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哪些(38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哪些 1、余光中是台湾著名诗人,但他的诗早已越过了“浅浅的海峡”,在海内外华人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部分诗歌由作曲家引入歌中,被广为传唱。余光...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哪些

1、余光中是台湾著名诗人,但他的诗早已越过了“浅浅的海峡”,在海内外华人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部分诗歌由作曲家引入歌中,被广为传唱。余光中对诗与歌的结合有自觉的意识,他说“诗是一个蛋,歌是一只鸟,孵出来的新雏,鲜羽夺目,妙韵悦耳,使听的人感到兴奋而年轻。”余光中的许多诗歌朗朗上口,有的诗歌甚至是刻意为歌之作,他诗歌的入乐正呼应了“歌诗”的传统,由余光中拓展的现代“歌诗”创作现象对当下诗歌界和音乐界都有启发作用,值得深入关注和研究。

2、诗评媒编辑部信箱:shipingmei001@1com(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哪些)。

3、1971年创作《乡愁》。自1974 年起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 11 年(期间返台客座 1 年)。再此期间也是他「探索历史」的时期。

4、《乡愁》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

5、P15:表达对中国的热爱已成为余光中诗歌的一个恒定主题,中国结对于余光中先生,更多的是代表着中国情怀。爱中国是先生无法割舍的情结,系着他的旧梦新愁。《中国结》,朗诵者:郑媛媛

6、一方面,余光中对故乡、祖国的风景民俗、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倾心喜爱,由衷赞美,悠然神往,陶醉其中,深感骄傲和自豪,这也是导致他的诗中乡愁国爱无处不在的根本原因,他的《五陵少年》、《春天,遂想起》、《中秋月》、《北望》、《乡愁》、《乡愁四韵》、《民歌》、《寻李白》、《白玉苦瓜》、《中国结》等大量诗篇,都是乡愁国爱的出色表现;他这样看待自己创作中的咏史怀古、古今互证:“与其说是一种技巧,不如说是一种心境,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一种历史归属感”这种打在“肚里”的“中国结”(《中国结》),“并不是回大陆就解得了的”另一方面,余光中对故乡、祖国历史文化的衰老,现实的封闭与贫弱,对毁灭文化的文革动乱,也深致忧思、怨望和讽刺、批判,据诗人自言,他的《哀龙》,“所哀者乃中国文化之老化,与当时极端保守人士之泥古、崇古”(8);1966年6月写于美国卡拉马如的《敲打乐》,由于出现诸如“中国中国你是条辫子”、“他们说你已经丧失贞操/服过量的安眠药说你不名誉/被人遗弃被人出卖侮辱”、“中国啊中国你逼我发疯”、“中国中国你令我早衰”、“每一次国耻留一块掌印我的颜面无完肤/中国中国你是一场惭愧的病”等一类诗句,“引起的误解甚至曲解最多……颇有一些只就字面读诗的人说它是在侮辱中国”,其实,这首诗不过是“作者有感于异国的富强与民主,本国的封闭与贫弱,而在漫游的背景上发为忧国兼而自伤的狂吟,但是在基本情操上,却完全和中国认同,合为一体,所以一切国难等于自身受难,一切国耻等于自身蒙羞。这一切,出发点当然还是爱国”他的《闻梁实秋被骂》、《凡有翅的》写文革动乱:“天鹅无歌无歌的天鹅/天使无颜无颜的天使/凡有翅的/皆被诅咒/……/凡驴皆鸣,凡枭皆啼/凡狼皆嗥,凡鬼皆哭/……/况且驴,以及枭,以及其他/以及厉笑的狼以及惨哭的鬼/以及红卫兵之外还有越南/以及死亡的名单好几英里以及其他/以及李白的脸上帖满标语/杀尽九缪斯为了祭旗/中国啊中国你要我说些什么?”置身局外并不会被“殃及池鱼”的余光中,对发生在祖国大陆的文革浩劫忧愤不已,这不正是他的爱国感情的不可遏止的流露吗?“患了梅毒依旧是母亲”(《忘川》),子不嫌母丑,余光中与祖国之间的母子血缘关系是永远割不断的。

7、余光中是“狂”的,傲而顽固地不肯放下创作的笔头。就在今年还再版了两本书,《英美现代诗选》和《守夜人》。

8、诗句所表达的,也就是流放南楚的屈原在《涉江》中深致感慨的“哀南夷之莫余知兮”之意。这种以种族和文化龃龉为底蕴的尖锐刺人的异乡感,几乎无处不在,从卧具到早餐到语言到长相到环境,都能引起游子条件反射般的身在异乡的感觉,唤醒并强化游子的种族、文化归属意识,也就是家乡意识和祖国意识。所以,远渡重洋,处身新大陆,他的中国意识特别强固,对异国他乡有着一种本能的排拒心理:“在国际的鸡尾酒会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因为“中国的太阳距我太远”,而宁愿保持“零下的冷和固体的硬度”(《我之固体化》)。

9、“乡愁诗”的诗歌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古典诗词。中国古代诗歌中以“思乡”为主题的诗词数不胜数,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张籍的《秋思》、王维的《杂诗》、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等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自古以来,“故土之思”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早已是文学作品中的主角之而这一切都要归因于整个中华文化背景下人们所持的价值观念。而在传统观念里,“家”与“国”的关系又是千丝万缕、息息相关,“故土之思”往往会引申出“故国之思”。在这个基础上来分析余光中“乡愁诗”的流传情况,就不难理解人们的态度了。正是因为契合了同一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再加上诗人的人生遭遇的影响和自身古典文学修养的助推,造就了其“乡愁诗”的接受现状。纵观整个华人世界,虽然口音各异、地域不同,但骨子里的华夏文化的印记却是难以抹去。所以余光中虽写自己的“乡愁”,但却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

10、《乡愁》里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流落到台湾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有了无尽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历史沧桑感。即特有的“中国情结”。

11、(1)《莲的联想·后记》,《余光中诗歌选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345页。

12、在台湾文坛,余光中先生或许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作家之一。虽然他自称“右手为诗,左手为文”,但大部分人心目中的余光中,还是一位吟着《乡愁》的诗人。

13、  余光中有“乡愁诗人”之誉,他乡愁诗入乐也极多,包括《当我死时》、《江湖上》、《民歌》、《海棠文身》、《乡愁》、《乡愁四韵》。这些诗歌吟唱中国人的共通情感,忧伤又悲壮,影响力、传唱度也最大。现在台湾和大陆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对乡愁的理解已不限于海峡两岸分离之痛,更多指向童年、原乡,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折射出现代人的生存境遇。还有一些诗歌是对人某种生存状态的描述。有的指向具体的人物,如《算命瞎子》、《向日葵》。有的既刻画出这某类人物形象,又是诗人自喻之作,如《民歌手》、《守夜人》。还有的更抽象,指向个人的选择和追求,如《火浴》、《小小天问》、《在多风的夜晚》、《祈祷》。入乐的绘景诗歌也不少,或传达对乡土的热爱,或暗含人生的感悟,前者如《车过枋寮》、《隔水观音——淡水回台北途中所想》、《让春天从高雄出发》;后者如《秋暮》、《望海》。还有部分入乐诗歌富有童真童趣,如《踢踢踏——木屐怀古组曲之二》、《雨声说些什么》、《摇摇民谣》。

14、(16)《最录李白序》,转引自陈伯海辑《唐诗汇评》上,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554页。

15、余光中骚情雅意,与屈原关系最深。因为余光中清楚,自己作为一个中国新诗人,承继的是屈原的精神和诗美的遗泽。他写给屈原的作品有多首,《淡水河边吊屈原》是1951年诗人节所作,《水仙操——吊屈原》写于1973年端午,《漂给屈原》写于1978年4月,中间是近30年的时间跨度。对屈原,他无限景仰:“江鱼吞食了二千多年,/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那浅浅的一湾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他十分理解屈原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无上价值:“太史公为你的投水太息,/怪你为什么不游宦他国?/他怎知你若是做了张仪,/你不过流为先秦一说客!”(《淡水河边吊屈原》);越到后来,他越感受到和屈原的深刻精神联系:“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有龙舟竞渡就有人击鼓/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从上游追你到下游/从上个端午到下个端午”、“亦何须招魂招亡魂归去/你流浪的诗族诗裔/涉沅济湘,渡更远的海峡/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漂给屈原》)。这种深刻的精神联系,缘于他和屈原在身份、心境上的契合认同。屈原遭受流放、行吟泽畔的经历,“国无人莫吾知兮”的孤臣孽子的被遗弃感,和他对祖国、故乡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无限热爱之情,都让余光中产生共鸣。有人认为余光中自比屈原并不恰切,其实是缺乏对余光中生平遭际的深入理解和细致体贴。

16、P14:偶然停电的晚上,诗人在烛光中寻到了四十年前的回忆。这温暖中还纠缠了一声轻叹,一丝疼痛。失落的心里,会因这烛光而生动,即使斑斑白头。由辜兰芬带来这首《问烛》。

17、文学作品的传播离不开现实环境。不论是国人背井离乡,海峡两岸隔海相对,还是海外华人遥遥相望,“乡愁诗”都在相当程度上契合了人们情感表达的需要。而随着国家的开放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离开故土,“乡愁诗”的生命力也在延续。“乡愁”这一母题几乎存在于各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中,这是人类远古以来就存在的情感。就如同现在的人们青睐李煜的词中的抽象情感,余光中“乡愁诗”中抽象出来的“乡愁”情感具有共通性,这也是其“乡愁诗”接受人群广泛的原因。

18、他在1992年首次应邀回了一趟大陆。此后20余年来,回大陆60余次,获颁20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19、  余光中:乡愁是人同此心、举世皆然的深厚情感,对于离家甚至去国的游子尤为如此。当年,我离开大陆,已经21岁,汉魂唐魄入我已深,华山夏水长在梦里。日后更从台湾去美国,乡思尤甚,所以乡愁的诗写了很多。

20、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21、今年3月国立中山大学举办“诗情乐韵余光中”,余光中朗诵诗作

22、  当年,余光中以一首小小的《乡愁》蜚声海内外,但是,他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歌却创作于三度赴美之后。在《乡愁》之前,还有《乡愁四韵》中那些深情的吟咏。稍后,又创作了只能以黄河的气魄高唱的《民歌》、《当我死时》。记得有一次谈起《乡愁》的创作过程,他说当时仅用了二十来分钟,真正一气呵成。这个创作过程充分说明,这种“乡愁”情绪已经酝酿很久很久.届时就喷涌而出了。如果以江南为故乡,他九岁离乡;如果以四川为故乡,他17岁离乡;如果以大陆为故乡,他21岁离乡;如果以台湾为故乡,则他曾三度离乡。那么,他是如何把这种离乡的经验升华为诗意的愁情的?

23、(6)(12)(31)《隔水观音·后记》,《余光中诗歌选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209页,第211页,第210页。

24、此前听闻余光中先生在八十大寿送给自己的礼物,是两本诗集,觉得这个老头甚是可爱。

25、人行秋色之中,脚下踩的,发上戴的,肩上似有意无意飘坠的,莫非明艳的金黄与黄金。

26、P18:《春天遂想起》,是余光中的情感细腻之作,讲述了作者的故乡情结和爱国情怀。写作背景是江南水乡秀丽的景色,与风土人情文化,是诗人青少年时期成长地。故他把对故乡的思念日积月累,凝聚成字字含情的诗句,迸发出来。有请邓建华带来这首《春天遂想起》。

27、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听听那冷雨》

28、  余光中诗歌和音乐的“相恋”实际上还要早。1951年他创作的《昨夜你对我一笑》,作曲家周蓝萍为之谱曲,风格近于老上海“时代曲”。这首歌曲首见于1962年黄淑芬的《昨夜你对我一笑》专辑,后被蔡琴、费玉清等十多位歌手翻唱,成为余光中“歌诗”中谱曲最早、翻唱率最高的歌曲,但“余光中并不喜欢那首歌”。1974年,余光中与史惟亮合作了“无字天书”主题曲;同年,他的诗歌《当我死时》被中文大学音乐系学生曾叶发谱成四部混声曲,这两首歌曲演唱难度都较高。杨弦的谱曲避免了之前余光中诗歌谱曲偏于雅俗一端的不足,与余光中之诗珠联璧合,得到了余光中的认可。这些“歌诗”影响极大,它们集中亮相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被后人追溯为台湾现代民歌运动的起点,杨弦因这场演唱会也被誉为台湾“现代民歌之父”。1977年,杨弦推出《西出阳关》专辑,收入谱自余光中诗歌《西出阳关》的同名歌曲。2008年杨弦《因雨成歌》专辑收入前作,也推出谱自余光中诗歌的新作《车过枋寮》、《隔水观音》。2004年“民歌三十年美诗歌”演唱会上他带来新曲《两相惜》,并由舞蹈家卓庭竹编舞伴舞;他谱曲的《让春天从高雄出发》也多次在公开场合演唱。

29、  很喜欢余的散文。读余光中先生的散文总会从文里感觉到一股淡淡的蓝,这种被淡淡的蓝霭氤氲包裹的气息,又总能牵引我深深的走入文中,去感受作者的心里世界,随着他的文路去触摸他的天空、他的雪雨霁月、他的深深思乡情愁……

30、  余光中说过:“要做一位中国作家,在文学史的修养上必须对两个传统多少有些认识:诗经以来的古典文学是大传统,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是小传统。”余光中诗歌创作起步于1949年春夏间的大陆,直接受到新诗的影响。但他对当时诗坛自由诗并不满意,“庆幸自己写诗是从格律诗入手,而非经自由诗入门”。新月派针对自由诗提出规范化的理论和实践,符合了余光中的期待。余光中在诗集《天国的夜市》“后记”坦承过自己与新月社诗人的师承关系,胡适、叶公超勉励过他,师长梁实秋对他的影响更是深远。对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和闻一多,余光中也从他们音乐性的实践中吸收过经验和教训,“徐志摩的音调,往往铿锵有余,而柔婉不足,曲折不够。”闻一多诗歌节奏“或自由而至于散漫,或整齐而陷于刻板,尚未把握到适度的弹性。”余光中对新月派诗人有继承,更有创新,他在音调上刚柔兼济,节奏上富有弹性,探索出自我的发展之路。

31、  “均齐体”诗歌有《算命瞎子》、《昨夜你对我一笑》、《珍妮的辫子》、《两相惜》,为了避免此类诗歌往往会出现的呆板僵化问题,余光中都做了破格处理。前三者是他早期诗歌代表,明显受到新月派格律诗的影响,部分诗行长短不但都做到了相对整齐;后一首《两相惜》则是他有意创作歌词,借鉴乐府使然,每句八字三节,偶以“哦”字打破诗歌“豆腐干”结构。《昨夜你对我一笑》第三节破格较多,周蓝萍将其修改后谱曲,形式上变得更为整齐。

32、余光中的《乡愁》感情朴实,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席慕容的《乡愁》比较含蓄。

33、昨天最令人难过的消息,是余光中先生的病逝。

34、21:卓越风姿,清雅神韵的莲,鼻翼里的清芬,是诗人在讴歌灵秀脱俗的爱侣,不仅爱其青春容颜,哪怕走入暮年,也欣赏其白发皱纹,只因为深爱她芳洁的品质,高尚的灵魂,欢迎李玲朗诵诗人的情诗《永远,我等》。

35、对于写作意义,他还曾写道:我写作/是迫不得已/就像打喷嚏/却平空喷出了彩霞/又像是咳嗽/不得不咳/索性咳成了音乐/我写作是为了炼石补天。

36、质朴无华的人、事,文白义深又朗朗上口,应该就是《乡愁》广为流传的首要原因。

37、他最近一次公开露面就是在今年10月23日,与妻子出席国立中山大学为他举办的九十大寿庆生会。

上一篇:精选关于回忆的句子(74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