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的意思
1、风烛残年是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风烛:风中燃烧的蜡烛。
2、(解释)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3、第四十五回,黛玉向宝钗倾吐心肠:“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批书人提醒读者:“黛玉才十五岁,记清。”
4、书中接着写道:“次日起来,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正值王夫人与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看,又有王夫人之兄嫂处遣了两个媳妇来说话的。黛玉虽不知原委,探春等却都晓得是议论金陵城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如今母舅王子腾得了信息,故遣他家内的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进京之意。”
5、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6、(2)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龚自珍
7、为什么要加上这一笔呢?因为作者接下来描写黛玉如何辞谢大舅母的留宴、二舅母的让座;以及有的版本里描写黛玉的“含情目”、“多情杏眼”让人感到黛玉的言行、神态和七岁的女孩不相符(见《规矩成方圆》、《含露目》等文);还有后来宝玉和袭人的云雨之事、宝玉和黛玉的恋情等等,都不好解释,把黛玉的年龄写大点,好像更合理一些。
8、青春是火,燃烧我们年轻的光华;青春是灯,照亮我们美丽的豆蔻年华;青春是路,指引我们从青涩走向成熟。
9、[典故出处]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10、释义: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11、 读到《梦想》《糖果》《双胞胎》三首诗歌的那一刻,我一下子想到了顾城和冰心的几首诗歌,那种纯真、甜美的童年味道油然如花开。
12、这三种豆蔻都可用于烹调食物,一般是用在卤味的香料中。要想卤味好吃,这个香料是必不可少的,小茴香、大茴香、花椒、香叶、豆蔻、肉蔻、桂皮、辣椒、草果等十几种调味料,就看如何去进行搭配,卤出一锅香飘十里,令人垂涎三尺的好食。
13、解释: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14、春天的花卉很多,为什么独独选中豆蔻花来比喻少女呢?原来豆蔻含苞之时,显得非常丰满,因此民间俗称其为“含胎花”,在诗文中也常用它来比喻处女。在各色豆蔻花中,又以红豆蔻花为最美,其花芯中央有两瓣相并,形似同心,一向被视为爱情的象征,清人诗云:“结就同心蕊,因标连理枝。”指的就是它。后世吟咏豆蔻的诗,大多含有这种寓意。
15、(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16、“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
17、冬天没有损害他的容颜,也没有影响他的豆蔻年华。
18、一种花色淡黄、果实含香可入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年代。
19、该词最早的典故出自唐朝诗人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首诗是杜牧在三十岁时写的,在一次游玩时遇见一位,年纪大概十三左右的美貌女子在街头卖艺时写下了的一首诗。该诗的释义是:少女的体态优美,很是可人,美丽不可方物,用豆蔻来比喻少女,而扬州城上这么多的女子,都不如这一位漂亮。从此豆蔻就被称为少女的专用名词。
20、[典故出处]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21、豆蔻年华是一汉语成语,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22、[典故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23、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觉,《红楼梦》戏曲、电影、电视剧中的那些小姐,比《石头记》中描写的普遍偏大。如果你感觉到了,说明你的阅读很细致。下面,咱们以林黛玉为例,看看书中的小姐们究竟有多大。
24、第二十五回的时候,宝玉中了马道婆的魇魔法,生命垂危。癞头和尚及时出现,他对通灵宝玉说:“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通灵宝玉和贾宝玉一起来到人间,它十三岁了,那贾宝玉就是十三岁,黛玉就是十二岁,二人有了初恋也就不足为怪了。
25、豆蔻年华的动,散发着春的意韵;朝气蓬勃的生命,放出清纯而烂的鲜花;风风雨雨,我
26、古代的时候,人们成家都很早,三十岁当姥姥的大有人在,所以那个时候,像花儿一样的颜色并不是现在的十八岁,而是要更小一点。在十三四岁左右的时候,女孩子们也就该出嫁了,那个时候的古人,用了世界上最好看的花儿——豆蔻来代表她们,这也就是豆蔻年华的来历,也就是说,这所谓的豆蔻年华,说的就是十三四岁像花儿一样的女孩子们。
27、[成语解释]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28、到第四回回末,薛家就到了贾府。如果说宝钗到贾府时十四岁,那黛玉当时就是十一岁。
29、 忽然有一天,刘文炀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指着我刚刚在校报上发表的《农村教育调查启示录》,一边认真评点,一边翻着厚厚的《辞海》,给我一字一句地讲解起“豆蔻年华”的含义来。我这才注意到,在文章中“有那么多正值豆蔻年华的中学生”一句下面,重重地画着一条红线。
30、第三回回末,睡觉前,袭人欲拿通灵宝玉给黛玉看,黛玉体贴人,连忙阻止:“罢了,此刻夜深,明日再看也不迟。”随后,大家安歇。
31、十六岁(女)是破瓜年华。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瓜在隶书及南北朝魏碑体中可拆成两个八字)。
32、金色年华是一个形容词,专指人们英年焕发的美好时段,多指青年时代。
33、本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去扬州时,或谓所赠即名妓张好好。牧之有《张好好》诗,序言好好年正十三。此诗妙在用比喻而融浑无间。“豆蔻梢头二月初”,既承上喻十三少女,又下启“春风十里”,愈见花之芬芳,人之妙绝。逼出末句谓十里路上珠帘卷处,无数佳丽,总不如伊人。即《诗·绿衣》“有女如云,匪我思存”遗意。
34、豆蔻可不止观赏性那一点点用处,根据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作用。白豆蔻、肉豆蔻和草豆蔻都可用于烹调食物,也可以入药。
35、豆蔻一词,典出唐朝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意思是说,姿态轻盈举止优雅正是十三年华,就像二月初枝头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看尽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人,卷起珠帘故作娇俏的美女没有人比得上她。
36、释义:年龄代称,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 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
37、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