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海德格尔向死而生(46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海德格尔向死而生 1、人因为与这个世界,不管是与物还是人发生勾连而存在,也就是说,如果不再有各种关系发生,那么人就不存在,就死了。可是,我的去世的亲人还时常出现在我...

海德格尔向死而生

1、人因为与这个世界,不管是与物还是人发生勾连而存在,也就是说,如果不再有各种关系发生,那么人就不存在,就死了。可是,我的去世的亲人还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还在和我发生着勾连呢?我还在牵挂着他们。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并没有完全地消失,而是活在牵挂他们的人的心里。这样的想法让我自己觉得很安慰。

2、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3、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海德格尔死亡本体论的关键点。

4、所谓“良心的召唤”,是指此在向自己的呼唤,是此在以沉默这种令人感到无名恐惧的方式向自己呼唤。唤醒此在去成为本真的自己。这些全是因为此在本质上是虚无的(注定死亡)。这时必须抉择,亦即采取实存的作为,使此在向存在本身开放,让存在在此在显示出来。

5、  思的任务将是放下以前的所思,把真正应当思想的事情决定下来。

6、  人道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人作为万物的尺度凌驾于世界万物之上。处于“存在的遗忘”中,人何以为人的本质也是被遗忘的。

7、向死而生这一理论出自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对生与死所提出的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他将出生至死亡的这一过程分成了无数个时间段,指出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向死而生在文学作品中代表着对生活大彻大悟、毫无畏惧,积极进取之人。

8、无论一个人一生多么辉煌,最终迎接他的还是死亡。无论这个人在生前过得多么渺小,他的终点也是死亡。死后,渺小却跟辉煌过的人是一样的。

9、失去了某物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换一个新的视角去观照事物,在新的视角下我们才可能深刻地领悟到失去的珍贵——这便是海德格尔借着那把锤子所论述的关于“缺失”的立场。

10、由此,我们就理解了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一片苦心: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亡故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或者说,向死而生的“向”实质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显现,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我们只有在充分地意识到前方的死亡,才能在“死”的路上获得自由,才能真正明了人生的意义何在,并为着这意义而筹划,这便是所谓“向死而生”。在此意义上,在海德格尔那里,视角已然上升到与存在直接相关的本体论层面上了。

11、然而老子的思想,在《存在与时间》中影响还是非常大。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哲学一直围绕柏拉图学说来回转向,都没有找到真正的突破口,就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本来的样子。一直在试图阐述的理念,物自体,绝对精神,都是对一个存在者的叙述,而忽略的存在本身的意义。

12、死亡,或许是世上最令人无奈的事情了。没有人不惧怕死亡,更没有人可以忍受死别。特别是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突然消失在你的生活里,再也不能看到,你会发现有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侵袭你的身心。

13、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14、海德格尔之所以提出“向死而生”这个重大的死亡哲学概念,其实是站在哲学理性思维的高度,用重“死”的概念来激发我们内在“生”的欲望,以此激发人们内在的生命活力。这就像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因为海德格尔很清楚地知道,以人贪恋欲望满足的本能力量相比,不在思想上把人逼进绝路,人在精神上是无法觉醒的。一个在精神上无法觉醒的人,他的存在对于这个世界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最多也就是体现了存在者自身在世界这个“大存在”中的“小存在”。

15、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海德格尔

16、无论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开启了西方现代理性主义的大门,还是康德试图调和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哲学理念,在海氏看来,都只是对一个存在者静态的描述,都是不完美的。笛卡尔说我唯一能确定存在的就是那个正在思考的存在,思考中的存在作为一种此在,只在思考下存在,万物都可以否定不存在,而那个正在思考的此在,必将有一个存在作为载体存在,此在只有在这个思考下才存在。

17、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18、"开悟"后再看"开悟"前的自己,以为自己正活着,其实是没有灵魂的,如行尸走肉,这就叫"活死人"。

19、海德格尔的见解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人产生特别的启发力量。譬如他谈到“人”,把人描述为:人是被抛入世界(身不由己来到人间)、能力有限、处于生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在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这个受造之物对世界要照料,对问题要照顾,而自己本身则常有烦恼。他/她处于众人中,孤独生活,失去自我,等待良心召唤,希望由此成为本身的存在。

20、   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这个存在者的一生贯穿着走向死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先于亡故的存在形式。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人能真实地感受到自我的强烈存在感,自己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在场”。所以,死的过程与亡的结果相比较,这个向死的过程更本真,更真实。

21、似乎海德格尔把老子的出生入死一章理解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不把自己逼到绝境之地,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又多大能量。可是老子告诉我们,事物都是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庄子也说,生,死之徒;死,生之始,都道在作用。生就像冬天浮在水面上的冰,不断有冰块融化消失(死)成水,也不断水冻结成冰,不管生还是死,本质都是水在作用。生是道的作用显现出来,死是回归道后被隐匿起来而已。

22、反求诸己:出自《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23、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海德格尔死亡本体论的关键点。

24、不同于海德格尔,我认为人不是从非本真状态开始的,一出生确实是一种本真的状态,所有的表达都是真实的,但随着成长,人不得不去接受和学习社会化——也就是“众人”的行为方式,从而将本真遮蔽,不知不觉进入了非本真的状态。而后,才又有对于本真的回归。不过刚出生时候的本真确实是和海德格尔所定义的“本真”有所不同,因为那个时候的人还太幼小,而无法为自己筹划。

25、遗忘了的根本问题——关于“存在”本身的问题

26、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要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27、  由此可见,“此在”是个正在生成的但目前仍然是个还无法最终确定的东西,指的是人的生成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指正在生成、每时每刻都在超越自己的人。“此在”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名词的人,而是生命活动的动态的人。“此在是在世中展开其生存的”,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其生命价值。

28、“烦”本身没有特定对象,他是一般的人生态度,人即使在无所事事的时候,也会感到心烦。

29、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界,影响力最大最广的应该首推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 1889~1976)。他生于德国乡下的天主教家庭,先读神学,后来改习哲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就开始教书。这原本十分平凡的学习生活,转折于他1927年出版的《存在与时间》,一时洛阳纸贵,也让海德格尔声名鹊起,他一方面承袭了胡塞尔现象学方法,同时把握了西方哲学的核心理念,又推展当代存在主义的人生议题,显示了他丰富的思想潜力。

30、因此理解向死而生,也就为我们理解海氏哲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挂念和叔本华的意志似乎是同一个意思,在挂念的作用下,此在可以摆脱死亡的畏惧,然而终究是不能摆脱死亡。

31、  笔者第一次从书本上听到这个思想,可以说是有一种非常震撼的心理冲击。难道我们需要在生存的状态下去预习如何死亡吗?或者说我们没有预习死亡的态度,就无法确切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状态吗?突然之间有点意识到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果人的一生没有真正考虑过死亡,那也许这一生将在缺乏思考的状态下虚度光阴。

32、  诗人从跃动喧嚣不已的现实中唤出幻境和梦。

33、  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

34、  人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既然我们此生无法避免最终的死亡结局,那么我们将在此生尽量满足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欲求,而不去多考虑死亡之后的事情。

35、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很出名,他说“向死而生”。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人这种此在有自我的意识,在所有的这些意识里面,有一种是最特殊的,那就是对“死亡的畏惧”。这种畏惧无时无刻不在,所以,我们会一直想办法来逃离这种畏惧。

36、  思的任务将是放下以前的所思,把真正应当思想的事情决定下来。——海德格尔

37、向死而生是指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里面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38、  人活在自我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海德格尔

39、海德格尔提出的"向死而生",相当于禅宗"开悟"的初级水平,有点"涅槃重生"的境界了,在生活实践上的感觉就是:人生本是梦基础上的观花赏月看世界……

40、从非本真状态向本真状态的转化,正是因为“畏”,最终的畏是对于人人都会面对的、而不知道何时而来的死亡的畏。面对这样一个时刻,逼迫人从沉沦中醒来,振作起来,从而回到自己的本真。其实海德格尔提出的是“向死而在”,为了容易理解,我的标题里就写做了“向死而生”。

41、他尽管也说“依寓”、“逗留”、“居住”,但其突出的是“在之中”的过程性。存在不是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属性,而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它是此在在世界中的历史性、时间性的展开活动。因此,世界不是一种现成的空间或场所,而是此在本身的展开状态,它是此在通过现身、领会、言谈等生存机制组建、构成或开展出来的。

42、  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当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43、在此,很自然地就延伸到了海德格尔的一个重要观点“向死而生(Being-towards-death)”。要理解这个晦涩深奥的哲学术语,最关键的是对海德格尔的“死”这个范畴的把握。死和常人的亡故并不表征同一本质,亡故是生命现象的自然完结,具有医学和生物学的特征;而“死或死亡则作为此在借以向其死亡存在的存在方式的名称”。因此在海德格尔那里,生理上的、肉体上的死亡为“亡故”,而“死”则是一种哲学概念,具体说,死是作为此在借以向其死亡存在的存在方式的名称。死比亡故更基本、更本源,因为此在只有死着,才能够亡故。而在人们一般的观念中,死与亡故并无区别,死即亡故、亡故即死,而海德格尔则认为,这两者在概念上有很大的差别,死喻指的是一个过程,亡故则指此过程的结果,人首先要死着,然后才能亡故。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这种贯穿一切“活着”的死亡存在,先于任何形式的亡故。人在亡故时已经谈不上“有死”,而是已经丧失了“有死”。亡故当然意味着一种终结或结束,但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结束,这种结束有完成、就绪、停止等意思。

44、  男人的下半身是成人,上半身却是婴孩,他用下半身做些成年男人的事,上半身却像婴儿一样嗷嗷地吮吸女人的乳房,期望获得母性的温暖。

45、  世界并不是世上诸多可见的存在者的总和,人也并不是世界的唯一组成部分;世界与人之间并不是客体与主体的二元对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