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观点
1、 苏格拉底方法作为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有这样一个人,在他人口中为智者,却对自我生活要求很节俭,一生都过着艰苦的生活;有这样一个人,对哲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有这样一个人,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但是反对他的人也数不胜数……
3、2:传播真理的方法.有好多人有好的想法,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能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世界上那么多的人.现实中,我们应该学习他做事情的方法.
4、苏:那么虚伪怎么样?虚伪应该被放在哪一栏?
5、好了,我觉得我不能这么写了,不然这个前苏格拉底哲学不知道要写多长了。我们还是讲泰勒斯。
6、这篇对话最终没有给出关于“虔敬”定义的结论。比起结论,苏格拉底更关心的是清晰定义概念的方法本身。准确的定义是清晰思想的基础和工具,也使苏格拉底从根本上动摇了相对主义——如果事物有明确的定义,就意味着特殊事物多样性的背后存在着稳定的本质——对这种本质的追求是苏格拉底同他之前的哲学家的共同之处。相信这样的本质存在,多样性就无法如智者派所认为的那样推导出相对主义。
7、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不是给所有人看的,他和中国的孔子有区别,并非为了教育后代,并非为了君主的统治,并非为了社会的道德.他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于是产生了后人所谓的哲学.他为自己的思想的实现建立了一所学校,来让别人从中受惠,但最终却形成了整个"学院派".
8、但研究阿那克萨哥拉的著作后,发现他在解释具体的自然现象时又放弃了奴斯,仍用物质作机械的解释。
9、有理智的教育和培养能带来益处,而失去理智将带来危害。
10、苏格拉底没有自己的著作和完整的哲学体系,大多从记载中探索,目前认为苏格拉底更关注人的内心,强调认识自己。
11、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说过:“我和物理学的探索是毫无缘分的。”他不关注与人类意识和生活无关的自然,及探讨这样自然界本质的形而上学。在这一点上,他与智者派十分一致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哲学的转向。他的哲学的核心指向是伦理学,也就是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他从来不试图创立一套脱离生活的哲学体系。另一方面,他坚决反对智者派关于真理的虚无主义立场,终其一生强调追求真知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目的也是为了指导人生。因为他相信“知识即美德”,没有人明知一件事是错的还故意去做,所以使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
12、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13、一个著名的例子是苏格拉底和一个青年欧提德莫斯讨论“正义”。欧提德莫斯自认为他知道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说:让我们写下相反的两栏——正义的行为和不正义的行为。欧提德莫斯同意了。
14、苏:或者假设你发现一个朋友极度疯狂,你偷走他的剑以免他自杀。对于这一偷窃行为你认为如何?
15、灵魂。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
16、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性是恒定的,这个本性总是追求着自己好的生活,即“使灵魂尽可能地善”,也就是追求幸福。人们选择去做的事情,即使是一般意义上的“坏事”,做的人也一定认为是能带来幸福的。比如小偷在行窃的时候,也是希望以此获得幸福,只不过这种对幸福的理解是错误的。这就是一个真知的问题,只有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真正符合人性,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也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17、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善或目的具有相同的意思。
18、比如苏格拉底,生卒年代你就要刻在脑子里,因为他的生死和很多重大事件对应或相关,他卒于公元前399年,在他饮毒自尽的5年前,就是公元前404年,雅典输了打了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其实苏格拉底被雅典投票处死,和这场战争雅典战败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说,有些年代,与其纵横交错的事件比较多,你记下来,便于横向对比一些历史事件。
19、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
20、正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培根才建立起了一种实验哲学,教导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实验-归纳-再实验-在归纳”的途径达到对自然的真正理解。毫无疑问,他的这种思想为欧洲的科学方法论补上了一个关键性的缺失,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指明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方向。由于这个原因,培根堪称是近代科学名副其实的先知。
2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22、苏格拉底与人们讨论的话题涉及方方面面,但主要是道德问题,比如什么是正义、节制、勇敢等等。这正是他做哲学的方式,如黑格尔所说,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他在讨论中谦和有礼、机智幽默,“同任何人谈话,都不自以为是,不好为人师,不强人从己,充分保证并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但却会在循循善诱中尖锐揭露出很多人们既有的或社会流行观念的错误。苏格拉底的谈话正是古希腊哲学精神的完美体现:不以灌输结论为目的,又不盲从任何权威和“主流”,在自由、平等的讨论中践行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
23、我们来讲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前545)。他是第一个提出了哲学中的本原这个概念的人(英文为arche,你见到很多英文单词都是以arche为前缀的),虽然泰勒斯讲万物来自水也是讲本原这个概念,但泰勒斯没有正式提出这个概念。
24、认知行为疗法努力重现这种“苏格拉底的方法”,教我们质问自己的艺术。在认知行为治疗过程中,你不只是躺在沙发上,独白你的童年,而是坐在那里,跟你的治疗师对话。他努力帮助你发现你无意识的信念,看看它们怎样决定了你的情绪,然后质疑那些信念,看看它们是否合理。你学着做自己的苏格拉底,所以,当负面情绪击倒你时,你问,我对它是否做出了智慧的反应?这种反应是合理的吗?我能做出更明智的反应吗?你余生中都会有这种苏格拉底般的能力相伴。
25、善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说明事物“为什么”的原因。
26、我们说泰勒斯是哲学家,其实他更多是是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数学上的贡献好像还挺多的,最有名的是到了埃及,利用中午的阳光和自己的影子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反正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们,大约都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哲学家的样子,好像啥都懂点。比如,泰勒斯发现磁铁可以吸铁,据此得出结论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磁铁之所以能吸住铁,那是因为磁铁内部有灵魂。当然,泰勒斯这里说的灵魂,不是我们现在的精神特质的灵魂,更多的是一种物质形态。
27、诚然,从泰勒斯开始,古希腊自然哲学家都想把求得真知作为自己的目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相信,关于自然的真知是有可能求得的。但是,如何才能保证在求知的过程中不走错路?如何来判断一位自然哲学家所得到的知识是不是真知?到苏格拉底时代,希腊哲学家们并没有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尤其是在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公元前420/410)这样的“智者”鼓吹,“论辩是基于论证与修辞,而不一定是真理,每一个Logos都有相反的Logos; 所有的观点同等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真理取决于偏好”的情况下,苏格拉底的批评就显得更加必要。
28、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29、在苏格拉底看来,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德性),即认识人自己的本性,也就是人的理性,也即我知道什么、我需要什么、我能做什么。
30、还有很多著名的故事展现了苏格拉底的过人品格。《会饮篇》中描述了他完全不为美貌所诱惑,在战争中英勇善战,忍耐力惊人:无论对饥渴还是寒冷的忍耐,都没有人可以与他相比。在冷得可怕的冬天,他赤着脚站在冰上,穿着平时的衣服,却比那些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人更若无其事。他为了追求哲学放弃了让自己生活富足的机会,一生生活在贫穷中。在政治生活中,不管是要对抗僭主还是大多数人的意志,他永远毫不动摇地坚持真理。所有这些,都是苏格拉底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对追求真知和至善的完美诠释。
31、应该说,阿那克西美尼在阿那克西曼德的基础上是前进了一步,因为他把阿那克西曼德的“不定”具体到“气”这种物质上来了,气比水更加无定形,但更有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阿那克西美尼把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的观点做了个综合并上升。
32、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33、至于他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我仅有如下几个供大家参考:
34、真理。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
35、米利都学派鼻祖泰勒斯也被后人认为是希腊哲学之父和希腊科学之父,他有个很有名的学生,叫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这个人也有个很有名的学生叫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他们三个并称米利都学派三杰。这很像后来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关系。
36、第他的理性怀疑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的做法。
37、阿那克西曼德也有个学生叫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两个人的名字很像像是兄弟。美尼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由气体变化而来。比如,气体变稀薄的时候就变成了火,一旦被压缩就变成了风,再压缩就变成了水,再压缩就是泥土,再压缩就变成了石头等等。另外,气体变得更加稀薄的时候,就成了火。这就是物质一元论,即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是由一种物质构成的。
38、这些言论对希腊的自然哲学和自然哲学家当然是非常不友好的,对此大科学史家乔治·萨顿(GeorgeSarton,1884-1956)有过这样的评论:
39、由于年代久远,这两个学生和泰勒斯一样,生卒年代都不是很详,大约都是生活在公元600年前后的人。
40、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41、苏格拉底相信,通过辩证法的问答,就可以引导人们得出真理,这种对话的作用就像思想的助产士。从认识论上来讲,应该说他主要站在理性主义一边,认为人的内在理性,而不是外在生活是认识真理的基础。他提出了“灵魂”的概念,而他所谓的“灵魂”基本等同于理智、性格的能力和人格的结构。当然,苏格拉底也不否认有观察事实这个层面上的知识,但他将对特殊事物的观察与对一般和普遍概念的分析区分开来。至于在此基础上提出普遍概念是最实在的存在的理念论,虽然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出于苏格拉底之口,但一般认为是他的弟子柏拉图的代表思想。
42、苏格拉底哲学核心的乐观信息是,我们有能力治愈自己。我们可以省察我们的信念,选择去改变它们,而这将改变我们的情绪。这种能力是内在于我们的。我们不需要向教士、心理分析师或药理学家下跪,去祈求救赎。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随笔作家蒙田说得很好,他说,苏格拉底“为人性做了一件大好事,指出它可以为自己做多少事情。
43、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
44、第他对法律的职能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很尊重法律。科学的健康发展以道德纯洁、诚实以及个人和社会的素养为必要条件。一个糟糕的公民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
45、前苏格拉底的哲学,顾名思义,就是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哲学。这个时期的哲学,从泰勒斯开始,到苏格拉底时代,绵延200多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派以及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主要探讨的就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到底从哪来的,万事万物到底由什么构成的,所以,这一时期的哲学家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不像我们现在谈论哲学,更侧重谈论人,谈论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46、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47、苏:那么,在某些情形中,我们必须将同样的行为放在两栏上吗?
48、 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49、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继承了他的老师关于德性是政体的优良原则的思想,其师兄欧几里得继承的苏格拉底善是“一”的观点对他也有一定影响。他还吸纳了众多学派的观点,包括赫拉克利特及其后学关于可感事物的观点,即事物是无确定性的、流动的;巴门尼德及其后学关于真理道路的观点;毕达哥拉及其后学菲洛劳斯关于可知事物的观点。另外,还有数学与宗教也对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影响。
50、最后探讨的是柏拉图最重要的型式论,或称理念论。他在《蒂迈欧篇》中提到了创造者创造宇宙的步骤:首先有一个对照的永恒者的宇宙“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制作出一个小模型,再将模型做成宇宙。在《斐利布篇》中又提到,原因努斯按照“尺度”或者“恰当”,参照美好的有比例的事物,将限定者与无限定者混合创造事物。“模型”就是创造者比照的原型,事物的原型是永恒不变的,称为型式或理念,是概念的、思想的对象,是分离于具体事物之外的,是一个事物之所以是那种事物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理论是分离原因论与分有论。善型式(理念)是创造者的规定性,创造者尽可能向它并且按照美好的善的事物来创造,善的理念是最高的。
51、比如,《哲学的慰藉》从苏格拉底讲起,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没有专门讲,但学习西方哲学,你不可能撇开这师徒二人,特别是柏拉图,他的对话录不仅充满着哲思,更是脍炙人口的文学经典(我希望上《哲学的慰藉》这一模块的同学,最少要把柏拉图的比较经典的对话录认真读几遍,我到时也会给大家推荐几篇)。所以,怀特海曾经这样说过:西方2000多年的哲学史都是在为柏拉图做注脚。
52、写到这里,我想提醒各位,在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有些年代是必须要记下来的,精确到年,有些可以知道个大概就可以了。至于哪些要精确到年记下来,哪些知道个大概,你学时间就了,自然会分辨出来。
53、苏格拉底主张心灵的转向,把哲学的研究重点从对自然界的研究转到对于人本身的研究上来,这样使得人与自然严格的得以区分开来,成为一个不同于自然界的实体。
54、柏拉图的亲徒弟、苏格拉底的亲徒孙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也提出了自己的答案——讲逻辑,并且还破天荒地整出了一整套的形式逻辑方法,从怎么下定义到如何做演绎推理,把其中的具体规则和可能出现的陷阱都给指出来了。
55、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56、2月27日,我的人文阅读课的第三个模块《哲学的慰藉》(ConsolationsofPhilosophy)将正式开课。通过这一个模块32个小时的学习,不仅仅想让大家的英文阅读水平上个台阶,特别是non-fiction的阅读能力,也想系统地帮大家把西方哲学史系统地梳理一遍。
57、“型式”作为“分离的原因”有其困难。第型式作为分离的原因,造成了重叠计数的问题;第理念论的原理不仅是具有型式的东西,而且是不具有型式的东西,这就毁掉了研究事物本身的目的,出现了问题;第按照型式论原理,不仅仅是“是者”而且是“非是者”,都具有一个模式,这也造成一种矛盾;第型式作为分离的原因与数目是同一的,因此产生数目是否是事物的质料因的问题。型式的分有论也存在着困难。同样,“善型式(理念)”论也存在着困难:善的型式有多种,违反了柏拉图本身的思想逻辑;分离的作为目的的善将在所在领域里被述说,但人们普遍谈论善的方式与之不合;对善的型式的一个研究只需要一种科学就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各个科学领域都存在;在“是”后面加上“是”自身与在“善”后面加上“善”自身,是无意义的、多余的。
58、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
59、而培根自己则明确指出,“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新工具》第58页)。培根强调自然知识必须具有“事功”,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功利主义。实际上,他是把能否达成预期的“事功”作为检验自然知识的一种途径,也就是受他推崇的实验过程,从而将具有“事功”的重要性提高到了认识论的高度。
60、柏拉图的对话是苏格拉底从古代生存下来的最全面的叙述之苏格拉底由此开始以其在伦理学和认识论领域的贡献而闻名。现实中的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在对话中对苏格拉底的刻画之间的区别仍然存在疑问。
61、但这么牛逼的人,他的具体的生卒年代我们恐怕永远没有办法搞清楚了,只是根据他曾经成功预测了公元前585年的一次日全食,我们大概可以推到出他就是公元前600年那个时代的人(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前624--前547年)。
62、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63、我们说过,苏格拉底认识论的目的指向伦理学。他最关心的是人们如何过上善的生活,而他对真理的信念也包括相信可以找到指导人类道德生活的普遍理性原则。智者派举出不同文化中的许多不同习俗,以此证明关于正义和善的观念都是相对的。苏格拉底并不同意,他认为,每个人在具体特征上的差异(如外形、体力、智力等)并不能抹杀人之为人的普遍本质,不同社会道德规则的具体差异也不能否认正义和善的普遍概念。
64、 苏格拉底坚持认为,你的哲学(你如何理解世界,你认为生命中什么很重要)跟你的精神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不同的信念导致不同的情感状态——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也体现在不同的情绪疾病形式上。比如,我太在意他人的赞同(柏拉图说这是自由民主社会的典型疾病),这种哲学导致我恐惧社交。借助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古代哲学,我把我无意识的价值观带至意识之中,省察它们,并裁定它们是不明智的。
65、同时,阿那克西美尼的观念对后来的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以及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说”,多多少少都产生了影响。我们下一篇就讲讲他们的哲学观点和人生故事吧。
66、我改变了我的信念,这又改变了我的情绪和身体健康状况。我的价值观某种程度上得自我的社会。但是我不能责怪他人或我的文化,因为是我每天选择接受它们。苏格拉底宣称,“照料我们的灵魂”是我们的责任,这是哲学的教导——心理治疗的艺术,它源于古希腊人的“照料灵魂”。应该由我们来省察我们的灵魂,裁定哪些信念和价值观是合理的,哪些是有毒的。在这种意义上,哲学是一种我们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医术。
67、这个阿派朗不停地运动者,在这个过程中,分裂出冷和热、干和湿的对立面,从而产生万物。比如,热和湿形成了气,冷和干结合形成而来土,冷和湿一结合就产生了水,热和干一结合就形成了火,这样水火土气就有了,然后水火土气再组成万事万物。
68、同时可以讨论读书、考研升学的问题,多特姚还会不定期对群成员进行独家讲座,欢迎各位入群,一起爱智慧。
69、苏格拉底反诘法(或作苏格拉底法)是一种质问的辩证法,广泛地用在验证主要道德观念上。
70、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
71、苏格拉底出身平民,他的父亲是一个石匠。他从小跟父亲学手艺,掌握了一手熟练的雕刻技术。本来苏格拉底有可能成为一个雕刻家的,但他却对哲学和科学更感兴趣。当时没有固定学校,他便到处求学,向各种学问的大师学习,听过许多人的讲学,被公认为有全面教养的人,受过当时所需要的一切教育。
72、但问题来了。这个“不定”,毕竟是个否定的概念,它是个不是任何东西的东西,但我们想知道,这个不是任何东西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想知道万物的本原,你说这个本原是“不是任何物质形态的东西”,那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需要个肯定而不是否定的答案。
73、在苏格拉底的一生中,他也曾通过参加战争和担任文职尽到国家公民的义务。而无论做什么,他都用自己的人生示范了所有他认为应当追求的美德。他具有极强的忍耐力和自制力,对人慷慨,自己生活节俭,坚持正义,勇敢过人。他永远坚定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没有恐惧和怨恨。黑格尔说,他整个人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在最后的审判中,他由于虚假的罪名被自己挚爱的城邦判处死刑。虽然其实完全有机会逃跑或向法庭求情,但苏格拉底拒绝这样做。他认为不能为博取同情承认自己不应当承认的罪名,而法律是自己与城邦的契约,对方判决的错误并不是自己违背契约的理由——这和刚才提到的讨论的过程重于结果一样,体现了西方哲学从源头上对程序和形式正义的执着追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