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的代表作品
1、所谓的“解其棕缚,纵之顺之”,看起来是对受教育者的解放,实质上是严重的不负责任。
2、第龚自珍胸怀大志,然而人微言轻,面对国事蜩螗,他只能愤激时“狂来说剑”,无奈时“怨去吹箫”,剑与箫经常出现在他的笔下,比如《忏心》说:“佛言劫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复中宵。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心药心灵总心病,寓言决欲就灯烧。”又如《秋心》说:“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3、纳兰性德 ,代表作品:《长相思》《蝶恋花》《浣溪沙》《虞美人》《画堂春》《梦江南》
4、沃兴华先生又发来即将出版的《沃兴华书龚自珍诗选》作品近40件,以飨读者。
5、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龚自珍的代表作品)。
6、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
7、龚自珍参加科举考试很不顺利,19岁乡试中的是副榜第28名,以后两次乡试均落第。27岁乡试,才中举人第五名。接着参加会试,连续五次考进士落第,38岁第六次会试才考中第95名进士,还因为楷书写得不好被抑置。在京都也不过做个小官吏而已。
8、 文章采用的是借喻的方法,以梅比人,以物喻政,“病梅”象征着病态的社会和被摧残禁锢的人材,“文人画士”暗指封建统治集团的顽固派和专制主义者。
9、《病》文实际是针对几千年来的教育制度而发的所思所感!然而此文设喻教育,所发高论实在有悖于教育之目的,是不科学的。若以此文之观点教育培养人才,必将贻误后代,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给民族带来灾难。
10、因此可以说,龚自珍是康梁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声,他是“五四”启蒙思想家们的启蒙思想家。人们把龚自珍比作中国的“但丁”,恩格斯笔下的但丁确实可移用于龚自珍,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民国学人朱杰勤在《龚自珍研究》一书中的论断更是石破天惊:“中华民国革命之告成,龚氏亦颇具一臂之力。”
11、赵翼,代表作品:《论诗》《野步》《赤壁》《山行杂诗》《后园居诗》
12、蜀冈一老抱哀弦,阅尽词场意惘然。绝似琵琶天宝后,江南重遇李龟年。
13、年轻一代在近年来自发形成了传统文化热和传统生活美学热,其中就有寻根、回答自己跟古典之间关系的意义。我曾经跟朋友聊起龚自珍,“国人离家出走百年,最近又回家翻东西,一是以《浮生六记》为代表的生活美学,属于岁月静好系列;一是以曾国藩、王阳明为代表的严肃而宏大的叙事系列。龚自珍及其《己亥》之所以受大家欢迎,因为他是传统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式大家,他有趣、好玩、性情,他实证了传统文化中有颜如玉、有黄金屋、有车马簇。他到哪里,都能攒出很多饭局,成为群主,召集出一个或众多的群来。”在某种意义上说,龚自珍是人们理解传统和现代不可绕过的一座桥梁。
14、育梅者按照好梅的标淮,对其“斫、删、锄”,使其成为好梅,不能说是在夭梅病梅,恰恰是在实施育梅的手段,对其进行修正,实现育梅目标。教育是有目标的。教育过程中使用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什么样的人才是优秀的人才,是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自有伦理道德标准和知识技能要求。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使教育朝这个目标努力。
15、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旦想通了,离开京城,龚自珍的心态便发生了变化。他释放大半生的压抑,至此毕其功于一役,“几人怒马出长安。”怒者,奴心也。只有怒,才能从房奴、钱奴、官奴的状态里解脱出来,从北到南作逍遥游。
16、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17、上阕写在梦中与一位女郎相会,梦醒后寻思,似乎就在自己熟悉的红楼。下阕写一觉醒来,眼前景物依旧,才知却是在做梦,那个虚无缥缈的仙洲本不属于自己。诗人把现实生活中无法倾诉的痴情,运用"写梦"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展现出来。整首词的风貌一如梦境一般扑朔迷离,也符合青春期爱情患得患失、怅惘迷茫的特征。
18、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19、 作者认为,世上的事物(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有它自身发生发展的必然趋势。梅,作为一种植物,有它自己发育、生长的规律,或曲或直,或欹或正,或疏或密,都是由于它的属性和生长的环境决定的,应该让它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然地成长,如果违背它的发展趋势去人为地制造曲直、欹正、疏密,就是对梅的本性的摧残和扼杀。社会上的事物,人们的思想、精神和才能,同自然界的梅一样,也有它自己发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让他们健康地无拘无束地发展,而不应加以压抑和束缚。
20、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也有使动用法,课文中未出现,这里我们不讲),是古汉语语法的重要特征之一。
21、美人清妙遗九州,独居云外之高楼。春来不学空房怨,但折梨花照暮愁。
22、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我想创作几件大作品,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开始没有明确的计划,只是挑一些喜欢的诗歌,用擅长的字体书风去写,没想到越写越来劲,不仅书写内容扩展到龚自珍的全部诗歌,而且字体书风也从熟悉的行草书扩展到隶书和金文。从年初到年末,全部创作都围绕这个计划在做,不断有新的想法、不断做新的尝试,作品越写越多,最后经过一番挑选,去掉五分之剩下的八十件作品编为一件大作品,取名为《沃兴华书龚自珍诗选》。
23、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24、了解龚自珍的人会承认他的才学和思想,会感叹他的怀才不遇;但在官场人眼里,龚自珍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书生,是一个刺儿头,是一个为性格所左右、其性格即失意命运的怪人。他在官场熬了半辈子,也学会了一些应酬,学会了一些无聊,在玩物中丧志,消磨时光和精神。用现在的话说,他也一度变成了“油腻的中年男”。但快到五十知命之年的时候,他的职场生涯遭遇到危机:因为官场潜规则的缘故,他居然被罚俸一年;而因为官场回避规则的关系,叔父做了他的上司后,他必须自动引退;没有了薪水,工作单位没有着落,生计紧张,再加上流言蜚语,让他左右为难、心力交瘁。可以说,己亥年之前的一年,是龚自珍极为狼狈、沮丧和内心绝望的一年。龚自珍诉说过自己欲哭无泪的至暗时刻,“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在官场潜明规则里,他付出的大半生是无足论的、可以忽略不计的,用现在的话说,他大半生既没混到社会地位,也没获得财务自由,他是一个loser和nobody,他是一个nothing;他奋斗了二三十年,回到了当初几乎一无所有的原点。
25、这是一首诗人用灵魂来表现的一阕"落花"的赞歌。全诗描写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笔力遒劲。作者运笔有如鬼斧神工,极尽夸饰渲染之能事,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缤纷而璀璨的画面,绚丽而斑斓的色彩。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艺术手法,透过落花随风而逝、漫天飞舞、纷纷扬扬的壮美景观,从而展示了诗人在不为世用、不为时重的挫折中,既失意苦闷而又不甘沉沦、不愿退伏的心路历程。他一反传统对落花的倾注深情、极致赞美,正是诗人对新的生命价值的追求、对个人感情的尊重的个性意识的流露。而这一切,又被艺术地、诗化地表现出来,透出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倔强精神。
26、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寅街镇武邑村人,望江令师范之子,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
27、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以:凭。)
28、(参考文献)(1)陈铭.剑气箫心———龚自珍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陈铭.龚自珍综论(M).漓江:漓江出版社,19(3)戴逸主编.简明清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樊克政.龚自珍年谱考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李存煜.龚自珍的狂、怨、骂(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6)孙彦杰.一箫一剑铸精神———评龚自珍诗词中情志的发展演变(J).德州学院学报,2004,(7)苏利海.龚自珍词学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2008,
29、介词“以”的用法比较多,它可以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
30、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对于)这,文人画家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步啊!
31、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
32、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剖析产生病梅的根由。第二段,表明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第三段,抒写自己辟馆疗梅的苦心。
33、字璱人,号定盦。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34、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谭嗣同》(以:于、在。)
35、翻译: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36、对受教育者的修正及必要的约束是教育的任务,龚先生的“夭、病”之说似乎有些不妥!甚或有些危言耸听。
37、书名“剑气箫心”出自《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以此冠名,出于两方面考虑。
38、第一二句便是写得很有气势,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于当时死气沉沉的社会是很不满,所以在这两句中,他着力于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的看法,也是告诉了了世人,一定要努力,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有所作为,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力量,才能够使得大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可是现在的社会又没有任何的变化,这终究还是没有希望,同时也是一种悲哀。诗人正是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了那种无奈,所以在这两句中写得极为悲愤。
39、 最后,作品短小精悍,语言简洁精练,文字不拘一格。作者善于谴词炼句,如以“曲”、“直”、“正”、“欹”、“疏”、“密”描写梅的形状,以“斫”、“删”、“夭”、“锄”记述残害梅的动作,以“姿”、“景”、“态”表示梅的美感,准确生动,丰富多彩。作品熔叙述、议论、抒情于一炉,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40、综上所述,风格包括三重内容,多样化的结构、主次分明的形式和一以贯之的特点。多样化取决于人的本质,主次分明取决于人的修养,一以贯之的特点取决于人的气质。三者之中,多样化是根本,多样化与主次之分的关系是多与一的关系,多样化与一以贯之的关系是变与常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辩证的、统一的,把这三重内容综合起来就是完整的风格,就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人的存在和真实面貌。
41、(作者简介)李花宇(1986-),女,辽宁本溪人,渤海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诗词
42、《病》文以“梅”喻人才。以“文人画士”喻当政者,换言之即统治者,更其确言,实指国家。以“告鬻梅者”喻各级教育管理者。以“夭梅病梅者”喻教育具体的实施者,即教育工作者(教师)。
43、第剑气与箫心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一文一武,一个慷慨激烈,一个缠绵悱恻,强烈的对比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这种相反相成相映成辉的艺术表现方式是我所向往的,书法艺术依靠各种各样的对比关系来表现情感内容,对比关系的反差程度越大,作品的视觉效果越强烈,情感内容也越激昂,这本集子作为一件大作品,贯穿了这样的创作追求,在作品与作品之间,尽量做到有的奇肆有的端严,或者激烈或者平和,拉大对比关系的反差程度,而且在每一件作品中,尽量强化长短粗细,大小正侧,疏密虚实和枯湿浓淡等对比关系的反差程度。因此,剑气箫心的表现形式也是这本集子中所有书法作品的表现形式。
44、前面说大作品就是最具风格的作品,所谓风格就包括这三重内容。整整一年,我就是根据这种风格来创作的,最后也是按照这种风格来挑选作品的。首先是多样化的结构,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不仅字体上有正草篆隶,而且风格面貌各异,浑厚、豪放、端庄、奇肆兼而有之。其次有主次之分,在各种形式中特别强调形式构成类的作品,因为它最能反映我的功夫和追求。最后是一以贯之的气质,让厚重与博大成为所有作品的基调和特点。
45、他的启蒙学说振聋发聩,梁启超惊呼他为“思想界之放光芒者”。读他的著作,若受电击,受到了强大的刺激,进而被誉之为中国的卢梭。
46、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至暗时刻,龚自珍在己亥年的行旅,一举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一生的怀才不遇、挫折,中老年生活的崩溃、绝望,突然因为回首往事和立此存照而得到了安顿和至高的意义。有人认为,在中国干支纪年的六十个年号里,甲子年、甲申年、戊戌年、辛亥年、辛丑年等都有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含义,但龚自珍是唯一的把己亥年变成自己专属年号的历史文化人物。
47、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形容词带上宾语,表示使宾语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词所表达的性质或状态。像“以……病梅为业”中的“病梅”,就是“使梅成病态”的意思。
48、《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
49、毗陵十客献清文,五百狻猊屡送君。从此周郎闭门卧,落花三月断知闻。
50、多样化风格的主次之分取决于人的修养,刘熙载《书概》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才、学、志都属于修养。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所见所闻都是有局限的,所接受的各种信息都不是等量齐观的,有的多些、有的少些,或者重些,或者轻些。因此造成了某些方面的不见,和某些方面的洞察。表现在情感反应上有的敏感、有的迟钝,表现在创作风格上有的擅长,有的勉强,并且因为敏感和擅长成为常态,因为迟钝和勉强而成的偶然,结果就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出现主次之分。比如苏轼的《黄州寒食诗》,那种跌宕激昂显然不是他的主要风格。米芾的《多景楼诗》,那种浑厚苍雄也肯定不是他的主要风格。还有董其昌的《试书帖》,率意放逸,与他的一般书风差别很大。但这些不同都是他们人生修养的一个方面,都是他们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51、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52、这叫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心理怎么平衡。一方面龚自珍诗文论述已天下闻名,冠盖华夏;另一方面,他却一次又一次地落榜,被朝廷刷落。要知道龚自珍年轻时绝不是一个散淡无为者,相反,他是嘉道年间提倡“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最反对脱离社会实际的烦琐考据和空谈心性的宋明理学。一个儒学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的政治抱负,没有舞台又如何施展。这是他个人命运的不幸,也是封建社会所有有抱负知识分子命运的不幸。
53、《龚自珍全集》开门见山的第一首诗就是:“一天幽怨欲谁谙,词客如云气正酣。我有箫心吹不得,落花风里别江南。”剑气与箫心相对,成为龚自珍诗中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意象,是他人生状况和诗文精神的高度概括。
54、用现在的话说,龚自珍的思想影响了国家的大政方针。李鸿章承认,新疆建省的方案最早出于龚自珍,“古今雄伟非常之端,往往创于书生忧患之所得。龚氏自珍议西域置行省于道光朝,而卒大设施于今日。”
55、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本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写成了三百一十五首短诗,并总命名为《己亥杂诗》。
56、 龚自珍处在清王朝表面上是一潭死水,而实际上危机四伏的时期,面临封建制度解体,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夕,能够对时代的脉搏有敏锐的感触,指斥社会的弊病,强烈要求改革现实,反映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愿望,是难能可贵的。作为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龚自珍的这种思想,给中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以较大的影响,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57、比如有论者认为冰心“真正的少作”就是“集龚”,因为冰心在中学时代就有几十首“集龚”诗作。严文井先生为此感慨龚自珍和少女冰心,“我这个穿凿成性的人有时又禁不住往龚自珍身上想。那个了不起的龚自珍,他反对‘衰世’,叹息‘万马齐喑’,想挽救被扭曲的‘病梅’,颂扬‘山中人’,喜欢王安石,支持林则徐,等等,是他的哪一种思想吸引了那个刚脱男装不久的少女呢?”有意思的是,当代的年轻作家李让眉对龚自珍有过长篇深度介绍,她的文字或许可解严文井先生的疑惑。
58、第风格是一种多样化的结构。风格的多样化取决于人的本质。佛教讲“无我”,强调“无常”,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皆非独立的实在自体,都是受时空条件的制约而变动不居的,都是各种因缘的暂时组合,这种无常的观点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结构。人也如此,具体表现在生理上,人是大脑、躯体、四肢、五脏的组合,归根到底是各种细胞的组合,这种组合由于新陈代谢的作用,无时不刻不在死亡与新生的更替之中。从精神上说,人是各种信息的组合,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各样信息千变万化,纷至沓来,被人接受之后,所形成的自我意识也不断地吐故纳新,推陈出新。
59、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60、 “绳”本来是名词,课文中“以绳天下之梅”中的“绳”,却是“约束”的意思,是名词用作动词了。名词活用作动词,也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像《鸿门宴》中“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中的“军”,“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一个表示“驻军”“驻扎”,一个表示“用眼示意”,都是这种用法,在阅读古文时,对这种现象要特别注意。
61、《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本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
62、 樊炳劭于呼和浩特2009
上一篇:精选罗素悖论的例子(59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