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的定义是什么
1、角色互换,这是弥合代沟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所承担的角色与义务有很大差别,对同一问题,各自的思维方式、行为定向以及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等也大不相同,故而,互相之间往往难以理解。
2、从传统文化来看,在崇尚儒家文化的中国,代际冲突应当是非常罕见的现象,毕竟“孝”长期以来都被视为最基础的道德规范之一。因此,代际冲突的根源应当到文化中考察。(代沟的定义是什么)。
3、他说这是剖皮见骨的拆解。“我们现在要把西方的要害和中国的要害找出来。就是把它画后面的构架拉出来,把皮扒掉了,看它里面的构架是什么样的,看我的骨头里面有几对,没有几对就不行。肱骨、股骨,是这些东西把它解剖来的,所以一幅画从造型角度,用解剖学来给它剖析出来。”
4、W爸爸:没想过这个事儿。我觉得她和同学之间可能跟和父母之间完全不一样,她在我们眼里是蛮传统的那种,伪装得比较好。因为我们也知道,爸爸妈妈面前的乖乖女和同学面前的不一样,我感觉应该是这样。(对W爸爸的访谈)(代沟的定义是什么)。
5、聊天室、论坛的管理人员就有“班主”、“斑竹”、“版猪”、“班竹”多个说法;
6、在中观/社会层面,我们按照年龄把受访者分成老(60岁及以上,N=953)、中(40-59岁,N=1155)、青(40岁以下,N=1174)三代人,考察三者之间的接入沟、使用沟和素养沟。
7、《数字化、老龄化与代际互动传播——视听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反哺分析》景义新孙健
8、代沟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其广义是指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狭义指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理差距或心理隔阂。
9、作为一个概念,代在传播学中的地位颇为尴尬,其测量手段(年龄)是几乎所有传播量化研究必不可少的变量,但研究者大多聚焦于代的生物和社会时间属性,很少关注到其家庭关系属性;大多考察年龄的连续性影响,较少展开短间隔(十年或五年)的比较,鲜少涉及长间隔(二三十年)的断代;大多把年龄视作一系列自变量或控制变量中的一个,很少将代置于研究的核心位置。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代问题在传播学研究中长期以来处于缺席状态。有鉴于此,我们不但要重新认识年龄与代的关系,更要从代的视角俯瞰不同年龄层在媒介接触、使用、效果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把代沟这一关乎人类社会更替与传承的重要命题引入传播学。
10、狭义指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理差距或心理隔阂。代沟主要存在于一般成人与年轻人两代人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差异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父母认识到文化变化对孩子的影响,并以此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态度,父母与子女之间就不会出现冲突。
11、汪忞则以中国侦探文艺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一百年来科学话语在中国大众场域中的能指和所指的嬗变。
12、代沟这一词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在所著《代沟》中首次提出。
13、年轻人喜欢热闹,喜欢三五成群;而老一辈们喜欢清静,喜欢安静。年轻一辈,玩转高科技;而老一辈就喜欢古典,喜欢古剧。年轻一代思想前卫,做事大胆,勇于尝试;但老一辈思想相对保守,做事稳重,不随便试错等等。
14、双方一辩在一开始均非常明智地说明了“代沟”的定义,正方一辩主要着眼于对代沟的过失方和家庭的主导地位的论证来说明父母的引导作用,而反方一辩则从主动性和时代性两个方面来说明子女并非一切都要父母做主,也需要承担责任。双方论点均有各自的道理,使得双方四辩的质询并没有找到多少关键性的突破口。
15、“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与审美代沟”学术研讨会
16、历史可以是非均匀和事件历史,所以历史也可以是突变的。
17、要明确代沟的定义。根据辩题,在辩题里代沟只适用于子女和父母的范畴。兄弟姐妹,80后90后等的代沟不在讨论范围,如果对方提这类问题要及时点出来,评委不傻的话会扣对方分。
18、没有大的理想、没有大的成就、没有大的野心、没有大的要求……
19、第五场的六位发言人从更为宽泛多元的大众文化研究的角度,对研讨会的主题进行了阐发。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的张晶从个体经验出发,谈了他对审美代沟问题的看法,也谈到了当代审美情感的产生机制问题。
20、代沟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父母和子女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借由这次比赛将会有更多同学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这也是这场辩论赛的最大意义。
21、郁:那这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具体是怎么发生的呢?是您自己去网上搜索还是怎么样?
22、 “I服了YOU”,或者“I服了U”是“我服了你了”
23、《新冠疫情中的数字代沟与健康代沟——基于2018年与2020年中国家庭祖孙三代的问卷调查》周裕琼杨洸许广梅
24、厦门大学中文系的杨玲选择了颇有俚俗性和挑战性的“撕逼”一词作为报告主标题,聚焦后真相时代社交网络中的冲突现象,她关注到相关语词能指背后潜藏的性别暴力意味,也关注到其在防止现实群体极化和社会分裂方面其实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25、(5)玛格丽特米德《代沟》“现在并喻文化和亲密无间的同辈”
26、难怪刚出版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由曾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现任教育部“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课题第一负责人的于根元研究员担任主编。词典收词就1305条,正文38万字。
27、米德讨论的代沟介于发展式代沟和事件式代沟之间,因此其分析必然带有永远解决不了代沟的全部问题。因为这是两种不同形态、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沟”。由此我们引出本部分的主要概念——断裂式的社会生活空间。什么是断裂式的社会空间?就是由于一定的突变性的社会历史事件改变了社会共识意义上的知识形态,使得传承意义上的社会生活空间具有明显的截断性、或者改变了发展的方向。这种突变性的社会历史事件造就的平均人的有限的历史空间就是断裂性的社会生活空间。它是相对于传承的平均人的有限的历史空间而言的。
28、W爸爸:可能是自己判断它的前后语境什么的,我没有特地搜索过这个。
29、这些新语言正在以其特有的诙谐、玩世不恭、无所谓、去中心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网络语言具有生动风趣、简洁省事、人情味浓、个性化色彩强等特点,而这些又同时是这代人的风格。(9)
30、“不必太苦,不必太累,不必太在意,不必太复杂,不必太束缚,不必太孜孜以求……
31、虽然同样身处网络语言崛起的时代,但由于核心家庭中的两代人——父辈与子辈——分属数字化移民与数字化土著两大阵营,他们对新信息和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着较大差异(周晓虹,2016)。具体而言,在两代人的交流中,子辈往往是网络语言的积极输出者,父辈则因更习惯于使用日常语言而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时常对这些陌生的词汇与图片产生理解困难,于是出现通常所说的代沟现象。
32、“酒屋”、“酒吧”是“WIN95”和“WIN98”操作系统
33、《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对家庭内“静悄悄的革命”的量化考察》周裕琼
34、笔者认为对现实中国还产生影响的这种过程(包括事件式代沟)包括: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战争(内战与抗战)、消灭社会中间层的过程(土改及公有化)、“上山下乡”和“网络”的兴起(含其前奏广播、电视)。
35、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的陈晓屏以《当代中国色彩审美的代际分野与话语权争夺》为题,指出了在两代人中普遍存在的对色彩的不同审美倾向的问题,并从政治、经济、受教育程度和生理年龄等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
36、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考察数字代沟,必然对数据有很高的要求。它必须是来自全国范围的、涵盖社会不同年龄层、且以家庭为抽样单位的大型调查,其难度可想而知。其中,最难的一步在于进入家庭后,必须同时访问家庭内祖、亲、子三代人,这样才能通过配对比较的方式呈现出同一个家庭内的代际差异。
37、“众所周知,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新中国外交最早的一批外交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批高级将领担任的,他们在军队的资深履历和在战场上的辉煌战绩,成为其无人比肩的‘学历’。而改革开放以来派遣的多数大使,则是从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外国语大学等培养高级外交官和翻译官的院校毕业的。不用说,这两代外交家从语言能力到风格气质都有明显的差别。”(6)
38、厦门大学中文系的杨玲对以上六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对历史记忆分布的不均衡性、性别话语与国族话语之间的关联性、二次元文化和赛博格文化的特殊性、“无情的个体”中情感的范畴性、80后作家的社会适应性等问题都做出了点评,也指出了进一步拓展思考的可能。
39、从模型的结果我们绘出,年龄与上网关系图。如下:
40、父辈之所以会产生代沟几乎不存在的感觉,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子辈在语言体系转换上所做的努力。语言体系切换这一语码转换方式多发生在子辈与同辈、父辈交流的切换中。与同辈交流时,子辈一般比较随意,也更经常使用各类网络语言。但是在与父母的交流中,发的每一个表情包、每一句网络语言几乎都是经过仔细斟酌的,过于新潮、前卫的内容在这种主观的筛选过程下不可能呈现到父辈面前,他们自然不会产生理解困难。
41、她进一步武断地对历史进行了归类:“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是我所区分的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这一区分是人类所生活的历史阶段的真实反映。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晩辈学习。原始社会和那些小的宗教与意识形态飞地都属于最初的前喻文化,其权威来自过去。兹后,伟大的文明为了进行大规模的变化,需要发展工艺,特别需要利用同侪之间、友伴之间、同学之间、以及师兄弟之间的并喻型学习。而我们今天则进入了历史上的一个全新时代,年轻一代在对神奇的未来的后喻型理解中获得了新的权威。”(4)
42、该现象涉及多个领域,其中,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聚焦于语码转换与影响其使用的社会因素的关系(于国栋,2004),以语言选择如何反映权力与不平等为核心议题。例如,在美国的公立学校中,白人女教师以要求有色人种学生用标准英语发言、写作的方式在课堂中践行并维护着种族主义(Daniels,2018)。Auer从功能角度将语码转换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目的是完成不同交际行为的与语篇相关的转换,另一种是以听话人为中心、关注听话人的语言喜好与能力的与交际者相关的转换(Auer,1990)。Gumperz有意识地区分情景语码转换和喻意语码转换这两个概念,前者指情景变化影响语言选择,后者指情景不变时交际者为了实现特定目的也需要进行语码转换(Gumperz,1982)。在Gumperz提供的理论基础上,其他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语码转换具有标志身份和区分不同层次人际关系的功能(何自然、于国栋,2001)。
43、父辈对于新话题的消极反应强化了子辈筛选话题的行为。Z在访谈中表示,因为父母曾经对于其他话题做出消极反馈,便不再尝试开拓新话题。这样做,聊天时的语篇虽然不一定有趣,却至少能保证不出错,能最大限度地规避代沟引发的代际冲突,是一种安全式做法。W爸爸便发现了W与他聊天时的这种倾向。
44、吴冠中说从一开始就喜欢梵高,一见就喜欢,在法国的时候,也是喜欢“强烈的东西”,一回来以后,都走不通,没有办法。他说得很直接,“要生存,还要我的艺术能够发展,因此我就找秀丽的办法。用水彩画,抒情的,因为这样的东西轻松愉快,大家能接受,非常受欢迎,那么这样就推着我向这边走,就是说怎么样能与人民结合,他也能够喜欢,但我也不说假话。”
45、正反方的立论中都有对方可以抓住的存在逻辑疏漏的点,给后来的辩手们留下来广阔的发挥空间。
46、郁:假如之后她在聊天中采用一些新式的表达,你们会去主动地了解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