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孔子简介和他的主要思想(55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孔子简介和他的主要思想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主张包括: 2、孔子主张: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3、《...

孔子简介和他的主要思想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主张包括:

2、孔子主张: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3、《易》是前代积累由孔子加添编辑属阴阳卜筮的书。

4、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简介和他的主要思想)。

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6、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7、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名言

8、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9、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们想问题而想不清、想表达而说不出的时候,我不会去启发他。教给四角中的一角,他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角,我就不再教他了。

10、《春秋》由孔子修订编辑和鲁国史官记录,是一本论理大作。

11、孔子对颜渊说:任用我,就干起来;不用我,就隐起来,只有我和你能这样吧!子路听了说:那么,您率领三军打仗,找谁共事呢?孔子说:那种赤手和老虎搏斗,赤足横涉黄河,即使死了也不知后悔的人,我是不会找他共事的。我一定要找临事知道恐惧谨慎,善于谋划并能作出决定的人。孔子名言,孔子的名言,关于孔子的名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3、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孔子语录

14、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平常的道理,是经常守持的道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29)中庸作为道德是最高的了。具体表现在如礼的运用上,以和谐是重要的,即“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12)再如“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论语.里仁》10)君子对于天下人,没有亲厚没有疏远之别,只跟有义的人亲近靠近。要求人们“允执其中”(巜论语.尧曰》1),即人们要真诚地操持那种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中庸,巜论语》中有7条。

15、子谓颜渊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日: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见《论语述而》)。

16、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17、就是主张用“礼”的方式治理国家。孔子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在《论语》一书中有74处记载论礼。孔子说“为国以礼,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意思是礼是治理国家的法则,就像秤、绳墨、规矩一样的重要;不以“礼”治国就如没有耜(古代的农具,用于锄地)而要耕地一样。

18、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9、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1、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2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2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5、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

26、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孟子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生生下来就具有善性,善性是人所固有的道德品质。孟子子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被统治者尊位“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

2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8、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0、春秋晚期,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为“道”,道是没有形状、超时空的永久存在,这是一种唯心论思想。老子的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着,有无、难易、高低、贵贱、刚柔,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是相互依存不断变化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对后代的政治有很大的影响。

3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3、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见《论语雍也》)。

34、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以身作则关系到国家的兴衰问题,因而他不惜修正周礼的“亲亲”原则,主张让非贵族出身的贤才也能参与国政。后人把这种主张叫做“人治”或“贤人政治”。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35、一是要求统治者必须减轻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削减苛捐杂税,使人民得到宽和惠。

36、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37、孔子是卓越的教育家,教与学思想十分丰硕。本人在巜头条》上曾撰文《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此处不再赘述。

3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上)

39、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0、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4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见《论语述而》)。

4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3、智,聪明,才能。孔子认为“智”就是“知人",即识别人。(巜论语.颜渊》22)孔子按智商高低把人分成三等:上智,下愚及中人。而且“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3)故而孟子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之说。(《孟子.滕文公章句上》4)总不会让目不识丁者来统一治理国家。孔孟这一观点是无法抗拒和反驳的。智,巜论语》共9见)

44、详见拙著《论语译释》(43万字)中的附录。

45、“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4处,君子107处。人与仁的概念,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说所谓仁,就是人,亲爱亲人是最大的仁。

46、但他也提出在治国中加入仁慈。认为单靠政令来行政不是完美高水平政治,用政令来指导人民,拿刑法来规范行动,只能让人生畏和不敢。它缺少道德这条维糸人性的根,而缺少自身道德所不为拘束,这点和现代社会极相符合,我们缺的就是伦理与道德,这也是孔子之伟的一面。

47、中国在漫长历史中曾被世界所遗忘,可中国文化却未被遗忘。我们文化被很多国家重视,用我们前人见解融入他们文化,对人性法律政令进行完美结合,这些在东南亚国家常见。

4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9、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50、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51、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语录

5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名句

53、战国时道家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和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54、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上一篇:精选漂亮女人(58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