怀,以理服人的态度,都是化解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社会的有效方法。

27、对品德高尚的人,虽然年纪比我小,我也应当尊敬他;

28、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29、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30、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见到美色而起淫心,报应就会在妻子女儿身上;藏匿怨心而暗箭伤人,祸患就会延及到子孙。

31、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32、《朱子家训》历经千年,今天仍被广泛传播,根本原因在于家训的内容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理念,符合人们追求美好、渴求幸福、祈求完善的良好愿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广大d员干部更应该学习《朱子家训》中的有益经验,推动家风建设明德向善。

33、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34、朱姓经过历代数次大迁徙,从中原出发如今足迹及业绩均遍布全世界。朱沛国堂是朱姓纪念先祖先贤、族人互相沟通交流的家园。经过历代的迁徙,台山朱子文化也与当地人的各种文化产生了兼收并蓄,形成了独有的紫阳文化。紫阳文化对台山朱氏后代的传承创新产生着什么样的影响,而侨乡文化对紫阳文化的影响力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开辟这一个专栏,就是为关注、研究紫阳文化的学者搭建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

35、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36、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37、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福建尤溪,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崇安。

38、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读书是以学习圣贤为志向的,不是仅仅为了科举考试;作官的时候心里要有国君和国家,哪里仅仅计较自己的家庭。

39、《朱子家训》和朱柏庐《治家格言》的混二为可能是历来对朱熹所著《朱子家训》的宣传推广不够。朱熹所著《朱子家训》的社会知名度、普及性不高。据美国朱子学家田浩研究,在1996年《朱熹集•外集》出版之前,这个只有短短三百多字的朱熹《朱子家训》文本甚至都没有收录进已被广泛收集的朱子文集中。朱熹《朱子家训》一直保存在福建和其它地方的一些朱氏家谱中。直到晚明时代,朱培将其出版并收录在《文公大全集补遗》书中。随后,朱玉在1724年至1730年间又将之重印(略有不同),并收录在《朱子文集大全类编》。在17世纪早期和18世纪早期,尽管有这两个文集对朱熹《朱子家训》的出版,然而除了1692年在日本出版了双语版的《朱子家训》之外,《朱子家训》在朱氏家族之外似乎并没有引起社会广泛的注意。《朱熹集》出版的同一年(1996),世界朱氏联合会编辑出版了《朱子家训》。《世界朱氏联合会讯》第四期(1996年),除了出版了《朱子家训》外,还用一个专栏5篇文章探讨了《朱子家训》的重要性及其当代价值。总之,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朱氏联合会等学术文化民间团体积极推广《朱子家训》之前,社会公众甚至朱氏家族成员,似乎更多关注的是《朱柏庐治家格言》。了解这一简略的历史经过,就不难理解,人们直把朱柏庐《治家格言》当作《朱子家训》是由来久之。

40、朱杰人指出: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朱熹的《朱子家训》和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虽然是在不同时代由不同的朱家先贤所撰写出来的不同传世巨作,而朱熹的《朱子家训》集中讨论的是家庭伦理,短短三百多字,给出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底线。这是一条非常清晰而可以执行的红线,越过了这条线,你就不配被称作“人”了。不仅如此,《朱子家训》还告诫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文明的人。它教导我们的宽容、包容、内敛、内秀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美德,彰显了中华文化无比宽广的胸襟和卓尔特立的价值观。《朱子家训》倡导家庭亲睦、人际和谐、重德修身。朱熹的《朱子家训》其实就是具有普适价值的人伦观、修养观、道德观、社会观和人之为人的基本价值观。是中国人的人生法典。朱熹的《朱子家训》中,“勿非理而害物命”之教,已包涵可贵的可持续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其“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格言警句,特别具有当代警示意义。相较而言,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主要讲的是家庭人的行为规范,和《朱子家训》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打一个比方,《朱子家训》是宪法的话,《治家格言》则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条法。他们的高度和内涵是完全在两个无法比拟的层次上。明末朱柏庐等两位朱氏后裔援引朱子思想,决心重振心学泛滥后摇摇欲坠的家庭伦理。相较朱熹的《家训》而言,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更加注重实际。但它比较少关注道德上的自我修养而比较关注经济问题,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色。

41、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赏析:遇到别人有喜庆的事,不要产生嫉妒心;看到别人有灾难,不要幸灾乐祸。

42、待人的合理规范与处世的正当态度,则不可不知。

43、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44、(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45、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46、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47、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48、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4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碗粥一碗饭,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来的是很困难的。

50、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51、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赏析:嫁女为他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要贵重的礼金;子孙去媳妇,一定要选择贤良淑德的女子,不要贪图去丰厚的嫁妆。

52、    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53、《朱子家训》既是“家训”,又不限于只是一个“家”之“训”,更主要还体现在即使在当今之世,《家训》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仍然没有过时,仍然具备指导社会人生的普世价值和恒久价值。

54、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55、(本文作者朱新长为台山市紫阳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56、一要有家国情怀,忠于祖国、热爱家庭。中国古代传统以家庭为本位,将个人的成就与国家的兴衰通过家庭紧密联系起来。这种制度安排经过漫长的文化浸润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就今天而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朱子家训》从国家、家族、个人三个层面,讲清了个人发展、家族兴旺和国家富强的根本在于家庭的向心力和国家的凝聚力;阐明了忠于国家、维护家庭的重要性。对领导干部而言,学习《朱子家训》,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是热爱祖国,将个人的发展进步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广阔的舞台发挥好个人的才智,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推动国家的强盛。

57、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58、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然离我们遥远,但是祭祀的事情不可不诚心;子孙即使是愚钝,经书也不可不读。

59、朱用纯(1627—1698),明末清初昆山人,为朱熹后裔,其所撰《治家格言》500余字,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开头。朱用纯的生活经历和心态是他创作《治家格言》的动因。朱父集璜因拒降清军而投河自尽,朱用纯取西晋王裒“庐墓攀柏”之孝以自号“柏庐”。他为继父志,终身未入仕途,以教授学生、著书为业;及至中年撰写《治家格言》贴于厅堂以自勉并规训家人,故未署名。朱用纯生前著述中也未收录此作品,可见无意扩散。《治家格言》由于世人的赞扬、推崇或误解,被易名为《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紫阳朱子家训》(紫阳为朱熹别号)等,以致随后百余年间误传为朱熹所作。学界对误名之因有如下几种说法。

60、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61、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62、朱熹为官时间不多,总揽仕历,按到职实算,为官方逾七年(任同安县主簿三年、任江西南康军两年、任提举浙东常平盐公事九个月,任知漳州一年、任知潭州兼湖南路安抚使两月余、任焕章阁侍讲四十六天)。

63、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64、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赏析:老祖宗虽然离我们很久远,但是祭祀却不可以不前程;子孙虽然很笨拙,但是四书五经不可以不去学习。

65、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66、三是修身重德,要求种德积善,成就自身。朱熹在一生中广交友、重情义,只要是有德行、善修养的人,都能视为知己。比如,他在担任浙东提举时官居五品,当时还是平头百姓的陈亮找他辩论“王霸义利”。朱熹并没有因为陈亮是个老百姓而疏远他,反而非常欣赏他的才学和德行,结为挚友。这种推崇道德、看重修养的理念也体现在朱子写给同族的家训中。《朱子家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再提醒族人要严格恪守善恶的标准,遵守做人的底线。做到“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67、一个人能做到以上各点,则老天必定会来相助的。

68、(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69、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70、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71、朱熹在教育子女方面也留下许多佳话。朱熹长子朱塾顽皮贪玩,朱熹唯恐朱塾在家不得专意,耽误学业,便送他远离膝下千里从师,赴婺州金华县(今浙江金华市)拜吕祖谦为师。临别前,朱熹还写下《训子从学贴》交付朱塾,贴中从日常生活小事到具体待人接物无不悉数训诫。

72、别人的缺点,(面对他人时)我们应帮他稍加掩盖;

73、朱时华书法作品《朱熹·朱子家训》  240*96cm

74、《朱子家训》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行为准则。首先《朱子家训》要求父母对子女要“慈”,即父母对子女要慈祥、和蔼和疼爱。但是父母对子女又不能一味迁就、溺爱和放纵,所以下文还有“子孙不可不教”,也就是说,父母在对子女施予“慈”爱的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教其做人的道理。知礼仪、尽孝道。这就自然过渡到“子之所贵者,孝也。”所谓“孝”,是指子女对父母要发自内心的爱与尊敬,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父母在世,要侍养,死后要按照礼仪下葬和祭祀。

75、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有妒贤嫉能的心态。

76、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77、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

78、    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

79、(译文):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80、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81、  此《朱子家训》实际应为《朱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应该分清楚。

82、朱熹为官内每到一处,极度重视荒政,他重农桑,兴水利,正经界,轻赋敛,惩贪官,治豪强,真个是民间疾苦“一枝一叶总关情”。他于1171年创建的社仓,奏请朝廷颁行诸路州军,救助了无数灾民,被誉为“先儒经济盛迹”。如今,朱子社仓仍然完好安在,向人们昭示着纯朴善良的朱熹救荒恤民的故事。

83、朱熹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贫,从不妄取不义之财。他一生生活不幸,幼年失父,中年丧偶,幼女夭折,胞妹早逝,晚年失子,生活相当贫困,其斋舍无以避风雨,赵汝愚悯其贫,欲为其盖房屋。

84、孝父母,忠国家,宜兄弟,教子弟,和夫妇,敦礼义,谨言行,睦宗亲。务勤俭,和乡d,完国课,严内外,息争诉,敬师长。善待人,笃友谊。

85、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不要贪图以外得来的财富,不要和过量的酒。

86、(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上一篇:精选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5个(44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