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益彰的意思解释
1、以上是我第一个大方面的思考。第二个大方面的思考是Tobeornottobe?为与不为,其实就是几组值得思考的如何选择的问题。
2、(解释):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强调各人。
3、白话释义: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4、出处: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二者之说始得无蔽。”
5、中国人历来重视取名。姓名即是人物身份识别的一个附号,也寄托了父母与长辈的期盼。因而取一个易记且寓意好的名字,是每一个人的希望。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中国经典诗词中寻找取名的灵感,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6、例句:这套洋装,配上这条银饰,相得益彰,更突显出你高雅的气质。
7、在很长的时间里面,追求大同,成了大家的一致的目标。这种潮流使得我们更多地追求单一的公有制,追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追求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天下太平。然而,在这个追求大同的过程之中,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人人创造财富的巨大动力被消解。因为在当时大同主义导致的往往是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流行。邓小平其实是用小康来破解我们近代中国的大同主义困境。小康重新秉承天下为家的文化传统,让每个家庭过上小康之家的好日子,申明要争取有利的环境,加快发展,让老百姓尽快脱贫致富,提倡致富光荣,但是目标与方法要务实,要基于本国特点。这是提出小康的第一个背景。
8、15)夜晚的霓虹让人眼花缭乱.我和他的合作可谓相得益彰.(相得益彰的意思解释)。
9、相辅相成(xiāngfǔxiāngchéng)
10、以至到了民国就产生某种怪现象,以为可以不看四书五经,不看诸子百家,不看二十四史。我们的文化自信失落的比较厉害。当然,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特别是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文化自信有所恢复,文化认同得到强调,但这是特殊时期,是出于重新建构民族国家认同意识与凝聚力量的需要。后来的“文化大革命”进一步演化成了大革中国文化之命,因为破四旧运动把中国文化基本上都看成了封建主义糟粕,要连根拔掉。
11、小康文化在中国有长期的渊源,但小康理论其实我们跟古代的小康文化还是有差异的,它是一种创新型发展的理论。我们讲小康,其实是讲中国式的现代化。不过这个现代化的道路,不是赶英超美式的,不是完全模仿欧美模式的,当然也不是此前的模仿苏联式的,是按照我们自己的特色道路来走。
12、意思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13、中国哲学典籍,“主要是指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元典文本,如后代所称的《五经》、《四书》、《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公孙龙子》等,及汉以后相关的子集,同时也包括魏晋南北朝之后传入中国的佛学典籍。”(2)85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在20世纪之前大多由来自西方的传教士、汉学家完成。以《论语》的翻译为例,王琰在《汉学视域中的英译研究》中总结和梳理了从早期耶稣会士的《四书》翻译到二战后当代西方学者对《论语》的英译,分析了西方《论语》英译的趋势:从带有传教目的的“儒耶杂糅”的翻译方法到学术性研究方法的过渡,再到当代的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她指出:这些翻译方法实质上都没有脱离西方学术的研究框架和解释传统。(3)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安乐哲也曾指出:中国哲学典籍,被套进了某种“诗化、神秘化的框架里。(“TheChinesephilosophythatWesternreadersarefamiliarwithatthebeginningwas“Christianized,”andtheninmorerecenttimesithasbeen“Orientalized,”butevenmoresoithasbeenpoeticized,mystified,andinfusedwithmysteriousperspectives.”)(4)在与德克萨斯大学哲学教授郝大维合著的《通过孔子而思》一书中,安乐哲分析了这种翻译现状背后的深层原因:一方面,中国哲学缺少向西方大众进行转述的哲学家,而西方当代人文学者在理解和翻译中国哲学典籍时,又强加上了许多西方文化的预设,并且搭配了渗透着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词汇表。这归根结底是带有某种文化普世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心论在作祟,它是自笛卡尔开始就一直主导现代西方哲学的方法论: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标准,从而否定任何形式文化的可比性,尤其是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否定中国哲学存在的论调,更是深深影响了之后的西方学者。迄今为止,西方哲学研究视野中关于中国哲学的探讨,“往往是将中国哲学置入与其自身毫不相干的西方哲学范畴和问题框架中加以讨论。”把中国哲学典籍视为一种西方哲学传统的附属物,就完全遮蔽了中国哲学的特质。因此,我们要探讨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方法,首先要从认识论上避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强调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我们的哲学典籍不能只局限于自身文化内部的发展,更要参与到当代哲学的对话中,既要找到对话的共同背景,也要对差异性保持敏感。作者注意到安乐哲和郝大维提出的比较哲学的翻译方法正符合这种认识论,是作者比较赞同的翻译方法。
14、白话释义:通:往来。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给对方主,与之进行交换,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15、让人兴奋的红色调融入温馨的厨卫空间,相得益彰。
16、先秦·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17、(出自):《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18、高品质的景观设计与建筑相得益彰,将星海湾打造成为烟台市标志性的居住社区。
19、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却使它们相得益彰。(秦牧《茅台 花雕瓶子》)
20、四是管理方面。这次校长对话谈学校治学的痛点,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都只能谈到一些大的观点。其实我们每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是非常具体的,我们有没有一种机制不只是一年交流一次两次,来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进行专项交流。请几家附校分别就专项的管理问题来交流,或者由北外国际把相关附校的管理者组织起来,到某个附校去进行专项诊断,帮助这家附校把某一方面的痛点给解决掉。我觉得因为我们不存在在同一地域内直接竞争的关系,反而我们是在不同的区域里面,我们是一个融合的大家庭,1+1可以远大于
21、(8) Ames,R.andJ.HenryRosemont,TheAnalectsofConfucius:APhilosophicalTranslation(M).NewYork:TheBallantinePublishingGroup,19
22、(示例):秦牧《茅台·花雕瓶子》:“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却使它们相得益彰。”
23、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24、其实近代以来中国有过三次国学思潮。晚清时期出现过一次名为“国粹主义”的国学思潮。民国时期出现过一次名为“国故主义”的国学思潮。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新国学思潮,或者有人说叫大国学思潮。我们提倡小康思潮的时候,我们恰恰处于重新恢复文化自信、国学思潮重新高涨的时期。要用更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看国学思潮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中国能够汹涌澎湃。
25、再看“仁”字,最常见的翻译是“benevolence,goodness,humanity,humanheartedness”,有时也会笨拙地被性别主义者翻译成:“manhoodatitsbest”,葛瑞汉在《西方哲学中的Being与中国哲学的“是非”及“有无”观念之比较》一文中指出:“西方汉学家都知道,他们母语中找不到与古汉语中的‘仁’和‘德’完全对等的词。如果认为benevolence和virtue就是‘仁’和‘德’的同义词,他就是把西方人的先入之见强加给他所研究的思想了。”(7)3安乐哲则结合儒家的哲学语境对“仁”和“德”进行了语源学和哲学的分析后,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翻译:“actauthoritatively”或者“authoritativeperson”。“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多次,根据《说文》,“仁”从“人”从“二”,这种语源学上的分析强调了儒家的一种预设:一个单单自己无法成就一个人,或者仁的理解要放在社会对个人的成长的制约,和人在不断的成长中变的与众不同,“authoritativeperson”,这种翻译方法,译者考虑到了“仁”作为一个人完整的人格体现,是通过个人的修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和角色中表达出来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仅表现在心中的“仁”,也表现在外表的“仁”:姿态、行为、举止等。但把“仁”翻译成benevolence,仅仅强调了人的一种道德性情,而且暗示着一种所有人都具有的本质状态。安乐哲选择“authoritativeperson”意味着“一个人通过在社群中成为仁者所表现的“权威”,这种“权威”是通过践行礼仪而在其身上体现出他自己的传统的价值与习俗。
26、相得益彰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27、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彰。”
28、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入侵中国。此前我们对中国历史文化是以怀疑批判破坏为主的,对西方历史文化则是多是赞成和学习的态度,可是在日本入侵之后,我们就开始反省。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当时“不抵抗主义”、“亡国论”的思潮甚嚣尘上,国人普遍缺乏对中国的认同和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拥有强烈爱国之心和国家认同感的仁人志士开始反思之前的社会文化思潮,并且提出新的有利于唤醒和团聚民族爱国之心的思想,比如胡适和顾颉刚就开始转变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某种认识。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顾颉刚则是“疑古”运动的统帅,二者曾经对中国人的历史文化认同感提出了巨大挑战。但是1931年之后,他们都开始重新检讨自己的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多的认同感,最典型的现象就是出现“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思潮。之前那种认为中华民族是多元的思想、主张建立单一民族国家的理论,特别是以“疑古”思想为代表的把中华民族的源头进行解构的思想,在中华民族危机与中国国家危机面前都越来越失去了话语权。在强烈的民族国家认同思潮的主导下,国学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其中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对孔子和儒家态度的转变。国学思潮在1931年之后,就变成了一种人文主义、科学主义和民族主义融合在一起的一股思潮。
29、香甜的水果味道与坚实成熟的单宁味道相得益彰。
30、释义:君王勉力于上,人臣恭谨于下,心神聚合,相辅相成。
31、一是课程方面。可以由北外国际组织,或者由自愿组团的几家附校中的一家牵头,就大家都开设的一些课程,合作进行示范课程的开发、课程教学的评比,然后在附校推广应用这些好的课程及教学模式,让大家都受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联合课程开发和教学评比的活动,也能更有效地跨学校激活教师资源、提炼教学成果、培养教师梯队等,可谓一举多得,而且远比单个学校能策动的资源更多、效果更好。这样的话,我们北外附校集团,不仅北外国际有课程中心,一些附校也能成为某些课程的研发中心。甚至北外国际可以拿出一定的激励措施,给好的课程或课程中心评奖、授牌,物质奖励不重要,关键是荣誉,叫它示范课程(中心)也好、金牌课程(中心)也好。这样引导同一类课程教学的老师不断的进行最精准的知识交流,然后研发出来更好的课程教学内容模块、课件,甚至是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资料包等,还能更有效地进行课程的分层开发、延展开发、更新升级等,这是个集体智慧发挥作用的过程。
32、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哲学学术语英译研究”(项目编号:14BYY021);2014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二十世纪美国儒学典籍英译史论”(项目编号:2014BYY006)。
33、(1) 杨静.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方法(J).学术探索,2014
34、其实国学思潮是一个中国人重申文化自信的思潮。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就已经开始丧失文化自信。维新派虽然仍披着儒家的外衣,但是那个时候儒家已经开始名存实亡。维新派抨击儒家意识形态,打着儒家的旗号反对儒家。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已经把儒家的老根刨掉,儒家还有什么神圣性可言?中国文化还有什么五千年可言?这就实际上动摇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自信。在中国屡战屡败不断丧权辱国的环境下,我们也确实很难树立文化自信。从1895年之后,我们的文化已经开始失落,此后形成非常强大的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怀疑批判的思潮。
35、(7) Graham,A.C.StudiesinChinesePhilosophyandPhilosophicalliterature(M).Albany:StateUniversityofNewYorkPress,19
36、首先是几点思考。哲学上有经典三问,其实也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一个起点。WhoIam?WhereIcomefrom?Wheretogo?
37、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彰。”
38、其课程资源。学校要开发多少门课程才算够?每门课程要开设几个level,多少深度才好?开发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成本你有没有考虑?政策在调整、行业在变化、知识在翻新、诉求在转变,课程需要不断地研发、更新,你跟不跟得上?你是要靠一个学校来支撑所有的课程投入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