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最有名的一段
1、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2、作品把传说故事以及明代社会相结合,使之成为一部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杰作。全剧共计五十五出,每一出都为后面的剧情提供了暗示。下场诗全部采用了唐诗而无不如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汤显祖对于他的《牡丹亭》的重视超出了他的其他作品。《牡丹亭》不仅讴歌了人性,同时也用另一种独特的方式抨击了当时大行其道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
3、杜丽娘的梦境是那么温柔缠绵、五彩缤纷。醒过来面对的是母亲的唠叨和凄凉枯燥。
4、民国世家,除了站在权力顶端的“宋氏三姐妹”,最声名卓著的,就当属文化界的“合肥四姐妹”了。台湾导演侯孝贤最想拍这四姐妹的故事,但计划一直搁置,因为他说:“绝不可能找到演员”。
5、“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说这话的是叶圣陶,当时他在张家创办的“乐益”女校教书,那个学校的老师堪称一流明星阵容:张闻天、柳亚子、叶圣陶、匡亚明……这些名字每个都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当时四个姑娘也还年轻,短发,高中民国学生装。苏州九如巷,白墙黑瓦,垂柳摇橹。她们笑着,从巷子的尽头跑来…
6、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牡丹亭》
7、 自此开始,丽娘便一发不可收拾,终于走出闺阁,踏入花园,与春天和自然拥抱。“情”在春光之下变得越发浓厚了。
8、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汤显祖《牡丹亭》
9、 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塞草中原何处?一雁过淮楼。天下事,鬓边愁,付东流。不分吾家小杜,清时醉梦扬州。(牡丹亭最有名的一段)。
10、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
11、《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
12、后来,四姐妹的四位夫婿,果然都各有不凡,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佳话。
13、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谁能介绍一下《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名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14、杜丽娘经历了现实、梦幻与幽冥三个境界,这显然是作者幻想的产物。作者借用三种境界的艺术对比来表达理想和思想,用梦幻和幽冥反衬出了现实的残酷。
15、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6、 但杜丽娘面对满眼的春景,并不一味地欢欣雀跃,而是在思绪之中隐藏着淡淡的哀愁,这是她的“可怜”之所在。同样,在《惊梦》中的第一曲,他又感叹:“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汤显祖巧妙地化用唐朝李煜的《相见欢》,将丽娘常年被困于闺阁之中的愁闷书写出来。而当她进一步踏入园中,不仅看到了春天的“姹紫嫣红开遍”,更看到了自己——“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更诉说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深深知道,这美好的春天并不属于自己,以往不曾拥有,以后也不会拥有,这是多么大的悲哀啊!但就《惊梦》这一出,便深刻地表达出丽娘的可怜、孤独,这是“情”的孤立。
17、张武龄的爷爷张树生是李鸿章的左臂右膀,淮军第二号人物,和李秀成干过仗,当过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清朝总督的职位总共才九个,他一个人就干了三分之一。张家的地多到无法用“亩”来计量,而是看每年播种的时候,究竟是播五千还是六七八九千担种子。
18、(步步娇)这支曲子是写杜丽娘游园前精心梳妆准备的情状,这支曲子写得极其新颖别致,把杜丽娘细腻复杂的内心活动,描绘得具体入微,淋漓尽致。写春光、春意,作者选取不被人注意的晴丝,而不选桃红柳绿、蝶舞蜂喧,可谓别出心裁,恰到好处。晴丝只有春天天朗气清时才能见到,这就自然交代出春光明媚的背景。晴丝袅袅,极细极微,只有象杜丽娘这样细心闲适的闺房小姐才会发现,也只有对春天十分“关情”的人才会专注地观察它。这从侧面反映了杜丽娘的身份和性格。而且,在这幽深寂寞的小院里,只能吹进象晴丝这样一点点可怜的春光,也说明深闺少女的寂寞可悲。晴丝”同“情思”是谐语双关。“摇漾春如线”这“春”字,既是指春光,也可喻春情;既可说空中的晴丝摇漾如线,也可说是杜丽娘心中的春情象细线般颤动。春景与春情融合得如此紧密巧妙,曲折含蓄,真可谓达到了水乳交融、天衣无缝的地步。
1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20、等到周有光成为语言大师,成为汉语拼音的创始人之张允和已经80余岁。她每天跟丈夫依然娇娇闹闹,遇到矛盾轻轻跺两下脚,周有光不得不投降。夫妻两人每天上午一道茶、下午一道咖啡,喝时把杯子高举碰一下,举案齐眉。更多精彩搜索关注往事钩沉话历史
21、1948年十一月,傅汉思和充和举行了中西合璧的婚礼,婚礼采用基督教形式,但按中国规矩,新郎新娘也在结婚证书上盖了章。一个多月后,充和随丈夫前往美国。她随身携带着一方古砚,几支毛笔和很少的行李。
22、原来这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23、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24、昆曲的危机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剧目传承应作为剧团以及演员最主要的工作,把传统剧目和表演手法的薪火相传置于最核心的地位”;“要改变剧目极度贫乏的现状,关键并不在于新剧目创作,而在于对大量失传或者即将失传的经典剧目的挖掘”;“保留足够多的剧目就成为昆曲的当务之急”。朱家溍一言以蔽之,“对于昆曲,保护继承是第一位的事”。顾笃璜也说,因为昆剧不同于其它剧种,这与肯德鸡专卖鸡腿的独特性差不多,不象现在有些苏帮菜吃不出味道来,这叫苏州人不认得玄妙观。昆剧还是要让人看古董为好,如果说要创新,搞大制作总比不过百老汇。《张协状元》与《钗钏记》比较像古老昆剧,这是昆剧的方向。
25、汤显祖对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的加工改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杜宝等人的卫道士立场;二是改变杜、柳门当户对的关系;三是改话本杜丽娘封建淑女色彩为叛逆女性;四是强调追求自由爱情的艰难曲折。使这一传统的“还魂”母题具有了崭新的思想内容。
26、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汤显祖《牡丹亭》
27、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求汤显祖《牡丹亭》中经典诗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28、昆曲在早年也是引车卖浆者流无聊之际哼哼唧唧,聊以解闷的玩意,人类的艺术皆出无聊,从没有见过一个商人会是艺术家的,他们没有无聊的功夫,也不会真正懂艺术。一个时代,艺术家傻会使商人更傻,像现在的美术市场。全是一窝一窝的,不是一个一个的,个人没有自己的眼光去选择,全是一窝蜂的跟着投机商的策划去抢。像文革时代唱的歌曲那样:“东风吹,战鼓擂,这个时代究竟谁怕谁。”确实够豪迈的。
29、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汤显祖《牡丹亭》
30、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1、爱情到极致是什么样子?读《牡丹亭》似乎明白了许多。极致的爱情一如杜丽娘和柳梦梅,超越生死,超越时空,美的心醉,美的超脱!
32、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园惊梦》就是用该曲牌演唱的。
33、 〔尹令〕咱不是前生爱眷,又素乏平生半面,则道来生出现,乍便今生梦见,生就个书生,哈哈生生抱咱去眠。
34、(简析):这是《题词》中名句。“情为何物?”汤显祖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从“梦中情”到“人鬼情”,再到“人间情”,杜丽娘因情死,为情生。
35、的确,汤氏的官场情尽,借《牡丹亭》的男女之情表现个性解放之情,自由之情,“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杜丽娘不仅是少女的怀春,而且暗喻着个性解放的自由思想:“至情”可以“还魂”。“作家感到人民的痛苦,青年的受压,以及知识分子的才能无所用,这种时代和社会的苦闷和渴望出路的希冀凝聚有作家的笔端,折射在杜丽娘的性格之中”(《昆剧艺术》创刊号 64页)。明人王思任说,“情不可以论死,死不足以尽情,百千情事,一死而止,则情莫深于阿丽者矣”。嵇康在《释私论》中说,“越名教而任自然”,人的自然本性与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游园》、《寻梦》二场,集中地表达了崇尚自然的思想,“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是画龙点睛之句。古人寄情于戏剧,以美女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是自屈原《离骚》以来的传统,“美人香草,皆忠臣孝子之寓言”。这需要不断地领悟和反思。连伟大的毛泽东都说,读了几次《离骚》,又有新的体会。吴梅说,《牡丹亭》“在生死之际”,前五折“由生之而死”,后五折“自死而之生”(《吴梅戏曲论文集》王卫民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156页)。杜丽娘死了再生,确实是此戏的中心,是作者希望的理想不灭。封建主义可以死灰复燃,民主主义为什么不能如杜丽娘一样"月落重生灯再红"呢?
36、一九三三年九月九日,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平的中央公园举行了婚礼。沈从文这段四年的追寻终于有了一个美好的段落,终得美人归。他们没有豪华的仪式,也没有宽广的场地,甚至连新房都简陋,寒酸,可他们相依相爱,这也就足够。
37、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38、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39、18岁那年,张允和跟同学的哥哥周有光相爱。两人好事将近,到了谈婚论嫁时,张家人也知道他们的事情,因为他们两家本来就熟悉,家长也都见过周有光,对他的印象很好。张允和的父亲是个非常开明的人,说:“婚姻让他们自由决定,父母不管。”,但周有光还是思虑了起来,因为家境并不优越的他不知如何给张允和安定的生活。便写了封信给她:
40、汤氏的朋友都是同时代的大人物,卓然独立,徐文长、李贽、达观等。李贽认为人人平等,“人都是现现成成的圣人”。和尚达观说,他有一股雄心霸气,要度众生脱苦海,“断发如断头”,“生死关头须直过为得”。大文学家袁宏道、王思任当县令,通脱自放,为大吏不喜。但他们都受到时代的限制。汤显祖自称“茧翁”,很想咬破茧子,飞出来,可是无力,只好在这个茧子里干死了。汤晚年“终日枯坐如蒲团上人,乃始得其静心,闲阅世人之闹;以其痴情,冥矻世人之黠”。苏州上方山附近申时行的墓还在,修得很好;太仓市区王锡爵家的门楼还在。汤显祖是不能与他们比建筑的。但他的玉茗堂因玉茗得名,它是一种白茶花,“大如山茶而色白,黄心绿蕊”,时人以为“古树奇花,天下无两,在扬州琼花之上”。今天,活在人心中的是玉茗花一样的昆剧《牡丹亭》。
41、她工诗词,年轻时曾请戏曲专家吴梅先生为她改词(吴梅先生是苏州人,为张家世交)。在重庆时,她也曾向沈尹默先生请教诗词。她还通音律,能度曲,善吹玉笛。1940年,她在重庆主演昆曲《游园惊梦》,文化界为之轰动,章士钊先生特赋七律一首志感,诸诗人纷纷唱和。
42、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43、“惟昆山腔(昆曲)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指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妓女犹妙,比如宋之嘌唱,即旧声加以泛艳者也。”
44、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牡丹亭》
45、简析:这是第十四出《写真 》中春香的一段唱词。杜丽娘两度游园之后,对于梦中书生惦念不断,茶饭不思,形容消瘦。为了留住自己的容颜,丽娘对镜描画自己的画像。自画实则是自问,是自我的对话、自我的审美,对自我的珍视和对生命价值的的尊重。杜丽娘自此完成了孤独者的自我描绘、自我保存的自救仪式。
46、还真是坦诚,张允和自然不是那种爱慕虚荣的女人,随即回了一封长信,总结出来就是我不怕生活的艰难,属于我们的幸福要自己去创造,这才打消了他的疑虑。
47、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作家。与莎士比亚同时代,一在东方,一在西方,遥相呼应,都是剧坛泰斗。
48、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49、 〔忒忒令〕那一答可是湖山石边,这一答是牡丹亭畔,嵌雕栏芍药芽儿浅,一丝丝垂杨线,一丢丢榆荚钱。线儿春甚金钱吊转。
50、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牡丹亭》
51、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52、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园惊梦》就是用该曲牌演唱的。
53、请参见:牡丹亭:欲织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
54、 纵观全剧,它的艺术逻辑是这样的:杜丽娘身上的“情”,生不足以尽,继之以梦,梦不足以尽,继之以死,死不足以尽,继之以复生。在这样的情节构思之下,作者通过现实——梦境——现实——梦境——现实的发展结构,虚实结合,使矛盾冲突层层深入,也使杜丽娘的人物形象不断升华,使“情”不断升华。作者最终意在指摘时弊,将杜丽娘的生死引向处处弥漫着“理”的封建社会。
55、张继青的电影版《牡丹亭》拍摄于1986年,是目前为止最清晰的一个版本。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