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67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1、一个人缺乏价值支撑,则无法明白生命的价值存在。存世之人没有不怕死的,我们都在追求自己人生的不朽。但,只有将自己生命的这一滴水,汇入时光和历史...

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1、一个人缺乏价值支撑,则无法明白生命的价值存在。存世之人没有不怕死的,我们都在追求自己人生的不朽。但,只有将自己生命的这一滴水,汇入时光和历史的长河中,才不会被蒸发掉。否则,你即使是再饱满的一滴水,也终究被蒸发掉。(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2、人永远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也无法获得认知以外的幸福。(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3、实上在阳明心学中,“良知”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和我们平时说的良知,有着一些区别。哲学上,“良知”这个概念来源于孟子。孟子的原话是“不虑而知,良知也”。意思是说,人还没经过思考和考虑,就本原地知道的东西,就称之为“良知”。这里,是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所谓先验性,就是相对于经验性而言——良知,是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先天存在的理性自觉,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由于它是先验的,还没有人的后天的经验意识的参杂和污染,所以它十分纯粹。这就是“良知”在哲学上的本义。在这个意义上讲,“致良知”,就是教人在心性修炼上,去除不良的人为经验意识,复位到人的先验的本性之中去,也就是“去人欲,存天理”,也就是禅宗说的“明心见性”。

4、 《传习录》,(明)王阳明著,台海出版社,204

5、现在西方国家在疫情中纷纷暴露出来的“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也从侧面证明了忽视常识教育,而只是要单方面的结果有多可怕。

6、是说,“天理”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在王阳明的设想中,每个人只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唤起最本初的良知,那么人人皆可为圣,社会大治也就能够实现了。

7、“下学上达”,是管理本领的修炼。管理者要保证心的归处,不在具体与抽象上游离,不离日常生活本身。

8、一个良好教育的人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作为公民的社会公德心,倘使这两点缺失反过来只会摧毁这个社会良知的基础,造成一系列仇富和极端的社会问题。

9、当然,王阳明并没有给心学挖坑,他给出了进入更高思维的方法或者说路径,就是致良知,就是知行合就是内求诸己。

10、解析: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

11、正在我为取得一点点精进而高兴的时候,在北京工作的至亲因癌症住进了ICU病房,持续近一年的治疗时间里我往返陪了近两个月的床。那段时间心情很差,再加上工作上也不顺心,我也明白“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的道理,但确实是因心力交瘁而无法继续收束功夫。当时小雪同道让我分享学习体会,我也婉拒了。那段时间之后我也放下了收束身心的实修,只是像平常一样用逻辑和控制来事上磨。有一次孩子写作业到很晚还没写完,我又一次发火了,当时是没有感觉到气机涌动的,事后发现功夫好像又回到了原点。去年12月份,至亲离世,我调整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期间虽没实修,但一直没落下在群里跟着学习。直到今年3月份,趁着外出培训两个月的机会,我又重新开始了实修,静坐、读书、听音频,放下一段时间后,再拾起来,反而觉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收获。

12、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13、阳明心理是中国哲学和伦理学史上的一所重要学派,是其思想的中心和本质,是其哲学、良知和良知的核心。文章以王阳明的王阳明研究理念为中心理论,对阳明的学术思想进行追溯,回归到现代社会的理解与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14、王阳明的从知到行,从行到合,从合到其实囊括了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致良知这三个层次。郦波教授总结道,是心上学,事上炼,达于道,合于一。掌握了这个之后,生活中的任何磨难坎坷都不是问题,因为它能帮助找到真正的自己。寻找自己、塑造自己、成就自己、然后成就团队、家园。所以知行合从知道、做到、沉浸式体验到价值归宿与价值再出发,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体系。

15、所以,管理者的心与管理之道要明辨主次,心为为管理之源。这是西方管理学尚未达到的高度。

16、心体之“良知”既然是大中至正之体,要将它如实地转换为事实上的公平正义,那就必须去私、去欲、去蔽。面对事情本身,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是的还它是,非的还它非,善的还它善,恶的还它恶,不以任何“作好”、“作恶”之私心而遮蔽事情的真相,即是中正之道的实现,是谓“物各付物”,所以阳明先生说:“到天理精明后,有个物各付物的意思。”(《王阳明全集》卷二《与滁阳诸生并问答语》)“物各付物”,是在“良知”自体之本明烛照之下的事情之本然真实状态的如实开显,它体现了天道之永恒的公平正义,是为“致良知”,是为最高善,故谓“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17、在静坐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模式达到“精一”的状态,这才是儒家包括心学静坐功夫的关键,但光这样还不行,你认为达到“精一”状态了,但如王阳明学生所讲“才遇事便不同”,遇到事就不行了。还需要在事上磨炼,就像一把刀,好工好料做成刀的形状来,还需要有磨刀石,事情,就是精神的磨刀石。静坐配上事上炼,内心的智慧、思维以及精神世界才会越来越强大。

18、这个心就是根本,它是万法诸相之源。所以,把握住了这个心,宇宙中的万法诸相皆可了然于胸。心头一念,便是三千世界。所以便有了王阳明的那句名言:我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我同归于寂。我来看此花时,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过来,便知此花不在吾之心外。

19、王阳明将格物致知分为三个层次,从高到低依次是:

20、“知行合一”,则是对管理效果的评估。孔子最早就说过知行合要把知和行匹配起来,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可见知行体系自古有训。朱熹认为知易行难,孙中山认为知难行易,皆与时代特点有关。王阳明则认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一个落点。他说:“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所以,心和理、知和行是一回事。

21、《传习录》是了解阳明心学的重要窗口,但不是唯一。

22、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23、投顾天地|“内循环”开启,一场财富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24、舜的弟弟叫象,象屡次想害死舜,但舜还是照样疼他。王阳明说,舜之所以能感化象的傲慢,最主要的就是舜不去看象的不是。如果舜坚决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只会看到象的不是,而象又是一个傲慢的人,肯定不会认错,舜又岂能感化他?” 

25、宁王之败。宁王起兵造反企图篡位失败,我认为不是兵力上的问题,也不是手段上的问题,而是心志上他与王阳明较量则高下立判。王阳明“内圣外王”,他不会动心,反而是将一个局面放在沙盘上推演数次而后得出一个个大概率的结局。阳明心学其实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心理学。别人蠢蠢欲动,我自岿然不动。“千圣本无心外诀,六经需拂镜中尘”,心静然后才知是非,心灵安静了,外在的困顿就左右不了你。

26、第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管理者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能在下属面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不能在上司面前卑躬屈膝,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包括自己的对手。

27、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28、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29、刘伟见:道理虽大,却都能落实在生活之中,建立收摄一心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参透“心即理”。《大学》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王阳明的思想跟孔孟是相通的,他认为,心在不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明了世间的理。凡事之所以有价值,都是因为跟你的心有关联。所以理不外心,心具众理。

30、财富是来源于认知的突破,哲学大拿尼采也曾说,“眼睛即是监狱,目光所及之处就是围墙。”

31、“事上勘磨”,这是管理实践的法则,就是要从事上炼心,成就定心之法。王阳明说,每天遇见的事情,都是养心定心的好机遇,每件事情都在打磨你的心,不要去回避问题。

32、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

33、其次,阳明心学不仅是一个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体系。我们能从中学习到很多,对现实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积极的启发。

34、本报告由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健康财富管理事业部撰写,完全基于公开信息资料,秉承独立客观公正的分析立场,以勤勉尽责的职业态度,坚持专业和深度价值研究,但不能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内容及观点仅供交流使用,对任何个人和机构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中包含的观点或估计谨代表作者迄今为止的判断,泰康人寿可以不经通知加以改变,且没有对此报告更新、修正或修改的责任。

35、刘伟见: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儒家四圣”,《钦定四库全书》称其学问别开生面,事功勋烈高卓,可见其学问造诣与事功实践之结合之典范。可以说,近500年来王阳明是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

36、第三个层次是说,人心中的“圣人”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圣,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37、“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阳明心学的实学精神。任何问题如需要根本解决,就得首先面对自己的内心。要让自己心安理得,让自己的心能坦然。

38、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圣人的心就像是一面明镜,只需它十分明亮,就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反映的,能够随着感触而应付自如。

39、如上所述,“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既在价值意义上强调“良知”为价值本体的绝对中立,是价值正义之本原,又在存在意义上强调了“良知”自体之无私的永恒中正,是中道之体,因此“致良知”的实践活动,实质便即落实于生活世界中的公平正义的实现。具体事件的中正、正义总是体现于具体事物的现存结构之中的,因此“致良知”就必须要“事上磨练”。阳明先生关于“无善无恶心之体”的论述,实阐述了以天道的大中至正、永恒正义为“良知”本体之终极的本原性规定,而以人间正义的实现为人道的最高善。这一观点,不仅是对中国古典儒学传统之思想精髓的创造性继承,并且是深具现代性的。

40、这一历史经验是值得记取的。在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强调“良知”本体的公共性。仅就阳明学说本身而言,所谓“良知”,原本就是天道在人的内在,故“良知即是道”(《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二》)。“良知”之所以可能是人的本原性实在,正在于“良知”自身的存在是根源于天道的,是人对于作为宇宙本原之唯一大道的直下承继。正因此故,人的存在性才与天下一切万物取得本原上的终极同一性,“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才是真正可能的。在王阳明那里,“良知”的公共性正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在理论上的本原性根据,坚持“良知”的公共性,“致良知”才不会流于私心私意之任情适意的放荡,才可能实实在在地成为天下之公道公理的实践途径。我们今天谈论阳明心学的实践意义,尤其需要彰显“良知”本体的公共性内涵,把“致良知”的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1、解析: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

42、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43、第管理授权各得其所。王阳明认为,战争胜利的前提就是充分授权,所谓疑者不用、用者不疑。企业管理也是一样,如果授权不充分,事情就没法推动,部下员工举步维艰,名不正言不顺也就事不成。充分授权,解决的是管理的外部环境问题。

44、更深一层的对“致良知”理解,则是,通过实践的修行和时间的砥砺,不断地把自己修养成一个心地善良,言行合乎伦理道德,并一定程度富有“敬天爱人,自利利他”的敬畏、怜悯和博爱之心的人。用稻盛和夫的话来概括,那就是,人的一生,不管在做什么,最终来讲,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灵魂磨练得更加纯粹。这个层面的理解,则是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赋予了超伦理,超道德的理解,明确了人生不只是庸俗地活在物质世界和伦理世界的真谛,有了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实现的意识。但是,仅仅是理解到这个层面,在广度上还不完整,高度上还没抵达核心。

45、陆九渊说“明心”,要尊德性,强调为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儒家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于实现增进道德境界的目的。

46、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还有半个是曾国藩。对于孔子和曾国藩的故事,我们或多或少地从各种历史书籍中了解颇多。但对于王阳明这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一代圣人,说实话,我们真的知之甚少。于是在前些天,买了本郦波老师所著的《五百年来王阳明》,翻前翻后地看了好几遍,感触颇深,也让自己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精髓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阳明心学有了一定认识。读完,遂将自己的一些零思碎想整理如下。

47、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那么,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为什么我们做不到?这种情况应该是我们经常会犯的两个错误,即冥行妄作好说空言和不着实躬行。其实这种情况还不是真知,所以才不能行。如果真知,就一定会躬行,如果真知,就一定是知行合一。

48、中国古代的大儒圣贤有很多,但内外兼修,既有很高的理论造化、思想高度,又能统兵打仗、决胜千里的能人并不多见。

49、“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传习录》,陆澄录

50、他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51、《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是我们读懂王阳明,感悟心学大智慧必读的一本经典。

52、什么是世界观啊?世界观就是人与天地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我们带着执念去看那种关系,就会让我们始终处在矛盾之中。我们东方古老的哲学讲究“合一”,包括天人合阴阳合这些都是取消了矛盾性和独立性的,讲究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从这个逻辑来看,阳明心学所提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理论成立。因此,心外可以无物,可以包容一切。当然,这不是简单意义上讲的唯心哲学来理解,而是“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生存维次”。

53、大家都记得,王阳明曾经被视为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现在学术界虽然不再有人这样看,但理论上所留下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粗略看来,王阳明提倡“心外无物”,甚至曾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传习录下》)似乎总与“主观唯心主义”有些关系。而最常为人们所征引,用来证成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一段话,同样来自于《传习录下》:

54、善和恶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凡事你不能喜欢就说它是好的,你不喜欢就说它是恶的;不能简单以自己的标准去看待万事万物。要真的能盛下万事万物,就应该排除我们心中的执见,把那些固执的东西要先抽空。

55、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56、这便又回到了静坐功夫来了,静坐是要进入思维上的高屋建瓴状态,这个状态就叫做“精一”。

57、解析:有位朋友问王阳明:“读书而硬记不住,该怎么办呢?”

58、某友的观点是: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显然与“我心”无关;既无关,就不能说“天下无心外之物”。这位朋友的观点,大概也是我们今人的常识。王阳明的回答当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寂”这一概念。“寂”显然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尚未开显、未曾“明白”的存在状态。在阳明看来,“寂”正是事物自身的存在性在被人们的实践活动证明之前的一种普遍客观状态,而能够促成事物自身的存在由“寂”向“明白”转变,也即是以其本身的真实状态呈现出来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正是人们现实的实践活动。人的在场使事物真实地呈现其自身,则人与事物便建立起一种“关心”的联系,在这一意义上,事物的存在是“不在你的心外”的。

59、阳明先生说:“人生之大病,只一傲字”。“傲”与谦虚相反,与人交往不屑与人为伍,学习上蔑视他人,似乎自已远远超乎于知识之上。所以,阳明先生告诫人们:“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

60、阳明心学研究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王学研究的一重“公案”,就是“四句教”的理解问题。众所周知,关于“四句教”的不同理解,是导致阳明后学产生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浙中王畿(龙溪)为代表的一派观点认为:既然心体是“无善无恶”的,那么由心体所发的“意”、心体自身的“知”以及由“意”所关联的“物”,就都是“无善无恶”的,所以必说“四无”方为究竟,而阳明所说,不过只是“权法”而已,不是“究竟话头”。上面提到的王门后学任情适意、荡佚礼法的“猖狂”之弊,与“四句教”的理解实有甚深关系。历来批评王阳明的学者,对“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的批评尤其激烈。盖谓孔孟言“性善”,而阳明却说“无善无恶”,实与圣学相背离。然此句立义之本,实受五百年无实之诬,应有必要予以澄清。当然,我这里主要不是要讨论“四句教”问题,而只是就“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提出自己的理解。我的基本观点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是阳明先生对儒家思想的重大发展,是对儒学古典传统之精义的创造性继承,充分强调了公平正义原则的普遍性,把正义本身视为最高善,把正义的实现视为最高善的实现。其义如何?容下略作分疏。

61、“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你要知道盈守之道。”这是王阳明在平叛宁王之乱后,被朝廷赐封辛建伯后,族人乡里都来庆贺时王阳明父亲王华对他所说的话。这句话,对王阳明心学的淬炼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使得心学有了归宿。不同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祸相依,也异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它让王阳明沉静于对内心深处的“心之向往”。由此,“阳明心学”开始了另一个维次的进阶。

62、王阳明回答说:“只要理解了,为什么非要记住?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体光明。若仅求记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

63、阳明心学的哲学体系。“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是世界观,“有善有恶是意之动”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最后“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从世界观、人生观到价值观、方法论,心学一个庞大、严谨的完善体系就呈现出来了。心学不仅有观念上的超凡脱俗,更有一定的体系性,因此它成为了哲学体系。阳明心学之所以能五百年来影响人类文明,就是靠着它的思想性、哲学性和体系性。

64、毛泽东将王阳明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更是称其为自己的“传教之人”,他把阳明心学归纳为两条,

65、既然“良知”或“道心”的本原实在状态是同一于天道的,那就不仅表明“良知”具有公共性,并且这一公共性本身的自体状态是“廓然大公”,也即是“无私”的。“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礼记·孔子闲居》)“三无私”是天道之本然,同时也就成为“良知”自体的本原性规定。无私即是大公,大公即是中正,故“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是大中至正之本体。此中正之本体,即是“皇极”(孔传:“皇,大;极,中也”)。“皇极”是“无偏无陂”、“无偏无d”、“无反无侧”的,只是一个“荡荡”、“正直”而已。只有“无有作好”,才能“遵王之道”;必须“无有作恶”,才是“遵王之路”;只有无私无偏,才能使事事物物皆得其中正,才能“会其有极,归其有极”(参见《尚书·洪范》),在天下实现出普遍的中正与公义。“无有作好”、“无有作恶”,即是阳明先生所说的“无善无恶”。在这一意义上,心之本体的“无善无恶”,实质即是强调“良知”自体作为本原性实在的永恒中正,它即是中道之体(中体),是大中至正之本原。

66、0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上一篇:精选万里长城的名人名言(54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