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三国演义好段落100字(86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三国演义好段落100字 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吗?从《三国演义》这个名字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2、所有笔画多、难辨认的字,《写给孩子的三国演义》都有标音: 3、不久,刘备又和关羽...

三国演义好段落100字

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吗?从《三国演义》这个名字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2、所有笔画多、难辨认的字,《写给孩子的三国演义》都有标音:

3、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4、刘备有心抱负于天下,关羽、张飞二人各自身怀绝技,一直未得到展示,此前唯有关羽斩杀华雄初显本领,此后,刘备等三人已然名满天下。(三国演义好段落100字)。

5、刘安为款待刘备,杀妻作食。此举向来为人诟病,也是读《三国》者津津乐道之事。读书至此,你有何感想?请撰一小文,题为《小议刘安杀妻》。 

6、还有《水浒传》,《水浒传》要放在三国和西游后面阅读。咱中国有句话叫: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其实《水浒传》是能读的,但是要到上高中的时候读。因为它里面的一些价值观如果引导不好的话会把孩子带偏了。

7、操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 关公曰:“以吾关之如土鸡瓦犬尔。”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

8、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非常生气。想起了刘备临死前嘱咐他的话“吾观马谡,言过其实也”。后悔不已。悲痛了斩了立了军令状的马谡。

9、《三国演义》的时间叙事是散点或弥散的,而这些散点或弥散的时间叙事缺乏统一的逻辑线索将它们串联成为一个充满意义的有机整体。因此,存在着时间与故事、故事与人物、人物与时间的多重断裂这类屡见不鲜的现象。与断裂的时间叙事相对应,《三国演义》的空间叙事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小说表现的历史空间和地理地域相当广袤而丰富,故事在不同的空间结构中产生、发展、渐变、突转、结局,理应为小说展开多幅富于审美惊异和快感的故事场景。但令人遗憾的是,原有的历史地域的丰富性和变化性没有提供给小说书写者一个自由驰骋的舞台,反而让作者迷途于空间叙事,整个小说的空间结构缺乏逻辑秩序而显得破碎零乱,主次、前后、轻重、衬映、深浅等应有区分度不够分明,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的统一性、有机性没有获得精妙的体现。

10、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许劭对曹操语

11、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罗贯中《三国演义》

12、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至第四十四回

13、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马超

14、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称为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继嘉靖本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等,内容没有大的改动。

15、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

16、小说一开篇就是“桃园三结义”,“义”这一思想也就自始至终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尤其是通过关羽这一形象,典型地宣扬了“义”的思想。

17、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英战吕布”情节,可适当发挥,注重细节。

18、却说诸葛丞相在于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幸连年大熟,老幼鼓腹讴歌;凡遇差徭,争先早办。因此军需器械应用之物,无不完备;米满仓廒,财盈府库。(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兴师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19、就是在空城计之前了,马谡自告奋勇去守街亭,结果犯了低级错误。被司马懿打败。蜀军被断了咽喉之路。被迫撤兵。

20、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21、《三国演义》是后来听了评书之后喜欢的。我父亲就经常带我听三国的评书,我是听完评书之后才对三国产生的兴趣。

22、刘关张三人出场时面貌各异,均有肖像描写,请根据文字描述为三人画像,比一比谁画的像。(不求形同,但求神似)

23、庞统素有“凤雏”之称,与孔明齐名。然因其形貌丑陋,起初既不为东吴所用,又不得刘备厚待,一度屈任县令。从这一节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4、龙困浅滩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罗贯中《三国演义》

25、  曹操兵败,带兵逃窜,遇见埋伏的关羽,程昱对曹操说:“关羽重感情,丞相若提及当日旧情,或许还有期望。”曹操于是向关羽提及当年旧情,众人又哭倒在地,关羽不忍,遂放曹军离开,甘受之前与诸葛亮签好的军令状。

26、作品通过“桃园结义”的故事,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从而表现出明显的“信义”思想。

27、《三国演义》中的很多故事已经成为中国人茶余饭后的交流话题,刘备、诸葛亮、曹操都是国人非常熟悉的人物。毛泽东说:“《三国演义》至少要看三遍,你读了它,就可以算半个中国人了。”

28、杨松是《三国演义》一书中的丑角,其贪图贿赂、妨贤背主,令人不齿。可笑的是,当他背主求荣,帮助曹操评定汉中之后,反被曹操处死。后人评曰:“家未荣华先受戮,令人千载笑杨松。”你如何看待这类人物?

29、“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蜀中歌谣,令人嗟叹。回顾相关情节,哪些征兆预示了庞统之死?

30、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

31、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32、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由于要地街亭失守,导致满盘皆输。诸葛亮被迫撤兵,司马懿大军追至,这时孔明手下的将领士兵基本都分配军务调完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疑心有伏兵。调头就撤兵。诸葛亮躲过一劫!

33、(5)刘备为夺荆州,替关羽报仇,起兵伐吴,在夷陵惨败,郁郁而终。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一心兴复汉室,六次北伐魏国,都以失败告终。司马懿却因此获得极大的权力,最终他的儿子取代曹氏称帝,建立西晋。诸葛亮去世后,西晋相继灭了蜀国和吴国,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代正式结束。

34、我当年翻四大名著的时候第一反应拿过来就是《西游记》。为什么呢?因为没上学之前就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

3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

36、除了考试大纲是一个主要的风向标之外,还有一个必读理由,就是在中考和高考的时候前面几道题都是:字、词、意这种考试。但是这些字词好像都不是语文课本当中的字词。我后来带着孩子们一起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发现全是这里的字词,它的注音,它的解释,甚至是错别字,全是这里面的。

37、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罗贯中《三国演义》

38、“赤壁之战”一节,篇幅巨大、内容庞杂。作者不惜笔墨,着力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实是《三国演义》一书中最为精彩的第一重笔。读至曹操败走华容道,关于赤壁之战的内容已基本结束,请复述赤壁之战的内容,想想孙刘联军为了击败曹操分别采取了哪些计策?这些行动为联军提供了怎样的优势?

39、后曹丕病逝,其子曹睿即位。诸葛亮六出祁山,决心为刘备完成匡复汉室的遗愿。在此其间,诸葛亮收复姜维并以己平生所学相授。诸葛亮最终因操劳过度在五丈原病逝。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兴兵抗魏却被昏主奸臣所害,逃往阆中。魏将邓艾趁蜀国内乱之际发兵进攻,蜀主刘禅不战而降,蜀汉至此灭亡。姜维在司马昭的围攻下身负重伤,拔剑自刎。

40、第七回描写了公孙瓒与袁绍的战争,这场战争中作者着墨最多赵云,试就文段分析赵云的人物形象。

41、然而重要的是,撇开了道德因素的英雄人格,倒是更为契合那个纷乱时代的伦理常例和复杂的政治生态。这也是刘备、曹操、司马懿那些人物之所以能够摆脱脸谱化的根本原因。其实,即便相对次要的人物,譬如吕布,亦因此获得了既招人喜爱又让人鄙夷的多面性(关于吕布,可参见本书《白门楼记》一文)。有意思的是,小说明明以忠奸对立模式展开叙事,许多角色并不是简单地标识为好人坏人。比如,王允以貂蝉美色设套,使董卓、吕布反目为仇,最后成功地刺杀董卓,此公为汉室之存亡续绝可谓苦心卓绝。可是连环计那种龌龊手段,以及刺董卓后主持朝政的大清肃(如缢杀蔡邕,不赦李傕、郭汜等),亦透露其性格中阴暗可怖的一面。

42、(2)曹操听取谋士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昌,赢得了逐鹿天下的主动权。他不断征战,扩大地盘,擒吕布、灭袁术,最终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统一了北方。同时,刘备屡败屡战,丢了徐州,只能去荆州投奔刘表;孙坚战死、孙策病死,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励精图治。天下最终会属于谁?

43、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

44、“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起义的口号。

45、运筹又遇强中手,斗智还逢意外人。——罗贯中《三国演义》

46、这部书现行本(毛宗岗本)虽是最后的修正本,却仍旧只可算是一部很有势力的通俗历史讲义,不能算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书。……话虽如此,然而《三国演义》究竟是一部绝好的通俗历史。——胡适《序》

47、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罗贯中《三国演义》

48、关羽曾经被乱箭所射中,贯穿了他的右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

49、  诸葛亮派魏延带兵引司马懿进了布满火药,干柴的上方谷,并点起大火,司马懿被困,逃脱不得,便下马和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抱头痛哭,眼看要烧死了,忽然天降大雨,满谷大火都被浇灭,司马懿连忙带军逃离,诸葛亮长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50、吕布谋臣陈宫言“曹操是极能用兵之人”,试列举曹操“极能用兵”的事例。

51、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到第五十六回

52、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53、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54、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罗贯中《三国演义》

55、然而,正义与道义在《三国演义》中并不是同义语。这里特别需要指出,小说虚构的人物行为往往在正义与道义相对立的情形中陷入价值悖谬。比如,魏延即是一例。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中,魏延救黄忠、杀韩玄、献长沙,是功是罪,便有两说。在刘备看来此人弃暗投明功莫大焉,诸葛亮却要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诸葛亮的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即认为魏延卖主求荣,亦如“三姓家奴”的吕布一类。这里,刘备讲的是政治正义,诸葛亮讲的是人伦道义。在小说语境中,二者往往互为因果,却又不是一回事。

56、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

57、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到第五十二回

58、这套书创新地设立了“三国趣读”栏目,带着孩子探究历史趣闻。栏目里的解释仅供参考,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说不定就是新的探究思路呢。

59、刘备感慨“髀肉复生”,因而堕泪,历来为后人感慨。这一举动体现了刘备怎样的心态?

60、  陶谦劳军已毕,赵云辞去,玄德执手挥泪而别。孔融田楷亦各相别,引军自回。玄德与关张引本部军来至小沛,修葺城垣,抚谕居民。

61、赤壁大战过后,刘备孙权转而争夺荆州。孙权遣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刘备则在诸葛亮的劝谕下多次推辞。周瑜献计,骗刘备前往东吴成亲,进而将其扣留以换荆州。

62、“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百年战乱终于在此划下句点,西晋开拓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局面。

63、阅读任务宛城之战中,曹操折了大将典韦。在祭奠典韦时,曹操哭道:“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虽有收拢人心之嫌,亦是真情流露。

64、所以我个人,通过我的实践,包括我从我的学生那里得到的总结:阅读四大名著越早越好。

65、诸葛孔明一听,这分明是在骂主上刘备和自己。答曰:“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木边,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66、比如对于原著第33回的改写就很有代表性,原著的标题是“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内容是这样的:

67、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和结束语。(三国演义)是一部反映魏蜀吴三足鼎立时期发生诸多事情的历史名著。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浪潮如雨后春笋,军阀间殊死相争。官渡之战,曹消灭袁绍,经多年征战,形成了魏国雏形,之后其子曹丕废献称帝,建立魏国。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后,又经过三顾茅庐,诸葛孔明出山,借荆州取益州,联吴抗魏,逐步形成蜀国轮廓。之后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报仇讨伐吴国,解除吴蜀盟约,杀了仇人,却兵败吴国,病死白帝城,临终托孤诸葛亮,之后又派邓芝结盟吴国,联合抗魏,平南蛮后,五次北伐,为蜀国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孙权甲富一方,经周瑜、陆逊、诸葛瑾等努力下,连蜀抗魏,依长江天险,位居江南,历经四代。

68、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69、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三国演义》

70、但是,这种对于原著的修改却保留了原著的精华部分,尤其是对人物的刻画。

71、吾欲伸张大义于天下,挽救黎民百姓于泥浆。——诸葛亮《三国演义》

72、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73、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李肃是如何说服吕布投奔董卓的。

74、笔者认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及《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关于古代小说的研究,主要追溯其缘起、著录和体式之沿革,或亦涉及叙事艺术和审美批评,自有洞贯灼见,但未必都是不易之理。即如“文章和主意不能符合”之说,就很有讨论余地。应该说,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考察的问题。

75、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罗贯中《三国演义》

76、刘备军被曹操击败,刘、关、张失散。其中关羽被曹操军包围。曹操非常欣赏关羽才华英武,曹操希望招降关羽,遂派张辽(字文远),游说关羽;

77、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也明确提出要阅读四大名著。

78、(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79、祢衡是闻名天下的名士,其“裸衣骂贼”之举骇动朝堂,请谈谈你对当时名士之流的看法。

80、《三国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早在明隆庆三年(1569)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1635)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

81、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

82、四大名著最经典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但它并不适合孩子读。因为它里面有大量的生僻字,甚至是特殊的地名、人名、官职以及一些古代汉语字词,这些没有注音没有解释,孩子读不懂,这就是拦路虎之一。我们建议青少年读北京教育出版社、岳麓出版社或者是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学生无障碍版。——刘卿、高传立

83、所以,总的来说,10岁之前的孩子就读点简化版的,看点绘本,听点故事,让他了解,对四大名著产生兴趣,等稍微大一点到了四五年级,如果还这样就不行了,就要试着去读一些原版。通过这两年教学的观察,孩子到四五年级读原版,大多数都是没问题的。

84、“三顾茅庐”是全书一重笔。在见到孔明之前,刘备曾先后把孔明的友人、兄弟、丈人等人误当做卧龙相认。在这些人身上,有哪些共性?

85、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新是,它把桌游和书本结合在了一起!

上一篇:精选取决于你是什么意思(49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