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马雅可夫斯基简介(15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马雅可夫斯基简介 1、当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化的危机时,人类需要反思的还有很多。正如本期书榜非虚构好书《血殇》里说的那样,当下就是窗口,但总是不愿看清未来——约翰·霍...

马雅可夫斯基简介

1、当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化的危机时,人类需要反思的还有很多。正如本期书榜非虚构好书《血殇》里说的那样,当下就是窗口,但总是不愿看清未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所有医院加起来一共只有142张红区床位可以收治感染出血热病毒(例如埃博拉)的患者,另有不到400张红区床位可以收治感染空气传播的高危病毒的患者。因此,假如爆发四级事件,整个美国加起来也只有542张红区床位。

2、{30}  张捷:《“我希望为我的国家所理解……”——从马雅可夫斯基百岁诞辰纪念活动谈起》。

3、1919年,布里克和利利娅迁居莫斯科,马雅可夫斯基竟也随之而去。不久,马雅可夫斯基与利利娅的私情便传遍莫斯科文化圈。苏维埃政府文化部的一位官员遇见马雅可夫斯基,问起此事,马雅可夫斯基一脸真诚地回答说:“利利娅是我妻子。”

4、当代中国批评家关于“分裂”的意见则是:这是个人主义的、诗的、追求创造自由的“自我”的马雅可夫斯基,与阶级、政治的,放弃“自我”融入集体的统一性中的马雅可夫斯基之间的分裂。刘文飞指出,马雅可夫斯基“关于十月革命还有过一个著名的说法,即‘我的革命’……这不仅是马雅可夫斯基在十月革命后公开的政治表态,其实还暗含着他的艺术追求”。“他创办‘列夫’和‘新列夫’,试图在艺术上与政治上的列宁比肩而立。他将列宁的革命视为政治的、社会的革命,而将他自己的‘我的革命’视为艺术的、诗歌的革命,这在俄苏文学史中早有定论,并被称为马雅可夫斯基的‘迷误’和‘错误’。这其实是他真实心迹之流露,也是他必然失宠之前提,甚至是他死亡的原因之一。”{50}林贤治说,“对于革命、d和领袖,马雅可夫斯基热情地给予讴歌,诗中不乏大词。但是,我们看到,在他那里,d、祖国、集体与个人之间有着十分复杂而微妙的纠缠;‘我’是突出的,独特的,富于活力的,外在的任何伟大的事物都不至于使之消失”。“‘我’不仅仅是‘我们’中的一分子,我是具有独立意义的生命个体,是不能随意地加以吞并和整合的。相反,真理只有通过‘我’而显现,权力只有通过‘我’而具有合法的形相,总之‘我’是不容改变的。马雅可夫斯基说:‘我只有一张面孔,它是脸,而不是风向标。’”{51}

5、不久后的一天,马雅可夫斯基来找利利娅,却遇见布里克夫妇在房中云缠雾绕,他们将马雅可夫斯基冷落在厨房,一任大诗人妒火中烧、泪流满面......利利娅还在诗人聚会上说,她和布里克各自早晚都会家外有家,但却不会毁掉现有的家,这使得马雅可夫斯基大为不解。

6、 一本书·一首歌丨来这里制作一首属于你的“小情歌”

7、同时代人的茨维塔耶娃也讨论了这一性格、处境的冲突。她提出的是马雅可夫斯基作为“人”和作为“诗人”之间的“分裂”和矛盾。她说:“作为人的马雅可夫斯基,连续十二年一直在扼杀潜在于自身、作为诗人的马雅可夫斯基。第十三个年头诗人站起来杀死了那个人。他的自杀连续了十二年,仿佛发生了两次自杀,在这种情况下,两次——都不是自杀,因为,头一次——是功勋,第二次——是节日。”因此,马雅可夫斯基“像人一样活着,像诗人一样死去”{49}。

8、因此,马雅可夫斯基的观念和诗艺,自然在当代中国诗人那里也留下“脚印”。最主要的是诗人与革命、诗歌与政治的观念,也包括诗的取材,具体的象征、结构方式,以至分行和节奏的处理。“影响”是个复杂的问题,一般难以明确指认,因此,20世纪30年代田间的《给战斗者》是否受马雅可夫斯基影响存在争议:作者本人虽多次否认,一些研究者却言之凿凿、不容置疑⑧。但是,仍有些“痕迹”是清晰可辨的。如1950年石方禹的长诗《和平最强音》,1955年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组诗),1956年贺敬之的《放声歌唱》和后来的《十年颂歌》……如果说《马雅可夫斯基夏天在别墅中的一次奇遇》,是否催生了《马雅可夫斯基广场奇遇》(李季)和《朗诵会上的一段奇闻》(郭小川)尚不能确定,那么,李季、闻捷1958年配合时事的报头鼓动诗,应与马雅可夫斯基的“社会订货”“罗斯塔之窗”的理念和实践有关⑨。马三立的相声《开会迷》的灵感,显然来自马雅可夫斯基的《开会迷》⑩。1958年,田汉剧本《十三陵水库畅想曲》中的人物说,20年代马雅可夫斯基说五十年后的臭虫在苏联成为稀有动物,而在中国,麻雀、耗子、苍蝇已成为稀有动物{11}。

9、十月革命以后,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诗句结构特殊,往往一句分成若干行,有时甚至一个词也分成若干行,排列成楼梯式。它洗练严谨,突出了诗歌的顿歇作用,强调了最有分量的词语;节奏分明,刚健有力,特别适宜于朗诵。人们称这种诗为楼梯诗。它的创造者就是十月革命的伟大歌手马雅可夫斯基。

10、埃博拉流行病更像是某种模式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新发病毒跳出生态系统后造成的震荡波。病毒在人群中自我增殖,吞噬生命,遭遇人类这个物种的反抗,最终偃旗息鼓。然而,下一个震荡波会是什么?本书通过2014年埃博拉的疫情,讲述了医护人员和科学家为保护我们而战的精彩故事,并为新发病毒的未来敲响了警钟。

11、{11}  指马雅可夫斯基1928年创作的剧本《臭虫》。《十三陵水库畅想曲》中的人物陈培元有这样的台词:“马雅可夫斯基的剧本〈臭虫〉说到五十年后臭虫成为稀有动物。如今在中国,臭虫之外,麻雀、耗子、苍蝇都成了稀有动物了。”(载《剧本》1958年第8期。)

12、{37}  刘文飞:《一个现代经典》,载《人民日报》2011年9月23日。比较《旧约·创世纪》第1章和《好!》第19章的叙述方式,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似。它们都是“新世纪”创造主在完成之后的赞美;《旧约》的“神看着是好的”,与《好!》中的“是好的”“很好”不断重复并贯串整个叙述。

13、同年创作的《向左进行曲》号召人民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表达了自己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马雅可夫斯基热情地歌颂人民群众和列宁,《罗斯塔之窗》及许多短诗都写得明快简练,而且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客观的叙事和对话逐步取代早期的一些抒情独白,诗体也有了新的变化。这个时候马雅可夫斯基已经明确表述了自己面向现实、向现实主义艺术前进的方向。

14、这样的名声显赫,并非靠政治、文学权力的刻意营造,也因此,他生前和死后的几年间,围绕着他的评价也纷杂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