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佛教的精髓是什么(77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佛教的精髓是什么 1、而清净法身的本质是「真」,圆满报身体现的是「美」,千百亿化身代表的是「善」;因此,学佛就是追求「智仁勇」兼「真善美」,让人性的美妙、庄严发挥到...

佛教的精髓是什么

1、而清净法身的本质是「真」,圆满报身体现的是「美」,千百亿化身代表的是「善」;因此,学佛就是追求「智仁勇」兼「真善美」,让人性的美妙、庄严发挥到极致。

2、  佛教根本否定‘神创造万物’的假设,根本就不承认宇宙有第一个‘开始’。所谓一件事的‘开始’祗是前一件事的‘结束’而已。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中,一件事物的消逝就构成另一件事物生起的条件。张澄基博士在他所著的‘什么是佛法?’书中,对这个问题曾经做过如下的解说:‘“开始”这个观念,是因人类“有限”的心理(所产生的),不能涵括万千的因果关系。’比如说我们去看第三场的‘乱世佳人’电影,从七点‘开始’演,到十点一结束’,但是我们再仔细想一想,第三场电影的‘开始’,其实就是第二场的‘结束’,而第三场的‘结束’,不就是第四场的‘开始’吗?所以说‘开始’这个概念,只是对某一特定事物而言才有意义;对整个错综复杂、因果相续的宇宙而言,就没有意义了。

3、当吾人透过佛法的修持,拥有般若的慧解,舍弃贪瞋痴烦恼的束缚时,当下就能获得清净自在的涅槃境界。

4、那么什么是“性”呢?这个性就是“物自性”。用人话解释就是“不假借任何外物、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且不可改变的本质因素”。佛家认为世上是没有这种东西的,所以万事万物本质上是“空”的,我们看到的是一切都是事物的一种“表相”,这种“相”是由于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当产生这种“相”的原因消失后,这种“相”也会随之消失的。

5、这也是鼓励大家去看“体”,那么科学也是一样啊,科学精神是穿越表相探索实相,与佛学精神相同。

6、闻、思、修、体、相、用、缘起性空、真空妙有~~~~

7、“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8、例如:一年有春夏秋冬的更替,人有生老病死的转化,世间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现象,心念有生住异灭的迁流,这些都说明了世间一切都是刹那无常。

9、题主今天这个挑战《心经》的题目有点意思,我也来谈谈我对《心经》,以及对抄写《心经》的个人理解。《心经》是非法,非非法。《心经》是非法

10、“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报圆,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

11、  依照其他宗教的说法,他们的教主或万能的主,在百般威迫利诱之后,或苦口婆心、谆谆教诲之余,如果仍然不知幡然觉悟,投靠到神的旗帜下,忏悔、承认自己是个迷途的罪人,可怜的羔羊的话,那么一旦最后的审判到来,一律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古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世上做人父母的,永远敞开著大门,盼望著浪子能够回头,尽管他们的子女是个罪恶满贯的强盗。

12、学佛就是学佛的觉悟,首先知道自己迷路了;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正确方向,必须行动,所以佛法特别注重实证(实践)。 知道了回家的路,而不行动,“犹如数他宝,自无半分钱”。关于这一点,明代高僧、净土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有非常精彩的开示,他说:“可叹现在有许多人,从少年到到中年到老年一直到死,从来不曾看过佛经,或以为佛经不屑一读,这些人可说是面对宝山而不想进入取宝;又有一类人,虽也读过佛经,但只是为了采摘佛经中的优美辞句,来充实自己谈论的资料,或用于写作,助长文章的笔势,这些人可说是进入宝山而不知取宝!又有一类人,虽然对佛经的义理进行讨论,或对人讲演,但只是凭肤浅的认识对着佛经释字销文,或妄自标新立异,以显高明,这些人可说是把取到的宝物当作玩品鉴赏,有时抱在怀中,有时拿在手里,然后又把宝物丢弃了。

13、我说过:小心则举世皆绊索,心大则世界皆营养。

14、兄上敬:长兄如父,对长兄如同父亲一样尊敬。

15、释迦牟尼悟出“缘起性空”、继而开创了佛学,这又应该怎么通俗地解释一下呢?

16、  简单地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觉者”由梵语音译为浮屠,佛陀等,佛是佛陀的简称。也许更明确一点,应该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还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普遍地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17、是指向人生正途的光明法炬。有了般若,才能照见缘起性空,洞悉事事物物的无常、无我,而能知苦灭苦。

18、“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9、所以佛教讲“诸法无我”,是认为宇宙万有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不能单独立或自我单独的存在,人生要超越“假我”的执著,才能证得“真我”的自性涅槃。

20、  遍看全世界各个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一个宗教的教主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居的。这个神能够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他主宰著人类的吉凶祸福,它操纵著万物的生死荣辱。人类只有匍匐在他的面前,赞美与讴歌,把一切成就荣耀归于万能的神,信仰他的才能上天堂,反对他的只有堕入地狱,绝无抗辩申诉的余地。

21、  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

22、  无缘大慈:佛教主张不但对跟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爱,如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等;同时对跟自己没有亲戚、朋友关系的人也要慈爱,如跟我从不交往或素不相识的人,也一样地关怀爱护。‘无缘大慈’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礼运大同篇所说的‘不独亲其亲,子其子。’的意思。

23、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说明世间万物彼此依待而存在的法则。

24、 不绮语:不说花言巧语的话,不哄人、不骗人,说直话。

25、这意思是说,他所说的法,只是工具,像用来渡河的竹筏一样。渡过河以后,竹筏就应该扔了;用过的竹筏都该扔,何况没用的东西。

26、满足了火就着了,这三个因素少了一个、火就灭了……

27、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权宜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上的很多人。但同时,佛教对人文社会也有着优良的影响。

28、所谓诸佛菩萨倒驾慈航,广度众生,就是回到老家的人再回来让迷路的人知道自己迷路了,让知道迷路的人知道回家的方向,自己走回去。

29、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强求、不逆天。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30、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让我重复一遍:“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这里请注意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要为“佛”下一个定义,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1、        佛陀对此曾用一个强大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

32、“业”,无论善恶好坏,都会产生一种力量,能驱使我们去造作新的行为,而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推动行为,辗转相生,就形成了业力轮回。

33、所以我认为佛家的“一切皆空”是一种很高级的理论!

34、  在前面第三点里,已经提到过佛与众生,只是在于觉悟时间的先后而已。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正可拿来做辅助说明。‘佛’只是对一个觉悟者的通称而已。就像我们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为‘教师’一样,教师不只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师,处处可以有教师。同样的道理,佛不是单指释迦牟尼一个人,人人可以成佛,处处可以有佛,不只这个世界有佛,宇宙中无数个星球上都可以有佛。(当然也有众生。)这一点也是佛教同他教根本不同的地方,其他的宗教只能承认他们‘独一无二’的神,而尽力地攻讦、否定他教的神为‘假神’。同时在他们的教义下,人类无论如何地努力奋斗,永远不能与神并驾齐驱,同处于平等的境地(永远是主仆关系)。因为神是造物者,而人只不过是神所造的‘物’之一而已。

35、佛教认为,世上并不存在创世主,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万法皆遵循着因果规律,佛法认为,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这种因果规律,就算是佛菩萨也无法改变。

36、不偷盗:不是自已的东西不要据为已有,而要能行施舍。

37、  这不是存心不良,故意纳人于罪吗?’‘咦?’我的朋友终于为之语塞。亚当和夏娃就是这样胡里胡涂地被赶了出来的。我们也是这样胡里胡涂地跟著受苦了。不管如何,神的话总是对的,违抗神的话,后果就是这样悲惨。但是神自己却不自我反省,他自己的‘话’是否合理?是否自相矛盾?是否太武断?太专制?除此以外,在各种宗教经典中,时常记载神因人的不听话而震怒的故事,处罚的方式包括用惨绝人寰的洪水来淹没人类;用瘟疫来杀害人类。在佛教经典里,绝对找不到佛会发怒的记载,更不会有这种残酷、无情的处罚方式。

38、  (就像一个穷凶极恶或是愚蠢无知的人,他亦具有‘人性’一样,我们要以‘人道’来对待他,用‘人道’来教育他、感化他。)古人说:‘天有好生之德。’又说:‘万物与我并生。’都是一种视万物为一体的平等思想。只不过是没有佛教说的如此透彻罢了。

39、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打开心门,不偏执地拒绝一切,也不盲目地迎合一切,而是在世间纷繁的现象之中,锻炼自己的心,汲取有益心灵的营养,你的心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再也没有任何现象能羁绊你,束缚你,你在面对世界时,也就不会生起烦恼。相反,假如你关上心门,偏执地拒绝你不喜闻乐见的东西,就会把世界看成牢笼,把现象看成洪水追兵,觉得四处都是铜墙铁壁,一切都在挤压你,你找不到可以休憩的地方,也找不到自在的居所,那时,你将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

40、《心经》是非法,更是一部精典的非非法。挑战《心经》就是如筏喻者上面讲《心经》为非法,非非法的确有点绕。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心经》的目的是度我们的一切苦厄。度我们的方法就是照见五蕴皆空。

41、在公元一二世纪之间,大乘佛教开始兴起了,大乘佛教开始用另外一个角度看空性,什么角度呢?

42、  因为一个人要想成佛,他除了具备聪明智慧之外,还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去普渡众生。要以这两种‘悲’和‘智’交互运用,相辅相成,做到彻底、圆满的境地才能成佛。所以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从修行一直到成佛,既没有‘入世’,也没有‘出世’,因为一直是在这个世间进行的呀!而佛经上虽然有所谓‘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等净土,劝人念佛往生彼国,但稍为了解佛法真谛的人都知道,这是诸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的一种权宜方便,佛教最后的目的是在于‘化人间为庄严净土,变地狱为极乐世界。’这才是佛教的真正宗旨,并不是要人人逃避这个世界而躲到西方净土去享福。

43、前人发现过很多科学理论,解释过一些现象,如果碰到一些不能解释的,后面的人发现新的问题,可以把前人的理论完善修正,这是科学精神,佛法也一样。

44、讲义气,正义,仁义,忠义,信义,情义,道义,知恩,感恩,报恩;

45、《心经》即然为非法,那就是说《心经》没有价值了吗?那就大错特错,《心经》是汉传佛教里,一部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

46、小乘佛教一看,咦,万事万物都是空的,所以什么也不要留恋,它专注于自身的修行,要厌离、要出家、跑到没人的地方,追求宁静灵性。

47、不邪淫:不违反道德法律,不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48、所以人生决不可以过分执着,执迷则不悟,以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让我们错过外面更美好的世界。这是“空”在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49、  所以佛所说的真理,不是他一个人独有的,因为佛只不过是一个‘真理的发现者’而已,就像牛顿所发现的‘地心吸引力’,并不是牛顿专有的一样。因此佛教认为一切合理的、具有永恒不变的道理的都是‘佛法’。‘你要爱你的仇敌。’虽然出自于圣经,但佛教毫无疑问地承认它是具有美德的真理。(与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相同。)佛法像浩瀚的江海,它能容纳地球上的一切大小河川。所以佛经上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啊!

50、修到最后,大手印行者就会打碎一切心灵束缚,不再受到外物的奴役,也不再被外物所干拢和动摇,反而能将世界化为己用,让自己成长。

51、《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

52、“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报圆,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

53、闻,就是你要先听,包括研读佛典、听别人讲经说法……听完后再想一下,你觉得合不合道理?合不合逻辑?然后,你可以进一步去修。

54、大孝:父母在世,引渡父母学佛修行,父母过世,超渡父母早日超生;

55、  我想‘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的意思,一定还有些同学们不太清楚,这儿我应该简单地叙述一下:

56、  在佛经里,有一段极精彩的比喻:‘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他的亲友带他去看外科医生。假如当时那人说:“我不愿把这箭拔出来,我要知道是谁射我的,他是刹帝利种?婆罗门种?吠舍种?还是首陀罗种?他的姓名与氏族是什么?他是高是矮还是中等身材?他的肤色是黑是棕还是金黄色?他来自那一城市乡镇?我不愿取出此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么弓所射中,弓弦是什么样的?那一型的箭?笛羽是那种毛制的,笛簇又是什么材料所制?。。。。。。”如此;这人必当死亡,而不得闻知这些答案。’所以佛教不浪费篇幅和时间,苦苦去追究‘宇宙的第一因’的问题。

57、雪漠作品专柜参展2016厦门国际佛事展(秋季)

58、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

59、说话,办事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表里如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60、        他说,正如一个人无论是从哪个海哪个洋中取水,都会尝到咸的味道,佛陀的每一个教诲都揭示了解脱的味道。解脱、摆脱苦和苦的根源并获得自由,就是佛教的精髓。

61、佛祖在《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经》如是有为法,不过也只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62、佛陀说:“物质的存在如泡粒,感受如水泡,表象如阳焰,意欲行为如芭蕉,识别作用如幻化。”唯有离开错误虚幻的认知,才能证悟生灭缘起的空性。

63、尊师长:尊敬佛菩,尊敬长辈,尊敬师父,尊敬老师。

64、真正能去除贪嗔痴的人,一定是不经常犯戒的人,一定是功夫修到家的人,也只有自己修到了,不贪不嗔不痴,才能真正断除贪嗔痴。我们学佛,最好要从了解佛教、相信因果、深入经典,严格持戒开始,做到这些,你就会离佛越来越近了。

65、七处征心破妄想,释迦牟尼佛问阿难尊者一个问题,心在何处?《楞严经》的七处征心,堪称完美的(宗教)教学典范,阿难尊者的七个答案非常精彩,却依然被佛一一驳斥“一无是处”,最后阿难尊者快要哭出来,“难道我是无心人”。从佛教来说,过去的人听佛讲完七处征心,即可开悟获得不同果位。现在人听到后不了了之,佛又说离开过去的尘而有分别想既汝真心。若是能在这一点上,参透彻了就明心见性了。

66、涅槃是灭除一切痛苦的究极理想境地,是净化贪爱,舍诸执著,拔除烦恼,息灭欲念的世界,进而到一大总相的常寂光世界。

67、佛教当中的佛是觉悟的智者、圣人。我们学佛一定要从相信因果开始,如果你不信因果,认为做了恶事,烧几柱香就能解决问题,不受果报,这是非常愚痴的想法,学佛一定要正信佛法,相信因果才行。

68、相信因果后,我们就会知道恶因恶果的道理,知道了恶因会带来恶果,就要知道,世间的种种痛苦到底从何而来?佛陀觉悟后,告诉我们四个字,那就是:苦、集、灭、道。

69、我们凡夫的五蕴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油盐柴米酱醋茶,就是衣食住行。我们五蕴感知最多的就是油盐柴米,就是衣食住行。人活着就离不开油盐柴米,离不开衣食住行。

70、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

71、释迦牟尼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这一句话其实是《楞严经》的总纲。在《楞严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这种我执,只是一个幻觉。《楞严经》号称佛经之首,这部佛经其中有一段很重要的追问,释迦牟尼佛问阿难心在哪里?阿难回答了七次,都不得结果,所以,叫“七处征心”。七处征心:心在身内;心在身外;心潜在根里;心在内外明暗之间;心在随所合处;心在根尘之中;心在无所著处。

72、所以,佛教始于对自然的观察,然后提出理论,最后要求信徒以自己的体验来证实佛教理论的对错;因此,佛教建立的过程是科学的。

73、  释迦牟尼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他姓乔答摩,名叫悉达多,西元前六世纪生于北印度,亦即今天毗邻尼泊尔南方国境,卡德曼多约二百公里处伦明丽的地方。他在廿九岁那年舍弃了即将可以继承的王位,出家学道,寻求解脱人生苦恼的方法。六年后,也就是卅五岁的时候,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旁的菩提树下证得了正觉,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从此人们才称释迦牟尼为佛陀,或简称做佛。意即:真理的觉醒;或简称做:觉者。我简介佛陀修行的经过,主要的目的,是要告诉各位,释迦牟尼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够藉修行而悟道,所有千千万万的人类也都可以群起仿效,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证果。释迦牟尼——他祗是人类无数的先知先觉之而我们是后知后觉者。佛与我们的不同,不是在人格上、地位上的不同,只是在一个‘觉’字的不同罢了。即韩愈说的:‘闻道有先后。’

74、  以西藏的情况来讲,深受苯教影响。在苯教的仪轨里,修天龙八部等的仪轨比较多。这是在当地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特殊修法、仪轨,它并不会产生什么伤害,然而这并不是藏传佛法的精髓和精神。透过学习藏传佛法的精髓,我们西藏人都会很自然地说出这样一句话:「对待一切有情,都要像自己的母亲一般,慈爱着、关怀着!」这就是藏传佛法的精髓-菩提心和大悲心。  因为受当地文化影响的缘故,虽然佛法源自于印度,可是我们会说这是藏传、这是汉传、这是南传等,由此产生了某些不同的差别。然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具有佛法的精髓。

75、当然,佛家“空”的理论博大精深,我的理解非常有限,它的应用自然是非常广泛的。但即使是皮毛也让我人生受益匪浅!最少让我的情绪多了一条通道!

76、  我有一个要好知己,他本来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以前我们常为了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而被‘驱逐出境’的故事,辩得面红耳赤。以下是我们当时的谈话:‘亚当他们为什么会被赶出乐园的?’我问。‘因为夏娃不听神的话,受了毒蛇的引诱偷吃了禁果,他违抗了神的命令。’‘请问神是全知全能的吗?’‘是的,它是全知全能的。’‘请问全知全能的神事先晓得夏娃受不了毒蛇的引诱吗?’‘不知道的,因为神要试验亚当、夏娃是否听他的话。’‘既然神事先不知道,那么他还能被称作全知全能吗?’‘咦?喔,错了,上帝事先当然是知道夏哇会受不了引诱的。因为他是全知全能的主呀!我真该死,刚才我冒渎了神,说他事先不知道。’我的朋友见风转舵,可是他没想到另一边也是死巷呀!‘好,全知全能的主既然事先明明知道夏娃受不了毒蛇的引诱,却还要让毒蛇来引诱她,而不加以制止,事后还要惩罚他们。

上一篇:精选古风仙句简短八个字(24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