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72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海德格尔称这种既自由又被决定的纠缠状态为“实际的生存”。人的实际性也就是他的被抛性,他总已经被抛给了一个实际的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中,他有所...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海德格尔称这种既自由又被决定的纠缠状态为“实际的生存”。人的实际性也就是他的被抛性,他总已经被抛给了一个实际的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中,他有所筹划、有所选择地自由生存着。在我看来,“实际的生存”就是海德格尔眼中的人的“本质”。然而,把人的“本质”说成实际的生存,是不是漏掉了操心结构的最后一个环节——“作为寓于世内来照面的存在者”?操心作为整体当然不容任何一个环节的遗漏,而如何看待最后一个环节,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我们所要追问的,海德格尔的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的意义。人的“本质”在于实际的生存,而人在去“是”他的本质的时候,可以以本真的方式去是,也可以以非本真的方式去是。人可以本真地存在,也可以非本真地存在。那么什么叫做本真地存在,什么叫做非本真地存在?先行的生存性在于人是他的可能性,而人最极端的可能性是死亡。海德格尔说,死亡并非存在的终结,而是向着终结的存在。把死亡理解为存在的终结,是把死亡理解成了某种现成的现象,也就是非本真地理解死亡。本真的死亡不是现成现象,而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的死亡是“向死而存”。另外,死亡是人最本己的可能性,因为“任谁也不能从他人那里取走他的死”,每个人必须自己向着自己的死而存在。显然,被本真地理解的死亡和第8节所揭示的人的“本质”具有密切的关系,死亡现象直接显示出人的“本质”:“死亡在存在论上是由向来我属性与生存组建起来的”。因此,人要想本真地存在,就必须本真地理解和面对死亡,也就是要向着自己的死亡,将自己筹划到自己最本己的可能性中去。实际上,正是因为人具有死亡这种最极端的可能性,正是因为人在本质上是向死而存的存在者,所以他才能够向着可能性筹划自身,才能够生存而不是仅仅现成存在。相反,非本真的存在状态,就是不去面对死亡,歪曲地理解死亡。海德格尔说,在这种情况下,人就让自己消散在周围来照面的事物中,让自己混迹于常人中,以逃避死亡,由此也逃避最本己的自身。消散于周围来照面的事物,就是从世界和世内存在者出发理解人,也就是把人理解为他所从事的、他为之操劳和奋斗的——“人做什么,他就是什么”。常人通过诱惑、安定,以及把人同他本真的死亡之畏相疏远,来逃避死亡。 被抛性作为人生存的实际性,也有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之分。根据海德格尔,人的被抛性意味着他“始终不是另一种可能性”。人不仅对于他已经被抛入的那个世界,对于他的时代和历史、身世和伙伴无法加以选择,而且,在人能够自由选择之处,他也毕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而“把不曾也不能选择其它可能性这回事承担起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被抛性,勇敢地直面这种被抛性,承负被抛性而筹划着生存,就是本真地作为实际性而生存。海德格尔称这种对被抛性的本真的理解和面对为“良知”。海德格尔进一步说,人的良知告诉他,他是有“罪责”的存在。实际上,这里说的罪责,就是得到了本真的理解的被抛性,海德格尔又称其为“不性”,也就是人的生存本质上的有限性。相反,非本真地面对被抛性,和非本真地面对生存性一样,是消散于世内存在者,逃逸到常人那里去。无良知的常人不去看生存之根本的有限和罪责,而是事先规定了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本分的、什么是认可或不认可之事、什么是允许人成功或不成功之事,等等。总之,常人营造出一种“平均状态”,从而在本真的被抛性面前逃避。综上所述,如果说人的“本质”在于实际的生存,那么,本真的生存性就是向着死亡这种最本己的可能性筹划自身,而本真的实际性就是直面被抛的罪责。关于向死而存的先行与直面罪责的良知之间的关系,海德格尔专门用了一节加以讨论。简单地说,罪责的最深刻的根源就是死亡。罪责是人的生存的不性或有限性,而人最根本的有限性就是死亡,“本真地想到死便是在生存上达乎透彻的愿有良知”。 

2、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一部作品,从其1927年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它所包含的深刻思想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给一代又一代人以很大的震撼与启发,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迷信它,《存在与时间》同样也潜藏着一些内在的困境与危机,这种困境与危机是其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是极其深刻的,是海德格尔自己也难以解决的,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问题而不是盲目地祟拜与迷恋,以便更好地为我所用。特别是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海德格尔研究已成为中国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人们对之追捧有加,谈西方哲学、美学似乎言必海德格尔,在这种情形下,谈谈海德格尔的困境就显得更加必要了。

3、在马堡时期,海德格尔开始撰写他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年2月,《存在与时间》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是作为单行本。这本书奠定了他一生哲学活动的基础,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他因此而声誉鹊起。半年后,柏林颁发了正教授职称。(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4、在这次纪念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发表90周年的对谈上,曾参与过翻译的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庆节就是三位主谈嘉宾之一。另两位,一位是掌握5门语言,现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的院长高宣扬(文汇讲堂第26期嘉宾),一位是研究东西方比较哲学北京大学教授张祥龙。三位教授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做东西方比较研究,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都有相当的思考。张祥龙教授更是善于从海德格尔来理解儒家。其实,海德格尔本身也对东方文化颇感兴趣,他的思想受到过老庄学派的启发。第二个,三位教授与《存在与时间》的中译本都颇有着联系。在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蔡文菁副教授的主持下,对谈从中译本的翻译问题中徐徐展开。

5、所以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远远不象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明白无误的概念,关于存在有很多问题至今并没有搞清楚。

6、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直到2000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7、海德格尔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8、从第二条,也就是相对完整的那条线索入手理解《存在与时间》,把这本书看作海德格尔对于人的生存经验的现象学分析,这就要求我们把眼光集中在一对重要的概念之上:本真和非本真。本真和非本真这一对概念,以及海德格尔对于这两个概念所意指的两种不同的人的存在方式的区分,无疑是贯穿全部人的存在论分析的关键线索。从这组概念出发,我们能够找到理解全书思想的切入点。那么,在《存在与时间》中,本真和非本真作为两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在海德格尔看来,什么叫做本真的,什么叫做非本真的?这对概念在全书正文部分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在第9节(前8节是导论)中,海德格尔指出了人这种存在者的特殊性,在他看来,正是基于这种特殊性,对人的存在论分析才可能成为解答一般存在问题的准备。人的特殊性有两点:首先人的存在是“生存”,其次人的生存是“向来我属”的。人的“生存”主要是和“现成存在”相对立的,即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他是什么,而是他如何去是。“向来我属”说的是,人这种存在者的存在,也就是他的生存,在任何时候都是属于他自己的。每个人都不可“被把捉为某种现成存在者族类的样本或一员”。紧接着,海德格尔说,人的存在作为向来我属的生存,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可能性中的,人的可能性并不是人的存在的一种“属性”,毋宁说人就是他的可能性。而这就意味着,人可能“获得自己本身;它也可能失去自身”。海德格尔说,选择了自身和获得自身,这种人的存在可能性、存在方式,就是生存的本真状态,相反,失去自身的存在可能性和存在方式,就是生存的非本真状态。这就是本真和非本真这对概念的意义,它们是用来规定人的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的。在刚提出这对概念的时候,海德格尔就已经率先指出了本真和非本真之间的关系:首先,相比之下,本真状态是更为源始的,非本真状态唯有基于本真状态才是可能的,只有当人“就其本质而言可能是本真的存在者时……它才可能已经失去自身”;其次,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之间不存在价值的高低,“此在的非本真状态并不意味着‘较少’存在或‘较低’存在”,相反,人“首先和通常”就处于他的非本真状态中,受着非本真状态的规定,并且,这种人“首先和通常”所处的非本真状态是“一种积极的现象”,而不是消极的、欠批判的现象。可以说,《存在与时间》整本书的内容,就是把第8节所说的这种人的特殊“本质”充分展开:详细阐释什么叫做选择了、获得了向来我属的生存的自己本身,什么叫做失去了这个自己本身,人如何在日常状态中以一种非本真的方式生存,同时又时刻具备着本真地实现自我的可能性。由此看来,本真和非本真这一对概念的确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9、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人类处于存在的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

10、⊙(收藏)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主要哲学思潮纲要

11、在读海德格尔之前自己所理解的“存在”,就是单纯的存在,例如:“存在即合理”即“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整部《存在与时间》只关心一个问题:存在的意义问题。但是海德格尔用“存在”这个词意指什么呢?如果有什么区别的话,存在意指什么呢?“存在即合理”在《小逻辑》43页原文译文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是最普遍最抽象的共相,亦即事物的本质。而所谓“合理”是指合乎理性,合乎绝对精神。这种理性不仅仅是主观的理想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是符合自己的本质的,所以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所接纳的东西;当只有合乎理性的东西才能“称”为现实的时候,一切现实的存在的东西就都是合理的,合乎理性成为现实的条件。

12、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13、●第二是“本真”生存的先行设置和“此在”中心主义的嫌疑;

14、这个题目好像和马列的唯物论差不多。套一句话说,就是物质问题的必要性、结构和优先地位。

15、此时,王庆节想到了另一个词,领会。中国人讲领会,领会有非常强烈的认知的含义,但是中国人领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面相。会你当然要认知,但是你仅仅认知不是说你会,像你会开车吗?你把车所有结构做一个了解你还是不会开车,会首先是一个实践是一个存在论的概念,然后才是时间问题。这与海德格尔关于理解的原意是相符的。他就讲什么叫做领会,什么叫做筹划,什么叫做可能性。

16、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在者”。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17、海德格尔在后期要做的其实是这样的一种努力:哲学是否还能担当起在历史上曾经的职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揭示出人类或世界应该走的道路,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或多或少的拯救世界?

18、1911年,海德格尔开始进行大量的哲学问题的研究,这是海德格尔思想形成的开始。

19、5月20日这天,世人忙着表白爱情,三位哲学家则齐聚在思南读书会进行了一场对谈。取名为诗、语、思的主题对谈,其对象正是诗意地说着哲学的海德格尔和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不仅是一个旧时代的终结者,同时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先知。90年前,奠定海德格尔哲学地位的著作《SEIN UND ZEIT》得以发表;30年前,其中译本《存在与时间》由陈嘉映和王庆节合译面世。

20、我们不知道“存在”说的是什么,然而当我们问道“?存在?是什么?”时,我们已经栖身在对“是”的某种领悟中了,尽管我们还不能从概念上确定这个“是”意味着什么。我们一直还未认出该从哪一境域出发来把握和确定存在的意义,但这种通常而模糊的存在之领悟是一种实际情形。

21、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有另一个核心概念,也就是关于对理解的解读。所有的哲学翻译,都翻译成理解,但王庆节回忆当时和另一名译者陈嘉映讨论这个问题。海德格尔讲理解是understanding,首先要从standing讲起,意味着站起来,站出去。这表明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一种认识是不断突破界线,站起来,站出去的过程。但从现代哲学的历史传统来看,知识论首当其冲。所谓知识论也就是关于我这个主体怎么认识我对面的客观世界。这样一个基本的构架构成了科学时代,现代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框架下,理解仅仅成为了一个认知问题,而非海德格尔所认识到的存在问题。

22、哲学理解:“我思故我在”着重强调“我思”的主宰性,将存在的导因,划入“我思”这个唯质、唯一的循环之中,唯心成为存在的全部核质。就此在而言,此在物的发现这一事实在哲学上已经一无所获。而就哲学研究的终极目标而言,更是糟糕透顶,“我思故我在”,“在”的目的论被扼杀,“在”的对象、方式以及场境再现的周围世界,全然被“思”给遮蔽掉,此在的时间概念、此在的形体将是一无所有的虚幻物,作为存在者存在的人的本体此在需求不知何踪,依此存在者内在的本质特性存在,亦被“思”遮蔽,也就是说,“人性”一词,全被“我思”遮蔽掉。倘若这种理性的命题,一旦沾上统治者驾驭的政治、道德、阶级化的锁链,存在者的人的存在,亦被幻化为一种工具。我统治、我道德、我善、我恶,皆由“我思”套上一道美丽的诱人光环。一切真实的谎言,也就有了真实的理论的依据。

23、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经恬然澄明了。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尔就谈论“我”的“在”就是世界。

24、海德格尔的老师胡塞尔(左)倡导的胡塞尔现象学,吸收了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右)的思想

25、一次性打包购买,优惠价299元(送:全部50次音频),单次收费20元(知无知会员免费,包括现场参与+线上音频回听)

26、《存在与时间》毫无疑问是出自二十世纪最重要哲学家的二十世纪最伟大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书一开始就重提“存在”(SeinBeing,或译“是”)问题,所谓久已被遗忘的“巨人之争”(或者泰坦之战)。以此为起点,加上海德格尔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开设的一系列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课程,直接开启了20世纪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复兴。以至于阿伦特那篇著名的为海德格尔80寿辰写的文章中说到,当时德国的大学生都传说,亚里士多德在当代复活了,有一个人能够教会人们思本身,他是黑森林里“隐匿的哲学王”。而当代一位意大利学者曾经颇为认真的说道,如果亚里士多德在20世纪复活,他一定会选择住在黑森林里,和海德格尔一起讨论哲学问题。

27、至此我们可以理解,海德格尔在什么意义上区分本真的存在和非本真的存在,并且何以这种区分是不含有任何道德含义的。人的本质在于实际性和生存性的统并且人总是以要么本真,要么非本真的方式去实现这个统一的。无论是本真的存在方式,还是非本真的存在方式,都是人独特的、源始的存在方式,无论人处于本真状态中,还是像他首先和通常的那样处于非本真状态中,总之他都不是某种现成的存在者。我们已经说过,操心现象是理解人的所有生存论环节的基础。生存性必须在操心的基础上加以理解,正因为人本质上是操心的存在,“先行”是操心结构的重要环节,他才可能向死而行,才可能筹划自身,进而他才可能或本真地“先行进入向死而存的筹划”,或非本真地逃避这种筹划而沉沦;实际性必须在操心的基础上加以理解,正是基于操心固有的“已经在世界中的”环节,正是因为人总是有世界的人而非“无世界”的主体,人才有他的被抛和罪责,进而才可能或本真地直面他的被抛性和罪责,或非本真地无视良知。总之,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唯有基于操心的结构整体才是可以理解的,而本真和非本真之所以不具有任何善恶两别的伦理学意义,其根源正是在于它们都根植于同一个操心。理解了海德格尔划分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的意义,以及他何以能够否认这个区分有任何道德含义,接下来我们要问的是:即使承认这个区分没有任何道德含义,然而是否可以由此推断,它没有反映出任何意义上的价值取舍?首先,有必要在更为广义的层面上理解这里说的“价值取舍”。虽然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是价值,但是价值并非只有伦理意义,一种价值取舍所取的不一定就是伦理上善的和道德的,所舍的也不一定就是恶的和不道德的,毋宁说伦理道德在更深处奠基于根本性的价值取舍。进一步讲,价值取舍不仅仅是在善恶之外或之前规定着善恶的,它不仅事关“善”的世界,而且还是“真”和“美”的源头。一个文明所追求的“至善”,对她而言的“真实”,她心目中的“绝美”,无不奠基于那个根源性的价值取舍。她在源头处的取舍决定了,她将选择什么东西为善,认为什么东西为真,接受什么东西为美。从这个意义上讲,纵使海德格尔不遗余力地强调其现象学的、“面向事情本身”的中立性,他也逃不出某些根本性的取舍和倾向。这些取舍和倾向决定了,他的现象学将把何种人类生存经验作为不证自明的“现象”,他会赋予这种生存经验以怎样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他能够为处于这种生存经验中的人们指出什么样的出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就是他的被抛性。而我们要追问的,就是在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这一问题上面,被抛的海德格尔如何被抛。

28、代表海德格尔整个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就是这本《存在与时间》,它奠定了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基础和方向。它之所以享誉于世,是因为它在现代西方社会这个被称为“后工业社会”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意义的追问是海德格尔的巨大贡献。海德格尔所提出的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在西方引起极大关注,与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历史和思想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西方社会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尤其是近代科学哲学革命以来,理性一直是一面高扬的旗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必须接受理性的审判才能谋求自己的合法生存权。

29、(3)在场:“在场”一直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海德格尔从存在入手来谈它,“古代对存在者之存在的解释是以最广义的‘世界’或‘自然’为准的,而且事实上是从‘时间’取得对存在的领会的。关于这一点的外部证据——诚然也只有外部证据——就是:存在的意义被规定为παρουσία或οὐσία,这在存在论时间状态上的涵义是‘在场’。”

30、中国的哲学一直不被西方人所理解。但海德格尔之后,西方哲学开始和东方哲学有共同、共融之处。这源于海德格尔完成了西方哲学的范式转换。海德格尔时期也就是一次大战之后出现了很多新思想,海德格尔是在哲学当中一个新思想,他将哲学从原来追求确定性的范式,通过概念化,逻辑化,转到去理解不那么确定性,可能性的世界,而不是确定性,现实性。

31、然而,对于我们追问的东西来说,这个结论是不是过于贫瘠了?试问又有哪个文明不把本真状态取为人生更高的境界,把非本真状态舍为人生的日常平均状态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区分本真和非本真的思维方式本身。沿着这种二元区分的思维方式前进,必然会得出类似的结论。根本性的思维方式问题,这里暂且存而不论;即使承认任何文明所追求的都是本真状态,然而对于不同的文明来说,什么才是她的本真状态,她要以什么方式实现她的本真状态?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实现他的本真状态的关键是向死先行、愿有良知和承负罪责,而这三件事说的不过是一个意思:人要回到那个“无所关联”的、孤独的自我。死亡所显示的就是这个孤独的自我。作为人最极端的可能性,死亡规定人的存在为能在的生存,从而人才可能先行地筹划自身;作为人生在世最根本的有限性,死亡是人最根本的被抛性:生存是被抛入死的生存,以此为基础,人才是有其“处境”的,才是有其不性和罪责的。如此这般的死亡着实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而在对死亡的畏惧中,人看到他只能自己承担他的死,他看到在这令他成为人的死亡中,他是绝对孤独的。可以说,海德格尔的本真存在,就是要求人首先回到这样一个绝对孤独的自我那里去,进入最本真的“展开状态”,再以本真的现身领会重新投入于世界的操劳,投入于和他人的共处。这时候,世界和共处将“改变样式……领会着操劳着向上手事物的存在和操持着共他人的存在现在都从其最本己的能本身存在方面得以规定了”,这时候,人就摆脱了常人的沉沦,进入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32、为了探究这一曾经被提出但早已被遗忘的问题,海德格尔告诉我们说:需要考察某个存在或实体。很明显,要选择的是人(而不是动物或其他)的存在或“此在”,因为只有人才会才能思考这个“存在或在”,他认为:存在实质上就是“在世”的此在,就是“照看此刻”。

33、 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基础上才得以反省郎“现成的”和“概念的”方式被否定,“构成的”或“存在相互引发中获得自身的”方式被揭示出来。

34、(5)时间性:古希腊哲学中的“时间”——尤其在柏拉图处——是“永恒”的。时间是对永恒的模仿,如同现象是对精神的模仿。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与此有些相似,只不过他认为永恒的东西可以存在于经验世界中,而柏拉图认为在经验世界外。

35、此刻存在的我为什么会觉醒,反思自己,那是因为作为思想支援的“畏”。心在老在担心着什么,畏惧之心时刻有之。造成埋头于日常的此在发生动摇的是“畏”,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本身就是畏的对象。担心能否在这个世界内存在。我们在不断复苏自己的思维状态中,不断地,不愿意按部就班,对于存在的意义,自身的价值的拷问为什么会动摇,因为我们总在担心一些东西,“操心”既是此在的存在,我们因为畏惧而操心。海德格尔认为正在被展开和发现的此在的存在方式才是真理和真实性的本源现象。此在操心自己的存在,是先于自身存在的存在者,其实就是使自己与现在还没有的东西相关联。甚至自己最后的死的关联。为了作为一个整体而完结,此在非死不可。但如果死掉,此在原本就不可能亲身经历这种事。此在对于自身来说终究是未完。自己自身的死对于此在来说,决不可能作为现实的东西亲历。人生在世考虑两个极点,生和死。听天由命转变为人定胜天,对于生我们亲历过,但是对于死作为存在状态的终结,是无法体验到的,那要到另外一个境界了,这是我们所说的来生,循环,还是只是人的肉体形式化为物质的存在,精神消散,但是人的精神反而是人的本真的东西,畏死,我们考虑生的意义价值。为了连续生与死我们有了时间,时间就成了一种纽带。虽然读起来很晦涩,但后来又花了很多时间阅读其他人关于此书的见解来加深自己的理解。《存在与时间》给了我许多关于时间与生命的思索:时间是无限的,而生命是有限的,作为具体的人,要用有限的生命去验证无限时间的存在和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浪费的不是时间而是生命,我们节省的不是时间也是自己的生命,时间是无意义的,而生命就是要在这种无意义中,创造出有意义,赋予这种无意义于意义,打断无限为无数个有限。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海德格尔在“此在的存在论分析”一节中说:“应当在此在的平均的日常状态中显示这个存在者。我们就日常状态提供出来的东西不应是某些任意的偶然的结构,而应是本质的结构。”

36、高中暑假期间海德格尔回家乡度假时,从康斯坦茨三一教堂回家度假的格约伯神父向他推荐了弗朗茨·布伦坦诺的博士论文《存在观念在亚里士多德学说中的多重意义》(1862年),唤起了他对“存在”问题的强烈兴趣,由此影响了他一生的事业,并预示着他在今后几十年的全部思想历程。

37、从学术和理论层面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而且特别是指对哲学思考和哲学研究层面的影响。刚才王庆节教授已经提到了,他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从此之后成为了西方哲学称之为整个当代哲学思考思考这个世界到底命运是什么样的,思路发生了转折。这之前整个西方哲学都是只谈到忘记了存在问题,把重大的存在问题变换成为存在者的问题,那么发表之后重新的提出不是简单概念的变化问题,而是本体的问题,形而上学研究上的转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改变了整个哲学的研究方向。

38、可能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像夏目漱石那样——你说了句什么,但说出来的不是赤裸裸的东西,而是说了句看似不着边际的话,”今晚夜色很美“。但要表达的东西都充盈在这句话里了。这也是存在之真理的形态。不过它略有别于前者,是以开显的方式发生的。

39、《存在与时间》一书与其他的哲学著作在体例上有些不同,中译本的附录第一篇记录了《一些重要译名的讨论》一文,这篇《讨论》在第二次修订译出时还曾经译者陈嘉映重写。对于译名的讨论显得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海德格尔哲学的与众不同。王庆节认为海德格尔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是对整个西方最基础的传统进行了一个重新的思考。进行一种重新思考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语言去思考,用概念去思考,但是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又是构成传统的基本部分,你还用这个概念思考的时候,就会落入一种圈套。海德格尔不仅仅生造了一些哲学概念,有时候他会用赋予一些日常用词以特别的哲学含义。若如果读者还是按日常概念进行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从而会觉得海德格尔的书特别难读。就好比对于computer的翻译,大陆翻译成计算机,而港台则译为电脑。两种翻译的差距本质上是对computer一次理解本质上的不同。

40、《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41、存在是最普遍的本质共性、一般的形而上学概念,那可并不就等于说:它是最清楚的概念,再也用不着更进一步的讨论了。

42、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43、海德格尔被王庆节称之为是脚跨两个时代的人物,他终结了旧的时代,同时成为了新时代的先知,预言了新的时代的到来。新著有《存在主义》一书的高宣扬在对谈中讲起了海德格尔及其哲学在世界上的影响,他总结说,“如果谈到这本书的影响,应该是全面的。”

44、文学理解:现实诸多作家及日趋炽热的新闻行业,致力于追踪日常状态下的非常存在,譬如:吸纳存在者——人的`眼球的灰色新闻、新奇事件,没有时间把捉存在者存在方式的平均日常状态。特别是80后的文学创作者,借多元化文学趋势,意造出诸多凭空的脱离存在者平均日常状态下诸多存在的存在事件,借以猎奇,换取人的脱离日常状态下的思维方式。诚然,倘若臆断出《蜘蛛侠》似的科幻伦理道德,仍然值得赞赏。《诛仙》有种科幻成分,只可惜平均日常状态的成人描述化匮乏了一些,只能限于一种特殊人群阅读。存在者存在的细节,即自古统一的平均日常状态的关系,被褥夺了,只留下了“面向事情本身”的假象、病理现相、单纯现相。存在者此在的细节结构锻造,理应是文学创作家们极端关注的平均日常状态的周围世界。无论在什么场境下,平均日常状态的细节描述,势必成为一部文学作品或者说一部小说中至关重要的内涵,也就是海德可尔所说的“本质结构”。

45、☉追问“存在”,还是追问“存在者”?——从海德格尔的哲学视角梳理西方哲学史

46、   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原是可能之在。此在的展开就是人自身在这种种可能性的存在中为自己筹划、操心,为自己选择一种可能之在,只有在选择到自己最本真的存在时,他才是自由的。面对着种种可能性的生存,向什么地方筹划、选择自己的生存呢?这个向什么地方筹划实际上就是自己生存的意义了,所以海德格尔说:“意义就是这个筹划的何所向。”这实际上是说,生存的意义就是此在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展开。但也就是在这里一个深刻的危机和困境实际上已经出现了。

47、在海德格尔晚年,德国的《明镜》杂志对他有个采访。摘抄两段如下:

48、任何存在论,如果它未首先充分地澄清存在的意义并把澄清存在的意义理解为自己的基本任务,那么,无论它具有多么丰富多么紧凑的范畴体系,归根到底它仍然是盲目的,病背离了它最本几的意图。一切存在论问题的中心提法都根植于正确看出了的和正确解说了的时间现象以及如何根植于这种时间现象。存在有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这是由于此在根本是由向来我属着一点来规定的。但是,此在的非本真状态并不意味着“较少”存在或“较低”存在。非本真状态反而可以按照此在的最充分的具体化情况而在此在的忙碌、激动、兴致、嗜好中规定此在。

49、在1941年重印时候,海德格尔删除了在《存在与时间》上给胡塞尔的献词,并声称他这样做是受到出版商马斯·尼米尔(MaxNiemeyer)的压力。

50、王庆节在对谈中举到的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对于“存在”与“时间”两个概念的理解,这也恰是《一些重要译名的讨论》一文的第一节,同样也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开篇的重要内容。海德格尔一上来就提出说“当你们用到‘是’或是‘存在’这样的词,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不过虽然我们也曾以为自己是懂得多,现在却感到困惑不安。”海德格尔指出,我们现在仍然没有对“是”或者“存在着”究竟意味着什么的答案。并且他开卷明义,全书的意图在于对“存在”与“时间”的意义进行重新领悟。但这就给翻译带来了问题。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无论存在这个概念还是时间这个概念都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海德格尔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存在这个概念,在翻译《存在与时间》的过程中,有很多学者提出异议,应该翻做“是与时”。

51、在对谈中王庆节比较了“存在”、“有”和“是”三者间的区别,他认为翻译为“存在”是合理的。因为海德格尔的存在是就现实世界而言的,是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根据,正因为我们有一个真的根据,存在才具有意义。这是海德格尔提出存在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存在问题的提出不是我要回到伯拉图,亚里士多德,而是要说这些传统的哲学家们他们考虑问题根据在什么地方?这个根据是不是真正能够成为根据?

52、这说的确实是大实话,但总觉得有点不对头。这对应存在者之真理的发生方式。

53、对上述本真性行话不遗余力进行“祛魅”的阿多诺,认为海德格尔渲染的此在通过“向死而在”获得本真的生存领会进而做出本真选择最终“给自身以自由”的一整套话术,一方面将人之生存(与死亡)的现实性全部抽离,另一方面将现实的人面对死亡时的无力感与畏惧感超验化为人的生存特质,“正如这种行话所说,痛苦、灾祸和死亡都是应该被接受的”。讽刺的是,在生存论、存在论哲学中勇敢“向死”的此在,却“毫无能力对抗人被贬低为功能集合这个事实”。

54、所以,对确定性的追求,对真相的压榨,都降格成了次等的真理发生方式。相对自己前期的思想,海德格尔越来越认识到”知其白,守其黑“的重要性,也就是说,遮蔽作为真理的发生方式之其实与去蔽是同等重要的。马尔库塞有本书,叫《单向度的人》,简单的说就是要表达这样一种观点:在资本-工具理性-全球化-技术等等要素的作用下,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单向度的社会,亦即,人的可能性,世界的可能性,可能拥有的意义,都被压榨得只剩下一个出路;至于其他的可能性,都被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抹杀了。普遍的平庸和平庸的普遍,这就是这个时代。马尔库塞对这样的现状是持悲观态度的。但是他的老师海德格尔还在垂死挣扎。

55、本质主义追问的是“是什么”(What)的问题,问的是“存在者作为存在者一般地是什么”,指向一个普遍的、本质的先验之物,其解答一般是存在论(ontology)的。

56、海德格尔说:“求助于自明性确实是一种可疑的方法。”这个结论这以这样解释,自明性是存在的一种属性,在人类尚未了解到存在时就已经将存在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来研究其他事物,这将是一个空中楼阁。因此,在研究人之前,似乎应该先知道存在是什么。

57、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一反传统,最后指向了存在论而不是克尔凯郭尔式的神学

58、哲学理解:海德格尔所说的“上手状态的源始性”,事实上就是哲学家们所说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譬如其“整体性”,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人、房子,人、房子作为人的首先上手状态,继而联想:人的衣物、头发、皮肤,联想到人体结构内的五脏六腑。房子是首先印入眼帘的,房子里的家具,家具内的饰物等等,均会形成一种上手状态的链条存在。我们使用锤子敲打石头,锤子是首先的上手状态物,锤把,锤把所需的木头,依此类推,一些隐藏的上手状态了然一胸。如此说来,海德格尔继承了这样一种哲学基础命题,那就是:世界是相互联系、通达、牵绊的,由此及彼,关系是存在的核心。这个命题的存在,从意义上说,人的存在有着其相互牵绊的存在物,有着系列牵绊的存在链条,抽掉其中一部分,将成为断裂的日常状态,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的每一个过程的存在,都要相互联系的上手状态存在,打乱一个环节,其它的均会可能断裂。那么作为人的存在、活着,为其“整体性”活着,就是一个积极的命题了。对于文学创作,亦然,创作中产生一种存在的上手状态,就必须为其准备系列的隐藏的随时让读者可观的可思的上手状态存在着。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3书中第一章的题目是:存在问题的必要性、结构和优先地位。

59、《存在与时间》这本书批判了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把哲学当成知识,把存在当作存在者来研究的传统,对于此后的很多哲学家产生很大影响,豆瓣评分高达

60、海德格尔在“在周围世界中照面的存在者的存在”一节中,使用了“上手状态”一词,他拿“用具”作为参照物,“用具的整体性一向先于人别用具就被揭示了”。他说:“上手状态乃是在世界内首先揭示的存在者的存在方式,甚至证明上手状态对纯粹在手状态的源始性。”

61、然而,在阿多诺看来,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已然成为一种确证社会现状合理性的意识形态神话(“本真性的行话”),这种确证集中体现在海德格尔对此在“向死而在”的分析之中。

62、海德格尔可谓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其著作之影响,遍及文学理论、心理分析、修辞学、生态学、神学、政治学、伦理学诸多领域,在关于畏、罪、死亡及本真性存在的问题上,在关于人文科学的本性、人工智能带来的难题、后基础主义文化等前景的讨论中,海德格尔将始终存在,并发挥深远反响,决定讨论方向。

63、“在”的意义如下: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了其他一切。

64、海德格尔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65、存在从本质上说具有时间性:它向前眺望自己的死亡,用良知和决心审视整个生活,它在本质上是历史性的。存在与时间性紧密相关。

66、纪念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发表90周年的对谈吸引了沪上大批哲学粉丝

67、“存在”是自明的概念。在一切认识中、一切陈述中,在对存在者的一切关联举止中,在对本身一切关联举止中,都用得着“存在”。在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任何行止里面,在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任何存在里面,都先天的有一个谜。

68、海德格尔著作《SEIN UND ZEIT》,其中译本《存在与时间》由陈嘉映和王庆节合译

69、(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他的代表作为《存在与时间》。

70、《明镜》记者:那么现在谁占据了哲学的地位呢?海德格尔:控制论。

71、物质和存在有多少相似性?为什么海德格尔不说物质性唯物主义说物质是存在的,这个存在是海德格尔说的存在吗?其实,唯物主义说到了存在,却不在证明如何存在。和历史所有哲学一样,物质就在那里,我们都看见了,物质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