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爱国故事50字
1、 金牌的意义在于不断挑战自我极限,从心理、生理和技术等“薄弱环节”进行具体的反思和改进。奥运会和世界杯等大赛作为国际化的体育竞技舞台,向世界展示的体育精神远比金牌和输赢丰富。曾经在“唯金牌论”的影响下,我们对金牌有着必赢的心态和追求。但在国家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浪潮下,我们应不再“唯金牌论”,而是以更加强烈的民族自信,以更加具有凝聚力的集体记忆,去涵养理性的大国格局,培育自信的民族体育精神,让体育运动回归运动本身。
2、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3、演出时间:2017年3月25日下午2:00
4、为此,他被评为2007网络版最受欢迎的十大明星之一。
5、他,惊动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不惜一切代价助他回国!
6、“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这个故事讲述了中国工程院林俊德院士50年如一日忘我工作的感人事迹,表达了我们对那些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崇高敬意,我们要学习他们无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做一名爱祖国、有理想、有抱负的新时代好少年。
7、从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跟随日出日落举行万众瞩目的升降旗仪式,到边陲官兵高高矗立起“国旗墙”,再到航天员带着上百人绣出的国旗在太空遨游,我们既把五星红旗视为国家的象征、标志和符号,像珍惜生命一样爱护着她,更将其当做前进方向的指引,在日常仪式中体悟认同感、归属感,激发更强烈的国家意识、国民意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那一抹鲜艳的中国红,永远是你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我们将不仅成就更好的自己,更会成就更好的中国。
8、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9、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
10、 从《唐宫夜宴》到《只此青绿》,再到冬奥会开幕式上用二十四节气演绎中国式浪漫,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爆款节目不断惊艳国人,让国潮热持续升温。新国风已然成为一阵强劲的风,吹遍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当然,新国风并不是照搬传统元素,而是继承发展后的时尚表达。
11、 “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报告说出了无数人的心声。你我向上,国家向前。正如一名网友留言所说:“强国路上,有你有我,我们都是奋斗者,撸起袖子加油干。”依靠奋斗、永远奋斗,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迎接我们的一定是更加美好的明天。
12、陈天华遥寄血书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 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13、 向国旗、国歌致敬,为伟大祖国祝福。看升旗、唱国歌,反映的是人们对生为中国人的由衷自豪。很多时候,我们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仪式,更深刻地体会到“祖国”二字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其实都是“小家”和“大家”的连接点。家是国的细胞和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与倚靠。国家有更光明的未来,有赖于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在天安门广场,有留学多年回国创业的青年呼喊:“到家了,到了咱们自己的家了!”有第一次现场看升旗仪式的军人感叹:“好像听到祖国前进的脚步声,心里产生一种催人奋进的使命感!”处身祖国发展的大潮,致力民族复兴的伟业,需要每个人干好手中事、守好责任田、过好每一天,这或许是升国旗仪式带给我们的另一层启示。
14、在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全球现场直播),主持人黄子华对前来领最佳亚洲电影奖的原岛大地说了一句震惊全场的话:“回去之后别忘了告诉日本人,钓鱼岛是中国的!”。
15、刘胡兰从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学会的几个字是“,共产d万岁”。她用心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d,为人民做了超多工作。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风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
16、“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里的这句话大意是说,君子犯了过错,犹如天上发生日食或月食,天下的人们都能察觉,但一旦改正了错误,便恢复了光明,人们仍一如既往地景仰。为何“君子之过”会如“日月之食”呢?一方面,君子是具有极高修养的人,容易被人们所关注;另一方面,君子又善于“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当他发现自己的错误后不会刻意掩饰,所以人人都能看得见。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包含着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态度,对于好的事物要心存向往,对待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二是行动,要把对善的心动化为行动,对已经认识到的错误进行实际的改正。这既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善”与“过”的态度标准,也明确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克己修身、养德向善的品格要求。孔子曾感慨,“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在孔子看来,有人发现、指出自己的过失,对自己而言是一件幸运的事。他又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见,即使是圣贤也做不到从不犯错,更何况是普通人?听得进批评意见,善于把别人的提醒甚至指责当作自己认清错误、改进提高的良药,方能成长进步。
17、满腹诗书的状元公郑鉴曾任台州知州。他生活在南宋王朝衰落时期,内忧外患,国运岌岌可危,使他短暂的一生无法施展政治抱负。然而郑鉴爱憎分明、敢于直言的性格一直为人称道。“忠尽极谏,斥骂奸邪,不顾一身,唯为天下虑。当时晦庵、南轩、东莱、文轩诸公,极深敬之。”郑鉴逝世时,理学家朱熹曾写祭文致哀,祭文写道:“伟哉,自明(郑鉴字自明)之为人,信哉,听谓喧啾百鸟之群,忽见秋天之一鹗也。盖其自布衣,而已有忧天下之心,其楫让人主之前,则直欲排妄之朋,而折其角。其言明白切至,磊磊落落,愤怒峻厉,峣峣岳岳。明主则为虚心而嘉叹,群公所为变容而骇愕,善类所为喜幸而心开,邪d所戚嗟而气索。伟哉!自明之为人,凛手其有诤臣之风,求之近世,则措之邹、陈之间,而无怍者也。”可惜这位状元公英年早逝,于淳熙九年(1182)驾鹤西去,年仅38岁。如今在透堡除“状元街”外,还有“状元坊”、“状元井”、东里桥等遗迹,都是纪念这位800多年前的状元公。
18、若文天祥,忠诚之心不徒出于一时之激,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
19、2018年我在“全能王”国际少年儿童综合素质语文知识精英大赛中荣获二年级组精英金奖,在“讲诵写画”风采大赛邯郸复赛演讲比赛中荣获小学低年级组二等奖、省赛小学低年级组银奖。我还荣获第二十六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讲故事省级三等奖、市级一等奖、区级一等奖,邯郸市第三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学幻想画评比三等奖。
20、父亲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读过他的文章!”
下一篇:没有了