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方法摘录简要
1、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2、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20-22题。(共9分)
3、四是约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用纺织品载文,在纺织品上书写的文字,称为帛书。
4、在残疾人面前怀有优越感,对残疾人居高临下,是愚蠢的。
5、 人类是地球上最善于使用大脑的生物种群。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就在苦苦地追寻着改造自然,改造自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光阴是无限的,如果人类在有限的生命中,积累的经验不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与发展,人类就只能在维持生命的低层次上循环往复。人类中的智者,经过一代又一代坚忍不拔的探索,最早发明了语言,开始用语言交流与结绳记事,但语言不可留存,既创造了文字,用文字记事则可长期保留,并可向后人传承。(名人读书方法摘录简要)。
6、这个工作很好做,因为市面上的参考书很多,我相信大多同学手中都会有这类参考书。在参考书的帮助下,这些内容你很快就能掌握。既然这样,那你也许会说,该掌握的内容参考书上都有了,那就更不用听课,自学就行了。我前面已提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区别,参考书只能教会你要掌握的知识,但我们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语文,培养我们的语文能力。有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大赞成学生过分依赖参考书。其实,只要善于利用参考书,参考书用好了,对学生的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7、教科书上都是精选的经典名文,其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原汁原味地背,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更不能走了样。
8、 现代社会,在校各个阶段的学习应达到的基本目的:
9、4)怀着成就感结束,告诉自己:“我现在已经对这本书有了印象”。
10、(3)专精。鲁迅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会成为“杂耍”读书虽多,但一事无成。其《中国小说史略》、《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的编纂结集,堪为读书专精的典范。
11、教师应在书山网海中费一番爬罗剔抉的工夫,挑选出精美的文章,然后分类分析,或用于观念提升,引领学生解决写什么与怎样写得更深刻的问题。这,可称为“阅读与识见提升”;或借助于名家名作阅读,激活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学习传递情感的写作方法,这,可称之为“阅读与情感激活”;或引导学生从名作中抽象出思维规律,借鉴某种构思方法,这,可称之为“阅读与构段谋篇”;或从课内外阅读中体悟素有定评的作家的表述习惯,借鉴其表述方式,不断储存语言材料,增强语感,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学会根据表达需要去选择不同风格的语言来确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可称之为“阅读与语言表达”;或学会从生活中从名作阅读中搜集素材、积累素材、使用素材的方法,这,可称之为“阅读与积材用材”。
12、朗读背诵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通过琅琅的朗读,文章的情感、文辞的韵味,也都能体会出来了。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这里,我们来看看“背”书和“说”书的具体方法。
13、三抓”就是抓领头字,领头句,过渡句。抓住这些字和句,就像抓住一串珍珠的丝线,能引出一串句子,能使人在背诵时把语句迅速连贯起来。
14、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没有人能说哪种方法是最有效,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达到最有效的结果。
15、泛读:广泛阅读,涉猎各方面知识,博采众家之长。
16、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潇洒一点。生活中无论有什么闪失,统统是自己的错,与人无尤,从错处学习改过,精益求精,直至不犯同一错误,从不把过失推诿到他人肩膀上去,免得失去学乖的机会。
17、知识的历史犹如一只伟大的复音曲,在这只曲子里依依次响起各民族的声音。——歌德
18、东汉时期,大文学家叫刘向对读书的意义,有一段很形象的比喻:“少而好学,如初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19、A.《水浒传》是在说唱艺术基础上写成的章回体小说,讲究故事的曲折和完整,井然有序,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20、他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而“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之中,每次读书,只求一点,所以后人也叫它“求一法”,或叫“主攻法”。因为它每次只围绕一个中心,只解决一个问题,容易集中深入,彻底攻破一“敌”,像打仗那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一次攻破一面“敌”。这种读书方法,是抓主要矛盾,从战略上考虑问题的读书方法。具体做法据史书记载:“尝有人间苏文忠(苏轼的谥号)曰:‘公之博治可学乎?’曰:‘可,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贷之类,每一过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这种读书方法既是定向阅读,分步进行,长久坚持,必有好处。
21、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22、概括而言,读书必须要有这样一个循环:读书->分享->应用->再读书。有这样的阅读循环,才是真正的把书读活了。你会发现读书非常有趣。因为阅读,你会对朋友有说不尽的话题;因为阅读,你的朋友会觉得你每天都有新东西。即使做同一样事情,你每天都能找到有更多、更好的方法。这样的读书循环,是一个有正反馈的系统:每一次的阅读,都有更深入的理解,每一次的应用,都会比上一次更熟练。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能让你越来越觉得读书有趣、有用、有效。
23、世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功,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读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而且决定于怎样读。以下选择现代名人读书方法6例,介绍如下: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26、阅读课文是复习的第一步。通过阅读,把握全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读法:教读课文需精读,字、词、句、篇等各个知识点全方位掌握,精彩语段达到成诵;自读课文需泛读,有的还需跳读,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也是近几年高考考查项目之一。
27、泛读:泛读法则侧重阅读量,也就是广度。通过阅读来收集大量的准备资料。精读:精读法要求将读物中每一处细节完全读懂读透,追求的是深度。
28、学避“六蔽”。古人认为不好好学习,就会成为愚人、荡人、贼人、绞人、乱人、狂人,总之是不好的人。孔夫子曾经对弟子们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9、就是通过做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题要把考题的目的、意图弄清,要注意归纳总结,寻找规律,触类旁通,增强应试能力。做练习题,既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也要自觉地做。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但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对学习来说还是必需的。练然后知不足,练后及时反馈矫正,以求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30、RIA标签读书法是拆书帮总舵主赵周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提到的一种读书方法,非常的简单实用,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轻松掌握。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曾指出对于非虚构图书,可以通过“主题阅读+批判性思考+实践”的步骤掌握理解一本书的内容。RIA便签读书法则是对其的简化升级,更加通俗易懂。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RIA便签读书法
31、 其实,与健康人的奥运会比,残奥会更加鲜明地表达了体育的精神意义。人们观看残奥会,不会像观看奥运会那样重视比赛的输赢。人们看重的是什么?残奥会究竟证明了什么?
32、对于北京中考要求阅读的这12本名著,我们大致可以做这样的分类:
33、闲暇了想找个电视剧看,发现如今的电视剧真多,一年几十套,选哪个成了问题。进书店亦是如此,凡所陈列,林林总总,浩如烟海,反倒无从下手。纵然各类“电子书”、“懒人听书”如雨后春笋,让读书变得大大便宜,却也打破不了国人不读书的窘境。
34、多读书固然重要,不过首先要掌握读书方法。作为家长,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亲子阅读,能更好地指导孩子。来做个测试吧!
35、(5)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他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题未定”草》“倘要看文艺作品呢则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个作者的专集,然后再从文学史上看看他在文学史上的位置;倘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两本这个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
36、我们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或一些卡片,把不熟悉的字词记录下来;然后利用点滴的时间来记忆,比如饭后的五分钟,睡觉前十分钟等等。熟悉的东西一笔带过,不熟悉的东西要做详细的记录,对于易错的地方要用红色的笔做标记,这样在记忆时就会有强的针对性。需记忆的知识点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37、详细复述,只是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段和重要细节来复述。
38、豆瓣评分6分,超过2000多点评。本书是笛卡尔的一部代表作,也是他的处女作,书很薄,只有95页,一个晚上就可以读完。不要看是笛卡尔这样的大师所写就望而止步,正如书名所言,笛卡尔坚持用“谈谈”,而不是“论”,书中的内容不会让人觉得深奥难解,更不会板起脸来说教。
39、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是一个过程,只有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才真正的构成了阅读的方式。“动笔墨”的过程,既是反复加深对阅读内容理解的过程,又是帮助头脑建立资料库的过程。读书动笔,读书效率就会越来越高,书就会变成营养,被吸收,被运用。古人就曾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很有道理的。
40、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奋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41、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42、写议论性散文,可借鉴作者的板块式结构法。全文分成五大板块,既相互独立,又上下衔接,浑然一体。
43、 宋江与李逵兄弟情谊深厚,但是,宋江最后却毒死了李逵。请你结合小说主题,从“忠”与“义”的角度谈谈对宋江这一行为的看法。(4分)
44、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央视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火了!它于润物无声中,让朗读者的故事彼此交融,熨贴你我的心灵,一同聆听那动人的文字,穿越情感的波澜,抵达宁静和悠远。
45、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46、巴金的“苦学法”:“苦学能够战胜一切。学问的宫殿不分贫富都可以进去。”
47、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48、答案示例:我的经验是读古典小说可通过人物、情节把握主题,如读《水浒传》时,通过了解林冲由忍到反的经历,体会官逼民反的主题。读思想文化论著,则可采用诵读、归类、联系等方法把握其精华,如读《论语》时,先诵读,再按学习、修身等归类,联系实际理解其重要意义。
49、今天,可敬可亲的老师们用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感染了每一个孩子。
上一篇:精选去留肝胆两昆仑(26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